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大學生核心競爭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提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時期,高校的擴招導致畢業生的人數逐年增加,大學生的就業趨勢也不樂觀,大學生就業問題也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一些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如意的工作,根本原因是缺乏核心競爭力。面對當前激烈的就業競爭和人才競爭的壓力,學生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提升個人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對大學生就業有很大的幫助。誠然,核心競爭力不僅僅是在大學生就業方面占有優勢地位,而且還對大學生以后工作、學習、創業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之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從指導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等方面系統地規定了大學生應該具備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應該具備優良的思想品質、專業技能、創新能力、吃苦耐勞的精神及團隊合作精神等。大學生優秀的思想品質,過硬的專業技術,艱苦奮斗的精神是成就夢想的基石,也是打造核心競爭力的有力武器,為此,培育大學生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提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路徑選擇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源泉。要培育和提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我們就必須用核心價值體系來引領核心競爭力。
1.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與大學生三觀融合。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和靈魂。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而且也是大學生的思想靈魂,馬克思主義是武裝大學頭腦的有力武器,是端正大學生思想的有力思想保證,尤其能夠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第一,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與大學生世界觀融合。世界觀是指人們對世界關系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世界觀有正確與錯誤之分,正確的世界觀指導大學生進行正確的實踐,對社會起推動和促進作用;錯誤的世界觀會指導大學生進行錯誤的實踐,從而也會阻礙社會的進步。大學生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也是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部分,大學生具備了世界觀,看待事物就會用辯證的方法,對自己的人生和實現自我的社會價值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大學生世界觀也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因此需要把馬克思與大學生世界觀的很好地融合。第二,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與大學生人生觀融合。馬克思主義和大學生人生觀的有機融合能夠對大學生人生目的、人生態度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人生觀主要通過人生目的、人生態度體現出來。人生目的在人生實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人生觀的核心。首先,人生目的決定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大學生應該明確自己的人生目的,對自己人生要有一個正確的定位,有了目的就應該為之奮斗。其次,人生目的決定持什么樣的人生態度。所謂人生態度,是指人們通過生活實踐形成的對人生問題的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基本意圖,大學生對人生的目的有了定位,決定以后走什么樣的路,就需要努力拼搏,這就需要有一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在人生實踐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人生矛盾,如果以正確的人生態度對待和處理,就可以正確地把握人生,取得人生的成功。第三,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與大學生價值觀融合。價值觀是人們關于什么是價值、怎樣評判價值、如何創造價值等問題的根本觀點。大學生的價值觀正確與否對大學生的成長影響很大。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時期,在這個多元的社會大環境里,大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念必然會受到各種社會思想的影響和碰撞,他們不同的價值觀念就容易產生不同的價值取向,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來引領大學生,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和價值選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需要大學生有正確的價值觀,有一個正確的價值取向與選擇。大學生的價值觀應該表現為對社會的貢獻,要為社會的進步而奉獻,這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與大學生理想信念的融合。共同理想是共同的價值追求、價值取向和價值目標,是全社會最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和追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進步的精神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最崇高的理想,能夠激發人們為美好幸福生活而奮斗。大學生需要樹立崇高的理想,只有樹立了崇高遠大的理想才能激發大學生內在動機、內在的需求。沒有理想就沒有目標感,也就沒有奮斗的熱情,理想信念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在核心競爭力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把理想信念抽象出來還原于生活,那就是要求大學生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當今社會是合作的社會,是互惠互利、雙贏的合作模式。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把很多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合力才能戰勝各方面是危機與挑戰。在團隊里也要形成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理想信念,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為團隊提供巨大精神支撐,也是進一步強化大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與理念。為此,需要把共同理想與大學理想信念很好地融合。
3.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與大學生創新能力的融合。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這“兩種精神”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動力,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這“兩種精神”的召喚是激發大學生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內在驅動力。要服務人民、奉獻社會就必須踏踏實實地學習,認真學好專業基礎課、專業理論課,還要注重自己的動手能力,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重要的是要喜歡自己的專業、熱愛所學專業,對待自己的專業要像熱愛自己生命那樣熱愛。大學生核心競爭力中強勁的專業技能是重要的生存法寶,專業技術是大學生陌生的基本手段,只有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才能立足現實,才能談發展和創新,也才能奉獻人民、服務社會,也才能上升到愛國、愛人民的境界。只有把現實生活中的事情做好,把眼前的學業完成好才是報效祖國的最好表現,也是對這“兩種精神”的最好詮釋。
4.社會主義榮辱觀與大學吃苦耐勞發奮圖強的精神融合。榮辱觀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樹立正確的榮辱觀是形成良好社會風氣的重要基礎,是規范大學生道德行為的道德保障,是衡量大學生道德觀價值取向基本準則。艱苦奮斗精神,吃苦耐勞的品質,是社會主義榮辱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榮辱觀的綜合反映。把社會主義榮辱觀與大學生艱苦奮斗精神有機融合是提升大學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艱苦奮斗、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伴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豐富,當代大學生的吃苦耐勞意識也逐漸削弱。大學生需要樹立吃苦耐勞、發奮圖強的意識,只有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才能面對各種困難,才能成就偉業。弘揚大學生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有利于樹立正確的榮辱觀,讓他們講品德、知榮辱、樹典范,力爭做一名社會主義榮辱觀與吃苦耐勞、發奮圖強的踐行者總而言之,我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引領大學核心競爭力的終極目標是全面提升大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大學生能夠適應社會、面對未來,為社會的進步發展添磚加瓦。
作者:王代輝呂登銀單位: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測繪工程系學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