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FDI的區域經濟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外商直接投資對江蘇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計量分析
1.1模型設定和數據說明本文使用C-D生產函數來研究外商直接投資對及江蘇省各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其中區域總產出用國內生產總值來衡量,區域投入包括資本和勞動力,構造出生產函數。式中:為統計誤差,系數分別是DK、fdi、L增長對GDP增長的估計彈性。截距項表示個體影響的差別。其中GDP用各地區歷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億元)來衡量。DK表示各地區的國內投資(億元),采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減去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來計算。FDI即為各地區的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億美元)。L代表各地區的勞動力投入(萬人)采用各年度年末就業人數總數衡量。本文采用2002~2012年江蘇13個市的數據,將江蘇省分為三大區域,蘇南5市(包括南京、無錫、蘇州、常州和鎮江),蘇中3市(包括南通、揚州、泰州),蘇北5市(包括徐州、連云港、淮安、鹽城和宿遷)。分別對上述三個區域采用廣義加權最小二乘法進行了面板數據分析,以此來研究外商直接投資對江蘇省各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
1.2計量檢驗本文通過估計FDI對蘇南、蘇中和蘇北經濟增長的具體效果,并據此分析各個區域吸收外資情況差異。同時比較國內投資與外商投資對經濟增長貢獻程度的差異,來找出江蘇省區域協調發展的深層次原因。通過運用Eviews7.0軟件對計量模型(4)進行估計,本文得出了蘇南、蘇中和蘇北各地級市的三個面板數據,其結果如表2、3、4所示。對蘇南5市的數據進行計算得出,FDI對GDP的增長有很顯著的影響,其系數為0.141,且在t=0.01的水平上通過顯著性檢驗。DK對經濟增長也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同時比外資的影響系數更大,為0.358。方程調整后為0.967434,F值為208.9451,大大超過臨界值,說明方程整體顯著。表明蘇南地區面板數據的分析具有很高的擬合度,能對此經濟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在計量蘇中3市的地區數據中,FDI的系數為0.069,DK的系數為0.458,并且都對GDP的增長有較顯著的影響,分別在t=0.05和0.01的水平上通過顯著性檢驗。該模型同樣顯示內資的對區域經濟增長要大于外資的影響。這可能是外資相對于內資的規模較小的原因。方程調整后為0.993330,擬合度相當好,F值為864.7418,大大超過臨界值,說明方程整體顯著。在對蘇北5市的計量結果中,FDI對GDP的增長有較顯著的影響,其系數為0.063,在t=0.05的水平上通過顯著性檢驗。DK的系數為0.42,表明在經濟增長中,外資的確起到了作用,但是相比于內資而言影響力相對較小。方程調整后擬合度相當好,F值為563.9200,說明蘇北的面板數據方程整體顯著,可以為進一步的分析提供實證基礎。
1.3結果分析針對以上各個模型的計量結果,本文進行了如下分析:(1)江蘇各區域的外資對該地區的經濟發展都具有較好的推動作用。由上述計量結果可知,三個區域的FDI系數均為正,且都在5%的顯著水平下通過了檢驗。其中蘇南的系數為0.142,蘇中的系數為0.069,蘇北的系數0.063。這表明蘇南地區FDI每增加1%,GDP將增加0.142%,蘇中地區FDI每增加1%,其GDP將會增加0.069%,蘇北地區FDI每增加1%,其GDP將會增加0.063%。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資通過先進技術的傳播和高效的管理手段對本地區的經濟增長有著積極的示范作用。(2)從FDI邊際產出的回歸系數看,蘇南的數值最大,蘇中和蘇北地區相對較小。這說明外資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在省內呈現較大的差異,FDI對蘇南經濟的拉動作用要明顯大于其他區域。由于在開放程度、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扶持、地理位置優勢方面的差異,蘇南的外資配套體系更為健全,從而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此后又通過外資存量和資源集聚優勢促進經濟發展,進而FDI與地區經濟增長之間形成了一種良性的循環累積效應。而蘇中和蘇北在各個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外資在經濟差距的擴大中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3)江蘇省各區域的內資也都促進了本地區的經濟增長,蘇南、蘇中和蘇北的系數分別為0.358,0.458和0.42,都在1%的顯著水平下通過檢驗。并且都遠遠大于其外商直接投資的回歸系數,這表明在江蘇區域經濟中,內資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外資,內資對江蘇省經濟的貢獻更為明顯。這可能與江蘇內資實力雄厚,國內企業發展良好有關,其整體資金的整體規模大大地超過了FDI。由此可見,重視內資發展,合理的布局省內國有和私營企業也將大大促進經濟發展。(4)從各區域的勞動力系數看,蘇南為0.579,蘇中為1.901,蘇北為0.889,且均在1%的顯著水平下通過了檢驗,由此可見勞動力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視。然而在數據中可以發現,蘇南的勞動力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明顯不如蘇中、蘇北地區。結合江蘇省的實際情況不難解釋,由于人力資本的發揮與其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階段密切相關,蘇南更多的是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因此對勞動力的依賴大大降低,因此勞動力貢獻值就相對較少。然而蘇中、蘇北大量勞動力從事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因而其勞動力的產出效應就更明顯。
2江蘇省各區域利用外資協調經濟發展的建議
上述面板數據結果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資對江蘇區域的經濟發展有推動作用,同時省內各區域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為了逐步縮小江蘇三大區域之間經濟差距,應堅持協調發展為本,動態發展為核心。下面對如何合理利用FDI,充分發揮各地的優勢,優化布局生產力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
2.1要實現蘇南引資側重點和引資方式的轉變投資領域的拓展是蘇南地今后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發展的重心。政府要更多吸納高質量和高層次的外資,而不是一味追求外資的數量。這樣的外資具有更強的溢出性和帶動性。蘇南應優先發展一些具有較強關聯效應的產業為主導產業,如微電子、IT、生物醫藥等產業,引導FDI有秩序地進入,提升外資質量。同時,采取鼓勵先進技術、允許適宜技術、限制傳統技術的技術引進方針,確保FDI轉移技術的較先進性。
2.2改善江蘇省的投資環境,投資環境分投資硬環境和投資軟環境為了促進外商投資逐步轉向蘇中、蘇北地區,應努力提升公共基礎配套服務設施,加快建立高效便利的現代化交通網絡,以縮短與上海、南京等重要城市的地理距離。可以通過省財政資金撥款和國家貸款以及其他資金入股等多種方式來充實投資硬環境的資金。其次要不斷改善投資軟環境。比如加快制定相關法律,建立完善公開化的市場機制,規范現代化進程等等,達到降低外資進入的制度成本,優化投資軟環境的目的。
2.3加強人力資本投入,促進勞動力自由流動首先,必須落實科教興省,人才強省的戰略,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培養和造就一大批高質量的人才和較高素質的勞動者。加強蘇中特別蘇北地區的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提高整體人力素質,吸引更多的FDI。政府需要探索有效的人力資源市場制度,產學研結合機制,在吸引人才方面努力營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環境。形成尊重知識、人才,鼓勵創新、創業的社會氛圍。
2.4繼續加強政府對FDI的引導和扶持政策在不同經濟區域、不同產業的傾斜勢必會影響到外資對各個地區經濟增長的深層作用。蘇南地區政府要加大自主研發力度提高FDI的質量,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集群的發展。蘇中、蘇北地區要發揮自身優勢,努力防止FDI結構與蘇南趨同。蘇中地區要發揮承南起北的地理優勢,通過利用外資提升制造業和物流業的發展潛力。蘇北地區可以依托外資先進的農業技術和成熟的管理經驗發展綠色農業、海洋經濟,使蘇北農業走上低碳、高效、環保的良性循環軌道。
作者:張悅單位:江蘇大學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