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企業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人才,那么如何運用好人才則最為關鍵。當企業擁有大量經驗豐富、競爭力強的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以及技術工人,人才隊伍梯隊已形成規模時,如何把握好人、用好人,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才是最關鍵的,否則不但不能幫助企業取得發展,而是阻礙企業的發展。管理好人才是建筑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對于一些已經具備完備的企業人才隊伍梯隊的建筑企業而言,如何如何管理好、使用好人才則是企業面臨的問題。目前,企業“人”的管理主要存在四個問題。(1)執行力不強。企業生產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管理模式粗放型發展等原因,員工存在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上令”難以完整“下達”,同時獎罰不分明,難以高效地執行現有制度,追究職責。(2)紀律較散漫、敬業精神差。一方面各部門存在不同程度的忙閑不均、人浮于事等現象;其次有些部門的中層干部自身紀律散漫(遲到、早退、曠工),甚至帶頭做“私活”;再次部門領導不抓勞動紀律,做“好人”。(3)責任心的“缺失”。在經營管理方面,運作模式和激勵體系無法激發人員的積極性,重產值、輕技術;在技術管理方面,重生產任務的數量、輕質量。造成對“業主”、對“任務”沒有“責任心”,應付了事。(4)人才的不斷流失。建筑行業內,想進入企業的畢業生或年輕人很多,他們認可企業是培養人才、鍛煉人才的好地方,但企業已成為了“競爭對手”的人才“孵化基地”。當他們一旦通過相應專業的注冊考試,或正是單位的專業骨干時,離開公司的人就很多,從最初建筑專業的人才流失,到現在各專業人才都在流失[4]。
2以“人”為核心競爭促進建筑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建議
“人”對于建筑企業可持續發展是最重要的,但是如何處理好“人”的選、用、育等,真正的使“人”成為建筑企業可持續發現的核心競爭才是最關鍵的。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不是企業的終極目的,企業的真正目的是在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基礎上如何使用人才,用好人才,做到人盡其才,各盡其能,把他們的智力、能力最大限度地轉化為先進的生產力,為企業的總體目標和長遠目標服務。
2.1人才資源是企業第一資源21世紀是一個人才的世紀,綜合國力的競爭已由物力資源轉到人力資源。使“人“成為企業核心競爭,是樹立人才資源是企業第一資源的觀念,圍繞培養得出、競爭得來、擁有得住、使用得好的人才培養、競爭、激勵等機制建設,為企業人才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提供干事創業的舞臺是最重要的。樹立“人”是企業第一資源,人才戰略是企業戰略核心的管理理念,充分認識到人才之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實現使“人”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2.2宣傳企業價值觀企業價值觀是企業全體員工共同擁有的價值觀念,對企業及員工行為起到導向和規范作用,是企業判斷是非的唯一標準。企業應形成絕大部分職工認可、并能充分理解的企業價值觀,并能將其貫穿于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不斷對企業價值觀進行實踐、豐富,能夠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如何形成企業價值觀,一方面要從實踐出發,提煉各種各樣的先進人物或典型事件,發掘其中蘊含的可貴精神和高尚情操,要將員工的愿望、客戶的需求、企業的精神文化、經營理念和價值觀結合起來。另一方面要大力宣揚和提倡,貫徹落實在每一件事務、每一項工程中去。要通過宣傳———貫徹———激勵,再宣傳———貫徹———激勵,不斷加強、深化,才能讓企業價值觀融入到員工的價值觀中,在行為、言語中自覺體現出來。
2.3科學的崗位分工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多人彼此分工合作,形成企業的組織。但分工到最后,目標沒有實現,就說明該組織沒有組織能力。在工作中必須確定好崗位的設置,讓組織力體現于“參與、團結、合作、協調”上,而“參與”是前提,員工參與的程度就是企業成長的晴雨表,大家越參與,企業成長就越快。要特別注意的是,定義好崗位的設置一定要“任人唯賢”,不能“任人唯親”,否則就無法促使大家的積極“參與”,無法做到“團結、合作”,組織就難以“協調”,難以完成目標。
2.4重視每一位成員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合理配置,要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除了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如何確保每一位員工都能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也是非常重要的。隨著產業的細分,市場競爭早已脫離了單打獨斗的競爭,更多的依賴于團隊的配合,人無完人,如何才能集中每一位職工的優勢,掩蓋不足之處,形成完美的團隊是企業在人才管理中面臨的問題。首先要充分了解和重視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的期望。人都有被關注、被重視的需要,作為管理者充分了解團隊成員的愿望,能夠很好地掌握成員的能力,做到因材施教。第二,要提供成長、發展的平臺。人都有發展的需要,如何創造機會,提供新舞臺,確保每一位團隊成員有鍛煉自己的機會、學習新知識的平臺。第三,及時反饋與評價。反饋與評價能夠使好的地方得到強化,缺點和錯誤得到糾正,通過定期對員工進行反饋與評價,使員工清楚認識到自己在企業中的價值所在,從而變得更加有效率,盡其所能。第四,合理的獎懲。當員工做出貢獻時,應該確保員工有所收獲或得到獎勵。
2.5良好的“軟”“硬”工作環境缺一不可人才和其工作的環境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人才能否發揮最大的效用,“人”自身之外,良好的工作環境往往缺一不可。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重視和諧和強調合作的工作環境,不僅能提高團隊合作意識,還能激發團隊個人的正能量,推動知識共享和創新。對于企業而言,不僅要創造一個美好、舒適的“硬”環境,還要創造一個人際關系良好、企業文化和諧、領導作風寬容而包容、積極向上的“軟”環境。一般而言,當企業實力足夠時,薪金、辦公環境等“硬”環境容易滿足,但是良好的“軟”環境則更難形成。需要管理者以“沒有問題員工,只有員工問題”的管理理念,充分關注員工的情緒、自尊心以及發展的需要。
2.6紀律與約束。一是紀律與約束一致性,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這是保障制度有效性的最基本的要求,員工都能按時上下班,確保統一一致的“戰斗力”,感受團隊的“分工與合作”的和諧。二是對事不對人,只針對錯誤的做事流程,保持客觀,盡量做到不當眾批評人,對事不對人。三是給予員工犯錯誤的機會,但要確保其他成員能夠幫助他改進。四是一視同仁,領導者的信任是對項目團隊最大的支持,通過給員工責任以告訴其信任感。五是尊重員工的獨特個性,應客觀的分析每位員工個性。
2.7注重人才培訓機制的完善培訓是確保企業保持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在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要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個人需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企業應當成為“學習型組織”,而培訓作為更新知識、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應更加重視,應在資金保障等方面提高支持力度。培訓模式可以多樣化,可以和增強企業凝聚力、加強團隊協作的拓展訓練等內容相結合,不斷提高實際效果。應對企業的培訓工作進行整體、全面、系統的規劃管理,一方面應當促使培訓整體制度化、常態化;另一方面根據企業生產、經營需要不斷開展專業化培訓(如安全生產、質量管理、風險管理等方面內容的培訓)。此外,培訓還應具有多層次性,即針對管理層和操作層安排各有側重的強針對性的培訓,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8溝通方式對于企業而言,暢通而有效的溝通,有利于信息的充分流動和共享,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決策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同時溝通還能減輕摩擦、化解矛盾、消除誤解以及避免沖突,溝通的關鍵在于解決問題提高效率,時刻牢記“圓滿大于是非”。企業溝通有會議、報告、調查、培訓、面談以及書面交談等正式方式,但要充分發揮人才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還應鼓勵建立一種公開交流的文化,一種開門辦公,保持誠實和透明,任何時候都可以自由溝通的文化。企業應該追求建立一種相互依存、彼此尊重、分工合作、同心協力的溝通方式。
作者:林維 單位:中國武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