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對策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增強我國經濟建設活力,實現國家經濟發展需要,我國有關部門加強中國自由貿易示范區的構建以及推廣。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討我國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意義,并就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的措施進行論述,希望實現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對外開放;自由貿易區;發展對策;經濟建設
為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我國在發展經濟過程中加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創新貿易發展方式,深入推動行政體制改革。目前,隨著國內外經濟狀況的不斷變化,我國的有關部門在管理自由貿易區的過程中,科學地開展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籌建工作,促進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帶動經濟建設發展。
1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概況
為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實現我國經濟貿易的高效發展,我國國務院自2013年起陸續建設上海、廣東、天津、福建等自由貿易試驗區。2017年國務院在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等7省市新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并公布了詳細方案,至此中國的“自貿實驗區”總數達到了11個,基本上已經覆蓋了我國的東中西部。
1.1統籌周邊開放型經濟區域發展
通過對于我國建立的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進行實際調研分析可以得知,上述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覆蓋范圍均在100平方公里左右,期間涵蓋了國家級新區、高新區、經濟開發區等多種開放型經濟區域。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為例,該試驗區的覆蓋面積由最初的28.78平方公里發展至如今的120.72平方公里,并囊括了陸家嘴金融區、金橋開發區、張江高科技區。而面積最小的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其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涵蓋了各類經濟區域,諸如廣州南沙新區、珠海橫琴新區等。重慶自貿試驗實施范圍119.98平方公里,涵蓋兩江片區、西永片區、果園港片區。
1.2功能定位各有特色
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建設以及戰略目標制定方面也存在差異性。作為首個自貿試驗區——上海自貿區,其發展定位為立足長江經濟帶,面向全球,而發展的重點則是金融業。而福建自貿區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主要是面向臺灣地區,并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實現海峽兩岸經濟的發展。而廣東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該自由貿易區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主要實現了與深圳、港澳地區的合作,從而實現了對于高端服務業的轉移以及承接,從而促進廣東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傮w而言,廣東自由貿易區的建設主要立足珠三角,依托港澳地區,促進服務業開放和發展。而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主要實現京津冀的協同發展,并由此實現對于華北、東北等工業基地的發展。重慶自貿區在構建的過程中,主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加大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力度。
1.3突出創新驅動發展
我國現行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有不同的發展、建設目標,但在運行的過程中都加強了對于經濟發展制度以及體系的創新。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為例,該經濟區域的劃分、建設往往能夠實現金融貿易、制造、科技等體系的創新,并由此加強同國外相關領域的合作,實現各項制度的創新、發展。而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在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實現粵港澳的深度合作,并由此實現形成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
1.4開放政策趨同
在發展過程中采取統一的負面清單,并依據“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的投資管理模式進行相關的操作。不僅如此,各自由貿易區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往往在安全審查范圍、內容、機制、程序上具有統一性。此外,福建、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對臺灣地區、港澳地區的開放政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需要分別在《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內地與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及其補充協議的框架之下采取各項措施,進而實現了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1.5新設立7個自貿試驗區的原因
伴隨著我國上海等自貿試驗區的發展,國務院決定在遼寧等7個省市設立自貿試驗區,從而以此為基礎實現了對于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的對接,并進一步實現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優化改善,形成廣領域、大范圍、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試點格局。此外7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開放,能夠在最大程度實現對于“一帶一路”戰略的服務,并以此為基礎實現自身的發展,促進取得更高效益。
2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對策
2.1全面協調自由貿易試驗區功能
目前,自由貿易試驗區在發展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著定位不明顯的狀況,各自貿區的發展定位較為相似,故而容易導致各類資源的不合理分配。基于此,為實現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有關單位協調確定自由貿易試驗區功能。在當代背景下,上海自貿區需要定位為具有國際水準的投資貿易、貨幣兌換區域,而廣東自貿區則需要加強對于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的建設。天津自貿區的構建則需要實現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并構建對外開放、全國改革開放制度創新的試驗田。福建自貿區則需要實現海峽兩岸的經濟合作。重慶自貿區要落實改革創新舉措,出臺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
2.2統籌自由貿易試驗區布局
目前,我國的自由貿易區集中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和大型城市,容易導致各區域開放落差的增強,不利于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目標的實現?;诖耍覈趯崿F自由貿易區建設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合理布局其區域地位,另一方面也需要實現自貿區輻射能力的增強。
2.3全面銜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
為確保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生命力以及活力的進一步增強,有關部門在發展自貿區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于我國各大發展戰略的銜接,諸如“一帶一路”戰略、長江經濟帶戰略、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在這一過程中,廣東、福建自貿區需要在“一帶一路”背景之下,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以及重要樞紐,而天津自貿區在發展的過程中則需要加強對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承接以及支持,從而由此實現了相關發展戰略的實現,并由此促進我國經濟建設的可持續發展。重慶自貿區協同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一體推進,不僅增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互聯互通,在項目落地、平臺搭建等方面均信息共享、項目共推,形成雙輪驅動的格局等。
3結語
本文分析探討了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概況,并就實現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的措施進行了論述。隨著相關措施的落實到位,我國的經濟建設必將獲得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釗.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策略研究——以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為例[J].城市,2016(11).
[2]王孝松,盧長庚.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的競爭策略探索——基于上海、廣東自貿區的比較分析[J].教學與研究,2017(2).
作者:賈曦 單位:重慶商務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