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區域經濟關系變遷主效應與政策含義范文

區域經濟關系變遷主效應與政策含義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域經濟關系變遷主效應與政策含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區域經濟關系變遷主效應與政策含義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經歷了快速增長歷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是中國經濟的關鍵轉折點,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但是,大國的經濟增長需要經濟要素在各地區之間垂直及水平整合,這需要有效區域分工的存在。區域分工構成了中國經濟增長的十分重要的內容,基于區域分工的中國區域經濟關系的分析框架對于理解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均衡發展—非均衡發展—協調發展”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中國區域經濟關系的變遷路徑

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實現了由區域均衡發展到區域非均衡發展,再到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轉變,從區域分工的角度來考察,中國區域經濟關系經歷了“產品分工—要素分工—產業分工”等三個不同階段。

(一)產品分工階段(1949—1978年)

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我國實行的是中央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建國初期我國工農業基礎相當薄弱,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后,在地域分布上極不平衡。

從“一五”時期開始,國家根據中西部能源和礦產資源豐富,東部經濟基礎較好,勞動力素質較高,按照比較優勢原則布局生產,加大了對內地的支持力度,采取了以開發內地資源為特征、以實現區域間均衡發展為目標的區域均衡發展戰略,形成了中西部資源開發---東部加工制造---產品返銷內地的垂直區域分工格局。

東部與中西部間的這種垂直性產品分工導致區域經濟交換關系的不平等格局,使中西部地區遭受區域利益的雙重流失,一方面東部地區獲得了中西部地區向東部地區輸出的能源、原材料等初級產品時因價格“剪刀差”而轉移的價值;另一方面,東部地區高價向中西部地區返銷制成品,又把中西部地區創造的部分價值帶到東部地區,從而為東部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二)要素分工階段(1979—1999年)

從改革開放到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我國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改革開放后,中央政府充分認識到各區域由于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投資效率等存在差異,要揚長避短,發揮比較優勢,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開始向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戰略轉變。

1.資本要素。不論從長期還是短期看,資本流動都是影響經濟增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資本流動的趨利性偏好,基本格局是從中西部向東部沿海地區的單方向流動。資本流動渠道很多,我們僅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等角度,重點分析九十年代的資金流動變化情況。

(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在各區域的分配

改革開放以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明顯向東部地區傾斜,國家基本建設及貸款投資總量的60%以上是在東部地區完成的,西部地區不足20%。1990--1999年期間,東部地區實際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占全國的比重從1990年的51.99%提高到1999年的55.27%;中西部地區占全國的比重從1990年的48.01%下降到1999年的44.73%,其中中部地區從27.52%下降到24.06%,西部地區從20.49%提高20.67%。

(2)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在各區域的分配

改革開放后,資金的配置和流動更多的體現了市場經濟的需求,但從根本上講,政府在資金配置仍具有較大的作用和影響力。

由于中央對地方的財政轉移支付是以稅收返還的形式實現的,1994年我國實行分稅制改革后,發達的東部地區不僅得到了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而且從絕對量上看,東部的轉移支付還要略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區。

2.人力資源要素。在經濟轉型期的所有影響經濟發展的要素中,人力資源處于所有要素轉化的中心,一個區域的人力資源狀況最大程度地決定了這個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改革開放后,隨著東部地區經濟的快速崛起,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普通勞動力和專業技術人才出現了大規模的“東南飛”現象。

(1)普通勞動力。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經營責任制后,產生了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這部分勞動力需要尋求就業機會并獲得比農業生產更高的勞動收益,而東部沿海地區由于經濟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和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出現了大規模的自發性勞動力區際流動現象,基本格局是由中西部地區向沿海發達地區流動。

(2)專業技術人才。區域之間的競爭歸結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特別是專業技術人才等高層次創新人才,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性的加劇,使得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之間,人才的單向流動越來越嚴重。

3.制度要素。東部沿海地區是對外開放政策、財政稅收政策和金融投資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在我國的對外開放實施戰略中,東部沿海地區是重點。從創辦5個經濟特區,14個沿海開放城市,開辟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灣等沿海經濟開放區,設立保稅區和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東部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的時間最早、程度最大、層次最多。

(三)產業分工階段(1999年以后)

這一階段以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標志,區域發展戰略由非均衡發展到協調發展的轉變。經過改革開放20年的高速發展,我國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開始接近新興工業化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加快;同時,快速工業化和產業集聚過程吸引了大量中西部農村勞動力向沿海地區流動,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但是,隨著產業和要素往東部地區持續集聚,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面臨的資源約束也日趨加劇,表現為不斷出現的“民工荒”、“電荒”、“油荒”、“地荒”,環境資源承載壓力加大,要素成本持續上升,集聚不經濟問題凸顯,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生存壓力顯著加大。與此同時,我國中西部地區發展相對遲緩,地區差距持續擴大,其資源優勢、勞動力要素優勢和市場潛力正吸引越來越多的沿海勞動密集型企業,我國開始出現明顯的產業區域轉移現象。

二、中國區域經濟關系變遷的效應分析

區域發展戰略在國家層面的實施,主要考慮兩個目標,即區域公平和經濟效率。區域經濟關系涉及兩個以上區域的經濟利益,在以區域經濟利益為核心動力的區域競爭與區域經濟聯系中,也就必然涉及區域公平和經濟效率。從上述中國區域經濟關系變遷的三個階段可以知道,東部地區始終處于區域分工的優勢地位,中西部地區則處于劣勢地位。區域經濟關系變遷的效應主要表現為由于各區域主體地位的不平等而對各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本文主要以改革開放后的區域經濟增長、地方保護主義和地區產業結構趨同作為變遷效應進行分析。

(一)區域經濟增長

從經濟總量上看,我國改革開放后實行的效率優先的區域非均衡發展戰略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總量占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呈現逐步上升態勢,從1980年的51.13%上升到2005年的59.63%,提高了8.5個百分點;而同期中西部地區則分別下降了6.76和1.74個百分點。應該說,從改革開放到1999年中國區域政策的重心是經濟增長或者說是注重效率,非均衡的區域發展戰略在推動全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拉大了東中西三大地帶的區域經濟差距;而1999年開始實施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在改變中西部地區在全國經濟格局中的作用暫時沒有充分發揮。

(二)地方保護主義

從總體上看,我國計劃經濟體制條件下形成的東部與中西部間的資源---加工型垂直分工格局并未得到根本改變。面對利益的雙重流失,在分權式改革體制下,具有獨立經濟利益的中西部地方政府紛紛采取資源轉換戰略,竭力控制本地區初級資源產品的直接輸出比重,提高其深加工程度,企圖把產品的貿易結構重心轉移到中間制成品和最終制成品的輸出上來,延長初級資源產品產業鏈,發揮區域乘數效應,推動經濟增長。但中西部地區工業基礎較差,在中間制成品和最終制成品方面同東部地區競爭很難獲得優勢。于是,中西部地區想方設法防止“肥水”外流,限制某些東部地區產品進口,保護自身幼稚產業,實現產業結構高度化。因此,以“關、卡、封”為特征的地方保護主義便席卷各區域。

(三)地區產業結構趨同

中西部地區為了改變在區域分工中處于劣勢地位的格局,集中投資于那些價高利大的加工產品,由此導致一些加工工業項目的重復引進和重復建設,形成地區產業結構趨同的趨勢。大多數省份都將汽車、電子、機械和石化等列為“九五”期間重點發展的支柱產業,其中,將汽車列為支柱產業的省區市有22個,而且整車是絕大多數省份發展的重點;將機械工業作為支柱產業的省份有16個;將化工工業作為支柱產業的省份有16個,大部分又以石化為重點;有24個省份將電子工業列為支柱產業,其中又以通訊設備、計算機、電子音像等作為發展的重點;有14個省份將冶金工業作為支柱產業。

三、中國區域經濟關系變遷的啟示與政策含義

(一)區域發展戰略決定區域分工,并進而主導區域經濟發展軌跡。區域發展戰略和區域分工格局具有路徑依賴性,必須充分考慮前期發展戰略及業已形成的區域分工格局,即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必須兼顧垂直型產品分工和要素分工。

(二)正確處理經濟效率與區域公平的關系。從區域經濟發展的社會效應來看,區域公平問題的解決,可以使區域經濟之間保持適當的競爭協作能力,減輕由于區域差距過大給經濟、社會帶來的震蕩和不確定性。

(三)找準政府調控和市場調節的效率邊界。當前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要按照市場化的要求,強化區域分工與協作,實現區域經濟的聯動發展。另一方面,加強政府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作用,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尊重市場經濟客觀規律的前提下,利用區域和產業等政策,指導區域經濟發展。

(四)堅持中央和地方職能的有效結合。區域經濟關系的實質是區域在充分利用區域內優勢的基礎上實行專門化生產,并通過區際交換實現其產品價值,以滿足自身對本區域不能生產或生產不利的產品的需求,從而擴大區域經濟能力,增進區域利益。必須發揮中央政府的職能,協調各區域之間的經濟利益沖突,使區際外部性內部化,真正做到區域利益與整體利益的協調、統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视频区小说区图片区激情| 女m羞辱调教视频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伊人影院中文字幕| 好大好深好猛好爽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臂a∨|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男女抽搐一进一出无遮挡| 在线天堂中文官网|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欧美成人鲁丝片在线观看| 人人干人人干人人干|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喷| 成人私人影院在线版|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爱情岛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网址| 名器的护士小说| 蜜臀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一个人看的日本www| 欧美αv日韩αv另类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6080私人午夜性爽快影院|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射| 一级特黄女人生活片| 新梅瓶4在线观看dvd|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最新版天堂资源官网|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 国产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 2021日本三级理论影院|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版|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