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經濟管理專業就業教育系統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經濟管理專業就業崗位分析。就業市場為經濟管理專業學生提供的崗位主要有以下四類:1.1傳統管理崗位,雖然說很多企業目前開出的待遇水平讓人難以接受,但是大部分職業經理人的成長都是沖基層開始,而且,這樣對學生長遠發展還是非常有幫助的。1.2人力資源管理崗位,當前很多大學是沒有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它只是我們學生的一門專業課。但是這幾年,人力資源管理人員的需求一直是水漲船高,在公司的人員配置、戰略決策、發展規劃等關鍵問題上都處于智囊團位置。1.3市場營銷崗位,根據歷年人才市場統計數據來看,市場營銷崗位一直是經濟管理專業中需求量最大的,而且經久不衰,供需兩旺。1.4物流管理職位,由于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推動了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物流企業對成本壓縮的期望刺激了物流人才的需求,而我們物流專業相對開始較晚,開始院校較少,因而物流人才成為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
2.企業對經濟管理人才要求。企業用人的標準是什么?根據近幾年人力資源市場供求數據則顯示,對求職者文化程度做出硬性要求的用人單位日益減少,用人單位從側重求職者學歷水平轉向重視工作經驗和動手能力方面,這也就是在部分地區和行業中出現了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比普通院校本科生就業好、本科生比研究所就業好的奇怪現象。企業對經濟管理學生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敬業態度、專業能力或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反應能力、學習意愿、道德品質、集體精神、健康的身體、自我了解、適應環境等。
經濟管理專業就業教育現狀
1.就業教育重視度不高。隨著今年教育部公布高校就業率指標,高校紛紛重視就業率,然而對就業率影響較大的就業教育反而重視度不夠。2.就業教育內容單調。當前很多大學的就業教育只是就業技巧的培養,缺乏對大學生職業設計的引導和規劃,缺乏對職業素質和能力的培養。3.就業教育體系不完善。當前就業教育很多都是單調開展,沒有與專業課程教育、實踐實訓課程結合起來,形成完整的就業教育體系。4.就業教育缺乏考核。5.就業教育缺乏專門的師資隊伍。
經濟管理專業就業教育內容分析
1.引導大學生進行合理職業設計。職業生涯設計是指一個人一生職業發展道路的設想和規劃,它包括確立事業目標、選擇何種職業、在什么地區和單位從業、擔任什么職務,如何在一個職業領域中得到發展,打算取得什么樣的成就等問題。職業設計是個人職業歷程的首要環節,合理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是實現事業目標、走向成功的第一步。(1)認識自己,了解職業認識自己的興趣、氣質、性格和能力,認識自己的生理素質、知識結構和職業適應性。從而確定自己最適合干什么工作。了解職業,包括對職業的活動內容、職業的特點、職業的環境、職業的報酬,職業對從業者素質的要求。了解職業提高求職有針對性,減少盲目性。(2)確立合理的擇業期望值應實事求是地對自己的職業期望作一個客觀科學的分析,根據自己的專業能力、個人素質特點以及社會需求為基礎,確立積極合理的職業期望。防止出現:貪圖享受、安逸、虛榮的思想,防止偏離自己擇業目標。(3)樹立新時代的就業觀念摒棄只有到國有企業、公務員系統和事業單位才算就業的傳統觀念,樹立從事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非正規就業等靈活多樣就業的觀念,任何合法的職業都是平等而光榮的。
2.就業技巧培養。就業技巧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技巧:(1)獲取和處理職業信息的技巧。(2)求職中書面溝通的技巧。(3)就業政策分析和運用的技巧。(4)應聘技巧。包括自薦方法與技巧、面試準備與面試技巧和筆試方法。(5)創業技巧。包括創業意識準備、創業法規政策分析、創業項目選擇、企業創建和管理等方面的技巧。
3.職業素質和能力培養。(1)職業素質培養。職業素質是要求一個人按照職業的標準化、規范化和制度化塑造自己,能夠適應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應用合適的方式,說合適的話,辦合適的事。他是現代企業對畢業生十分關注的綜合實力。(2)職業能力培養。職業能力是人們從事某種職業的多種能力的綜合。我們可以把職業能力分為一般職業能力、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大學生應該具備的職業能力有、知識能力、實踐能、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
經濟管理專業就業教育體系構建
1.就業教育全程化。就業教育全程化是指包括職業生涯設計指導、心理健康指導、專業能力教育指導、擇業指導和創業指導等就業全流程的完整指導體系。其目的不是為學生找一份工作,而是為學生職業生涯的規劃和輔導。大一時重視職業生涯設計的指導和專業前景的認知。大二和大三時重視專業技能的培養,提倡專業實踐,提高職業勝任能力。大四時,重視就業技巧的培養、職業素質的教育。
2.建立完善的就業教育保障體系。就業教育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就業教育教師必須熟悉國家和地方政府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政策,并且掌握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和法學等方面的知識。也開展就業指導活動經費必須到位。因而要開展良好的就業教育必須做到機構、人員、工作經費和就業指導場所“四到位”。
3.完善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傳授學生完整的專業知識體系。目前我們很多大學的專業培養計劃,單純從學理角度進行設計,而不是從社會需要、尤其是企業的需要角度出發進行設計,這就造成學生所學與社會所需的矛盾。高校應該根據自己的學校和專業定位,制定能夠培養適合社會需要的畢業生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避免大而全,專而深。
就業教育不僅關系著大學就業率,更關系著大學生一生的職業發展,并直接對社會的發展產生作用。因此,強化關注大學生的就業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責任。(本文作者:孫志高單位:宜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