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區域經濟發展對國民經濟影響范文

區域經濟發展對國民經濟影響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域經濟發展對國民經濟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區域經濟發展對國民經濟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國民經濟得到了持續快速的發展,其中區域經濟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但改革開放的20年間區域間經濟發展與進入21世紀以來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和差距特點是有變化的,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是不同的,區域經濟發展的快慢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影響也有大小之分。因此本文首先針對我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現狀,利用統計分析方法來揭示三大區域的經濟發展與國民經濟的關系以及貢獻率。時代在進步,經濟在發展,東部、中部、西部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會在較長時間內存在差異,那么區域經濟發展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又會呈現出怎樣的趨勢?因此本文又根據東中部、東西部地區的絕對差異和相對差異情況及變化趨勢進行相關回歸分析,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解答,為政府制定新階段相應的政策提供依據。

一、區域經濟發展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及趨勢分析

(一)區域經濟發展及其指標1.區域經濟發展的含義區域經濟發展的含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來衡量;產業結構的升級;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研究區域經濟發展主要是分析區域經濟增長的過程和機制。本文以國民收入增長為核心,考查區域經濟發展對國民經濟的影響。2.區域經濟發展影響分析的地域單元的劃分和時間序列的選取本文研究采用的區域劃分以省為單位,采用統計年鑒上的劃分方法,把我國三十個省區劃分為東、中、西三個大的區域,其中東部為沿海十一個省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中部八省,包括山西、吉林、安徽、江西、河南、黑龍江、湖北、湖南;西部十二省,包括內蒙古、廣西、四川、貴州、西藏,重慶、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本文是基于《中國統計年鑒》的時間序列,時間跨度是2001年至2012年。3.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度量指標和處理選擇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變量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代表性很強。而GDP是以地域原則進行統計,所以更能反映某個區域經濟發展的總體狀態,且多數研究者都認為人均GDP(元)指標是最適合代表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因此本文選取我國東部地區的十一個省、中部地區的八個省、西部地區的十二個省的歷年GDP(元)數據,并對選取的各省份地區進行加總,得到東、中、西三個地區的歷年GDP數據,然后除以各地區的總人口數,算出東中西地區的歷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通過該指標探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對國民經濟影響的分析更科學。

(二)區域經濟發展對國民經濟影響的相關性分析1.計算Pearson簡單相關系數經計算,以東中西人均GDP分別與國內人均GDP計算的Pearson簡單相關系數分別都是0.999,0.999,0.997,可見東中西地區的人均GDP與全國人均GDP相關性很高,進一步有力說明了東中西人均GDP與國內人均GDP的統計相關關系較強,由此可見,區域經濟發展對國民經濟產生了很大的積極影響。

(三)區域經濟對國民經濟影響的回歸分析通過相關性分析,區域經濟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在原來的基礎上,繼續探討不同區域發展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本文又對我國東、中、西三個地區分別進行線性模型擬合。下面利用Eviews從增長速度方面對我國東部、中部、西部進行回歸分析的研究。1.從增長速度方面進行的回歸分析下面以全國人均GDP增長率為被解釋變量,分別以東、中、西地區人均GDP增長率作為解釋變量,時間序列段為2001~2012年,進行三次一元回歸分析,進一步分析東部、中部、西部經濟發展對國民經濟的作用。回歸結果見下表:參數估計的模型如下:東部地區人均GDP增長率回歸模型:模型一(1)中部地區人均GDP增長率回歸模型:模型二(2)西部地區人均GDP增長率回歸模型:模型三(3)模型的經濟意義檢驗:在模型一中,對回歸系數的估計為,說明東部地區人均GDP的增長率每增加一個單位,國內人均GDP增長率平均增加1.0091個單位,因為東部地人均GDP大于其他地區和全國的人均GDP,所以符合實際。同時說明,平均來講,東部地區人均GDP的增長對國內人均GDP增長率有較大的貢獻。在模型二和模型三中,所估計的參數分別為,說明中部地區人均GDP的增長率每增加一個單位國內人均GDP增長率平均增加0.771個單位,西部地區人均GDP的增長率每增加一個單位國內人均GDP增長率平均增加0.795個單位。西部地區的增長率一直大于中部,所以綜合來看,西部地區對國內人均GDP的增長率起著更大的作用。綜上所述,從回歸分析的角度看,在人均GDP增長速度方面,東部地區人均GDP的增長率要比中西部對國內人均GDP的增長率的影響要大,西部地區人均GDP增長率對國內人均GDP的增長率的影響作用大于中部地區。

二、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分析

(一)方法和數據1.本文測算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方法測算區域經濟發展差異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標準差、變異系數、基尼系數等,本文采取了區域經濟的相對差異指標和絕對差異指標相結合的方法分析我國東中西三大地區經濟發展差異變化的趨勢和具體特征,從而進一步從經濟發展差異方面分析.因此,本文選擇下面兩種計算指標來衡量經濟發展差距的大小。2.數據來源及處理統計數據仍然是2000~2012年間的各地區人均GDP數據,本文所使用的人均GDP如上述是歷年各地區GDP總值和歷年的地區總人口計算而得。數據處理為分別計算歷年東部、中部和西部人均GDP的相對和絕對差距及相對差異系數。

(二)東中西經濟發展差距的變動情況和趨勢1.各區域間以人均GDP的相對差距和絕對差距人均GDP能很好地反映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則人均GDP的相對差距和絕對差距可以用來衡量不同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差距的大小和變動方向,下面分別計算東中部、東西部的差距情況。由表2可以看出,東部與中部人均GDP、東部與西部人均GDP的絕對差距都在逐年增加,且增加的幅度不斷加大,但由相對差距系數的變動來看,東中部、東西部之間的相對差距出現縮小的態勢。從相對差距來看,2000~2003年,東部與中部之間的相對差異系數呈現出逐年增加的特點,但增幅不大,由51.16%增加到53.60%。東部與西部地區間的相對差異系數也由58.89%增加到59.92%。在2003~2012年,東部與中、西部地區間的相對差異系數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且東部與西部之間的相對差異系數下降幅度在2個百分點之上,大于東部與中部之間相對差異系數的下降幅度。這說明,進入21世紀以來,東部經濟發展水平分別與中、西部經濟發展水平的相對差距在不斷縮小。綜上分析,中西部地區GDP總量在全國所占的百分比將一直保持增加的趨勢,東部GDP總量所占百分比將會略有減小,但所占比重依然很大,說明東部地區經濟發展依然是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核心量。從人均GDP差距的變動方面來看,雖然中西部與東部發展的相對差距在縮小,但不同地區間經濟水平的絕對差距在今后一段時期內將會持續加大。

(三)區域間經濟發展差距與國民經濟的相關回歸分析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經濟增長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和貢獻也存在差異,為了進一步具體研究各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下面進行相關回歸分析。1.以區域GDP所占全國GDP比重為權重,將全國GDP增長率按區域進行加權分解,分別計算出各地區對全國GDP增長率的貢獻率。通過表3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全國GDP增長中,東部的貢獻最大,除2011和2012年之外,其他年份的貢獻率都超過50%,貢獻率最大是2003年,高達71.7%,全國GDP增長的14.5個百分點中,東部占了10.4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對全國GDP增長的貢獻比東部低,其貢獻率在12.4%~28.6%之間,西部的貢獻率最低,貢獻率在15.7%~26.9%之間(除2012年外),近年來西部的貢獻有加大趨勢,且逐漸高于中部的貢獻率。2.下面以全國GDP增長率為被解釋變量,分別以東中西地區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為解釋變量,利用Eviews軟件進行一元相關回歸分析。利用SPSS計算東中西地區各自的貢獻率與全國GDP增長率的Pearson相關系數,分別為0.844,0.894,0.776,結合表4可知,全國GDP增長率與中東部的貢獻線性相關性最強,最低的是西部地區,東中部地區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最強。但中西部對國民經濟增長的影響呈現出越來越強的趨勢,東部地區占主導地位將會是長期的趨勢。

三、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得出結論:近年來,東中西三大經濟地帶經濟持續迅速增長,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了較大的推動作用,其中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的貢獻率最大,西部最小,但東部地區經濟增長趨緩,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加速越來越快,經濟水平和經濟實力有所提高,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同時,區域經濟發展相對差距持續變小,絕對差距不斷擴大,且中西部地區人均GDP的增長率已超過東部地區人均GDP的增長率,可見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在逐步縮小,說明中國經濟總量向東部地區集中的趨勢日趨趨緩,東中西部對國民經濟的影響趨于均衡化,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政府采取的西部大開發政策。因此,這對于今后國家制定區域經濟發展、統籌經濟發展政策起了很好的借鑒和參考作用。

作者:高杰 單位: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碩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男人影视在线WWW官网| 1314成人网|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2018|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 韩国r级春天在线无删减| 国产精品视频2020|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无码中文资源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色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日产卡一卡二乱码| n男同时一女的h文4p| 无人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97se亚洲综合在线| 阿娇囗交全套高清视频| 女同学下面粉嫩又紧多水| 久久99精品视频|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四虎免费久久影院| 麻豆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免费| 在线观看国产人视频免费中国| 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无限韩国视频免费播放|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影院|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向日葵app在线观看下载大全视频| 香艳69xxxxx有声小说| 国产欧美曰韩一区二区三区| wtfpass欧美极品angelica| 成人性生活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大香线焦|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做暧暧小视频全集免费|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精品|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在线视频| 孕交videodesexo孕交|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 欧美人与zoxxxx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