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教學模式建構的管理學研究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分異性的快樂體驗型教學模式
從微觀角度來看,學生并非完全同質。根據不同的學習目的,有學者將管理學教學分為兩類,一類是直接就業導向性的偏重于實踐性的教學,一類是繼續深造導向性的凸顯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③借鑒之,圍繞不同學習者的關注點,給予側重點不同的教學實踐。首先,針對初級學習者:(1)針對不同授課對象,兼顧一定的差異性設計案例,能夠反映學生相關素質的層次,更強調實戰效應。(2)引入經典管理培訓游戲,如創新主題的小游戲,令學生能夠多視角地看待并解決問題,對于其活躍的思維、開放的態度以及迅速開拓思維大有裨益。(3)構建模擬環境,直探問題的本源,如通過沙盤模擬方法來模擬企業的決策動作,使學生擔負著企業面臨困境決策的挑戰,將抽象復雜的決策理論以最直觀的方式融入到學生的體驗式學習中,事半功倍。(4)選擇合適的受訪企業帶領學生參觀訪問,邀請富有經驗的管理者與學生座談,鼓勵學生多提問,共同探討企業面臨的問題,利于所學為其診脈,提出合理化建議。其次,針對發展級學習者,(1)吸納頭腦靈活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較強的學生參與橫向課題;吸納理論知識扎實、邏輯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參與縱向研究課題,進入青年骨干教師的研究團隊;舉辦本科生論壇,鼓勵學生將階段性研究成果撰寫成論文,從中評優匯編成集或向學術期刊推薦,為其后續研究生階段的科研夯實基礎。(2)積極鼓勵與組織優秀學生參與案例分析、高校市場營銷、大學生物流設計等各種相關競賽,使學生在實戰中迅速提升管理素質及綜合能力。
2互動雙贏型教學模式
所謂“互動”,師生、生生建立更為合作與協調的關系;所謂“雙贏”,教學相長,師生雙方均能從中獲益。如講授“控制”章節時,重點學習三個問題:即控制是什么;為什么要控制;如何控制。(1)以描述型案例切入,在“拋球式”的問答中,使學生明晰控制的概念和作用;(2)選擇問題型案例或綜合性的復雜案例,由學生扮演特定的管理角色,通過參與演示和揣摩體悟來加深對常見的控制障礙及原因的理解;(3)讓學生自由結合,通過無領導小組討論創設任務,分工合作,通過對圖文音像資料的自主學習,促使個體進行問題導向式的思考,徑小組充分討論,各個小組推舉發言人匯報,形成辯論的氛圍,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討論主題應呈中性,內容避免過偏或過于專業化,以使非管理專業的學生也有開口的機會。
3課程知識拓展型的課外閱讀指導教學模式
創辦以“耕讀會”命名的實踐教學平臺,旨在將教學經常化、全程化和立體化。將相關書籍發放給管理專業大一到大三的每位同學,定期輪換;學生每半月撰寫讀書筆記和實踐筆記,每月上交;從中篩選優秀稿件編撰《耕讀匯》(半月刊)。同時,每半月在專業教師主持下舉辦經典閱讀或管理問題研討會。為使這一平臺能夠長期有效運行建構長效機制:(1)成立“《耕讀匯》編輯部”、“組織部”和“宣傳部”,其中“編輯部”負責讀書筆記的收放、統計、篩選和出刊;“組織部”負責活動的組織和服務工作;“宣傳部”負責活動的報道及書籍的管理工作。(2)為調動學生參與及其為組織服務工作的熱情,將實踐教學環節成績拆分為集中實習成績(70%)和分散實習成績(30%)。集中實習內容主要指列入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實習,分散實習就是指耕讀會活動。學生在《耕讀匯》發表文章,在成績上予以獎勵,并評選“讀書之星”,頒發證書以資鼓勵讀書筆記質量高和刊登文章多的同學;對于為耕讀會服務的同學,也從成績上予以一定的加分獎勵。(3)為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一方面,將“耕讀會”的工作量計入實習教學工作量;另一方面,將“耕讀會”納入到管理專業的特色實踐教學活動系列,爭取到相關的資金支持。
4必不可少的教輔支持體系
4.1技術支持在管理學教學中,需要借助現代化技術與手段與之相輔相成。(1)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設備及技術,制作高信息量的管理學課件,圖文聲像并舉,加大信息量的輸出,通過感官的綜合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2)依托IT技術強大的支撐,通過管理學網站、教學論壇、教學資源庫、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傳播知識,實現在線實即時指導。(3)借助專業的模擬沙盤教具及各類管理教學軟件,讓學生開展模擬商戰演習,增強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4)給師生搭建能夠及時接收前沿信息及最新資訊的平臺,使管理學的教學與研究與時代、社會保持親密接觸。
4.2倫理支持防范師生學術失范,其核心在于學術誠信教育。學術誠信是指即使在逆境中也必須對誠實、信任、公平、尊重和責任這五種基本價值觀做出的一種承諾。④對于學生而言,學術規范意識薄弱是導致其學術失范的重要原因。在對學生進行科研訓練前期指導時,特別加入兩項內容:(1)圍繞學術活動的約束規則,從閱指導讀學術論文入手,使學生對“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有明確認知。(2)進行學術理想和社會責任意識的教育,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道德自律水準,克服投機取巧、急功近利的不良傾向,自覺杜絕剽竊抄襲、弄虛作假等不端行為,從而使得學生能力構建真正落在實處。
4.3教學保障主要包括:(1)師資隊伍的保障。針對高校師資普遍缺乏實踐經驗的實際,①組建教學團隊,吸收一些校外學者和企管人員進來,實行“理論教師+實踐教師”雙軌制;②參照西方的茶歇制度,利于老師間正向思想與經驗共享;③努力促成校企合作,選派骨干教師到企業汲取“營養”。(2)課程考核體系的保障。①除試卷外,還包括案例分析報告、小組討論提綱、課程小論文、調研報告等多種考核形式;②考核機制方面盡量避免單純應試教學的弊端,學生課程成績的評定應涵蓋學習態度、掌握知識的程度、課外拓展、創新能力與發展潛能等多個方面。(3)教師績效評價體系的保障。①逐步提高教學績效的比重,著眼于激勵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師角色定位方面大膽革新,將更多心力投入到教學中;②鼓勵教師在行有余力的情況下去企業兼職,一方面,將研究成果用來指導實踐并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另一方面,通過實踐,不斷豐富教學素材,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作者:王誼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