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我國石油金融市場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市場競爭性不足
首先,我國石油市場最為突出的特征是市場壟斷性嚴重,從而削弱了產品定價的競爭性。無論定價機制還是市場參與主體,都主要圍繞三大石油公司進行,沒有實現市場化自由化。其次,國內石油產品的現貨交易量不夠大,不足以支撐期貨市場的交易。沒有穩定的市場基礎,不僅不能保證實物交割的順利進行,也不能發揮風險規避的功能。這樣嚴重阻礙了我國石油產業的發展。
1.2融資開放程度低
有數據顯示,在2000到2010這十年間,石油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很少利用外資,2010年的籌資比重中銀行貸款和自籌資金占80%。而在自籌資金中,又是以地方政府的財政投資為主,股票和債券融資的比重不到1%。可以看出,我國石油企業的融資模式總體來講依然是傳統的單一融資模式。因為對于石油這種國家壟斷型行業無論對于銀行部門還是地方政府都是重要的合作對象,這種合作行為通常具有政策性。其次,國家對于民間資本和外資在能源領域的投資限制雖然有所放寬但仍然有很大局限性。
1.3市場產品創新能力較弱
一方面,國內金融機構能夠提供的石油金融業務類型較為單一,其中主要是針對石油企業的中長期石油貸款,還沒有在國際上較為普遍的各種石油期貨、石油企業和石油產品的資金結算業務、石油產品的利率及匯率風險服務等;另一方面,我國石油金融衍生品單一,場內市場只有燃料油期貨這一目前國內唯一的能源類型期貨品種,完全沒有石油金融場外市場。目前國內作為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場主體的銀行只有一部分獲準開展金融互換交易,制度上還未放開金融機構參與商品衍生品交易。這種缺失體現出我國石油金融市場的產品創新能力較弱。
1.4立法及監管缺失
我國目前的期貨市場的監管和執法體系不能滿足國內期貨市場的發展需要。首先,我國期貨市場沒有一部完善的具有指導作用的法律,在期貨市場起到監管作用的只是在期貨管理條例之下有證監會的規范文件,還有期貨交易所、期貨業協會制定的規則;其次,我國期貨市場現在存在中國證監會的行政監督管理、期貨業協會的行業自律管理和期貨交易所的自律管理,但是在現實的操作過程中并不是這樣,管理權失衡的狀況存在,極大地阻礙了監管的執行,效率的體現。
2發展我國石油金融市場的對策
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國石油金融市場還不成熟,存在諸多問題需要解決。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構建完整的石油金融體系就需要改善以下幾個方面。
2.1培育市場主體
改革現有的石油產業管理體制和市場準入準則,加快對民營資本開放煉化、勘探等上游業務,放松石油進出口管制,打破石油供應的壟斷局面,促進有效競爭。首先要建立有效的市場準入制度。政府可以降低市場準入標準,鼓勵民營企業、國外投資者以及國內其他行業進入石油生產的各個領域。其次,要逐步開放石油進口權。逐步放開石油企業進口控制,擴大許可進口量并放寬進口企業的資格,推行公平、競爭的進口石油秩序。一方面,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將部分石油劃分給民營主體,充分利用民營企業自己的設備,保證國內成品油市場的供應。
2.2制定全方位金融支持政策
推進資本流動和開放金融市場是我國建立健全石油金融體系的基礎。也是目前需要邁出的第一步。此外,政府可以協調外匯儲備機構、石油企業、銀行、投資基金等,鼓勵和支持石油企業或金融機構出資建立石油戰略儲備銀行,鼓勵他們以此為基礎發行債券進行融資,開辟新的融資渠道。逐步引入各類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推出不同種類的能源信托產品。風險投資基金等進入市場將極大的彌補市場空缺,支持那些科技含量高的石油開發項目融資。
2.3利用金融創新提高抵御風險能力
具體而言,第一步是完善現貨市場、中遠期市場。在石油產業的中下游階段推出更多的產品品種。第二步,鼓勵國內的石油期貨市場發展。盡快豐富現有幾大交易所的上市交易品種,促進有效競爭的格局的形成,增大國內期貨市場的國際影響。第三步逐步推出石油衍生品的場外交易市場。隨著石油市場的逐漸完善,監管部門要鼓勵金融集團投資石油衍生品市場,這將擴大國內的企業的的利潤來源。
2.4加強立法和監管工作
首先,在“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指導下,期貨市場立法要對市場主體資格審批制度、保證金制度、漲跌停板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風險準備金制度等制度有詳細的說明。其次,對期貨經營機構的主體合法性、管理有效性、財務安全性和業務合規性有具體的界定。最后,對幕后交易、違規操作加大處罰力度。同時,政府監管部門還要控制期貨交易的金融風險,通過電子化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透明化。
作者:楊佳瑤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