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途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金融產品信息披露不完全。消費者在接受金融從業人員介紹或推薦產品等服務時,從業人員通常會重點介紹產品的收益率,但對于風險或負面影響只字不談,偷換概念來誤導消費。缺少專門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監管機構。消費者協會、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機構,沒有針對性,監管不到位,不能有效處理金融消費糾紛。行業自律組織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視不夠。我國成立了銀行業協會、證券業協會和保險業協會等自律性金融組織,目前還沒有起到為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提供一個有效平臺的作用。
(一)建立完善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體系
制定專門的《金融服務法》。內容涉及金融政策、金融交易的規則及各方的權利義務關系、金融監管、行業自律、金融消費者保護等。目的在于解決金融機構與金融消費者之間的矛盾與糾紛、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與發展、促進金融業的繁榮,其中重點是對金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通過一些傾向于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強制性規則建設,使金融消費者與金融機構之間的關系平等化,使雙方在公平的環境中健康有序發展,真正做到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
(二)建立統一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管體系
突破狹隘的行業利益,健全各項監管法規。打破行業間的界限,健全各項法規,形成監管的合力是當務之急。加強各監管機構的溝通,規范信息披露制度。明確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目標和方向,進一步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并督促其依法操作,對金融違法和金融腐敗行為嚴懲不貸。拓寬金融消費者投訴和受理渠道,建立一個暢通的糾紛解決機制。
(三)建立專門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
設立專門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機構,主要負責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化解金融機構與金融消費者的糾紛、接受金融消費者投訴以及推廣和普及金融知識等工作。
(四)建立健全的金融行業自律機制
建立規范的行業評價標準。其具體職責是規范和約束金融機構的行為,評定其金融服務等級。成立金融機構行業協會。該協會主要負責加強金融行業的自律建設,出臺相關文件作為金融行業對消費者的基本承諾規范,為金融消費者設立專門的處理投訴的機構,并制定相應的處理程序,為其糾紛提供便捷的協商渠道。
(五)建立金融消費者教育長效機制
金融消費者自身的保護意識決定了其權益受到侵害時的維權效果。很多消費者選擇放棄維權的原因是害怕麻煩或者訴訟風險,這種心理助長了金融機構的侵權行為。因此,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應利用網絡等工具開展各項活動,例如可以深入社區開展“市民課堂”、針對貴賓客戶的專題講座以及邀請經濟專家舉辦論壇等,來普及民眾的金融消費知識,使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理念,提高其維權意識。在交易前積極準備,盡量避免消費糾紛的發生。而在交易后則應保留相關的交易憑證,掌握維權的各種途徑和程序,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
作者:嚴國安單位:如皋農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