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我國農村金融改革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農村抵押擔保能力不足,難以滿足信貸需求
農村金融因其低回報、低效益,農村經濟的軟弱性,農戶資產的貧乏必,導致農戶在對正規金融機構提出信貸需求時擔保物不足,農戶家里的車輛、大件家電、貴重物品通常用來作為質押品來取得貸款。而農村中的一般資產,或者是使用權利一般不被正規金融機構所接受,還不能開展使用林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庫存產品。這就使得農村的有效抵押擔保能力不足,導致正規金融機構的向農戶放貸供給無法大幅增加。反之,由于相互間信息較為對稱,并且交易費用較低,導致非正規金融的借貸規模較大,常年保持高位運轉。
2.推進農村金融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近年來,我國的農村金融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具體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要求
農村金融在繼續支撐傳統農業發展的同時,有力的支持了高產、高效和高質農業的發展,推動了農業現代化技術的運用,促使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加速,促進了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步伐,有效地提升了農業的商品化、集約化、基地化和產業現代化,促進了農業各部門的綜合協調發展。
2.2有效提升農村經濟活力
農村金融促進了農業發展中各類經濟形式的發展,農村金融對農業發展過程中各類經濟聯合體合作制、股份制、私營企業以及集體經濟產生了較大的推動作用,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的活力。
2.3有效調整農業發展道路
農村金融促進了農村的外向型經濟發展,對農業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促進了農村人力資本流動的合理化,加快了農村的城市化進程。
2.4提升農民生活水平
農村金融為農村居民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金融服務,有效的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基于此,我們認為,農村金融改革發展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農村金融已經與農村經濟緊密結合在了一起,二者相輔相成。
3.推進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建議
3.1正規金融組織
(1)商業性銀行
從商業性銀行來看,國有商業銀行應降低存款準備金的上繳比重,調低商業銀行上繳利潤比例,限制農村資金外流。針對農村資金從國有銀行流失的問題,可以強制性規定將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至農村信貸市場之中,專門用于農村建設,而禁止資金外流到其他領域去獲取高額回報利潤。具體而言,商業性銀行應積極鞏固農村市場,充分發揮自身平臺優勢,延伸“三農”服務平臺,另外,還應對企業和縣域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大力扶持。
(2)政策性銀行
從政策性銀行角度來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應充分發揮其政策性金融業務對農業的帶動,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為導向,靈活運用各類農業政策,在有效提升現有業務運行效率的同時,大力調整發展定位,提升對農村特色經濟和民營企業的扶持。而國家開發銀行則應多元化其服務功能,大力擴展業務領域,開拓農村市場。其具體措施為:首先應統一管理農業政策性信貸業務、扶貧資金和國家其他支農資金,對于難以商業化運營的相關農村業務,應盡量將其納入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板塊之中;其次,應大力開展農村綜合開發、村落基礎設施建設和扶貧貸款等金融服務,應對那些投資規模大、周期長、經濟效益見效慢、資金回收期長的項目進行重點扶持,加大對縣域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最后,應主動承擔起政策性擔保和資金批發業務,同時應為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發展提供資金支持。
3.2非正規金融組織
(1)農村資金互助社
當前我國農村地區融資較苦難,基于此,應積極發展農村資金互助社,大力開拓農村資金互助業務。充分發揮自己互助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為農民和企業提供各類金融服務,多元化農村金融服務,提高農村金融發展水平。
(2)農村民間金融
應大力發展農村民間金融,具體而言,:首先,應從政策層面上對農村民間金融進行合法界定,引導農村民間金融在合法化和規范化的框架內有序發展;其次,加強對民間金融的監督和引導;最后,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正規金融組織。
(3)多元化擔保抵押體系
應建立起所有制形式多樣化的擔保機構,從政策和法規上尉多種所有制形式擔保機構的生產提供支持,構建起政策性擔保為主,互助擔保為輔,商業擔保積極參與的多元化擔保體系。
4.結論
本文對農村金融改革發展進行了研究,文章認為當前我國農業金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農業發展滯后制約了農村金融發展、農業發展受制于行政力量制約,發展活力不足、金融體系尚不完善以及抵押擔保能力低,信貸需求難以滿足等問題,同時,文章同農村經濟活力、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業發展道路調整以及農民生活水平提升等方面對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必要性進行了分析。最后,文章針對我國農業金融現狀,從正規金融組織和非正規組織兩方面提出了提升我國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的具體對策。
作者:楊波張開玄單位:陜西師范大學西北歷史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