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共享經濟視角的商業模式創新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與傳統的商業模式相比,在新的共享經濟下,互聯網公司改變了一些業務基礎,改變了經營方式,改變了經營理念,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共享經濟打破了時空界限,突破了交易限制,能夠有效整合資源、消化過剩產能,但同時也面臨著外部監管環境的阻力。本文通過對商業模式發展的驅動力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探究商業模式創新的新機制,提出完善監管法律法規;建立完善的信用體系和失信懲罰機制等建議,以期對其未來發展提出一條可行的思路。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共享經濟;商業模式
創新現在是信息技術的時代,我國經濟模式發生巨大變革,向智能化、網絡化創新發展。而在互聯網進入傳統行業做的最知名的一家就是美國亞馬遜,它的經營戰略是通過海量的零售業培育基礎設施,零售只是拿到云計算的手段,這就叫拿零售當手段,拿云計算當目標市場,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是這樣,至少兩個行業作為整合,進行運作。又比如阿里和京東,以零售為手段,以金融業為目標市場。滴滴,以打車為手段,本地生活消費為目標市場。滿大街的小黃車,只是手段。當他們拿到了海量的客戶1~3公里的出行數據之后,只要再找一個目標市場,再去變現就可以了,這就是互聯網公司的經營方式,一種共享的商業模式。
1共享經濟下的互聯網思維
1.1共享經濟產生原因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互聯網逐漸出現在世人眼前,網絡信息技術產生的速度越來越快,每年以翻倍的速度增長,對許多領域帶來了變革性的改變,并且也帶來了很多的機遇,這就是大數據時代。共享在網絡生活中非常普遍,從文字、圖片到視頻、軟件,共享行為無處不在。隨著社交網絡的日益成熟,當前共享內容已不再局限于虛擬資源,而是擴展到房子、車子等消費實體,形成了新一代的商業模式“共享經濟”[1]。共享經濟就是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逐漸被我們所知曉,現在網絡已經覆蓋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使人類進入互聯網時代,它的商業化由此開始。
1.2互聯網思維的內涵
“互聯網思維”是一種商業民主化的思維方式。互聯網改變了信息傳輸的效率,利用互聯網的企業在網上做這些業務,他們改變了一些業務基礎,改變了經營方式,改變了經營理念。而且各行各業都可以這樣做,今天當互聯網公司近進入某個行業,用雙重架構和原來的企業競爭,原來的企業就會發現和互聯網公司沒法競爭,他們樣樣都是從免費開始,這樣的競爭使傳統行業沒法面對,這就是互聯網公司商業的先進理論,也是互聯網思維的所在。互聯網思維,就是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對市場、用戶、產品、企業價值鏈進行新的審視,全新的變革。
1.3共享經濟思維的結果:平臺商業模式陳威如、余卓軒教授將這種商業模式定義為:連接兩個及兩個以上的特定群體,為他們提供互動機制和交流平臺,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并從中獲利的一種商業模式,也是一種平臺模式。平臺模式是一種基于價值鏈的商業模式,在平臺模式的價值鏈中,包含價值創造、價值傳遞、價值獲取等環節。其中,價值創造指的是平臺通過為平臺內各方參與者提供各種形式的服務;價值傳遞指的是平臺與用戶之間、用戶與用戶之間進行信息傳遞的過程;價值獲取指的是平臺通過搭建各方參與者溝通橋梁,使參與者需求得到滿足,并從中獲取利益分成的過程[2]。傳統的商業模式,比較單一,它有固定的組織結構,企業信息需要一層一層反饋。而平臺產業的創新之處就是在于它的商業模式,不同于以往的模式創新。我們知道,傳統行業大多偏向于單邊的市場。企業的收入來源于客戶,而企業的成本取決于供應商所提供的價格。但對于平臺商業模式來說,并不一樣,它擁有全方面多邊關系鏈,不僅僅是成本,還可以通過用戶來創造價值。阿里用余額寶一年顛覆了基金行業,從2014年6月到現在,天弘基金,天弘余額寶,一直是國內最大的基金。余額寶公告,它們的規模達到1.4萬億人民幣,用戶數量達到33萬,1.4億規模超過了招商銀行所有存款余額。它的規模直逼四大行的存款,他們現在成長為最大的貨幣資金,從零做到全球最大,四年都不到。共享經濟視角下有很多平臺,但是傳統行業都沒有這種平臺,在可預見的將來,這個先進的平臺思路會被各行各業所借鑒。
2.1平臺商業模式特點平臺型商業模式的特點
主要有以下四點。(1)需要有一個核心突出的產品。產品作為平臺模式一個的基礎點,在此基礎上可以去推廣別的產品或者服務,以此來全方面開展后續活動。(2)有足夠多的用戶數量。平臺商業模式就是以大量用戶群體建立起來的,需要大量的客戶群體,通過大量的用戶,獲取無限的信息,增加平臺的使用頻率,發揮信息的價值。(3)延長產品和服務。平臺型的企業,要重視企業的長遠價值,把產品和服務質量放在第一位。我們都知道微信價值很高,但它到目前為止還是零營收的產品。可是,微信擁有9個億的用戶,將來可以帶來各種各樣的業務、各種各樣的收入,服務和產品都將通過平臺被無限延展,這就是平臺的延伸的價值。(4)構建生態圈。平臺商業模式匯集了大量的數據、大量的產品,形成了一個用戶—商家—生產者產業鏈,發展循環有序,在這樣的模式下,企業的成本得到了降低,附加值最大化產生,競爭力增強,創造出一個可以和大企業相競爭的生態集群,顯示出其巨大的商業價值。
2.2共享經濟下平臺商業模式
在共享思維下,大量的公司都取得了成功,舉幾個簡單的例子。阿里和騰訊現在是亞洲目前市值最高的兩家公司,在全球名列第八、第九。騰訊公司,只是簡單的互聯網業務,但是它的公司市值等于7個通用汽車公司,7個萬科集團,6個招商銀行。騰訊3900億美元的市值,通用公司500億美元,阿里4000億美元。對比之下,阿里和騰訊現在是亞洲目前市值最高的2家公司,在全球名列第8、第9。全世界的資本市場上,市值最高的前5個公司分別是,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再加上亞洲的阿里排名第八,騰訊排名第九,世界上最高市值的前10個公司里竟然有7家是互聯網技術公司,這就是一個新的商業時代的開啟,同時也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傳統行業作為曾經的大行業,比如說能源、金融、汽車都發展慢了下來,現在輪到了互聯網公司的時代。2005年騰訊就明確認識到QQ要永久免費,永久免費可以拿到幾千萬乃至幾億的用戶,但是騰訊可以利用QQ的平臺,把QQ的用戶連接到游戲平臺,依靠游戲可以獲得巨大收益,現在騰訊業務里面85%以上收入來自于游戲。就是因為在早期騰訊認識到了平臺的價值,底層QQ永久免費,聚攏幾億用戶作為基礎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再去做一些能賺錢的業務,就可以得到巨大的收益。亞馬遜在2007年的10月推出kindle,采用墨水屏,可以看幾個小時眼睛不累,亞馬遜把里面的電子書統一定價9.95美元,這個價格跟紙張書比大概就是其價格的1/3,所以kindle銷量很好。亞馬遜認為在圖書領域只有兩個角色即可,那就是讀者和作者,其他所有的中間環節都可以忽略,這才叫真正的平臺商業模式,利用互聯網直接對接供應方和需求方,消除產業鏈上所有的中間環節,創造新的商業價值。只有平臺滿足了用戶真正的需求,平臺企業才會更好的發展,取得更好的競爭優勢。
3對創新發展商業模式的建議
3.1突破傳統思維,進行變革創新企業必須變革和創新傳統的服務模式和服務理念,構建良好的平臺模式,更好地服務于多邊集團。比如現在一個相對成熟的例子——亞馬遜商業模式,它改變了產業模式的創新,是產業鏈、商業模式的創新背后的延伸,為各類商業用戶,如物流、業務運營支持服務的信息技術,管理全球商品配送中心,同時借助云計算、大數據,提供一個平臺,作為軟件和服務的領導者。商業模式的改革不斷推進。隨著環境的變化,商業模式必須不斷演進,特別是在創新商業模式的運作的早期階段。不斷完善現有業務模式,實現業務模式的演進[3]。
3.2滿足多方群體的需求和利益,努力構建多邊平臺商業模式在平臺模式中,涉及的客戶是多方面的,通過平臺促進不同客戶群體間連接在一起,構建多邊平臺將兩個或更多獨立但相互依存的客群連接在一起。平臺通過促進不同群體間的互動而創造價值,多元化發展,可以提高競爭優勢、減緩競爭威脅。
3.3提升環節協同效率,打造整體最優通過提高整體運作效率,以形成真正的競爭優勢。而實現整體運作效率最優,就需要在每個環節,實現企業的資源的配置最優化以及資源利用的最優化。在企業實際運營過程中,每個環節都要有核心要素,比如采購中的成本節約、倉儲的材料周轉、物流的時效與速度、品牌價值、用戶體驗、市場占有率等,如果使得這些核心要素達到最優,那么就能獲得整體運行效率的提升,以至實現整體的最大化。通過品牌、客戶、市場的建設,提升企業在市場的占有率,最終實現企業戰略發展目標。
3.4持續做好“企業+互聯網”要利用網絡平臺諸多優勢,跟上時展,企業注重互聯網技術優勢,打造智能化網絡平臺,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夯實計算機技術基礎。利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優化業務流程、提高運營效率,以應對快速變革的市場競爭。
3.5注重風險防控不管什么樣的改革,都會存在風險,要重視風險規避。在商業模式創新實施前,企業需要對內部進行分析與評估,對外部創新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全面收集企業信息,了解企業自身狀況,對企業是否滿足商業模式創新的可行性進行分析。這樣可以提前規避風險,經過分析后,要明確企業的戰略規劃,確定企業的發展目標,設計組織結構,建設信息化平臺,借助企業現有資源,實現集成優勢。同時通過加快學習,強化執行,標準化流程建立,以及與利益相關者進行合作,資源互補、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實現風險防范及轉移[4]。
4結語
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人類社會會向著信息化、數字化、平臺化演進,未來運用共享經濟思維會在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的當中得到越來越多運用,企業的經營模式會發生互聯網化改造,平臺模式以其傳遞信息的廣泛性等特征作為企業進行互聯網改造的重要參考。互聯網平臺企業迅速崛起,憑借他們獨特的運營模式、創新的交易方式,快速超越傳統產業。它們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發展壯大,強有力的展現了隱藏在互聯網背后的巨大商業機會。但是,這種的發展也面臨著法律法規不完善、市場監管不嚴等問題,如何沖破這些阻礙,進而更好地發展共享經濟,是企業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時需要突破的關鍵點。
參考文獻
[1]李晨星.“互聯網+”商業模式及其選擇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7.
[2]施莉麗.互聯網+時代的電信企業商業模式創新[D].西南交通學,2015.
[3]王水蓮,常聯偉.商業模式概念演進及創新途徑研究綜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31(7).
[4]劉彬.“互聯網+”商業模式創新的影響因素及機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7.
作者:張瀚文 單位:廣西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