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自然資源和規劃局2021年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十三五”以來,我局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十三五”發展戰略,以保護資源和保障發展為重點,堅持規劃引領,深化林業改革,強化執法監督,優化行政審批,提升不動產登記,知難而進,主動作為,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一、2020年工作總結
(一)堅決貫徹上級重大決策。南京督察局耕地保護督察發現限期整改問題27個,面積526.18畝,已完成整改21個,面積404.47畝;3宗違建別墅均采取了拆除的整改措施,已全部整改到位并通過省市驗收;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整治工作,已摸排問題920個,占地面積308.08畝;“難辦證”專項治理工作已完成整改總套數3736套,完成率75.73%,安置房整改完成率100%,正在開展辦證到戶工作。
(二)土地整治。超額完成市下達我縣補充耕地年度任務,其中:可用于占補平衡的新增耕地年度任務3000畝,已通過省廳核準備案4095畝;增減掛鉤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年度任務5000畝,已經市級驗收批復5276畝;旱地改水田項目年度任務500畝,已實施2358畝。
(三)土地報批。土地獲批10個批次6464.51畝,另引江濟淮工程涉及我縣24309.65畝已獲部批復;獲批臨時用地6宗737.78畝;林地獲批7個項目246.97畝,另有5個項目142.76畝已上報省林業局待批。
(四)土地供應。全縣供應土地76宗,面積7208.69畝,土地出讓金13.45億元。
(五)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完成11個鎮底圖底數數據初步轉換工作;完成6個專題研究初步成果以及湯池、萬山、柯坦等三個試點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形成了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初稿;年底前完成三條控制線劃定工作。
(六)綠色礦山建設。省廳下達我縣4座廢棄礦山216.45畝生態修復治理任務,已完成規劃設計方案編制,正在進行工程施工;建立礦山地質環境監測點71個,投入資金626.33萬元,完成在建生產礦山生態治理面積62.25畝。
(七)地質災害防治。完成我縣28個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汛前外業排查,新發現1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完成三沖村林沖地質災害隱患點、白山中學地質災害隱患點治理工作;完成丁沖-沖口、小朱洼隱患點搬遷避讓工作。
(八)林業及園林。完成人工造林18459畝,超額完成市下達人工造林6000畝任務,成功創建省級森林村莊11個;完成新建綠化68.4萬㎡,提升面積43.7萬㎡;投入資金500多萬元,對合銅路6.1公里水毀綠化帶進行恢復重建,完成喬木栽植5263株、綠帶色塊1.37萬㎡;全面啟動西楓洲和馬尾河兩大濕地5790畝建設任務。
2020年,我局在聚焦主業主責推動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因歷史遺留問題導致批而未供土地總量過大;二是城鄉建設用地超規模,現狀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僅剩余空間為97.05公頃;三是重大建設項目等新增建設用地占用耕地數量大,導致我縣發展空間嚴重不足,耕地保有量難以維持;四是林地指標不足,2020年市下達我縣240畝林地指標已用盡,指標缺口250畝左右;五是因歷史遺留問題引發的矛盾突出,行政復議、訴訟量多,信訪壓力大。
(一)大力實施土地整治。計劃實施補充耕地15000畝,提質改造(旱改水)5000畝。精心組織實施增減掛鉤和工礦廢棄地復墾,全面完成已入批次的市級驗收。
(二)著力提升節約集約。一是計劃供應土地4000畝,擬上市居住用地5宗,面積約420畝,力爭土地出讓金收入15億元。二是做好省級投資項目的用地保障,在落實用地指標的情況下,做到當年應報盡報、應批盡批。三是繼續推進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工作。四是加快推進批而未供及閑置土地的清理處置工作。
(三)科學謀劃規劃管理。一是全面開展《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編制工作。二是以“鄉村責任規劃師”下鄉為抓手,推動各類規劃在村域層面“多規合一”,力爭實現縣域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全覆蓋。三是加強對城鄉規劃編制的審查和指導,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合理性。
(四)齊抓共管執法監察。一是持續加大巡查監管力度,將違法用地用礦行為遏制在初始、解決在萌芽。二是精準核查部下發的衛片圖斑,對發現的違法用地用礦行為依法打擊。三是積極對接,做好2020年土地例行督查發現問題整改。四是吃透政策,認真開展農村亂占耕地建房清理整治工作。
(五)深入推進林業管理。一是繼續推進三年2000公里鄉村道路綠化工作,高標準建設700公里鄉村森林長廊工程。二是繼續推進城區綠化大會戰工作,確保80萬㎡城市綠化任務完成。三是明確造林工作重點和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林長制“五個一”服務平臺建設,做好森林防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