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醫療保障局2020年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按時按質完成居民參保繳費工作。按照上級部門要求做好全民參保登記工作,加強協調,尤其是要加強與各鄉鎮(街道)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溝通和聯系,確保轄區內居民和在校學生應保盡保;加大醫療保險政策宣傳力度,積極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參保;進一步提高和完善醫療、生育保險待遇,切實維護和保障參保人員合法權益。2019年度城鄉居民參保67.31萬人,圓滿完成了市以及我市下達的各項參保任務。2020年度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工作于9月份正式啟動,現已收繳 59.85萬人,完成任務的 87.8 %,目前正進行掃尾和查漏補缺,確保征繳任務圓滿完成。
(2)繼續做好民生工程工作。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入戶宣傳、網絡微信平臺等多種形式把醫保各項惠民政策宣傳到千家萬戶,提高群眾知曉率,增強自覺參保意識。密切聯系各級業務主管部門,做好城鄉居民醫保新政策的銜接,穩步推進基本醫療保險大病補充保險工作,按上級文件要求及時提高大病補充保險保費標準,嚴格落實貧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補充”綜合醫療保障政策,確保貧困人口綜合醫保政策落實見效,按質按量完成2020年度民生工程目標任務。
(3)貫徹落實醫保待遇保障工作。一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的醫療保險有關政策文件,嚴格落實待遇支付標準。對新申請慢性病患者進行常態化鑒定,預計2020年新增納入城鎮居民、職工慢性病管理的人數為8000人左右。二是對參保群眾門診慢性病、在市域內定點醫藥機構住院就診全部實行即時結算;三是建立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嚴格執行各項醫療保障政策,加強與省市異地結算平臺聯系,持續推進全國醫保異地實時結算服務工作。
(4)不斷完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一是不斷完善和拓展支付方式改革成果,繼續推行以按病種付費、按床日付費為主,部分項目付費為補充的復合式付費方式。二是對醫保支付進行全方位監管和延伸,對所屬協議管理醫藥機構實行協議化管理。具體包括:拓寬監管路徑,將對醫療機構的監管考核延伸到科室以及醫務人員;轉變監管模式,做到監管全方位、全過程,放管結合;建立全方位控費機制,由醫保經辦機構單方控費轉變為醫保、醫院、患者三方控費,發揮醫保杠桿調節作用,根據不同醫療機構級別和服務能力,制定差異化的補償政策;健全考核模式,支付與結余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政策引導和激勵醫務人員主動控費。
(5)繼續加強兩定機構監管工作。建立協議管理制度,不斷加強對協議醫藥機構的檢查力度,維護參保患者的合理利益,繼續督促醫藥機構提高自身醫療服務水平,嚴格按規定開展醫保轉診、備案工作,引導患者合理就醫,不斷提高市內就診率,努力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市”的整體目標。通過智能審核網絡信息平臺對各定點醫藥機構進行適時監管,針對發現的問題依法依規給予及時處理,保障基金運行安全。
(6)創新開展智能審核監管工作。擴大原有智能審核范圍,擴展住院費用智能監控,加大藥品審核,不斷增加審核規則,積極探索從事中監控向事前提示階段發展;加大門診特殊病管控系統審核規則,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探索拓展新的智能監管系統,如藥房的進銷存監管系統、慢病人員病種線上鑒定、轉診信息線上審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