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區安全生產的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發展理念,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根本出發點,以預防為主、加強監管、落實責任為重點,以堅決遏制較大事故、減少人員傷亡為目標,繼續深入推進“三項行動”和“三項建設”,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進一步促進全區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好轉。
二、主要任務和措施
(一)強化政府和企業安全生產“兩個主體責任”
1、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依法從企業負責人的責任、安全投入、規范安全管理、安全培訓等方面入手,開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制度為核心的安全監管試點工作,逐步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監管辦法,突破性地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大力改善安全生產條件,督促、指導企業依法落實各項安全生產保障措施。繼續在工礦企業推行安全生產誠信承諾制度。
2、深入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組織一批安全條件較好的企業積極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創建活動。按照安全技術規范和安全質量標準,對生產經營中涉及的各部門、各環節及各崗位,建立明確的安全質量標準責任制。通過建立安全質量管理標準,全面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科學管理水平。
3、落實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對安全監管任務較重的經濟開發區、南郊辦事處、北郊辦事處、東城辦事處、何店鎮和洛陽鎮必須明確1-2名專職監管人員,其它鎮(辦)、管委會必須有1名專職監管人員,且保持相對穩定。
(二)健全完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
1、加強全區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建設。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精干高效、保障有力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進一步加強區安全生產監察大隊建設,配齊執法人員,并按照國家安監總局《關于加強各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裝備配置工作的通知》要求,配置必需的安全生產監管執法裝備,提高執法能力;進一步完善相關部門的監管機構和隊伍建設。繼續對各鎮(辦事處、管委會)實行委托執法,創新安全監管方式和手段,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提高依法行政的效能。
2、加強區安委會辦公室的建設。充分發揮區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的綜合監管職能,協調解決安全生產中的重大問題,綜合協調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危險品運輸、特種設備、消防安全、學校安全等安全監管工作,確保各領域安全生產工作監管責任的落實。
(三)強化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
1、進一步提高全民安全文化水平。加大安全生產宣傳聲勢,借6月開展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的契機,集中進行全民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把安全生產“五進”活動(進企業、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落到實處。利用新聞媒體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推廣全區各地加強安全生產的經驗做法,形成事事講安全、人人講安全的輿論氛圍。
2、擴大安全生產培訓范圍。發揮區安監局函授站的安全生產培訓教育作用,抓好全區安監員、企業負責人和安全員的安全法律知識培訓。采取集中培訓、現場培訓、部門聯合培訓等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確保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員每年進行一次繼續教育培訓,重點督促生產經營單位抓好員工“三級”安全教育和全員安全生產培訓考核,確保經崗前培訓后持證上崗率達100%。對企業員工進行至少一次滅火等方面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演練,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逃生能力。在區委黨校各級干部培訓班增設安全生產課程,建立安全生產培訓的長效機制。積極推動學校,特別是中小學開設相關安全知識課程,普及安全常識。
(四)加強重點行業和領域安全監管和專項整治
各地各部門要采取聯合執法的形式,形成合力,加強日常監管,進一步深化對工業企業、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道路交通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安全、民爆物品、特種設備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關閉取締非法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堅持“依法整治、標本兼治、突出重點”的原則,防止非法違法行為反彈,確保治理效果,引導企業逐步走向規范化管理。
1、工業企業:突出機械、冶金、鑄造、紡織、電子等重點行業,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突出現場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對安全隱患和突出問題進行徹底整改;加強對重大危險源和安全生產薄弱環節的監控;搞好安全生產技術改造,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不斷改善安全生產條件;認真做好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繼續開展安全生產質量標準化創建工作,對企業按安全生產狀況實行分類管理,加大對安全管理較差企業的監管頻率。
2、非煤礦山:繼續推行地下開采礦井的機械通風、采空區檢測、排抽水以及頂板、片幫管理;繼續推行露天開采礦山機械鏟裝作業,加強分層開采、邊坡等現場管理,加大執法力度,鞏固整頓關閉的成果,繼續關閉一批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小礦山。
3、危險化學品:嚴格把好生產經營單位的市場準入關,強化日常監督管理,進一步規范危險化學品市場經濟秩序。通過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生產行政許可、安全評價、重大危險源普查登記等基礎工作,加快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信息系統建設,逐步完善和落實危險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類、登記、一書一簽等制度。加強對劇毒化學品的監督檢查,督促、指導從業單位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規范的購買、儲存、使用等環節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措施,提升防范水平。
4、煙花爆竹和民爆物品:繼續落實煙花爆竹經營許可制度,規范煙花爆竹經營單位行為,依法查處非法經營煙花爆竹的活動。加強民爆物品生產、儲存、運輸、經營等領域的安全管理,提高民爆物品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5、道路和水上交通:繼續打擊非法載客和違法超員、超載、超限,重點落實“五整頓、三加強”工作措施,加大公路危險路段治理,加強農村道路安全監管。對非法載客的漁船、農自用船等非法運輸船舶進行專項整治,維護我區水上交通安全形勢的持續穩定。
6、消防安全: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以人員密集場所和公共消防基礎設施為重點對象,加強重大火災隱患治理,建立健全火災隱患整改長效機制。深入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對全區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建筑物和公共聚集場所的消防安全進行排查、整治,對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實施政府掛牌督辦。
7、建筑施工:突出高處墜落、施工坍塌和塔吊倒塌等事故的預防工作,督促和檢點地區、重點企業事故預防措施的制定與落實。加強村鎮、農村基礎設施和工業設施施工現場的安全監管。加強作業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加大建筑市場分包責任管理,確保建筑行業安全。
8、特種設備:建立特種設備動態安全監管體系,嚴把特種設備安全準入關,繼續開展各類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
同時,要繼續做好重點在建工程、學校、農機、旅游等行業和領域的安全專項整治,提升安全本質水平。
(五)加強重大危險源監控和事故隱患治理
1、實施重大危險源動態監控。在全區范圍內開展重大危險源普查工作,在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行業和領域實施重大危險源調查、申報、登記、備案、檢測、評估、監控制度,完善我區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信息系統,按照“企業負責、屬地管理、行業監管、綜合治理”相結合的原則,建立重大危險源動態監管及監測預警機制,促進重大危險源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
2、排查治理事故隱患。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機制,落實各地、各部門、各企業的隱患排查治理責任。開展經常性的事故隱患排查,實施對事故隱患登記建檔、評估分級、整改治理、跟蹤監督。對重大事故隱患,加大治理力度,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實施限期排除、銷號。建立事故隱患舉報獎勵制度,對群眾舉報實行獎勵。
(六)全面開展職業衛生安全監管工作
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申報管理辦法》,啟動作業場所職業衛生普查登記和職業危害申報,對全區職業危害現狀進行調查摸底,初步建立我區工業生產企業職業危害項目數據庫。要開展對職業危害重點企業進行有效地執法檢查,強化健康監護,督促企業定期進行檢測,有效減少和消除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實行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專項整治管理機制,選擇30家左右的企業開展專項??粉塵檢測超標的企業,要列入重點監管企業名單,加大監管力度,切實改善勞動和作業環境的職工健康權益保障;實行職業危害齊抓共管的原則,做到各部門各盡其責,相互配合,共同推進職業病預防工作。
(七)深入開展安全合格鎮村創建工作
繼續在全區開展安全生產合格鎮(辦事處、管委會)、合格村(社區)創建活動,年底全區60%以上的鎮(辦事處、管委會)達到安全生產合格鎮(辦事處、管委會)的要求,每個鎮(辦事處、管委會)要有一批村(社區)達到安全合格村(社區)的標準。
(八)進一步提高安全監管隊伍素質
1、強化業務培訓,提高履職水平。鞏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成果,不斷提高安監干部的政治素養、理論素養和業務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優良、業務過硬、行為規范、紀律嚴明的安全生產監管隊伍。
2、完善工作機制,服務經濟發展。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規范安全監管和服務行為,制訂監管執法工作計劃并認真組織實施。大力倡導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強化監管責任,落實監管措施,幫助企業健全制度、查找隱患、制訂整改方案,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工作,服務企業安全發展。加強安全生產形勢的統計分析和預警預測工作,提高安全生產信息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