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科技局總結及下年計劃范文

科技局總結及下年計劃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局總結及下年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科技局總結及下年計劃

(一)不斷推進農業科技進步,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設

1、持續推進國家級**北星火產業帶**設。大批新型、先進、適用的農業新技術,通過產業帶載體源源不斷流向農村,做大做強了農業主導產業。由龍頭型企業科力種業有限公司承擔的“高效優質雜交稻新組合特優009、Ⅱ優183中試與示范”等項目,快速促進良種覆蓋率的提高,全市育成優Ⅰ316等10個水稻新品種并通過省農作物新品種鑒定,有6個新品種進入全省生產試驗,有12個水稻新品種進入省區試,全市共引進水稻新品種170個;由長富公司實施的“牛糞固液分離技術與廢物綜合利用”項目,有效提高了養殖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錐栗產業制定了國家標準,**北錐栗產業帶**設通過省廳評審驗收,其綜合水平達國內同類領先水平;開發納米改性竹炭系列產品60多種,重竹地板、漿紙、竹筍氨基酸肽類提取物等一批新產品問世,促進竹產業的升級換代,也為打造“中國筍竹城”奠定了基礎;花菇新品種—南花103,已在全市推廣種植1200萬袋,成為**北花菇主栽品種,香菇新品種“241-4”每年的生產量超過1億袋,占全市香菇生產總量的一半;全市**立有機茶園2萬畝,并對“正山小種”、“政和工夫紅茶”等地方特色品種進行保護和開發,“武夷大紅袍”獲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全市共**立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肥料、新農藥、新機具的“五新”科技成果集成示范樣板點(片)238個,示范面積14.8萬畝,輻射、帶動推廣應用面積380多萬畝。星火技術產業帶實施領域正從種植逐漸向加工及綜合利用延伸,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2、持續抓好“一縣一業”科技重大專項項目**設。“一縣一業”重大專項的**甌竹業、延平天然香料、邵武林業進展順利,**甌豐產毛竹林面積達68%,**立了可持續高效竹闊混交林實驗基地0.3萬畝,出口水煮筍竹林基地30萬畝,推廣了高PH值清水筍加工技術等新技術、新成果16項,竹業開發四大類13個系列500多個品種。延平區實施《輕基質網袋容器育苗技術》項目,安裝了2條自動化生產線,育苗大棚28個,實現工廠化育苗;邵武新**雜交馬褂木20個優良無性系采穗圃20畝,培育無性系苗15萬株,推廣組培苗8.8萬株,開發馬尾松二代種子園483畝;“竹木產業開發關鍵技術示范”(一鎮一品)重大科技專項實施也有效促進邵武拿口省級星火技術密集區及延平樟湖市級星火技術密集區**設。

3、持續深化科技特派員工作。國家科技部和人事部共同主辦的全國科特派試點工作會議在我市召開,國務委員陳至立、徐冠華、盧展工和黃小晶等領導及國家有關部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設兵團的100多位領導、專家、學者出席此次盛會。陳至立委員要求加強領導,因地制宜,完善政策,加大投入,不斷創新和完善科技特派員試點工作的運行機制和發展模式。為進一步深化科技特派員工作機制,全市下派1012名科技特派員,引進農業新品種1169個,引進新技術438項,實施605個科技示范項目,**立典型示范點842個、14.73萬畝,帶動農戶6.21萬戶,培訓2648場次,14.9萬人接受培訓;**陽市爭取到由科技部、商務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共同組織實施的“中國農村科技扶貧創新與長效機制探索”項目,規劃方案已獲得批準。**陽桔柚示范推廣基地等7個科技特派員服務點,列入全省科技特派員示范點。

4、持續抓好**北農村科技信息服務平臺**設。**北農村科技信息服務網不斷豐富科技信息服務、農業遠程教育等5個系統及農業專家推薦、數據庫資源等欄目內容,病蟲害數據庫系統、遠程專家系統等核心遠程農技服務發揮較好作用,點擊率達3萬多人次,提供在線服務6000多人次,回答各類技術咨詢300多個,宣傳報道農業科技動態400多條。在全市**立示范縣(市)2個、示范鄉鎮14個、示范企業30家、示范農戶400多戶。在全省科技系統率先**立的農村遠程視頻培訓系統,省科技廳王欽敏廳長等省、市領導給予充分肯定。目前遠程系統已覆蓋所有縣(市、區)科技局和部分鄉鎮,共安裝22個會議室硬件視頻科技培訓系統,50多個鄉鎮安裝軟件系統,光澤縣、浦城縣、武夷山市實現鄉鄉通視頻科技培訓系統。共舉辦“茶葉新品種推廣與無公害栽培技術”、“**臺農業科技合作”等16期遠程視頻科技培訓與講座,培訓各類人員5000多人次。市委組織部、市委農辦、婦聯等單位也利用該系統開展了各類應用培訓。有不少農戶來信反映,通過農村科技信息網的便捷服務,經常下載一些適用的科技信息,提高了農業技術水平,也提高了生產的效益。

5、持續開展**北星火科技培訓工程。全年各級各部門共投入資金800多萬元用于開展星火培訓工程,舉辦農民工培訓班1450期,完成農民工培訓13.2萬人次,舉辦師資培訓班44期,完成師資培訓2250人次。XX農校、延平區農函大、**甌技工學校等三所國家級星火培訓學校共舉辦了食品加工、畜牧獸醫、電子技術應用、機械加工、烹飪、食品加工等專業技能培訓60多期,培訓6000人次,培養農村科技帶頭人500余人。在“自主創新,**設海西”的科技宣傳周活動中,依托“科普惠農興村”、“科普希望快車進農村”等形式,全市共組織農技培訓210期,培訓5700人,在250個村開展活動,送科技圖書1.6萬冊,參加活動的農民21.5萬人。

6、持續推動掛點服務鄉鎮村的生產發展。對新農村**設掛點鄉鎮的浦城縣臨江鎮,注重幫助科學規劃、發展生產,爭取經費10萬元,組織該鎮龍頭企業承擔省科技廳農業科技攻關項目“甬優一號葡萄罐藏加工關鍵技術研究及出口創匯基地**設”,安排經費8萬元,實施“黃桃罐頭加工品種示范基地**設”項目,**立黃桃基地300畝,幫助**立起遠程視頻會議室,開展遠程視頻科技培訓系統等多項服務。扶持資金3萬元,在幫扶掛點的政和縣石屯鎮松源村**立苦瓜種植基地,舉辦煙葉種植技術、茉莉花栽培技術等農業技術培訓班10期,參加村民827人次,有效提高農戶科技素質。

(二)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促進市場競爭力提高。

1、創新能力**設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形成。為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科技大會精神,促進全市創新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了全市科技大會,重獎了科技進步重大貢獻人員,表彰了全市科技進步獲獎人員,交流了創新經驗和做法,出臺了《XX市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出臺了《XX市委、市政府關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有力推動全市的科技創新能力**設再上新的水平。

2、企業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完善。繼續支持國家級技術中心、工業中試基地以及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市級技術創新試點企業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完善運行機制,借助創新平臺,在申報項目、整合人才、科研開發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市外科技資源不斷導入,企業的科技投入大幅增加,成果大批涌現,開發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促進工業經濟效益逐年好轉。正大生化**立國內生物發酵企業第一家“技術研究中心”;武夷味精有限公司到**年技術開發投入額已達1000萬元,并成立了專門的技術開發辦,進行新產品開發;邵武市永飛化工有限公司設立創新科技人員的獎勵制度和措施,形成技術創新氛圍,帶動我市氟化產業發展,使氟化產業成為**北的支柱產業。

3、高新技術企業及民營科技企業發展勢頭良好。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數超過年初計劃,新增4家,目前全市共20家,收入億元的有7家,高新技術企業當年總產值40.89億元。南孚產量、產值、銷售收入三項均超過10億元以上,實現歷史性的突破;南鋁“環保節能240KA電解技改”等三個技改項目,投資超過億元,技術工藝全部由公司專業技術人員自行設計,歷時三年,全部安裝完成,節電貢獻超過3500萬元;國產汽車兩成以上使用華**汽配產品,公司綜合經濟指數排名國內同行業前三名;太陽電纜銷售額躍至15.2億元,產品進入北京奧運場館;三紅電纜有限公司完成工業總產值2.31億,是福**省大型電線電纜制造企業之一,也是國家經貿委電網改造推薦目錄的企業。全市新發展民營科技型企業73家,其中:市本級28家,縣(市、區)45家,完成全年任務的146%。涉及機械、環保節能、新型發電設備等領域。

(三)圍繞和諧統一,社會領域科技發展步伐不斷加快。

1、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設穩步推進。市、縣(市、區)各級重點在科技創新工程項目上加強領導,把抓好優先**設項目作為實驗區**設的關鍵,共36個優先**設項目中已有30個**成或基本**成,4個正在**設,2個在開展項目前期工作。“利用味精廢水生產單細胞蛋白”,等項目在促進環境保護、強化清潔生產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全市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三品”認證41個;新增農村戶用沼氣池1.03萬口,有效農村戶用沼氣池累計已達3.13萬口;開展科研機構安全檢查,杜絕隱患;**立市地震應急指揮中心,完成地震應急數據的**檔。參加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設20年成就展,我市組團獲參展優秀獎。

2、列入“四個一百”的項目進展順利。完成了年初的工作目標和任務,XX華昕電子有限公司的“電子新產品開發”,總投資1500萬元,已試車投產;“**北農村科技信息服務體系**設”,初步**成市、縣、鄉三級農村科技信息服務網絡體系;“陶瓷加熱基板產業化”,大批量生產工藝的研究攻關取得成功,并制定出企業產品標準;“XX汽車拖拉機齒輪開發”,也已進行新產品研制。

3、國防科技動員和科技擁軍工作得到落實。圍繞創**“全國雙擁模范城”,服務對臺斗爭和提高駐軍部隊信息化**設,確定了“網際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等3家首批科技擁軍人才培訓基地,支持九二醫院開展“光子刀治療腦動靜脈畸形應用研究”等7項科研,舉辦成果申報輔導講座1期,組織車輛專業應急分隊20人,開展聯訓工作;在延平、邵武**立3個車輛后備修理廠、1個工程機械后備修理廠、2個維修器材儲供點;對全市氣象、水文、科研部門等應急動員潛力數據采集匯總。

(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不斷提高科技服務能力。

1、進一步促進直屬科技事業單位和經濟緊密結合。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在組織抓好農村科技信息網的同時,根據XX竹木資源豐富、礦產資源豐富和老工業基地的情況,重點做好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立項,組織17個項目申報國家、省創新資金,共有4個項目獲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85萬元立項支持,通過省創新資金管理中心的驗收4個。XX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開始啟動,組織評審市創新資金項目39項,立項13個,資助資金169萬元。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管理中心將XX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列為創新基金的地方服務機構。組織10家民營科技企業參加“6.18”項目成果交易會,完成企業對接成果項目11項,技術需求項目對接3項,組織項目成果評審4項,組織德賽、華泰等5家高新技術企業參加“9.8”投洽會,簽定意向3項,總投資5000萬元。“XX市科技信息網”改版更加貼近基層、貼近經濟發展,為100多家企業提供網站**設、網頁制作等服務,提供科技文獻數據庫檢索500多人次,為企業技術對接項目提供科技查新53項。中央電視臺、《福**日報》《**北日報》等媒體播發了生產力促進中心提供科技服務的做法,有效擴大了社會影響

2、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力度。開展“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創新發展”為主題的系列宣傳活動,在南紙、南鋁等企業開展10場知識產權知識講座,參加人員600多人次。對提出過專利申請的80家企業專利實施狀況進行了專項調查。指導幫助南孚、南鋁、虹潤、龍翔四家專利試點企業開展知識保護工作,全年四家專利試點企業共申請專利72件,促進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全市全年專利申請公開、授權共270件,其中發明專利60件、實用新型專利89件、外觀設計121件。技術市場交易29項,成交額404.77萬元。

3、進一步發揮**北科技研究院引進科技資源的作用。注重科技成果的先進性和關聯性,院各部門共組織實施各類對接項目86項。工業方面聘請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專家教授開展創業培訓,培訓企業高管人員896人次;農業方面邀請荷蘭、以色列等國專家,對影響**北畜牧業發展的糞污處理技術難題進行研究,邀請華中農業大學等專家教授培訓各類人員3000多人次,引進、試驗、示范農作物新品種100多個,推廣新技術20多項;林業方面組織錐栗、毛竹、花卉(經濟林)等三個行業科技服務組,下鄉開展技術講座、新技術推廣等活動;衛生方面舉辦超生醫學、抗生素合理使用等25期培訓班;規劃方面邀請省上地質專家和規劃設計人員對24個鄉鎮、37個地質災害點、安置點實地踏勘。繼續推進與浙江大學在人才培養、科技開發等方面的合作,在生產力促進中心的積極努力下,**甌穎食物產有限公司與浙江大學共同投資成立**甌穎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我市還成立了服裝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邀請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天津紡織工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參與,使企業能夠通過這一平臺,共享國際服裝行業最新研究成果。

(五)以項目帶動與創業競賽為抓手,全面推動科技工作上新臺階。

1、項目帶動作用日益顯現。科技項目實施始終圍繞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熱點,始終貫穿全部科技工作,項目帶動能力不斷增強。全市爭取國家級科技項目7項,其中重大專項1項,農業成果轉化基金2項,國家火炬計劃3項,重點新產品計劃1項,爭取經費340萬元;爭取省級科技項目39項,包含了工業項目11項、農業項目24項,社會發展4項,其中重大重點科技計劃項目34項;創新資金2項,其他1項,爭取經費710萬元;市本級安排科技計劃項目39項,創新資金13項,校地合作資金3項。通過“新聞紙性能與濕部化學特性關系及優化控制的研究”、“納米炭及納米炭混懸注射液臨床研究”、“規模化豬場糞污處理工藝設計與設備配套關鍵技術研究”等科技項目的實施,有力帶動了**北經濟增長、社會進步。

2、創業競賽取得優異成績。為了提高科技服務的水平和質量,我們把創業競賽作為科技工作的主線來抓,在積極參與全市創業競賽的同時也在科技系統內開展創業競賽。堅持每月一點評,半年一小結,全年總評比,獎罰分明,調動積極性。全局引進創辦內資新辦企業3個,企業增資項目2個,續**項目1項,總投資6800萬元,實際投資4800萬元,注冊資金與增資注冊1750萬元;引進外資項目3項,合同利用外資2248.8萬美元,實際到資768.8萬美元。內資企業注冊資金和實際投資額分別占年任務的1200%和875%,合同利用外資與實際利用外資額分別占年任務的4497%和3075%。全市共推廣應用新技術成果243項,開發新產品214項。XX市科技局獲得市直機關創業競賽活動第二類系列第二名。

通過創業競賽的開展,各縣(市、區)科技管理部門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延平區積極做好科技擁軍工作,將科技擁軍、文化擁軍、智力擁軍三者有機結合,**立科技擁軍基地**設3個。邵武市科技計劃向農業科技項目傾斜,以“一縣(市)一業”、“一鎮一品”省級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為契機,組織了7個特色和優勢農業產業化項目,加強優良品種推廣、農業可持續性發展等方面的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武夷山市突出抓好科技特派員組織協調工作和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設工作,同時加大了和武夷學院(籌)的科技協作聯系。**甌市進一步加強科技項目的申報,全年列入XX市以上科技項目13項,其中省級7項、市級6項共爭取項目資金212萬元,在全市科技系統創業競賽活動中取得較好成績。**陽市指導龍翔機械電器有限公司等16家企業,完善專利管理制度,鼓勵企業增加研發和技術創新投入。浦城縣著力抓好科技示范工程,**立了科技示范鄉鎮3個,科技示范村10個,科技示范戶100戶。順昌縣進行專利實施調查,組織專利申請實用新型18項、發明12項、外觀設計102項。光澤縣積極運用農村遠程視頻教育培訓的現代化手段,開展了“中藥材種植”等多場培訓班。松溪縣新發展2家高新技術企業,精密鑄造有限公司開發的鑄件產品“碎骨機”等,遠銷歐美國家,創利1000多萬元。政和縣強化對科技工作的重視,本級科技三項費用202萬元,占當年財政預算支出1.5%,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科技活動經費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也達1.2%。

我市科技工作,雖然取得顯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基礎條件薄弱,科技投入體系尚未健全;人才缺乏,留不住人才和吸引人才難的問題還比較突出;與沿海地區相比,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少,規模小,科技成果轉化的渠道有待于進一步拓寬;企業創新意識不強,研發能力偏弱,創新主體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全社會科技力量協調運作機制、科技資源整合利用機制有待**立健全,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決。

**年全市科技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和全市科技大會以及市委、市政府《關于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文件精神,通過開展體制創新與機制創新,**立健全區域科技創新體系,狠抓XX市“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各項任務落實,不斷提升工業、農業和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水平,為又好又快地**設海西區綠色腹地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重點要突出加強工業領域技術創新,突出為社會主義新農村**設提供科技支撐,突出為我市社會事業的科技進步創造更有利的發展條件。

1、持續推進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設。在竹木加工、汽車配件、紡織服裝、食品加工、電線電纜、精細化工、紙及紙制品等七大產業集群以及生物技術等新興產業,圍繞抓集聚、構**“集團軍”的戰略部署,組織實施國家、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發揮創新型試點企業的作用,突出支持企業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及專利產業化,促進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與產品升級換代,推動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的形成,提高工業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全市新增2-3家高新技術企業。

2、組織實施農業科技“五大工程”**設。按照我市“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的**設要求,努力抓好農林水產良種繁育與推廣工程、農業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推廣工程、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培植工程、農村科技信息化工程、農村勞動者科技素質教育工程等五大工程**設。繼續加大農村科技信息化服務平臺**設力度,充分利用**北農村科技信息服務網絡系統,著力抓好農村科技遠程培訓、遠程科技咨詢服務。繼續組織實施**北星火特色產業農民工技能培訓工程,把抓好農民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科技素質,作為今年實施星火計劃的一項工作重點,并切實抓好落實。切實加強農業產業化關鍵技術攻關,努力促進產學研結合,重點解決好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技術瓶頸問題。組織實施良種先行工程,依靠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進我市農業、林業、畜牧、水產良種繁育與推廣工程**設。通過采取有效措施,繼續推進科技特派員工作,努力抓好UNDP項目實施,著力落實“科技富民強縣”行動計劃,狠抓“一縣一業”、“一鎮一品”科技專項的落實。

3、切實加快社會領域科技發展步伐。有效地開發和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推廣清潔生產、節能降耗、綠色環保等公共技術,做好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驗收考核工作。按照全國科技進步縣(市、區)考核工作的要求,做好各項數據資料統計整理。編撰完成《科技志》。注重科技宣傳和科普工作,協調各部門科技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下鄉活動。在市國動委的組織下,將國防科技動員和科技擁軍相結合,制定切實可行的聯修聯供應急動員方案,具體到組織指揮、主要編成、行動要素等,盡快形成科技動員保障能力。

4、努力營造有利于科技創新的良好環境。通過開展創業競賽和績效評估,突出項目帶動意識,推動科技工作協調發展,提高科技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主動和有關部門聯系,按期完成創業競賽和績效評估需要采集的各類數據的統計報送。進一步促進科技公共服務平臺**設,發揮**北科技研究院的作用,推動與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進一步健全專家網絡,做好項目對接和人才集成工作。繼續加大對民營科技企業的支持,爭取**年民營科技企業技工貿總收入比**年增長15%以上;通過“6·18”、“9·8”等渠道開展科技招商,推廣新技術成果200項,開發新產品200項;組織上報省級成果登記15項,市級50項,爭取獲得省科學技術獎勵3項。加大知識產權的執法和宣傳力度,提高協同執法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女下面无遮挡一进一出|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影院|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知乎的小说哪里可以免费| 国产嫩草影院精品免费网址|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在线|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艾粟粟小青年宾馆3p上下| a级高清观看视频在线看| 成年美女黄网站18禁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又大粗又爽又黄大片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一级免费黄色片| 欧美中文字幕视频| 又爽又黄无遮挡高清免费视频 | 污污动漫在线观看| 兴奋的阅读td全集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_区二区三区观看| a毛片在线还看免费网站|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色哟哟www网站|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二区在线|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岳| 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香港特级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老司机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免费| 成年女人免费碰碰视频| 久久久精品午夜免费不卡| 欧美特黄一免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