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局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黨的十七大和縣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優勢產業,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突破口,以科技興農、科技興企工作為重點,廣泛開展科技攻關、科技示范、科技培訓、科技交流與合作、科技服務體系建設等“科技興縣”工作。為全縣經濟社會升級晉位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二、重點工作
(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
按照《長吉圖規劃綱要》的部署和要求,圍繞全縣優勢產業,結合科技局工作特點,重點在能源礦產技術、醫藥科技研發、林業科技研發、現代農業技術領域、工業與高新技術領域、社會發展技術領域等方面進行招商引資,積極爭取省、州科技計劃發展項目。2010年爭取國家、省、州科技計劃發展項目5項以上,爭取資金130萬元;落實縣級科技計劃發展項目10項,落實項目資金40萬元。
(二)科技興農和科技興企工作
1.科技示范園區、示范村、示范戶建設。圍繞全縣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以各類專業協會為載體,廣泛開展科技示范區、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戶建設工作。建設以新合、萬寶養蜂,亮兵馬鈴薯、食用菌,萬寶、永慶五味子,石門有機米,松江瓜果為重點的5個科技示范區、10個科技示范村,100個科技示范戶。通過科技示范基地推廣5項新技術或新品種,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2.科技培訓、新技術推廣。在科技培訓方面。協調相關部門和鄉鎮,聘請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專家,依托專家大院,通過集中辦班、科技咨詢等形式,以中藥材、食用菌、馬鈴薯、蜂、黃煙等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為重點廣泛開展科技培訓。全年完成5次以上大型科技培訓活動。舉辦1次“科技大集”或“科技之光”活動。同時,協調各農口部門舉辦“科技之春”、“科技之冬”等科技培訓活動,力爭全縣80%的勞動力得到培訓,70%的農戶掌握新技術。在新技術推廣方面重點推廣人參、五味子等中藥材栽培新技術,推廣食用菌、馬鈴薯、黃煙、藍莓等高產栽培技術及高效養蜂技術。
3.科技攻關。選擇一批制約我縣經濟發展的難點課題,重點與農業大學、大學、農科院、省養蜂研究所等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進行項目對接。主要圍繞以鉬、鐵等為主的能源礦產技術研發,以林蛙、蜂、藍莓、人參、五味子、山珍食品等為主的現代農業技術領域,以新型建筑材料的推廣應用、“三廢”治理及資源化綜合利用技術為主的社會發展技術領域等方面,廣泛進行科技攻關。今年爭取落實重點科技攻關項目8項。
4.科技興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法》、《省促進科技企業發展條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等優惠政策,鼓勵和幫助企業申報民營科技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對2009年完成審批的6戶民營科技企業搞好跟蹤服務,使企業充分了解并享受政策方面的支持和優惠。同時,爭取再新完成2戶民營科技企業的的申報認定工作。另外,加強科技統計工作,進一步完善和落實人才興業政策,鼓勵和支持企業培養人才,尊重人才的發明創造和新產品開發,動員社會參加創新、創業活動,積極申報發明創造和科技進步成果獎。
(三)科技交流與合作
動員并組織企業和社會積極參加國際、國內的科技交流與合作,有針對性地組織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進行項目對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年內爭取組織并參與4次以上國際或國內的科技交流與合作活動。
(四)科技服務體系建設
與省農科院、省養蜂研究所、大學等單位密切合作,積極搞好新合、萬寶等“科技專家大院”建設。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科技特派員和科技星火學校建設,延伸科技星火網和科技110服務體系,使其真正成為農民的好幫手,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科技平臺。
(五)地震、知識產權工作
利用5.12地震紀念日,廣泛開展防震減災等知識宣傳活動;進一步完善全縣地震應急預案,落實鄉鎮、村屯的“三網一員”群測群防網絡體系;做好地震觀測點的易地改建工作。今年,在學校或者社區舉辦1次地震應急演練;舉辦2次地震應急宣傳或講座。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為契機,開展《專利法》宣傳,進一步規范專利申報程序,保護知識產權。加大《省促進科技企業發展條例》的宣傳力度,促進科技企業加大研發力度,積極申報專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