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文綠都建設民政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民政工作的指導思想;進一步推進綜合救助體系建設,提高綜合救助水平;進一步深化和諧社區建設,推進社區民主自治;進一步做好優撫安置,提升雙擁工作水平;進一步強化專項社會事務,完善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進一步加強效能民政建設,促進系統自身建設再上新臺階;
進行講述。其中包括:切實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強基礎、抓管理、促創新,突出抓好五個
一、積極實施慈善救助項目、重點在重病援助、關愛老人、扶殘助殘、扶貧濟困等方面加大救助力度,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品牌效應的慈善救助項目、圍繞打造全國知名的和諧社會建設樣板區目標,創新社區管理模式,完善社區工作機制,深化社區為老服務,著力在五個方面求突破、提升社區各類設施服務功能,社區老年人室內活動中心開放率要達100%、以創建“省級模范區”為契機,以優撫安置為重點,以社會化擁軍為方向,以機制創新為載體,牢固確立駐軍大區做好大雙擁、安置大區實現大作為的工作理念、突出細節,按照“工作目標化,目標項目化,項目剛性化”要求,強化局窗口單位、各科室“精細化”管理等,具體材料詳見:
民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做好“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為宗旨的各項民政工作,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建設現代化國際性人文綠都標志區作出新的貢獻。
總體工作思路是:建立以創新機制、整合資源、強化基層、苦練內功為內容的民政事業發展新格局,堅持在科學發展中提升民政工作,在和諧發展中落實民政工作,在小康社會進程中拓展民政工作。具體來說,即圍繞一個目標——就是以爭創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區為目標,打造全國知名的和諧社會建設樣板區。抓好兩件大事——就是確保實現省雙擁模范區六連冠和依法圓滿完成居(村)委會換屆選舉。重點推進以下工作:
一、進一步推進綜合救助體系建設,提高綜合救助水平
切實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強基礎、抓管理、促創新,突出抓好五個一:狠抓一項基礎――即低保規范化建設。全面實施“陽光低保”、“規范低保”、“滿意低保”三大工程,出臺《**區臨時救助資金管理辦法》,推進低保管理水平上新臺階。搭建一個平臺――即綜合救助平臺。8個街道全部建立綜合社會救助中心,對困難群體在生活、醫療、教育、就業、住房等社會保障方面建立“綜合性援助服務鏈”,實現“一次求助,綜合解決”。強化一支隊伍――即低保協理員隊伍。完善例會、培訓、考核等制度,將協理員納入社工統一管理,持證上崗,逐步實現低保協理員隊伍的職業化、專業化。創新一種手段――即信息化工作手段。建立綜合社會救助信息系統,形成全區低保及低保邊緣等各類困難人群的基礎庫。對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全部實行網上運行。建立一個機制――即項目化運作機制。積極實施慈善救助項目。重點在重病援助、關愛老人、扶殘助殘、扶貧濟困等方面加大救助力度,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品牌效應的慈善救助項目。
二、進一步深化和諧社區建設,推進社區民主自治
圍繞打造全國知名的和諧社會建設樣板區目標,創新社區管理模式,完善社區工作機制,深化社區為老服務,著力在五個方面求突破:一是著力在推行社區“一口受理,一網協同”服務模式上求突破。整合全區各層面資源,建立以公共服務為核心的統一管理平臺,深入推進社區管理工作精細化、規范化。二是著力在擴大居民參與上求突破。精心組織第四屆居委會和第九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依法、規范完成居換屆選舉任務。進一步完善居委會常任委員制、社區“三會一審議”制度、“三個一”工程和“民主日活動”,切實保障社區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擴大社區民主,提升社區自治水平。三是著力在提升社區服務品牌上求突破。建立“立體式、融入型、可持續性”的為老服務體系,在機構養老上,新增床位數150張,確保我區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保持在22張,開展福利機構等級評定與管理,推進我區福利機構的均衡發展。在居家養老上,深化居家養老服務第三方評估機制,確保符合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覆蓋率100%。四是著力在社工培訓上求突破。實行全員全科培訓制,加強社工隊伍年輕化、職業化、專業化建設,推行職業資格認證。五是著力在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上求突破。完善群眾綜合滿意度第三方評估機制,評選和諧社區建設“十大創新品牌”和“十個幸福社區”,提升社區各類設施服務功能,社區老年人室內活動中心開放率要達100%,老年人參與率要達80%以上,98%的社區達到和諧社區建設標準。
三、進一步做好優撫安置,提升雙擁工作水平
以創建“省級模范區”為契機,以優撫安置為重點,以社會化擁軍為方向,以機制創新為載體,牢固確立駐軍大區做好大雙擁、安置大區實現大作為的工作理念。在優撫安置上,做到“四個100%”。即各類優撫政策落實到位率100%,退役士兵一次安置率100%,符合條件的軍隊離退休老干部、無軍籍職工接收安置率100%,對有就業愿望、不挑不撿的軍嫂安置率100%。在機制創新上,建立健全“兩會一報”制度。即軍地雙擁合署辦公會、軍地雙擁聯絡員聯席會、定期編發雙擁簡報。在基層雙擁上,實施增加“1+11+16”共建點計劃。即增加一個將軍共建點、11個結對共建點、16個“兩新組織”共建點。在活動形式上,組織開展好“雙進三慶”活動。即組織民營企業、科技、法律、教育、文化進軍營送服務,組織部隊官兵進社區參與首批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區創建活動;組織軍地共同舉辦紀念**解放60周年、建軍82周年、建國60周年慶祝活動。新晨
四、進一步強化專項社會事務,完善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
堅持培育發展和管理監督并重,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社會組織自身作用,打造10個有影響、有特色的社會組織品牌,強化社會組織雙重負責的管理體制,探索建立社會組織評估等制度。全面完成全國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及時做好地名命名的申報工作。依法管理、規范服務,加強婚姻、收養登記和救助管理的規范化建設。推進殯葬改革,確保遺體火化率和骨灰正確處理率100%。
五、進一步加強效能民政建設,促進系統自身建設再上新臺階
突出細節,按照“工作目標化,目標項目化,項目剛性化”要求,強化局窗口單位、各科室“精細化”管理。民生問題無小事,抓好政務公開和權力陽光運行,完善“責任傳導、責任連帶、三方同責、目標考核”等機制。軟硬并重,深化街道民政辦規范化建設。確保各項民政工作在基層得到有效落實,組織好民政辦規范化建設“回頭看”。強化服務,以老干部為本,突出親情化服務,加強軍休所隊伍建設,探索在服務管理中引入滿意度測評機制,提升老干部對服務工作的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