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健康教育在宮頸癌干預中的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資料與方法
1.觀察指標:(1)焦慮、抑郁:使用Zung氏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對健康教育前后的焦慮和抑郁情況進行比較。(2)生活質量:健康教育干預前后采用諾丁漢健康量表(nottinghamhealthprofile,NHP)對患者生活質量變化情況進行比較。
2.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珋±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患者健康教育前后抑郁和焦慮評分的比較:35例患者在實施健康教育前存在抑郁、焦慮和恐懼等不良心理;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抑郁和焦慮情況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22、5.92,P<0.05)。
2.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諾丁漢健康量表生活質量評分結果比較:在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后,精力、疼痛、情感、睡眠、社會活動和身體活動等方面的評分均較健康教育前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22、2.16、5.99、4.45、2.00和10.32,P<0.05)。
三、討論
心理學研究認為,生活事件作為應激源能否誘發身心不良反應,除取決于事件自身的屬性外,還受個體的人格特征、認知評價、歸因方式及社會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子宮廣泛切除術對機體是一種強烈的應激源。所以,子宮切除對患者而言是身心兩方面的刺激,是一種獨特的創傷經歷。患者在手術前后會產生較強程度的焦慮和抑郁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術后康復,當反應過于強烈時,不僅對神經內分泌及循環系統產生影響,而且會直接影響患者術后康復,甚至決定手術成敗。
對行子宮廣泛切除術的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干預措施,是否可以減少手術前后產生的焦慮抑郁情緒對患者及家屬的影響,在臨床護理理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健康觀念及醫學模式的轉變,健康教育治療對疾病發生、發展、治療和預后的影響越來越受重視,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具有支持和加強防御功能的特點,增強患者安全感,減少情緒緊張和不穩定感,使患者對圍手術期的態度和認知發生積極的改變。
本研究結果顯示,重視子宮廣泛切除術患者的心理狀況,并進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改善其不良情緒,有助于患者術前具備耐受手術的良好身心條件及術后盡早地恢復其生理功能。
作者:田昌英單位:四川省腫瘤醫院婦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