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師課堂教學的點撥技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小學教學參考雜志》2015年第十八期
一“、三點”感知,點撥學生思維之法
新課改要求課堂教學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在落實自主探究環節,吉春亞老師非常善于運用“三點”之法,幫助學生在不斷探究中形成較為完整的認知體系。
在學習《釣魚的啟示》一文時,初讀感知環節后,吉老師先提示課題“釣魚的啟示”有兩個組成部分,一個是“釣魚”,一個是“啟示”,讓學生自己閱讀找出哪里講“釣魚”,哪里說“啟示”。然后,開始和學生互動交流。在一個學生回答之后,吉老師說:“我能給你的答案打80分,其中漏掉了什么呢?”學生恍然大悟,原來“在鱸魚捕撈開放日前釣魚”這個要素被漏掉了。吉老師出示“啟示”后問:“你們感覺老師總結的文字有哪些是值得你學習的呢?”學生開始議論紛紛。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吉老師還是展開了點撥的“三點”攻略。首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這是“一點”;給學生答案打分數,其實是對學生的進一步點撥,這是“二點”;讓學生自我反省、自我糾正;教師給出答案,讓學生比較學習,這是“三點”。這樣,讓學生找到差距,提升學習能力。
二“、三點”細節,點亮學生探索之路
語文課堂教學中,對教學細節的處理,是教師應變能力的體現。吉春亞老師非常注重教學細節的處理,不放過任何一個引導機會,甚至可以把教師失誤轉化為教學契機,將錯就錯誘發學生探索。在學習《小鎮的早晨》時,吉春亞老師和學生一起默寫,結果出現了一個錯別字,按照一般處理方法,教師立即改正過來就可以了。吉春亞老師并沒有這樣做,而是抓住這個錯字進行點撥,讓學生自然入題,教學效果極好。有學生提出來“:老師,你寫錯一個字,應該‘喚醒’而不是‘叫醒’。”吉老師說:“你真仔細,很能發現問題。不過,我覺得‘叫醒’這個詞用在這里也是挺通順的,未嘗不可啊!”學生不認同,并說明理由。吉老師點點頭:“聽大家這樣一說,我也覺得用‘喚醒’好。我趕緊修改過來吧,大家都看這個‘叫’太鬧太吵了。”
不管是不是吉春亞老師故意寫錯,但都為教學點撥創造機會。吉老師寫錯這個字,這就是“一點”,點出需要關注的關鍵詞;吉老師為自己辯解屬于“二點”,讓學生進行對比思考,最后達成共識;教師修改錯字是“三點”,告訴學生一個道理:有比較才有鑒別。經過吉老師的“三點”之后,相信學生會對這一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吉春亞老師課堂教學語文味濃,體現出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她對教材的研究非常到位,對學生學習特點也了如指掌,對點撥技巧的運用張弛有度,收放自如。學生在她的調度下,自然進入文本研究氛圍之中。
作者:王小燕 單位:江蘇鹽城市城南新區伍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