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外語網絡教學平臺應用的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全面深入,不少高校都建立了旨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大學英語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教學資源的互補提供了有利條件。網絡學習平臺又稱為網絡在線教育平臺或教學平臺,是各高校根據實際教學需求搭建的基于互聯網應用技術、集教學管理和信息交流于一體的教學綜合體,其主要功能包括網絡課程學習、網絡授課、教學素材資源建設、師生交流、網上作業、網上學習、網上測試等等。
1網絡平臺建設及應用情況概述
為滿足校內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專業的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需要,我校自2010年起陸續開通了21世紀大學英語網絡學習平臺、新理念外語網絡教學平臺以及朗文交互英語學習平臺3個,建立了全天免費開放、可同時容納500余人同時在線學習的網絡自主學習中心2個。平臺自開通以來運行良好,與之相關的配套管理措施和平臺使用考核機制(與平時成績和學分掛鉤)也日益完善,在當前外語教學學時學分壓縮大趨勢下,該平臺的優勢已日見端倪。為了解我校學生網絡平臺的使用情況,筆者利用“問卷星”在線調查工具在二年級學生當中實施了一項樣本量為458人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69%)對“平臺促進了我口語和聽力能力的提升”這一表述持認同態度。在開放題中,有學生表示“很感謝這個平臺,給我的英語帶來了很好的契機”、“覺得平臺對我的幫助很大,學習英語比以前積極多了,永遠支持!”或“挺好的,沒意見。”等等,總體情況比較樂觀。但調查中也暴露了一些讓人擔憂的問題,如掛機問題、漏洞問題、監督問題等。結合平時教學觀察與自身經驗,筆者將平臺應用中顯現的問題與弊端進行了梳理并總結如下。
2大學英語網絡教學平臺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學習內容與進度上的不均衡網絡學習平臺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就新理念平臺來說,既有與相關教材相配套的課程學習資源,如課文跟讀、單詞講解、課后練習、單元測試等,還配有海量的如“聽聽”、“說說”、“讀讀、“看看”、四/六級模擬題等課外資源。課外資源的每一項內容都充分考慮到了不同水平和層次的學生的需要,分為初級、初中級、中高級三個層次,非常具有人性化。但實際調查結果顯示,平臺上課外資源的利用率非常低,高達84%的藝體類學生只學習與教材相關的課程學習資源,對于課外資源少有問津。同樣,在每一單元內部測試題各部分上也存在著應用不均的情況。難度較低的、不需要付出較大認知努力的試題部分如聽力小對話、歌曲/視頻欣賞等更受學生歡迎。在學習進度上,“突擊”情況較為嚴重,一些學生直到學期結束的前的一兩個月才開始使用平臺,其效果可想而知。
2.2平臺功能使用上的不均衡網絡教學平臺發展到今天其功能往往不止提供課內外學習資源這么簡單,大多數平臺還提供了新聞公告、作業布置、教師答疑、師生面對面、學習討論、教師資料上傳、語料檢索等互動功能。這些互動功能對提高學習者的網絡自主學習熱情和學習效果是必不可少的。但相關文獻顯示,“教師參與平臺的積極性并不高,多功能按鈕成為擺設”(羅浩,2013)。據筆者的平時觀察以及與同行的課后交流發現,在平臺互動功能中教師唯一使用得較多的是“資料上傳”功能,一般多為PPT或WORD格式,鮮有動畫、視頻類資源。也有教師使用了教師答疑和學習討論功能,但這個比例非常小。對于網絡答疑,教師由于工作繁忙以及受校園網局限,往往存在著回復過于簡單、回復不及時甚至不回復的問題,這樣嚴重影響了學習者的學習效率與熱情。
2.3監控意識缺位網絡平臺是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最主要的一個構成模塊。要保證網絡平臺自主學習效果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自我意識、自我監控和自我管理能力,而這一點正是當前我們的學生所缺乏的。網絡自主學習中的各種亂象,如頻繁掛機、掛機抄襲、期末突擊式掛機、代人掛機等屢見不鮮,儼然已成為部分學生生活學習的“新常態”。筆者實施的在線調查統計顯示,藝術類學生中“總是”或“經常”掛機的學生比例竟高達59%。在被問到掛機的原因(多選題)時,29%的學生選擇了“本身比較懶惰,又缺乏有效的監督”;37%的學生是因為“覺得平臺對成績提高幫助不大;還有9%的是“看到別人都在掛,所以自己也掛”。由此可見,學生疏于平臺學習,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自控力不強,缺乏自主學習、自我監控和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
2.4技術支持不到位外語教學平臺中技術支持缺位現象也較為普遍。其中既有平臺自身的問題,也有校方支持不足的問題。平臺自身問題方面,以筆者班上使用的“新理念外語教學平臺”為例,該平臺光是安裝“新理念學廳”一項就已經難倒了不少學生。因自身的電腦系統的版本問題、下載工具沖突、連不上服務器等各種原因導致安裝失敗的情況并不少見。在一遍遍的重復安裝過程中,一些學生還沒開始學習就已經產生了畏難、失望等負面情緒。在問卷調查的最后一題“關于平臺的意見和建議”中,有學生表示“沒什么意見,平臺不出故障就好”,還有同學希望“安裝方式不要太繁瑣,強烈建議使用外網”等。其次,學廳安裝成功以后也會出現一些故障,其中學生們投訴最多的就是學生自己的電腦上所顯示的課程學習時間與教師平臺上的不一致。學生關心上機時間本身并無可厚非,因為作為一種監管措施,目前大多數高校都將平臺學習時間納入了平時成績考核的范圍,甚至與學分掛鉤。校方技術支持方面的問題主要體現在:(1)平臺技術人員配備不足,部分網絡故障不能及時排除,致使后繼學習受到影響;(2)校園網網速較慢、服務器不穩定,下載音視頻等學習資料往往耗時較長,學習效率低下;(3)網絡使用受限,目前大部分平臺的使用需要通過校園網,這對那些自身有電腦但又沒法使用校園網的學生來說是一個較大的資源浪費。
3大學英語網絡教學平臺應用對策
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引入外語課程體系為大學英語教學增添了新的活力,為豐富學習資源、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如何應對平臺使用中出現的諸多問題,使教學平臺發揮出最大的效益,筆者認為可以嘗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3.1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網絡學習的關鍵因素在“人”。對于學習者來說,無論外部的網絡學習環境有多好,若其自身的元認知水平較低、自主意識缺乏,網絡學習就難以發揮作用。自小學至高中,很多學生長期以來習慣了教師的集體授課的形式,養成了“亦步亦趨、按部就班”的學習弊病。一旦進入大學,面對突如其來的需要自己安排管理學習內容和進度、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學習方式自然感到無所適從。從這個角度來說,樹立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才是整個網絡學習的當務之急。自主學習的最根本動因在于動機,而動機與態度密不可分。上文中提到的網絡平臺學習的種種亂象,從根本上來說還是學生自身認識的問題。不少學生學習外語全憑著一顆功利心,又淺嘗輒止,剛付出了一丁點的努力就想見到好的成效,殊不知外語學習是一個長期努力和積淀的過程。因而,建議教師在課堂上除了“教好課”之外,還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引導工作,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引導其認識外語學習的規律,端正學習態度。長此以往,網絡自學學習才能落到實處。
3.2完善平臺的監控與監管體系“自主”和“監控”從生態學的意義來講并不矛盾(何明霞,2012)。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是一個從“他控”到“自控”、從不自覺經自覺再到自動化的過程。在初始階段,學生尚不具備自我監控能力,其學習往往表現出很大的隨意性。即便想進行自我監控,也時常會因為意志力薄弱、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而難以持續。因此,完善平臺的監控與監管體系在學習之初就顯得尤為重要。盡管目前絕大多數平臺都自帶有“防長時間掛機”等監控功能,但現實中的情況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保證好的平臺學習效果更多地還是要借助于教師的力量才能實現。當前,絕大多學平臺通過“學習情況統計”等功能就能讓教師很好地了解和跟蹤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內容,但對學習過程中的“質量”問題卻難以進行有效的監督。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可以嘗試通過以下途徑解決,即教師定期就布置的平臺學習任務進行突擊抽查,然后根據學生的作答情況進行評估并考核。這種突擊式檢查不需要通過網絡進行,只需教師簡單地設計一些口頭性的問題或是就平臺學習材料中的某個內容進行提問即能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此外,將學生參與討論、論壇發帖等情況作為監控點納入監管體系,也能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
3.3加大平臺的技術支持力度平臺使用過程中頻頻出現的技術問題也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大阻礙。部分學生本身缺乏自制力,網絡故障、平臺自身故障等問題的出現更是為其提供了不學習的理由。另一方面,因為故障問題,教師也常常只得在學生與管理員之間反復溝通、反復傳話,在一定程度上也分散了教學精力。因而,改善網絡學習軟硬件環境,為平臺使用提供多方位的技術支持,加大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力度,是各大高校應當進一步予以關注的內容。綜上所述,解決網絡自主學習中的種種問題,需要師生雙方努力更新觀念,融入新的教學模式;需要教師主動承擔、主動奉獻;同時,作為校方還應給予網絡學習更多的軟硬件支持,創造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使網絡平臺的學習效果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
作者:張肖 單位: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