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海外漢語中小學教育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多元智能教學法需要教師在教學環境、學習材料、學習方式上采取各種豐富多樣化的形式;在課堂上,要給學生自由表達大膽提問的機會,認識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并以此為基礎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這也就是我們的偉大教育家孔子所強調的因材施教。
主流語言教學研究主要是在大學,而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已經基本成熟,所以談到語言的教育功能時,對大學生作用并不明顯。而中小學語言教育不管教育者意識或沒有意識到,都在影響學生的智力和道德發展,包括老師的教學習慣和行為舉止風格。
以美國為例,美國是一個種族多元化的社會,在美國教漢語的老師通常是移民到美國的華人,而這些華人是以漢語為母語的,不同于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他們大多是在20歲以后到達美國的,因此他們的思維方式、肢體語言都是十分具有中國特色的,所以在教學生“你好”的時候我們會無意識地點一下頭,老師本身可能不會注意到,但是這種肢體語言卻傳遞給學生除語言以外的新的信息、文化的信息(實際可以被認為是鞠躬的簡單形式),這種不同與美國白人交流的肢體語言實際上也在培養學生接受文化多元性的審美和情感教育,包括中國人認為怎么表達肢體語言是對別人的尊重,學生應該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語言行為方式要有理解和包容的態度等等。這對發展學生的是人際智能也有促進作用。
海外漢字教學的過程更是體現中國哲學觀、價值觀、審美觀的師生交流過程,也是傳播中國文化的過程。對漢字的結構、造字法的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空間智能;用毛筆寫書法可以培養學生對中國字筆畫、整字、篇章布局的審美能力,挖掘學生藝術潛力。
在學習漢語拼音聲調的過程中,由于漢語的元音較為飽滿、樂音性強,能在學生不知不覺中提高他們聽音辨聲的能力,當然老師也可以利用“五線譜”聲調標示法和音樂中的do,re,mi,fa,so結合,不僅方便學生感知聲調發聲方法,又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音樂智能。
教小學生對老師的綜合能力要求更高,因為語言經常要和活動及游戲融合在一起才能讓學生動起來,保持興趣。小學的中國飲食文化可以采用“筷子使用比賽”的方法鍛煉小學生的眼手配合能力,從而促進孩子的身體協調性的發展。數字歌、拍手歌讓學生不僅嘴動,而且手動,在輕松游戲的氛圍中學到語言。
語言教育尤其對于中小學外語教學來說“育”的方面更為重要。多元智能教學法給語言教師提供了很多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技巧的思路,但同時也對教師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以漢語教數學,漢語教自然等語言沉浸課來說,老師的跨學科知識和技能都將成為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影響因素。
作者:李靖單位:北京語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