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新媒體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涵蓋所有的數字化媒體方式,包括傳統的數字化媒體以及新型的數字化媒體。大學生喜歡追趕新潮流,思維活躍新穎,容易接受新事物,是新媒體傳播中最為廣泛的受眾者。大學的思政課重在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和行為素質,這對學生的未來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將新媒體融入思政課的教學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
關鍵詞:新媒體;網絡教學;思想政治;傳統教學
如今的大學思政課中,越來越多的學校和老師使用新媒體進行教學,上課不再使用傳統的板書方式,轉而使用電腦播放幻燈片。使用新媒體進行授課的好處是學生能夠更直觀地了解本節課程的重點,方便做筆記,老師也能省去大量的板書時間,留給學生進行思維發散、深刻理解新知識。新媒體的產生給網絡授課、網絡學習帶來可能,目前許多學生機不離手,尤其是思政課內容較為枯燥,知識點繁雜,課堂上很容易看到一片“低頭族”。而新媒體的產生正好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感受課堂氛圍,學習知識點。新媒體能給枯燥的課堂帶來許多有趣的東西,學生和老師可以充分地選擇上課時間,教學方式更加靈活自由。只要新媒體和思政課堂結合得當,無論對于學生還是教師都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一、新媒體技術的特點
1.信息傳播廣泛。傳統媒體,如報紙、雜志,電視等受眾面相對單一,新媒體受眾面更廣,更具有廣泛性。網絡與人們的生活形影不離,對于網絡中的新媒體信息,每一個使用網絡的人都能得到,傳播面廣泛。相對于傳統媒體來說,新媒體的使用者大多數是青年人,青年人在網絡上看到消息可隨時動手傳播出去。新媒體在傳播信息的過程中打破傳統媒體固有的傳播空間、地點,受眾面限制,實現人機交互,使人們能夠享受到更加快捷、流暢的溝通與交流。
2.信息傳播及時。信息傳播的及時性是新媒體傳播的最大的特點。傳統媒體傳播途徑主要依靠郵寄或郵遞等,而新媒體則依靠網絡以及先進的現代通信設備,信息能夠即時得到傳播,大大縮短了信息傳輸的時間,基本上事情剛一發生,信息就可以沿著網絡傳遍地球上有網絡覆蓋的各個角落,人們不受時間地點、距離遠近的約束,保證信息快捷傳遞。例如,用傳統的快遞方式傳播信息可能需要幾天甚至數十天,而且在運輸途中可能還會導致信息的丟失,但利用新媒體技術在數十秒內便使信息得到及時傳播。
二、新媒體在思政教育中面臨的問題
1.教學虛擬化。若利用新媒體進行網絡教學,因為在注冊的時候,許多學生不用真實的姓名,用虛擬的網名或者隨意輸入的字母符號進行注冊,這就會給使用新媒體網絡教學的老師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出現許多不便。學生和老師無法面對面交流,有些不自覺的學生便會鉆網絡學習的空子,偷懶甚至花錢找別人代為上課,這就帶來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信任危機,養成了學生的懶惰行為,學生只想如何想辦法逃課,即使自己上課,因為沒有線下那樣課堂上老師的監督,學生會消極怠慢學習,最后造成學不到什么知識。如果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信任天平因此打破,那么無論是給學生的學習還是老師的教學所帶來的不良后果將是不堪設想的。學生的整個學習計劃與目標和老師的教學計劃以及課程設置都會出現嚴重偏差。當今社會網絡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即使新媒體網絡課程教學對學生的學習真的存在好處,但有的學生因為對網絡詐騙事件較為謹慎甚至親身經歷過網絡詐騙,導致不會認真對待網絡課程。
2.網絡信息魚龍混雜。雖然教師應用新媒體進行教學工作的出發點是為了學生好,讓學生能夠快樂學習,為學生營造干凈、快樂的學習氛圍。但網絡里存在著許多對學生身心不健康的元素,如黃色、暴力內容等,學生難免會接觸到這些不健康的信息,長此以往,將影響學生健康成長。
三、如何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發揮新媒體的優勢作用
當前的大學思政教育普遍采用傳統教育模式,傳統的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優點,如能夠有效地監控學生上課的行為,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許多不足,如傳統的思政課往往采用灌輸的方式傳授理論知識點,內容枯燥,再加上大多數學生對思政課不重視,導致思政課堂上許多同學打瞌睡,玩手機,變成“低頭族”。運用新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這種狀況,這需要老師將傳統教學模式與新媒體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合理結合,這樣才能使大學思政課堂不再像以前那樣枯燥乏味,而是生動有趣;學生不再反感思政課堂而是喜歡思政教育,認真聽講,時間自由靈活。
1.增強教師對新媒體教學模式的認識程度。對于大學生來說,因為他們接受能力強,對于教師傳授的思想教育知識一般不存在太大的理解問題,接受知識的途徑各種各樣,可以從生活、社會,父母、親戚朋友那里了解思想教育內容。但對于學生來說,大學老師仍然是思想教育內容的主要傳授者。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思政課教師普遍年齡較大,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于青年來說普遍差些,對于運用新媒體教學模式的能力較為有限,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如板書等,很少使用新媒體進行教學。同時,部分高校對于新媒體采取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態度,甚至部分高校持反對意見。因此,首先要提升教師尤其是年齡較大的教師對新媒體教學以及相關設備儀器的認知度,可以開設一些指導課,邀請專業人員來校進行交流指導和培訓,對于不熟悉技術的老師可以進行個別指導。只有老師思想認識上接受新媒體教學并能夠充分熟練運用新媒體教學設備,才能夠使新媒體手段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中發揮積極作用。學校應鼓勵教師適當地使用新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教研室應研究一套符合學生特征的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新媒體教學相關方案,讓思政教師充分認識到新媒體在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能使相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使用新媒體,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2.拋棄固有思維,掌握網絡用語及思維。新媒體涉及一些網絡流行用語,而這些恰恰是學生最感興趣的,但是思政老師最薄弱和不熟悉的方面。思政教師大多年齡較大,平常對于網絡用語的關注較少,運用新媒體進行教學時,要注重對新媒體網絡思維進行研究,適當拋棄固有的傳統思維,積極接納新思維,掌握與課程內容相關的網絡流行用語。這樣不僅能融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改善思政課在學生印象里固有的知識點繁雜,上課內容乏味的印象,還有利于抓住學生的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3.加強教學針對性。思政老師要充分利用新媒體網絡教學的優勢,對于不同的學生開展針對性教學。使用新媒體網絡進行教學時,老師應多組織學生進行活動,多給學生提供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機會。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和學生面對面,學生可能會表現得很緊張,但線上教學可以使學生更放松,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像是好朋友,學生在網絡教學中會更加積極主動地思考和發言。思政老師需要積極做好記錄,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以及對老師的建議,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借助網絡軟件對學生進行分析。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做好相應分析,開展針對性教學,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對學生因材施教,切勿一概而論。充分利用新媒體網絡教學平臺,讓老師都能夠借助新媒體網絡教學平臺為改進思想政教育課程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讓學生及時發現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不足,在思想政治教育課中有所收獲。
4.提高學生使用新媒體的安全性。新媒體技術能夠變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學方法。新媒體技術與網絡息息相關,很多學生對于網絡上的不良信息缺乏自制力,明辨是非能力較差。運用新媒體技術時,教師要做好網絡監督管理工作,特別是對于一些損害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垃圾信息要堅決屏蔽,要引導學生自覺抵制這些不良的網絡信息。因此,思政課教師和相關軟件開發技術人員一定要做好新媒體安全監控工作。新媒體網絡教學不僅要做好對網絡垃圾信息的監控,更要在課程上與大學生息息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發現學生在某些方面存在問題,及時疏導,讓學生及時解除煩惱,給學生創造一個凈化和諧的網絡學習環境。借助新媒體手段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學后,思政教師要借助新媒體設備的統計數據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掌握學生的上課情況以及思想狀態,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育和管理,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有所獲,提高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教學效果。很多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這門課程不夠重視,理論知識多,知識點繁雜,內容乏味是目前思政課程不受大學生喜愛的主要原因。許多大學生在思政課堂上打瞌睡,低著頭玩手機,經常能見到一排一排的“低頭族”。不可否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大學生來說不僅是一門課程,更是今后未來發展的引航標。對于大學思政老師來說,改革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新媒體的出現給解決這些問題帶來機遇,思政老師應該合理地將新媒體技術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找到最適合學生主動學習的模式,讓學生能夠真正在思政課堂上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王君君.基于復雜適應系統的大學生思政教育協同教化[J].教育與職業,2015
[2]徐海鑫,廖浩君.試析新媒體如何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有效發揮作用[J].學術論壇,2011
[3]范蕓蕓,畢瑩.為大學生思政教育圍上一條溫暖“圍脖”——淺談微博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資訊,2010
[4]李一葉.試析新媒體如何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有效發揮作用[J].讀書文摘,2015
[5]伍冬云.試析新媒體如何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有效發揮作用[J].人力資源管理,2016
作者:鄭永奇 單位: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