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數字化教學環境下語文學習方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七彩語文雜志》2015年第六期
一、課中指導——新環境引導新發現
經過充實有效的預習,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是帶著已知去尋求未知。這個時候,教師的角色不再是“舞臺上的智者”,而是“旅途中的向導”。在這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時代,教師大可不必面面俱到地講述,而應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以任務單來驅動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展開學習。“你對哪個問題感興趣?你想探究什么?你得出了什么結論?還有什么疑問?”這些問題的探討交流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而技術的支撐在小組內實現了知識的推送、交換、分析,思維火花的碰撞開出了更多智慧之花。如在口語交際《介紹世界名城》一課教學中,學生圍繞以下幾個任務展開學習研究:
1.查一查。利用百度搜索,查一查還有哪些世界名城?它的雅號的由來是什么?
2.說一說。用一句話介紹你最喜歡的世界名城,并和小組成員交流。
3.分享。把組內最好的或是最喜歡的城市介紹發到QQ群,推薦給大家。教師在任務單中對于學習方法和途徑引導得當,學生便能根據自己的興趣,興致盎然地展開學習活動。數字化環境創設的無限的知識空間,也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如虎添翼的效果。
二、課后拓展——新環境引發新交流
在數字化的環境下,學生走出課堂并不代表著學習的終止,他們還要帶著問題走出教室,在豐富的資源世界里滿足探究的欲望。一份課后拓展探究單,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習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1.激趣,在聊天中分享。班級群空間是學生交流探討不可或缺的一個場所,課堂上精彩的瞬間、疑難問題的研討,都會成為學生關注的焦點。因此,教師也要學會做一個有心人,去留心學生探索知識的軌跡,梳理其中的閃光點,從而獲得布置探究任務的靈感。如在教學口語交際《世界名城》時,我原本設計了這樣的課后任務:我們的家鄉常州,同樣是一座獨具魅力的城市,作為常州人,你準備怎樣來介紹常州?圍繞自己感興趣的方面自主研究,把相關介紹文字和圖片制作成PPT與大家共享。但后來,我在班級群里發現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題并不是常州,而是巧克力城等世界上一些奇特的城市,可能是家鄉對他們來說過于熟悉,缺乏吸引力。所以,我立即調整自己的“拓展單”,將其改為:繼續探尋家鄉常州或是其他感興趣城市的獨特魅力,圍繞特點介紹清楚,形成一份份各具特色的調查報告,并制作成PPT和文本稿進行課堂展示。這樣,學生自主探究的范圍就更廣了,在興趣的驅動下,他們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
2.探究,在合作中成長。課后任務往往也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組員分工負責,全員參與,共同提高。課后任務的呈現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羅列表格;可以是一份調查報告;也可以將研究成果制作成PPT。如語文《水》一文教學后,我設計了這樣的任務單:節約用水這是一個全世界永恒的話題,我們現在所做的還僅僅是個開始!課后,請大家小組合作去調查一下周邊水污染的情況,設計一份水污染調查報告,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并把你們的成果上傳到班級網站。這樣的課后任務動手又動腦,不僅沒有成為學生的負擔,反而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同學們在一次次的合作交流中,能力提升了,學問增長了,團隊意識也增強了。學習成果的展示讓每個學生都充滿了自豪感和成功感。
數字化學習,有了技術的支架和場景,使學習者成為知識的生產者、傳播者;教學方式的變革勢必讓我們教師將目光從知識更多地聚焦到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和更為自主的終身學習能力上來。
作者:顧燕茹 單位:常州市北環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