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等院校網絡宣傳思想工作的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近年來互聯網技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進步,網絡的大力發展和應用給信息的共享和傳播提供了方便,為高等院校大學生網絡宣傳思想工作帶來很大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挑戰。大學生是社會建設發展的主力軍,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本文主要從現如今高等院校網絡宣傳思想工作遇到的機遇以及挑戰、高校網路宣傳思想工作的現狀以及改善措施等方面對高等院校網絡宣傳思想工作的不足與改革做出了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高等院校;網絡宣傳思想工作;現狀;對策;探究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不斷發展,人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互聯網,這其中我國高等院校的大學生群體就是典型代表。大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都與互聯網等新媒體信息平臺密切相關,網絡中的各種信息也在默默影響著其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同時,大學生對待社會的認知態度以及對待事物的思維方式也在隨著互聯網發生變化。
一、高等院校網絡宣傳思想工作遇到的機遇和挑戰
互聯網科技的不斷發展促進了我國高校的信息化發展和建設,為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同時網絡信息的復雜多樣化也為高校的網絡宣傳思想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高等院校網絡宣傳思想工作遇到的機遇
首先,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說服力和影響力。通過各種網絡平臺,網絡宣傳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和探討,改變以往簡單說教的教育方式,從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先進思想的教育和引導,有效提高了宣傳教育的工作效率和對學生們的影響力;其次,學生在網絡平臺中通過有效保護個人隱私,可以打消心里顧慮,從而打開心扉,同相關學者進行咨詢和探討。同時教育工作者也能夠及時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思想動態,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提高了教育工作的靈活性和針對性;最后,網絡信息化的發展給高校宣傳思想教育工作的長期化進行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通過各網絡平臺可以定時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最新動態,將具體宣傳內容進行長期存儲,學生可以隨時查看各平臺中的相關教育信息,從而實現思政宣傳教育的常態化和長期化。
(二)高等院校網絡宣傳思想工作遇到的挑戰
第一,網絡中的信息復雜多樣,其中的不良信息容易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誤導。大學時期,多數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還沒有最終形成,對網絡中的不正確內容辨別力和抵抗力較低,容易受其影響產生負面情緒,進而削弱思想道德水平,給宣傳思想教育工作帶來阻礙;第二,網絡中的多元化因素容易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個人享樂主義等,使部分學生的思想價值觀產生偏離,從而對宣傳教育產生抵觸心理;第三,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應用,使得大學生越來越依賴于網絡,部分自制力薄弱的學生沉迷于互聯網的虛擬世界,寧愿選擇在網絡中交友也不愿在現實世界中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進而對高校的宣傳思想教育帶來很大阻力[1]。
二、高等院校網絡宣傳思想工作的現實狀況
(一)高校大學生的思想受網絡影響較大
高校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以及對世界的認知都受到互聯網平臺中各種信息的極大影響。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網絡中各種各樣的信息泛濫,大學生由于缺乏一定的辨識能力,尤其是關于政治活動和社會熱點話題的探討,很容易因網絡中的不良信息而對民主、自由、開放等理念產生錯誤理解和認知,對其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產生諸多消極影響。通過調查發現,多數高校大學生都是通過網絡來獲取新聞咨詢,部分大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對當前國內和國際時事具有一定的興趣和關注,與此同時,一些大學生在好奇心驅使和不良輿論煽動下容易產生不穩定的情緒波動。此外,現如今大學生已習慣借助各新媒體平臺來獲取大量圖片、影視、文獻等資料,其中的錯誤言論和不良信息會對大學生的思維模式產生不利的負面侵蝕。由于網絡的匿名性,部分學生作為輿論的參與者,利用網絡平臺來傳播流言。再者,隨著網絡的普及,一些大學生對看書學習失去了興趣和耐性,不注重學習和和學術研究,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時一味在網絡中進行情緒宣泄和抱怨,不去切實思考解決辦法。以上現象一方面說明高校學生的思想受網絡影響較大,同時也說明目前高校網絡宣傳思想工作有待完善。
(二)相關工作人員和職能部門存在局限性
網絡的不斷發展進步對于進行傳統意義上宣傳思想教育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現階段還有很多的教育工作者無法切實做到與時俱進,其對于新的教學方式比如手機、計算機網絡教學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觸心理。另外,部分高校不重視對新媒體運用技術的普及和培訓,宣傳教育工作者的網絡信息捕捉能力和辨別能力無法得到有力提升。一些高校對于網絡的輿論監管工作不到位。例如,因缺乏有效監管,有些學生因一時的不滿情緒通過網絡進行情緒宣泄并引起大量轉發,造成波動,最終導致群體性輿論事件的發生。有些工作人員缺乏信息篩選和辨別能力,不能對網絡事件進行有效分析和判斷,或者未經仔細研讀和辨識就存在錯誤的咨詢和信息。另外,忽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缺少信息反饋機制等,同樣嚴重制約了網絡宣傳思想工作的效果和最終目的的實現。
(三)網絡宣傳思想工作的平臺建設存在表面化現象
現如今,很多高校隨著信息化的發展都建立起了相應的網絡宣傳思想教育平臺,但是很多平臺只注重信息的規模和數量而忽視質量,滿足于形象工程,存在表面化現象。不難發現,很多新媒體平臺的瀏覽量較小、關注度較低,信息內容匱乏,覆蓋面窄,側重于響應號召,與大學生實際的校園生活相脫離,缺乏有效性[2]。與此同時,一些網絡宣傳平臺管理者沒有把握好工作的重點,過于關注宣傳平臺的形象建設是否新穎,僅考慮平臺的外在形象是否吸引學生瀏覽,而缺乏實實在在的有效教育內容。類似的平臺很難引起大學生的長期普遍關注,最終變成一個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無法切實起到宣傳教育的目的。
三、高等院校大學生網絡宣傳思想工作的改善措施
高校的思政教育相關部門要認清當前大學生網絡宣傳思想工作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充分利用信息化帶來的便利,把握好機遇,不斷推動網絡宣傳思想工作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進步。
(一)提高對高校大學生網絡使用的監管和引導
很大意義上講,高等院校大學生的網絡宣傳思想工作是我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和基礎。當大學生們具備健康成熟的思想道德能力時,才能抵制互聯網中不良信息的誘導。高等院校的大學生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對當代大學生的網絡宣傳思想教育工作。各高校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加深網絡宣傳對大學生的引導作用,通過開展講座、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加強引導力度,注重提高大學生對互聯網信息環保意識的培養,加強其對自身行為的約束能力,切實改善和提高大學生的網絡辨別能力和政治素養,引導學生不斷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爭做有為青年,進而全面完善和提升高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認知水平和綜合素質,成為新時期的棟梁之才。
(二)加強對相關網絡宣傳思想教育人員工作能力的培養
高校網絡宣傳思想工作人員要從自身出發嚴于律己,不斷加強自身的網絡運用意識,努力提高網絡管理能力,不斷學習網絡平臺在思政宣傳教育中的應用,努力做到與時俱進;同時,要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密切關注國內外不合理言論和觀點對大學生的思想腐蝕。在當前階段,高校的思政教育職能部門要將網絡宣傳教育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中,不斷發展和壯大進行網絡宣傳思想教育的教師隊伍,加大對網絡技術運用的投入,加強對技術監管人員的業務培訓,建立健全各項網絡宣傳相關規章制度,保障網絡平臺的全面建設和運營,切實維護好網絡宣傳思想教育陣地。
(三)創建雙向互動的網絡宣傳交流平臺
對高校大學生進行網絡宣傳思想教育工作,不僅有助于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更有利于大學生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具體工作中,網絡宣傳思想工作者要切實豐富和完善網絡平臺內容,緊密圍繞校園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以校園網絡為有效宣傳陣地,以豐富優質的信息提高廣大學生的關注度;同時,提高對網絡運營方式中各種工具的熟練使用能力,積極學習和掌握其使用方法和功能,充分利用官網等平臺及時最新的資訊,了解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以及思想變化,并進及時行雙向互動和溝通。同時,高校應建立網絡宣傳監管部門,健全信息反饋機制,及時應對各方輿情,從而有力、有效地監管和引導學生們的網絡行為。
綜上所述,伴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高等院校網絡宣傳思想工作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認識到現如今其發展的現狀和不足之處,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研究和完善相應的對策,促進我國高等院校網絡宣傳思想工作的有效開展,從而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陳云玲.高校大學生網絡思政教育宣傳現狀與對策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13(04):138-139.
[2]王曉雪.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宣傳現狀與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42):28-29.
[3]盧秋菊.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創新路徑探索[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02)
作者:齊冰;周洋單位:河南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