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德育教育的方法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教師博覽雜志》2014年第八期
一、學校建立健全德育教育體系,發揮整體育人的優勢和功能
學校應當構建一套完整的德育教育組織和體系,充分利用工會、教代會、團委會、政教處等等深入踐行“三全”的教育觀念。“三全”是指全面、全員、全部。“全面”是指全面培育學生,面向全部學生,教育學生的一切,一切都是教育學生,從而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全員”就是學校的各個部分、各位老師都成為德育教育工作的一員,每位老師都把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當成自己的義務和職責,不能把德育看成就是班主任的事情,而應當各司其職、互相配合,對學生實施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的管理服務。“全部”是指通過家長、社會、學校和軍民共建單位及校外德育基地、實訓基地,形成家庭、社會、學校的教育網絡合力配合。充分利用、發揮、挖掘校內外的教育資源,發揮整體育人功能,切實提高高職學校辦學水平,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二、學校應務實抓好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我國歷來的教育都很重視德育,由“德智體美勞”可直觀地看到是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的,但時至今天效果總是不如人意,收效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視了學生的內心世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再加之社會生活節奏變快、就業壓力增大等等,導致了部分學生產生焦慮、狂躁及逆反心理,部分極度自卑、自虐,行為過激、沖動等等。因此我們高職學校應切實抓好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一是開設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學生進行有序有列的系統性的心理輔導疏導和預防教育。二是強化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意識,努力改變對學生學業的評價方式和體系,減輕學生因學業造成的心理負擔,糾正過去重智育輕品德和重分數輕素質的錯誤評價傾向,對學生實施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綜合性評價與單項評價相結合的原則,給學生自我糾正、自我發展的時空。三是給學生開辟心理咨詢的時空。在此,教師一定要注意:當學生懷著復雜的心理、心情來咨詢時,我們一定要用愛心關懷他們,用靜心來傾聽學生們的心聲、呼吁,包括他們的迷茫以及他們對事情的特殊看法,在此過程中要冷靜地理解他們的行為,用心聽清他們所表述的內容,用腦分析他們的動機,最后再用平等的、朋友的身份充滿耐心地對他們進行說服教育、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甚至心理治療。大量的實例也證明德育教學中利用心理咨詢法教育學生往往會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所以,德育教學中我們一定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三、采用多種形式的教育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就目前部分高職的德育教育,大多是采取訓導(訓化)法、講解法,這些方法在某種程度上還有待優化。作為高職學校的德育工作者,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改進、創新教法。譬如可用:(1)案例分析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展示具體的正反兩方面的案例,讓學生身臨其境,置身案例之中,鼓勵他們用自己的眼光來分析問題、發現問題,用他們自己所掌握的的法律法規和道德原則來糾錯警行。(2)討論法。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社會或校園的某些實例進行剖析,讓他們發表自己獨特的看法,交流各自的思想,同學間展開辯論等等。教師要做好學生討論方向的引導以及掌控討論的氣氛,還要做好部分學生的釋疑工作,做好學生討論的總結工作,使學生們形成統一的、積極的、正確的認識。(3)專題(先進事跡)報告法。它就是指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德育教育的活動。比如針對60%以上的高職學生對自己將來的工作、生活特別是走入社會前的那種迷茫、失向失信的狀況,教師除了對他們進行一些大道理的教育,使其樹立自信、確立正確的目標外,還可邀請已從高職畢業且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校友來校作專題報告,通過他們的奮斗史和生活經歷、閱歷來鼓舞和激勵這些在校的學生們,使他們逐步樹立“我努力,我堅信我能行”的自信,使他們增強“迎難而上”“努力拼搏”“公平競爭”的意識,使他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學好技術,將來就一定能找到一份屬于自己、適合自己的工作。專題報告法有著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會使高職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收到非常好的效益。總之,面對高職德育教育工作的新形勢,每個教師都該把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作為己任,結合學校的現實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做好學生德育教育和學校德育建設的各項工作,為培養出德技雙贏的人才做出貢獻,從而達到職業技術學校德育教育的目標。
作者:薛宏瑜單位:鹽城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