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考試誠信問題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國民文化素質的提升,以及教育體系的改革,我國高等院校的教學質量明顯降低,高等教育在文化與教育領域也越來越普及。隨著現階段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下降以及考試難度的提升,大學生考試作弊成為高等院校的一種無法控制的校園風氣。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大學生考試誠信問題得到了廣泛的關注,筆者在博弈論視角下深入研究大學生考試誠信問題,客觀論述當下的主要博弈模型。以此為基礎,對于新形勢下如何改善大學生考試誠信問題提出科學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博弈論;大學生考試;誠信問題;發展建議
一、引言
大學生考試是檢驗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標準,在現有的教學體系和考核標準下,高等院校對于學生的考核都是側重于對其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通過一系列的筆試考試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通過對大學生考試情況的調查顯示,其大多數都是通過考試作弊來通過考核,理論知識的掌握并不好。現階段大學生考試作弊的現象在大學校園都比較普遍。已經成為一種風氣,不僅會大大降低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于學生的管理也帶來很大難度。對于高校的人文建設和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也是不利的。通過博弈論的思想客觀分析大學生考試誠信問題,對于新時期強化大學生誠信教育給予針對性的建議。
二、大學生考試誠信博弈論的基本假設
就博弈論本身的內涵和應用范圍來說其作為經濟學分析的重要方法,目的就用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效益,對于大學生考試誠信的問題來說,其效益的最大化主要受學生考試成績的高低影響,而其所應用的成本則主要是監考所付出的成本。 通過上述的博弈模型可以看出,基于博弈論視角下,可以分為四種現象的組合,即:1.(誠信和誠信)對于甲乙考生來說,如果二者都是誠信考試,其就會達到最大的效益,總效益和為30。2.(誠信和作弊)在這種視角下,甲在考試過程中是誠信的,但是乙如果采用作弊的方式,從整體看來甲的效益是偏低的,而乙所獲得的效益是更高的。也就是說乙通過考試作弊的方式獲取了更高的考試成績。在此過程中對于甲來說是不利的。整體的考試效益也是偏低的。3.(作弊和誠信)這種情況是與上點的情況相對比而言的,主要是甲在考試過程中通過采取作弊的手段來獲取更高的考試成績,在此過程中對于乙來說是不利的。但是整體的效益和上點相同的。4.(作弊和作弊)這種情況下甲和乙都是采用作弊的手段,來達到成績標準,在此背景下甲和乙容易產生惡性競爭。不僅甲和乙的效益都會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此背景下其整體的考試效益也是最低的。
三、大學生考試誠信問題的因素分析
(一)心理博弈分析
心理博弈分析主要是站在大學生心理角度上來分析大學生考試誠信問題。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造成現階段考試作弊風氣見長的主要原因首先要歸結于學生的懶惰心理。現階段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低,面對寬松的學習環境,學習積極性也都比較低,總想通過不勞而獲,用最小的學習成本來獲取較高的考試成績。其次,則主要是虛榮心理的作怪,現階段很多高校都會針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措施,口頭表揚、證書表揚以及獎學金的激勵等。這使得很多學生都更加傾向于通過考試作弊來獲取更高的成績,獲取學習給予的獎勵等。最后主要是受不公平心理的影響,現階段高等院校中很多平時不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通過考試作弊獲取了更高的成績,這對于平時刻苦努力,成績優秀的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這種不公平心理會讓更多的學生加入考試作弊的隊伍中去,甚至會產生惡性競爭的現象。
(二)考試環境博弈分析
對于大學生考試誠信問題來說,整體的考試環境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考試環境下監考老師作為監督和責任主體,其監考的寬松和嚴格都會起到不一樣的考試效果。寬松的監考環境在很大程度上都會助長學生的作弊風氣,與之相反,如果教師有嚴格的監考意識,不給學生作弊的機會,就會大大改善大學生考試誠作弊的問題。
四、解決大學生考試誠信問題的有效對策
(一)加大處罰力度
面對現階段高等院校大學生考試誠信問題的嚴重化,高等院校還需要制定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在根本上改善大學生考試作弊的現象,對此,高校可以進一步加大對大學生考試作弊的處罰力度,例如,給予警告、留級查看或是開除學籍的處罰,不僅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警示作用。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學生的管理水平。
(二)營造嚴格的監考環境
強化大學生考試的良好風氣,杜絕考試作弊的現象,還要積極從監考環境上進一步營造嚴格的監考環境。首先,要提高監考老師的監管意識,對于考試現象、學生的考試情況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彌補傳統監考環節的漏洞。其次,也要積極建立完善考場管理制度,提高監考的管理力度。
五、結束語
筆者針對博弈論視角下對當代大學生考試誠信問題進行了客觀的闡述。不僅明確了影響大學生考試作弊的影響因素,同時對于科學解決大學生考試誠信問題,也給予了改革的方向。
參考文獻:
[1]羅萌.考試作弊的博弈分析[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8,28(9):84-86.
[2]劉郁.從誠信角度透視考試作弊現象[J].教學與管理,2008(4):62-63.
[3]秦必瑜.大學生考試作弊行為的博弈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8(1):158-159.
作者:王嘉麟 ;張小盈 ;貝迪飛 ;宋宇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