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集體公益林保護困境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集體生態公益林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本文從公共資源治理的視角,對集體生態公益林保護存在的困境進行分析,并提出加強保護集體生態公益林的策略。
[關鍵詞]公共資源治理;集體生態公益林;保護
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不容小覷。目前,我國的發展已經從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逐漸轉為利用經濟效益來恢復和保護生態環境。集體生態公益林作為一種公共資源是我國環境保護部門需要重點保護的對象。盡管生態公益林保護辦法和保護設備不斷完善,但社會經濟仍在不斷向前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仍沒有得到改善。目前,我國擁有的國家級生態公益林總面積已達1.23億hm2,其中集體生態林大約占50%。我國的集體林總面積已達1.83億hm2,其中生態公益林大約占55%。由此可見,我國的集體生態公益林面積占到全國集體林總面積的60%,甚至更高。按照集體林的分布位置來看,我國南方地區的集體林面積較廣,而且分布平均。同時,南方地區氣溫相對溫和,濕度相對較大,四季溫差相對較小,淡水資源比較豐富,因而南方地區物種多樣性比較豐富,林業資源、魚肉蛋等產品都很豐富。所以,南方地區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需要采取更多的環境保護措施,進行自然服務。
1集體生態公益林治理的意義
1.1集體生態公益林治理促進修復資金問題得到解決集體生態公益林的修復方法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作為一種公共資源,其治理方式受到各行各業人員的關注。但由于參與討論的人員較多,而且這些人來自不同的專業,如生態學、社會學、經濟學等,每個專業的學者都有自己的一套修復辦法和修復標準,所以無法完全達成統一。但目前來看,就集體生態公益林的資金投入問題學者們已經達成一致意見,可以說,集體生態公益林治理工作的推進使其修復資金問題得到解決。
1.2集體生態公益林治理推動林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木材一直是市場上一種非常重要的商品,但是傳統的木材開采方法明顯落后,不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所以現階段的木材開采已經轉向集體生態公益林公共治理。集體生態公益林各個方面工作的不斷完善,會大大提升市場的競爭力,從而推動林業產業不斷優化[1]。
1.3集體生態公益林治理促進鄉村治理不斷完善集體生態公益林的治理必須要有一個完整的制度政策,這樣才能保證集體生態公益林治理的有效性。集體生態公益林是集體的財富,需要集體盡到該盡的責任和義務,因為這事關集體中每一位成員的個人利益。既然涉及利益問題,那么就會促進社區不斷地完善管理制度,促進鄉村治理工作不斷完善。
2集體生態公益林治理面臨的主要困境
2.1集體生態公益林產權保障不充分從公共資源角度來看,我國對集體生態公益林的產權分配并不合理,存在很多空缺,這就導致產權保障不充分。雖然我國物權法中有與林木相關的規定,但這些規定并不完善,有的甚至還會限制集體生態公益林的發展。
2.2集體生態公益林治理的投入機制不完善集體生態林是一種公共資源,沒有直接負責管理的個人或某個固定單位,且國家暫時沒有明確資金投入數目,林業的資金來源非常單一,導致林業治理的資金短缺等問題。
2.3集體生態公益林治理的參與主體錯位由于集體生態公益林屬于公共資源,與其發生關系的人員較多,且權利主體也涉及很多方面,這樣就會造成參與主體錯位,權利和責任分配不明確,治理集體生態公益林的動力不強。
3集體生態公益林保護對策
3.1鞏固集體生態公益林的治理權利保障機制集體生態公益林作為公共資源,首先,要明確其權利范圍,根據權利范圍相應調整責任范圍,形成權利責任相應對等的格局。其次,在明確范圍的基礎上要加大重點地區的保護強度,盡量實現各個產業的實時互動和友好發展,盡量提升林業的經濟收入。最后,需要調整相關林業部門的職能,需要對生態公益林保護做出評價和監督。
3.2完善集體生態公益林治理的資金投入機制集體生態公益林作為一種公共資源,其治理資金需求量很大,除了靠政府的投入外,還要讓林業與市場接軌,建立完善的相關市場機制,進一步增加生態環境治理的資金來源。目前,國家對環境修復投入的資金較少,修復集體生態公益林本身的成本不低,但其帶來的價值較高,所以國家應加大對集體生態公益林修復的資金投入。各個地區的資金投入不能一致化,需要根據各個地區的具體情況和其他的一些相關因素來決定投入資金的數目,以滿足當地環境保護的客觀需求。同時,國家需對各地投入資金的細節規則做出規定。國家對環境的修復應從多方面下手,資金的來源方式也應尋求多樣化。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場持久戰,需要大量的資金,不能單靠國家財政支持,所以國家需要建立生態保護市場機制,從社會、市場中引入資金,大大減少國家財政方面的壓力。
3.3強化集體生態公益林治理的社區參與機制作為公共資源的集體生態公益林屬于集體,所以社區集體是集體生態公益林治理的主要力量。需要不斷完善社區的管理體系和鼓勵項目,使林農更加積極地參與相應的集體生態公益林治理工作。鄉村社區需要建立集體生態公益林治理的相關決策機制、監督機制,建立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由于集體生態公益林屬于集體內的公共資源,應當公共使用,所以各個決定也都需要集體共同決定。
參考文獻
[1]倪玖斌,周小娟.公共資源治理視角下集體公益林保護困境與對策建議[J].農村經濟,2017(9):101-105.
作者:左彥平 單位:額濟納旗公益林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