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材料與檢測專業教學革新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課程教學現狀及問題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照搬本科院校的《建筑材料與檢測》課程教學計劃與課程設置,沒有獨立的課程設計與安排,教學與實踐相脫節,不利于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發展,主要不足表現在:教學內容有待優化課程所涉及內容比較復雜,條理性不強,需要記憶的內容較多,如材料的種類、應用范圍、檢測方法等。
課程實踐環節課時也不充足,使學生無法理清課程內容的條理性,書本的基礎理論知識成為了刻板、乏味的教條語言,不利于學生的理解記憶。
同時在學習方法和能力上,高職院校較本科院校的學生薄弱,因此在學習時遇到記憶量大、邏輯性不強的問題時,會產生厭學情緒直接影響到課程學習效果。
教學條件不夠完善相比于本科院校,高職院校教學資金一直是其發展的瓶頸,高職院校教學設施不夠完備、教學材料不夠齊全。《建筑材料與檢測》是一門工程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訓教學場地不足,教學設備配置不合理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學方法有待改進當前高職院校已經開始引進博士充實師資隊伍,極大地提高了高職院校教師學術質量,但博士教師采取本科院校的教學方法,主要以講授為主,缺乏其它輔助教學的手段,填鴨式教學使學生缺少主觀能動性,導致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
二、課程教學改革方向
明確課程教學目標與定位課程教學目標是培養出一批能正確使用和檢測建筑材料的高級建筑技工。畢業生工作崗位主要為施工員、質檢員、材料員、造價員等。根據每個學生今后的工作取向選擇不同的課程實踐內容,對實踐內容精心分組和優化,使教學內容與生產實踐緊密的結合,與用人企業的要求相統一。課程設計基本思路如圖1所示。
教學內容優化課堂環節48學時,實踐環節32學時,在如此短的學時內,讓學生完全掌握全部內容顯然是不合理的。本課程的重點在于材料的選擇和檢測,其它內容是次要的,如儲運方法的內容較多且繁雜,學生今后接觸的較少,通過講授很難達到理想效果,因此這部分內容只需1個學時作簡要介紹。材料的選擇和檢測作為重點部分在課堂教學與實踐環節應該60個學時以上,在實訓基地學生可以通過聽、看、摸、測,深刻了解的材料的性能及用途。這樣的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
加強現場教學教師要拋棄小學、中學時的填鴨式課堂教育,應結合實際建筑工程讓學生走出課本,到實踐中來。學生可以在頂崗實習單位里與建筑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與工人們討論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檢測,參與到材料的實際使用過程中,從而掌握到這門課程中材料使用的精髓。
高職院校《建筑材料與檢測》課程是一門工程實踐性較強的課程,要考查學生們的熟練掌握能力不僅從期末試卷考試中看出,更重要的是從學生們每一個實踐環節中體現,實踐報告是評價學生學習掌握的關鍵材料。因此,通過這樣的課程教學改革,使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學習實踐的重點,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綜合能力、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果達到最佳。
作者:蔣貞貞朱俊任單位: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