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農村工作大會縣長講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我們在這里召開全縣農業農村工作會議。剛才,書記作為農業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作了很好的報告,大家要按照書記的具體安排抓落實。縣委政府對年的農業農村工作是滿意的,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向辛勤工作在農業農村工作第一線的同志們表示感謝和慰問!下面,就如何抓好年農業農村工作,我談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學習中央1號文件,抓好農業農村工作
是一個農業大縣,農業農村工作的好壞,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決定了縣域經濟的水平,農業農村工作的穩定決定了全縣的穩定,大家任何時候不要忘記我們是農業大縣。我們要在學習中央1號文件的基礎上,研究怎么抓好農業農村工作。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有幾個關鍵的核心問題。一是把現代農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任務。農業經濟發展到今天,農業農村轉變發展方式的一個重大任務就是發展現代農業。二是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推進城鎮化作為保持經濟平衡較快發展的永久動力。三是按照“穩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籌、強基增后勁”的基本思路來抓好農業農村工作。
中央1號文件的內容涵蓋面很寬,每一項工作都有它明確的指導思想、工作要求,我希望全縣各鄉鎮、縣直相關部門、企業家都要認真研讀。中央1號文件我已經看了三遍,我還沒有完全讀懂,每讀一遍,觀念都會不同程度得到更新,對縣的農業農村工作都有新的認識,常讀常新。中央黨校副校長對中央1號文件有一個專門的解讀,他把中央1號文件的外延進一步擴大,值得認真學習。我們現代的學習方式、學習途徑很多,網絡、電視、報紙,尤其是一些專題論述值得我們認真地去學習,我們抓工作如果自己思路不清晰,對政策不深入了解,就抓不住重點。像我們這些欠發達的地方,在國家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階段,我們還處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階段,要抓好這個時期的農業,我們既不能脫離傳統農業的工作方式,又不能僅限于傳統農業,要認真把握好尺度。現代農業的含義很廣泛,標準很高,目前還僅僅處于起步階段,年的農業農村工作要圍繞“經濟發展、社會繁榮、大局穩定”三句話做文章。這三句話對我們處于過渡時期的農業農村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新的任務。
(一)關于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是農業農村工作的牛鼻子,我們抓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抓手,就是要抓產業、抓品牌、抓市場。
第一,抓產業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產業基地、品牌、專業合作社、規模企業都提出了明確的任務,各鄉鎮、縣直各部門要認真研究分解任務。
一是抓產業規劃。我今天再次強調,要進一步修訂完善的產業規劃。我們講了十項產業,是否這十項產業都成為的支柱產業呢?這值得打問號,我跟大家一起商討,隨著兩路的開通,隨著經濟社會的轉型,我們既要看到本地市場,又要看到外地市場,既要看到國內市場,又要看到國際市場,這對我們從事農業農村工作的同志、企業家有更新的要求。大家要認真研究,我們除了有一定規模的傳統養殖業和煙葉外,各鄉鎮今年要搞一到兩個萬畝以上的產業基地,到底落實到什么產業,規劃在什么地方。在產業規劃布局上,江北鄉鎮在三到五年內要進一步圍繞柑桔和桑蠶產業擴大規模、提高種植水平、搞好病蟲害防治、搞好產品的精深加工發展壯大產業。滬蓉高速公路通車以后,如果沿路都是成片成塊的柑桔,尤其是在柑桔成熟季節,能夠看見柑桔碩果累累的景象,途徑的游客可能都要停留幾天。江南信陵鎮的特色養殖業現在已經有一定基礎了,重點要圍繞發展壯大城郊特色養殖業做文章。茶店子鎮重點是發展壯大特色小雜糧,目前,茶店子的小雜糧基地還僅僅是“盆景”,關鍵是要壯大小雜糧基地規模,小雜糧公司的老總們也要研究小雜糧擴大規模問題。綠蔥坡與大支坪重點是蔬菜和藥業產業,尤其是大支坪鎮要認真思考今后的發展出路。近段時間,我們到州里開會途徑大支坪,高速公路通車后,那里人少了,車也少了,將來野高等級公路修通后,大支坪就相對邊遠了,靠什么特色發展,靠什么產業發展,值得認真研究。野三關、清太坪、水布埡、金果坪重點要以干果、魔芋等特色產業為主,金果坪要突出茶葉產業。從土壤、氣候、品質等條件看,在發展干果產業上核桃比較適宜。我剛才所講的都是指導性意見,各鄉鎮不一定局限于我講的這些,關鍵是要圍繞全委會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一域一業,一域一品”認真研究產業規劃,要突出的特色,到時侯我們組織對逐個鄉鎮進行驗收。
二是抓產業基地。剛才我在講產業規劃的時候已經講到了產業基地,產業基地一定要上規模,要有高標準的技術支撐。對于一些涉農部門和鄉鎮以錢養事單位,我們暫且不討論機制問題,這些涉農部門到底為黨委政府抓產業建設、抓基地培育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作了什么貢獻,大家要認真思考,要有工作壓力和緊迫感。我在后面還要講關于如何轉變工作方式、加強組織領導,今年,根據縣委的安排,將確定一名政協副主席專門抓產業基地建設,重點就是對鄉鎮萬畝產業基地建設和管理工作進行驗收、督辦,并將根據完成情況進行獎懲。
三是抓龍頭企業。養殖業方面的龍頭企業有恒興肉類食品公司,今年一定要實現20—30萬頭的突破,按照我們與企業協議的約定,如果今年再不達產,對地方經濟不能起到帶動作用,我們將解除協議,另行招商。恒興肉類食品公司是養殖業的一個龍頭企業,只要生產效益雙方滿意,縣委、縣政府是支持的,縣直部門是支持的,可以給予人、財、物等各方面的支持,扶強扶大。糧食產業方面的龍頭企業有酒、銀杏酒、小雜糧,這些龍頭企業要進一步擴能增效。尤其是酒產業做到一定程度時,可以呈幾何型增加。酒業去年實現8000萬產值,今年要爭取達到1.5億到2億。如果酒能夠吸收恩施境內70%以上的玉米到加工,規模和效益將會很樂觀。今年全縣要新增1家過億、5家過千萬元的龍頭企業,新增5家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這些目標如何實現,培植什么樣的龍頭企業,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能否每個鄉鎮搞一家?請各鄉鎮黨委書記、鎮長要認真研究這個事。所謂新增,必須是在確保原規模企業基數的基礎上,新培植增加的企業。魔芋產業板塊的龍頭企業有長友公司,茶葉龍頭企業有金果茶葉公司,藥業龍頭企業有時珍堂藥業公司。現在有兩個產業還沒有龍頭企業,一個是柑桔深加工,一個干果類深加工企業。在培植龍頭企業上,我們的目的是要抓規模、抓塊頭、抓帶動,因此,對規模企業、龍頭企業給予優先支持。同時,我們也要積極支持其它發展中的企業。我們不局限于具體哪個產業和企業,只要能進入縣級龍頭企業、州級龍頭企業、省級龍頭企業,誰能夠做大做強,我們就大力支持誰發展壯大。
四是抓專業合作社。今年全縣專業合作社要達到150家,每個鄉鎮至少要達到3—5家,才能保證全縣150家。鄉鎮要圍繞產業研究部署,把專業合作社建實、建強。這些都是要具體化,要結硬帳的。尤其是專業合作社的規范管理,縣政府已出臺規范專業合作社管理的文件,要加強督辦、檢查,要規范專業合作社的健康、有序發展,不要發生坑農、害農或者是有名無實的現象。對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不能簡單追求數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要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要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帶動一方產業發展的積極作用。
第二,抓品牌建設。農產品今年要新增“三品”認證10個以上,創品牌的主體是企業。質檢部門、工商部門要把任務分解到企業、分解到市場主體;鄉鎮要及時引導、組織和服務;縣直部門要積極支持配合服務。一個品牌可以代表一個地方,例如宣恩縣高羅鎮現是全省白柚第一鎮,街上的路燈就是以白柚造型的,大家一講白柚就會想到宣恩,這就是品牌效應。在我們縣內,綠蔥坡鎮有白蘿卜品牌,金果坪有金果茶葉品牌,清太坪有魔芋品牌,東壤口有雷家坪椪柑品牌,溪丘灣有白灣大米品牌,其它鄉鎮有些什么品牌呢?品牌代表一個地方,有什么品牌可以代表呢?雖然我們對外宣傳豆干,但是豆干還沒有真正成為大市場里面的產品,還沒有柏楊豆干有名氣,沒有柏楊豆干系列品牌做得那么好、那么多。北京市對口支援,我們給北京市贈送一點土特產,現在沒有什么可以送了。所以我們的品牌建設值得認真研究,企業、主管部門、鄉鎮都要有明確的目標任務。官渡口鎮現在宣傳官渡羊肉,這也是一個品牌,要研究怎么做大做強,羊肉面大家都知道,但是有沒有人研究羊肉的優點、特點是什么,有什么品牌?今年,我們要加大品牌創建的力度,原來我強調要把品牌轉化為經濟效益才進行獎勵,今年創建品牌得到認證都給予獎勵。我們要將好的品牌轉化為生產力,如果沒有品牌就不可能轉化。
第三,抓市場培育。我們要發展現代農業,農業農村工作就不能沉溺于孤芳自賞。抓市場不能局限于本地市場,要拓展對外市場,要發展外向型經濟。我們有5家自營出口企業,要加大出口創匯,把我們的產品推向全省、全國乃至推向全世界。講到經濟工作,我們的發展速度還比較可以,但出口創匯基本上落在全國、全省最后,在全州略為好點,但是切忌不能大意。我們有好多特色產品沒有宣傳推介出去,要改變固守本地小市場的觀念,尤其是我們的企業家要改變這種觀念。在抓市場培育方面,大家應該向酒業有限公司學習,他們在武漢、恩施、州內8縣市及我們周邊縣市宣傳推介廣告搞得有聲有色,縣在外面叫得響、廣告牌做得多的就是酒。我們的企業家和指導企業發展的部門都要有無孔不入的精神,只要有機會,只要有地方,我們就要宣傳自己的產品。發展企業要有戰略思維,要有向外拓展的觀念。如果說我們的企業在外面搞一個展覽會還要政府出資,要政府派人跟著協調,連火車票、飯錢都要我們黨委書記、鎮長墊錢,這樣的企業搞得太窩囊了,絕對成不了大氣候。我們的企業家、鄉鎮、相關部門要樹立走出去找市場的意識,走出去增加見識,走出去找商業信息,走出去尋找商機。如果我們的小雜糧不堅持走出去開拓市場,就沒有人會了解小雜糧,現在全國許多城市超市都有小雜糧。開拓市場要具備市場經濟意識,要有捕捉信息的敏銳性,也許我們身邊就有市場,但是絕不能僅僅滿足于身邊的市場。
(二)關于社會繁榮。社會繁榮是全縣繁榮的關鍵,農業農村的社會繁榮也是全縣的繁榮。教育、衛生、廣電、文化、旅游、勞動、民政等相關部門要積極支持促進鄉鎮的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繁榮,努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城鄉統籌是中國經濟社會轉型的一個方向,是經濟發展戰略的重大轉變,是發展縣域經濟、鎮域經濟的關鍵,也是解決“三農”問題新的希望。城鄉統籌發展的關鍵是規劃、機制和農村產業。
一是發展規劃。目前,我們大部分鄉鎮都有規劃,但是鄉村規劃很少觸及。鄉鎮黨委書記、鎮長們要迅速著手研究鄉村規劃和鄉鎮規劃有機結合,定位產業目標、社會目標怎么發展。州里準備3月底召開全州城鎮建設與發展大會,研究部署城鄉統籌發展。與重慶巫山接壤,巫山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全國示范區,我們要借鑒他們的經驗,圍繞兩江城鎮群研究思考我們的城鄉統籌發展,在規劃、理念上要有新意、要有突破。去年,在清太坪鎮召開新農村試點建設現場會的時候,我和書記都講到,清太坪鎮作為省級新農村試點,研究到底城鄉怎么接軌,發展規劃怎么做,這是新農村建設、城鄉統籌發展面臨的第一個問題。
二是機制建設。在投入機制上,城鄉統籌發展不能完全依靠政府和上級投入,要研究城鎮勞動力、城鎮設施、城鎮土地、城鎮閑散資源的市場化運作。例如經濟開發區的水、電、路、郵怎么搞,作為全縣的經濟中心,縣委、政府是要著重研究的,尤其是相關鄉鎮黨委、政府更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關于戶籍機制,長在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要積極探索戶籍制度改革,公安、民政、勞動等相關部門要重點專項研究。尤其是圍繞城鄉統籌來研究,我們現在還有將近40萬農民,如果城鄉統籌發展到一定程度,全縣只有10萬人在農村,是農業戶口,其他的都是以中心鎮、中心村進行城鄉統籌規劃,就有可能從農業大縣實現轉型,而且就會有條件由縣轉為市。在戶籍機制上,我們探索研究是否可以實行在集鎮地區有房屋產權或者長時間固定居住在城鎮的,就可以由農村轉為城鎮戶籍等等。當然,伴隨而來的也會有一系列問題,醫療保險怎么辦,社保怎么辦,小孩讀書怎么搞等等,這就要相關部門認真研究。假如金果坪有一家人舉家搬至野三關居住十年了,我們在人口信息統計的時候,為什么不能登記為野三關的人口呢?戶籍所在地統計時長期無此人,按要求不由居住轄區統計,但他又在這個范圍,所以我們人口信息統計不準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經常出現人數統計不準,參合率不準的情況就是這些原因造成的。大家要更新觀念,探索創新機制,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三是農村產業支撐。農村產業不僅僅指廣大農村的傳統種養業,而是指支撐鄉鎮發展的主導產業,是城鄉居民生存、發展的重要經濟來源,是農村社會繁榮的基礎。農村產業支撐體系涉及到辦企業,涉及到招商引資,涉及到旅游,涉及到項目帶動。我們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特別是不同農村應結合自身特點著力培育自己的支柱產業,著力提高優勢農產品的比重,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形成一批適應市場、連接農商、農民受益的特殊經濟體,為農民增收、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三)關于大局穩定。大局穩定是搞好農業農村工作的基礎,沒有穩定的環境,經濟就無法發展,就沒有社會的繁榮。大局穩定的內容很多,關于信訪、安全和社會維穩工作,剛才書記已經安排了,我重點講農業農村的穩定。
農業農村穩定的關鍵和核心是就業問題。不穩定主要來自于社會無職無業、無依無靠、無法無天的人員,這是最大的不穩定。擴大就業只有通過加快發展,發展特色產業,發展縣域經濟,發展鄉村經濟。我們要改變離土離鄉在外打工為離土不離鄉即回鄉創業。安徽阜陽原來有近20萬人在外面打工,是一個勞務輸出大縣,通過幾年的發展,現在轉變為以回鄉創業為主,成為本地就業大縣。阜陽的工業產值06年以前只有近10個億,到09年已經發展到100個億。今天我們的企業家都在這里,大家可以了解,這幾天阜陽的勞動部門和企業正忙著把準備外出的打工人員就地留下來,我們卻還在過新年。現在這個時段是企業招工的黃金時期,一大批勞動力是出去打工還是在本地找事做,現在正處于猶豫之中,如果說在本地企業與外出收入差不多,甚至略低點,他們就不會出去。例如我們一中這幾年很少流失老師,就是因為他們待遇慢慢提高了,與外面差別不大了。我們的企業家就要有這種戰略眼光,這個時候招工,尤其是不用花錢培訓的員工和經歷過實踐可以上機操作的員工,恰恰他們正準備出去,如果你們把他們的工資定下來,把保險買了,把崗位搞到位了,企業搞活了,他們也不會走了。
無論是經濟開發區的企業還是其它地方的企業,我今天要提醒大家一定要依法用工,規范用工,人性化用工,該買保險的買保險,該體檢的體檢,企業創造價值要與人性化用工結合起來。企業要搶抓季節,錯過時機就很難招工了,現在浙江、上海、廣東一帶企業勞務嚴重不足,隨著經濟的復蘇,這些地方的企業開始蘇醒,開始與我們爭勞力、爭資源,將又形成一個競爭高點。希望各家企業、勞動部門抓緊這段時間運作,尤其是勞動部門要到企業中去指導企業用工,要把我們的熟練工留下來,通過他們把到外面去的員工引回來,使我們的企業發展壯大規模。大家都要有一種戰略眼光、市場意識和發展的眼光,不要做井底之蛙,企業年年都是同樣的規模和產值,那是沒有發展出路的。
今年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是就業工作,請相關部門在培訓資金安排、就業崗位指導、企業用工管理上,要重點支持傾斜農民工培訓轉移和回鄉創業。我也有親戚在外面打工,我對他們講了一句話,在我們最年輕、最有價值的黃金時期,我們出去打工創造的價值和我們得到的收獲是不成正比的,一旦年紀大了,那些地方不要了,回來要救濟、要保險、要生存的社會矛盾、社會義務都是地方政府負責,所以我們要把離土離鄉打工改變為離土不離鄉,回鄉創業。
二、轉變領導方式,提升服務水平
農業農村工作離不開領導,離不開部門,離不開農民主體,做好三農工作是一篇綜合性文章,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要轉變領導方式,優化資源配置,改善服務態度,提升服務水平,為搞好三農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一)轉變領導方式。一是轉變領導和干部隊伍的思維方式。要逆向思維,站在市場角度去指導農民經營和發展,使他們免受更多的損失。現在不同于過去那種催耕、催種、催糧、催款的工作方式,我們著重要以市場思維方式來指導生產經營和發展。前些年官渡口在發展黃姜上就是一個典型教訓,就是沒有認真研究市場。二是轉變工作方式。并不是天天和農民在一起就說明工作作風扎實,重點是要幫助企業、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經營中的技術問題、資金問題、人才問題。尤其是在技術支撐體系,大部分涉農部門沉積了很大一批技術人才,但是這批人才發揮作用很有限,我希望鄉鎮黨委書記、鎮長要不局限于“以錢養事”機制,既按“以錢養事”機制來運行,更重要的是要發揮每一個專業技術人才的作用,要重點研究用好、用活專業人才。現在老百姓最盼望的、最需要的是技術,技術要靠人指導,恰恰這是我們最弱的方面。90年代中期以前,農業農村服務體系是足以支撐當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但是現在是兩張皮,沒充分發揮作用。縣委、縣政府將認真研究這些問題,各鄉鎮也要研究,凡是有利于農業農村發展的有利因素都要積極調動起來,包括以錢養事機制下的那些專業人才,要研究流動機制,要研究對他們的重用,要發揮更大的作用。縣委、縣政府有信心和決心來搞這個事,希望各鄉鎮領導回去以后對鄉鎮站所轉達我這個意思,只要對農業、農村、農民和企業做出貢獻的,我們將建立一系列機制激勵大家來干事創業。
(二)強化資源配置。尤其是人才資源、資金資源、土地資源,要向農業農村傾斜配備。每個鄉鎮今年要重點干些什么事情,鄉鎮自籌資金怎么做,向上爭取項目怎么做,向上爭取資金怎么做,要有通盤考慮,要著重思考農業農村這一大塊。還有領導資源,如果領導都不愿到哪個鄉鎮去了,那個鄉鎮的項目也就很難做了,產業發展也就很難得到支持了。在資源配置上,請國土、金融、發改和其它社會發展部門要重點把項目往農業、農村配置傾斜,只要有利于發展,只要有利于農業農村經濟的繁榮,我們都要積極支持。
(三)提升服務水平。我們的農業農村工作者是黨和國家聯系農民的橋梁和紐帶,是黨和政府面向農業、農村、農民的窗口。尤其是干部的工作作風、工作方法、干部形象直接影響黨和國家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現在一些上訪人說,上訪找到縣以上的領導們都很好,鄉鎮和村里的大多是貪官,不理事,事實非如此,但足以說明基層干部的責任重大。我們來自于農民,作為農民的兒女,為農民服務是我們的職業,天經地義,我們必須要改善服務態度,要搞好服務;基層領導將來要擔任更大的領導,駕馭更全面的工作,也必須要改善服務;就是因為我們拿著國家的俸祿,我們更應該改善服務。
改善服務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要落實在實際行動上。一是鄉鎮要把便民服務中心延伸到村,方便老百姓辦事。二是要把政務公開、財務公開落實到鄉鎮,落實到單位,這是個蠻好的實踐問題。三是要關心弱勢群體。我們要帶著愧疚的心情去關心弱勢群體,是因為我們發展不快、發展不好,弱勢群體才會依然很困難。四是要堅決打擊地方惡勢力。對于橫不講理,欺行霸市,欺侮百姓的地方惡勢力,政府要理直氣壯執政,堅決依法打擊。除了該關心的要關心到位,該落實政策的要落實到位,該打擊的也要絕不手軟。請政法部門要切實維護農村穩定,保持高壓態勢,確保每一個公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同志們,今年是三農工作的一個新起點,做好今年的三農工作,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和問題,但我們也面臨諸多有利機遇,特別是中央1號文件的出臺,政策含金量很高,對我們這個農業大縣是十分有利的,我們要牢牢把握這個機遇,認真研究部署落實,共同努力推動的農業農村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