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防汛抗旱工作大會局長話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同志們:
這次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會議,是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剛才,會議表彰了年度全市防汛抗災先進集體和個人,水利局局長通報了全市防汛工作準備情況,糧食局、介紹了防汛準備工作經驗,書記還將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狠抓落實。下面,我就全市防汛抗旱工作,講五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總結經驗,切實增強抓好防汛抗災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年梅雨期間,我市先后六次遭受強降雨襲擊,頻率之高,強度之大,范圍之廣,時間之長均為歷史罕見,全市降雨強度超過50年一遇標準,少數地方超過百年一遇標準。等鄉鎮多次降雨,多次受災,災上加災。
面對嚴重的洪澇災害,全市上下團結一心,眾志成城,迎難而上,頑強拼搏,注重科學,敢于勝利,全力以赴迎戰洪水,將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在超額洪水面前做到了未失一堤,未倒一壩,未潰一垸,未損一閘,未死一人。實踐證明,我市各級領導和廣大黨員干部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是抗洪搶險的中流砥柱。今天,我們對防汛抗災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參加年防汛抗災的廣大干部群眾表示衷心的感謝。
總結這次抗洪斗爭,主要有四方面的經驗:
第一,反應迅捷,應對有序是我們奪取勝利的根本。市委、市政府在災害面前始終保持了高度的敏銳性和警覺性。6月18日特大暴雨后,全市上下迅速反應,把防汛抗災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市四防指揮部按照防汛抗災預案,先后啟動防汛抗災二級、三級應急響應。市“四大家”領導全部到所包工程和聯系鄉鎮指導防汛抗災工作。全市184座水庫防汛指揮長在第一時間全部到崗到位,始終堅守在水庫一線指揮防汛抗災。市直各部門迅速進崗到位,認真履行職責,抗災工作做到了快捷、緊張、有序。
第二,精心謀劃,科學調度是我們奪取勝利的前提。市四防指揮部及時掌握全市水雨工險情,適時組織水利、氣象等部門會商,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將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去年梅雨期間,先后下達68次調度命令,尤其是實施石門水庫錯峰削洪,極大地減輕了洪水的壓力。全市水庫錯峰削洪5.3億方,沿江涵閘搶排漬水3.2億方,啟動排澇泵站搶排漬水1.48億方,水利設施抗災效益得到充分發揮。
第三,團結協作,顧全大局是我們奪取勝利的基礎。面對洪災,市直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主動調撥物資,安排救災車輛,安置受災群眾,開展衛生防疫等,積極投入到抗災救災中。廣大基層黨員干部沖鋒在前,戰斗在前,起到了政治核心、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形成了抗洪救災的強大合力。
第四,軍民同心,頑強拼博是我們奪取勝利的保證。駐地部隊和武警官兵在最危急的時刻,和廣大群眾一道搶險救災,哪里最危險,哪里就有他們;哪里最需要,哪里就出現他們,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先后投入武警官兵115人次,幫助轉移受災群眾1400人。
總結這次抗洪救災工作,我們得到什么啟示?那就是面對洪災,只要萬眾一心,眾志必定成城!只要不畏艱險,必能排除萬難!這是人民的抗洪精神,也是在發展經濟,建設和諧中應該大力弘揚的精神。全市廣大干部要把這種精神化為工作的動力,推動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二、正確把握形勢,切實增強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水火無情,天災難定。防汛抗旱,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事關全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這是天大的事。特別今年,舉世矚目的第29屆奧運會將于8月在北京舉行,做好各項防災減災工作,保持繁榮穩定的社會局面,對于維護國家形象、加快經濟社會發展,至關重要。各地、各部門一定要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深入分析、準確把握我市防汛抗旱的嚴峻形勢和艱巨任務,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防汛抗旱作為當前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好,抓出實效。
(一)氣候不確定因素增多,給防汛抗旱工作帶來了新挑戰。地理條件特殊,歷來為水旱災害頻發地區。特別是近幾年,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我市極端天氣與氣候事件增多,自然災害呈突發、多發、并發趨勢。年、年先后發生大洪水,去年發生了百年不遇的持續強降雨,今年年初出現了歷史罕見的雨雪冰凍天氣,5月份長壽、洋梓等地又遭受冰雹襲擊,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嚴重損失。據省水文部門分析,今年全省大部分地方降雨量正常略偏少,但少數地方呈偏多趨勢,有發生較重局部洪澇災害的可能。市氣象部門預報,今年汛期雨量偏少,有旱大于澇的趨勢。雨多成澇,雨少成旱,天行無常,氣候多變,我們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惕,隨時迎接災害挑戰,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水旱災害,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經濟社會發展提速,對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全面進步,這是全市人民團結拼搏的結果,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水旱災害的發生,對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產生活造成的損失越來越重,影響越來越大,有時還可能打亂全市工作部署。特別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高度重視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統籌安排好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因此,我們必須全力以赴抓防汛抗旱工作,為維護民生民利、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三)抗災設施標準不高,給防汛抗旱工作造成了新壓力。從總體上看,我市防洪基礎設施依然薄弱,防洪標準相對偏低,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普遍存在老化失修、帶病運行等問題。一是病險水庫多。全市184座大中小型水庫,有三分之一存在病險隱患,且大都地處偏辟,防汛道路不暢,防汛保安難度相當大。二是堤防險工多。全市15條堤防,除遙堤和圍堤外,其余13條都達不到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標準,有8處3700米的崩岸也急需整治,這些險情嚴重威脅著堤防安全。三是排灌設施弱。全市46座涵閘有43座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沿江排澇泵站75%的機組帶病運行,且大部分灌溉工程已運行30年以上,老化、失修、毀損嚴重,排澇能力弱,抗旱難度大,增加了工作壓力。
(四)應急應變能力不足,給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新課題。近年來,我們經過幾次大的自然災害的考驗,廣大干部群眾的應急應變能力有所提高,但部分地方仍然存在思想認識不足、應變能力不強、應急機制不完善、物資準備不充分等問題。特別是由于干部調整,部分新上任的領導干部,對防汛抗旱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存在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少數同志缺少防大汛、抗大災的經驗,給防汛抗旱工作帶來新的矛盾。
各地、各部門一定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認真分析今年防汛工作的新形勢、新問題,堅決克服麻痹僥幸心理,把形勢估計得嚴峻些,把困難估計得充分些,把措施考慮得周全些,把工作做得扎實些,確保今年防汛抗旱工作不出任何問題。
三、堅持以人為本,科學防災、依法抗災
防汛抗旱既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重要體現。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要堅持科學防災、依法抗災,切實做到八個堅持:
一是堅持統一指揮、協同作戰。防汛抗旱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各級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揮部必須加強管理,實行統一領導和指揮,充分發揮各成員單位的優勢和作用,調動社會各界力量,使“防、搶、撤、救”各個環節形成有機整體,切實做到有效組織、快速反應、協調有序、高效運轉。
二是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這是防汛抗旱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防災重于抗災,抗災重于救災。要常備不懈、防患未然,緊緊圍繞“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這一中心,始終把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放在工作首位,把防汛保生命安全、抗旱保飲水安全作為防汛抗旱工作的最終目標。
三是堅持強化措施、創新機制。防汛抗旱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工作機制,強化各項措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圍繞強基固本,建立和完善預報預警、應急搶險、抗災救災等工作機制,完善各項抗災措施和規章制度,進一步提升防汛抗旱工作水平。
四是堅持科學調度、有效防控。防汛抗旱工程是防汛抗洪、抗旱救災的基礎,科學調控是發揮工程最大效益的重要手段,在防汛抗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必須繼續抓好防汛抗旱工程的調度,有效防控洪水,科學調配水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工程效益。
五是堅持重點突出、統籌兼顧。近幾年來,我市水旱災害呈現并發格局,必須防汛抗旱并舉,重點突出,統籌兼顧。在防汛上,要突出抓好水庫安全度汛、山洪災害防御和中小河流防洪安全;在抗旱上,要重點抓好水資源的科學調度和應急抗旱水源工程建設,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努力保障工農業生產用水。
六是堅持群測群防、依靠基層。我市水旱災害點多面廣,一定要加強群防群控機制建設。要充分發動群眾,緊緊依靠群眾,集中群眾的智慧和力量,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形成抗洪搶險、抗旱救災的強大合力。尤其是防御山洪災害,要認真落實基層領導責任制,建立群眾參與機制,發揮群眾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規避災害風險,減輕災害損失,確保生命安全。
七是堅持應急管理、迅速處置。要因地制宜修訂完善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增強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建立有效的防汛抗旱社會保障體系,確保快速反應,及時投入,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要提高災害救助和恢復重建能力,確保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及時修復,盡快恢復災區秩序,保障受災群眾的基本生產生活。
八是堅持增強能力、提高水平。要按照“建設一流組織機構、培養一流專業隊伍、配備一流技術裝備、實現一流工作業績”的要求,加強市鎮兩級“防辦”的能力建設,特別是鄉鎮“防辦”,要配齊人員,保障經費,加強人員培訓和隊伍演練,努力造就一支素質高、能力強、反應快、作風硬的防汛抗旱工作隊伍。
四、明確目標任務,切實做好防汛抗旱的各項準備工作
今年,我市防汛抗旱工作總的要求和任務是: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堅持“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指導方針,緊緊圍繞“一個中心”(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三個重點(水庫安全度汛、山洪災害防御和中小河流防洪安全),扎實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努力實現“六個確保”(所有水庫不垮壩;萬畝以上垸堤不潰決;不發生大面積的嚴重內澇;城鎮和交通干線不受淹;山洪地質災害不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連續干旱70天,大中型灌區能抗旱奪豐收)。
目前,我市已進入主汛期,我們必須以臨戰的姿態和只爭朝夕的作風,從快、從細、從實做好迎戰水旱災害的各項準備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落實防汛抗旱保障措施,把握防汛抗災主動權,提高今年防汛抗災的安全系數。具體做好八項工作:
(一)加強防汛檢查。在6月中旬之前,各地、各部門要由行政領導帶隊,對全市所有水利工程再進行一次拉網式檢查,不漏工程,不漏地段,不漏部位。特別是對工程運行狀況、險工險段、重點部位和病險工程,要在規定時間內檢查督促到位,確保工程安全迎汛。
(二)狠抓整險除險。“汛前多除一份險,汛期少擔十分憂”。去冬今春,各地結合農水利建設,對一些險工險段和水毀工程進行了整治,但仍然有一些險情未完全消除,有些工程還未完全完工。一是要抓緊施工煞尾。對整險工程未完工的,工程防汛責任人一定要現場研究,現場督辦,加快進度,保質保量,限期完工,確保安全迎汛。二是要抓好隱患整改。對檢查出來的各類病險隱患,要逐一落實責任人,制訂整治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抓緊進行整治。汛前無法完工的,要制定臨時應急度汛預案,確保安全度汛。三是要抓好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對所有在建的水利工程,防汛指揮機構要強化責任,督促在建工程項目法人與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一起,共同編制汛期安全度汛方案,做到施工、保安兩不誤。四是要抓緊封堵沿堤水井。沿線500米以內的水井在高洪水位下極易出險,沿江各地要加強排查,逐一登記,落實保安措施。沿堤300米以內的水井,隨著安全飲水工程的實施,要逐步實行封堵;300至500米以內的,要落實責任,備足物料,加強觀察,隨時做好封堵除險的準備。五是抓好白蟻防治。千里江堤,潰于蟻穴。各地要繼續搞好普查,抓緊抓好白蟻滅殺。六是抓好泵站維修測試。重點要抓緊儲備備用配件,隨時開機搶排,解除農漬澇,滿足灌溉需要。
(三)依法清障除障。人不給水出路,水必與人為殃。清除洪障,還道于河,是實現人水和諧相處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強洪水管理的基本內容。目前,河道內亂采亂挖、植樹、水庫攔汊筑壩、堤壩和灌渠上植樹、耕種、亂堆亂放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且有加重趨勢,必須高度重視。對影響行洪安全的行為,堅決依法制止;對影響行洪的障礙,堅決依法清除;對于影響拆障的人員,堅決依法追究。設障單位和個人要嚴格按照《防洪法》和工程管理的要求,迅速組織清障。清障工作采取分級負責、分級督辦制,市里重點督辦和大中型工程設施清障情況,各地要明確清障重點,加大督查力度,確保工作實效。
要進一步加強河道采砂管理。前段時間,沿江各鄉鎮按照市政府統一部署,對河道采砂秩序進行集中整治,成效比較明顯,濫采亂挖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下一階段,各地要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由各鄉鎮長負總責,對未撤離河道集中停放的采砂船只,杜絕汛期河道采砂,確保河勢穩定和防汛安全。
(四)修訂完善預案。各地各部門要按照防大汛、抗大災的要求,結合水雨工情及相關因素,認真抓好防汛抗旱應急預案的修訂完善,推動防汛抗旱由被動向主動轉變。要繼續抓好江河湖庫防汛調度、分蓄洪區人員轉移、山洪災害防御、抗旱減災等常規預案的修訂完善,使其更加科學、合理、可操作。對已確定的各類預案,有關人員要進一步熟悉和掌握,特別是涉及到安全轉移的,要使帶隊干部和群眾心中有數。編制防汛抗旱預案,要充分發揮水利工程體系的作用,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利用雨洪資源,送走多余的水,留住有用的水。
(五)落實物資勞力。物資儲備不足、專用設備欠缺,是我市防汛準備工作中的一個突出問題。各地要采取國家儲備與民間儲備相結合的方式,嚴格按照市四防指揮部下達的儲備任務,購置和補充防汛抗旱物資,合理配備,加強管理。特別是大中型病險水庫、堤防及重點險工險段,物料一定要備足,保證應急所需。要抓好各類通訊設施的維修管理,確保防汛抗旱信息暢通;對目前尚無可靠通訊設施的地方,要千方百計予以解決。凡防汛公路不通的地方,要組織勞力,開通簡易通道。要針對農村青壯年勞力大量外出的實際,按照民兵建制,組建一、二、三線防汛搶險隊伍,尤其是沿岸,搶險勞力一定要落實到位,加強軍民聯防和培訓演練,提高實戰能力。
(六)加強水庫和河流防洪。我市防汛工作重點在,難點在水庫,特別是點多面廣的小型水庫和中小河流。這些水庫大都居高臨下,加上平時管護不夠,險情隱患多;大部分中小河流防洪標準低,少數根本不設防,一旦遇險,后果不堪設想。各地要逐庫、逐河落實行政首長負總責的責任、指揮長具體組織的責任、技術責任人業務把關的責任、崗位責任人組織日常工作的責任、安全責任人的監管責任,多重責任,多重管理,多重保險。特別對病險水庫,要高度重視,分類指導,因庫施策,積極整治。要編制控制運用方案,降低水位甚至空庫運行。要加強水庫日常管理,杜絕小型水庫無人管理的現象,對已改制的民營水庫,要加強行業監督和指導。要把防洪保安放在首位,完善措施,按章調度,確保萬無一失。
(七)加強山地災害防御。我市山丘面積大,地形復雜,發生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的可能性較大。這些災害突發性強、破壞性大,是山丘地區防汛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山丘地區一定要把防御山洪、泥石流災害作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落實應急預案,落實防范措施,把工作做細做實。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群眾躲災避險、自救互救、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要建立以鄉村和社區為基礎、全民參與為保證的群測群防體系,充分發揮地質災害專業監測機構的作用,切實加強山洪災害的監測和預防。遇到惡劣天氣,國土、氣象、水利等部門要緊密配合,及時險點險區暴雨預報,一旦出險,要立即報警,迅速轉移群眾,努力避免人員傷亡。
(七)積極主動調水抗旱。當前,正是農業生產的關健時期,水稻移栽、旱播種,都需要有充足的水源保證。各地、各部門要全力抓好現有水源工程的管理和應急工程建設,抓好抗旱水利設施的維修、配套和改造,在確保工程安全的基礎上,盡可能的多引江水,留住湖水,收好水庫尾水,力爭多蓄水、蓄好水。要充分發揮大中型水利工程在保障生產生活用水上的骨干作用,積極組織整修渠系,延伸灌溉范圍,切實做到能灌則灌,應保盡保,絕不允許有水源供給的地方、因組織調度不力干死農作物。要科學制訂水源調度運用方案,切實加強水資源管理,大力提倡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和團結用水。要加快水管單位體制改革步伐,使水管單位更好地服務農業抗旱工作。
五、加強組織領導,確保防汛抗旱工作有效落實
防汛抗旱,組織領導、責任機制是關鍵。各地各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完善機制,強化管理,確保防汛抗旱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開展。
一是要強化責任。防汛責任制的核心是行政首長負責制,這是《防洪法》的規定。各地、各部門要按照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和防汛責任制的分工,認真研究落實本地、本部門的職責和任務,做好防汛準備,履行防汛職責,服從大局,團結協作,密切配合,形成防汛抗災的強大合力。
二是要靠前指揮。各級領導特別是行政主要負責人,要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安排部署、檢查督辦防汛抗旱工作,深入現場、深入一線,了解掌握防汛抗旱工作,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在汛情、旱情面前,各級領導干部要及時到場,身先士卒,靠前指揮,精心組織搶險救災,確保防汛抗旱工作有序進行。
三是要嚴肅紀律。防汛抗旱,政令如山。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樹立絕對的權威,各地、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執行防汛抗旱紀律,服從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調度,切實做到雷厲風行、令行禁止。各級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在汛期要堅持24小時值班,及時準確地傳遞水情、雨情、旱情、工情信息,按程序上報。對工作不力、造成重大損失的,要嚴格依法依紀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同志們,防汛抗旱,事關全局,責任重、壓力大、任務十分艱巨。我們一定要進一步加強領導,強化責任,完善措施,提高執行力,扎扎實實抓好防汛抗旱工作,以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勝利,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