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護理技術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1一般資料
本院是隸屬于武威市的三級乙等腫瘤專科醫院,目前開放床位500余張,臨床護理單元12個,特殊護理單元11個,護理人員370人,其中本科學歷56人,大專202人,中專112人;副主任護師3人,主管護師29人,護師89人,護士249人。
1.2方法
1.2.1傳統紙質檔案管理
2010—2011年護理部將所有護士的畢業證、身份證、執業證、資格證復印件按科室裝訂成冊并定期更新,將榮譽證、進修結業證等復印件按類別分別裝訂成冊,并定期更新。
1.2.2電子技術檔案管理
2012—2014年護理部按來院時間為護理人員編寫檔案號,以護理人員的姓名及檔案號為名稱建立文件夾,將畢業證、身份證、執業證、資格證、榮譽證、進修結業證等各類證件的掃描件以子文件夾形式保存于其中;將護理人員基本情況登記表(包括護理人員的基本信息,學歷,職稱,家庭情況,獎懲記錄,科研及論文情況,每月護理部理論、操作抽考成績,進修情況等)存入文件夾內,形成電子技術檔案。護理部定期或不定期更新技術檔案并保留備份。
1.3評價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管理方法更新、整理一次花費的時間,資料保存的完整性以及護理管理人員對兩種管理方法的滿意度。
1.4評價方法
工作人員分別記錄更新一次檔案所需時間,每月一次;每月統計科室、個人審核資料保存是否完整;采用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表,每季度對護理管理人員進行滿意度調查,并匯總結果。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1為差異有顯著性。
2討論
2.1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在電子技術檔案中,可以通過計算機搜索功能,快速查找相關人員的資料,方便護理部對全院護理人員進行培訓、考核,同時還可以客觀了解護士繼續教育以及科研論文等情況。觀察組在更新、整理技術檔案時消耗的時間較對照組明顯減少(P<0.01)。通過電子技術檔案,護理管理人員可隨時了解護士個人的工作表現及晉升情況,動態掌握護理人員資料,改變了以往因人員資料繁多查詢困難的局面,節省了時間、人力、物力,提高了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2.2資料保存完整
紙質版檔案在辦公室搬遷、借閱、保存不當等情況下可能會遺失,而電子技術檔案管理充分利用了計算機的優點,彌補了紙質版檔案管理的諸多不足,使得資料保存更完整。觀察組資料保存較對照組明顯完整(P<0.01)。護理部對全院護理人員的電子技術檔案存有備份,要求科室管理人員對科室護理人員的技術檔案也存有備份,保證了資料的完整性,減少了資料遺漏、丟失等現象。
2.3提高管理人員工作滿意度
護理部存有全院護理人員的電子技術檔案信息,并由專職人員管理,負責完善基本情況登記表,各類證件掃描件的存儲,理論、操作考核成績的錄入,并負責定期更新;各護理站及特殊護理單元均有科室護理人員電子技術檔案,由護士長或護理組長負責。電子技術檔案的實施減少了管理人員整理、更新技術檔案的時間,且方便查閱,增加了管理人員與護士、患者溝通交流的時間,提高了護理管理人員工作滿意度。表3顯示,觀察組管理人員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
2.4體現人文關懷
護理人員家庭關系的建立便于緊急情況下護理管理人員查找其相關信息,了解護理人員的家庭背景,方便護理部主任、護士長與護士間的溝通,幫助護士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對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可激發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提高護理質量。
2.5節約人力及資源
改變了以往各類證件復印件由各科室護理人員復印、上交護理部、護理部工作人員按類別順序排列的工作方式,電子技術檔案管理由護理人員將各類證件的掃描件通過QQ等方式傳至護理部,護理部按技術檔案號入冊,節省了護理人員復印、上交檔案所花費的時間,節約了護理部工作人員整理、更新技術檔案的時間,同時也降低了紙張的消耗,節約了人力及資源。
3小結
1.1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培訓方式,根據培訓大綱的內容采取多媒體教學、自學和幾種演示等方式,由帶教老師指導授課。而實驗組則在此基礎上加用護理安全教育措施:
(1)教學方式設計。設定教學目標和實現目標的方式以設計教學內容與方式,對于護理操作技術操作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分析,找出護理風險點,并根據風險點輔以相應案例分析。
(2)安全教育實施。教學過程包括認知階段與強化階段。認知階段要對護理操作的各方法及其注意點進行識記,同時告知其護理風險點,并經過提問討論得出應對風險的措施。而在強化階段,護理人員要經過實操對自己的護理技術操作進行評價,判斷自身行為是否安全,是否在護理操作過程中保護患者,能否根據不同情況作出靈活的處理。
1.2評價方法
在培訓結束后,對兩組護理人員進行考核,內容包括理論成績、操作成績和不良事件發生人數,以比較不同教學方法的效果。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分析,以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結果表明,實驗組護理人員的考核成績較好,理論得分與操作得分的差異均高于對照組護理人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6.7%,低于對照組的35.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論文摘要: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現代護理教育有重要的影響,為護理技術教育提供了更寬、更廣的平臺。
自2O世紀5O年代起,學習理論經歷了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等不同發展階段,行為主義注重外部刺激的設計,認知主義著重知識結構,建構主義則關心學習環境的設計。行為主義和部分認知主義偏重于教師的教,而建構主義側重于學生的學習。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把知識從外界直接搬到記憶中,而是用已有的經驗在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下獲取、建構新知識的過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對現代護理教育有重要的影響,為護理技術教育提供了更寬、更廣的平臺。在護理技術課中運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導入學習氛圍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對外部刺激和知識的灌輸首先充滿了興趣,才會對知識進行整合。才會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才能營造出一個生動而豐富的學習氛圍。學生的主動性、自控性、積極性得到提高,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進行護理技術課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層次來為學生建構新的知識體系提供晟適合的方法。上課時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端莊穩重的儀表,和藹可親的態度,高雅大方的舉止,嫻熟的操作技術,從容不迫地實施護理,鎮定自若地搶救患者。以及用為護理事業勇于獻身的同行的事跡和在醫院發生的各種醫療糾紛問題等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對護理技術課產生濃厚的興趣。逐漸明確這門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為整節課甚至整門課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為學好護理技術這門專業課打下堅實的基礎。
2創設學習情境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情境是學習者可以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由學習的場所,知識依賴于具體情境。在護理技術課的教學中,模擬醫院的環境和患者。使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加深對護理技術的理解和應用。如在鼻飼法中可以設置為一位剛做完口腔手術的患者和一位昏迷不能由口腔進食的患者插管。如何才能順利完成;再比如口腔護理。可以設置為一般患者和一位年歲高、昏迷了~兩個星期的老太太(滿口假牙)進行護理,總結二者之間的區別,在擦洗的過程中使用的棉球會不會一樣呢?再比如在注射、輸液時,給一位成年人和一位小孩扎針時進針的角度、進針的部位和進針的方法又有什么不同?再如灌腸時哪些患者適合做大量不保留灌腸。哪些做小量不保留灌腸,哪些做保留灌腸?他們之間又有什么不同呢?通過對比,設置情境。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受到啟發和思考,這樣通過創設學習情境來加深對操作的印象。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學生學習護理技術時,對操作課的興趣優于理論課的興趣,學生在講解、演示、分組練習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整合,構成自己知識的內涵,從而為學生建構新的知識體系提供了條件。也滿足了學生動手、動腦的需求,留給他們更多的操作空間。學生動手能力方面得到了較大的提高,同時也得到了許多快樂,當然對做得好的學生應給予適當的表揚和鼓勵。激勵學生的學習信心。讓表現突出的學生給大家演示或指導同-/b組的其余學生,這樣可以推動學生在護理技術課中順利完成預定的學習目標。
4反饋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