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小學生數學獲獎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調查人:
學號:
姓名:__
調查對象:
井研縣XX小學
調查內容:
關于XX小學素質教育的開展情況
調查目的:
通過對XX小學素質教育開展情況的調查,了解我縣素質教育的開展情況,了解現代學生的素質修養,為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學指明方向。[文秘站 ()幫您找文章]
調查方法:
調查法、問卷法、統計法、列表法、圖示法
調查時間:
20__、9——20__、1
從今年九月開始,我開始著手調查XX小學素質教育的開展情況的調查。通過近三個月的調查取證,我發現XX小學的素質教育開展的有聲有色,并且非常有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成立了以教導副主任胡艷鈴為組長的素質教育領導小組,在教師中成立了素質提高小組。
2、課程安排上做到了嚴格按國家標準開齊課程、開足課時。教學中嚴格按課表上課,不得擠占學生素質教育課。
3、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放手讓學生探求,尋求真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力求與生活貼近,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知識,在知識中學會生活。
4、為了培養學生個性特長,該校全體教師犧牲周六休息時間,在學校成立興趣特長班,教導處期初擬定活動計劃,按教師特長成立各種興趣特長組。讓學生根據自身興趣愛好、特點特長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興趣小組,學習特長技能。在周六興趣特長教育中,該校成立了以下特長小組:
(1)、舞蹈組
(2)、音樂組
(3)、豎笛組
(4)、口琴組
(5)、象棋組
(6)、圍棋組
(7)、籃球組
(8)、美術組
(9)、書法組
(10)、習作組
在分組時,該校本著尊重學生自愿的原則,讓學生自主選擇他喜歡的項目。對于對學校所成立的小組一個也不喜歡,什么也沒參加的同學,該校采用把他們分段集中起來,由其他老師組織、根據大多數學生意愿,學他們愿意學的知識技能。
4、該校每年還舉行一次冬季運動會,檢驗全校師生的體育運動成績,進一步提高師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拼搏意識,推進該校素質教育的深入和促進新課程改革的實施。
二、該校素質教育成績喜人。
1、教師方面
通過在教師素質提高小組的學習,該校教師各方面的素質得到了很大提高,取得了豐碩的素質成果:
(1)、毛俊玲、彭會群的論文《提高說話效益》獲國家級一等獎,毛俊玲指導學生在現場作文競賽活動中獲市三等獎。
(2)、余江的論文《如何提高課堂效益》《淺談課該》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
(3)、李靜指導在學生繪畫比賽中獲得省級金獎和銅獎;在中小學音樂教師基本功比賽中獲得市級三等獎;在“電信杯”美術書法賽中獲縣級三等獎;在首屆“蒲亭杯”中國書法大賽中獲得縣級三等獎;自編自導的舞蹈《籽呀》在井研縣素質教育成果展示中作為唯一的一所鄉村學校被井研縣教育局和井研電視臺錄像,并在電視臺循環播出。
(4)、譚英的論文《略談作文評改的原則》獲市三等獎
(5)、廖書林、鄒會鈴的論文《培養學生的主題意識,促進學生自主發展》《運用CAI提高課堂效率》獲市三等獎
(6)、胡艷鈴的論文《淺談訓練學生材料的收集與積累》或市三等獎《淺談活動課的教學原則》獲市三等獎、縣一等獎
(7)彭勝雄指導學生在數學競賽中獲得市三等獎
(8)、曾敏指導學生在數學競賽中獲得縣一等獎、她的論文《讓自主、合作、創造充滿課堂》獲縣二等獎。
(9)、李有才指導學生在數學競賽中獲得市三等獎。
(10)、李永中被評為“井研縣十佳輔導員”。
(11)、聶朝政在“蒲亭杯”中國書畫大賽中獲得縣級銀獎。
2、學生方面
(1)、李欣等同學在全國中小學生“我是五好小公民”讀書、
征文、演講比賽活動中獲國家級“優秀獎”(2)、廖溪的粘貼畫《我與小樹一起成長》獲得省級金獎。
(3)、熊文鳳的剪紙《喜洋洋》獲得省級銅獎。
(4)、宋蘭、熊文鳳、李陳艷、侯思宇、歐雯等同學在全國中小學生“我是五好小公民”讀書、征文、演講比賽活動中獲省級“優秀獎”
(5)、熊文鳳同學在樂山市現場作文競賽中獲得市三等獎。
(6)、代智慧、梅勇同學在樂山市數學競賽中獲得市三等獎。
(7)、李玉凱、胡佩君、周杰等同學在樂山市數學競賽中獲得縣級一等獎。
(8)、李玉凱同學在“新華杯”棋類比賽中國象棋小學組比賽中獲得縣第六名。
(9)、劉毅同學在“新華杯”棋類比賽中國圍棋小學組比賽中獲來鳳區第二名。
(10)、廖琴同學在縣中小學生乒乓球小學組比賽中獲得第二名。
3、校園文化方面
(1、)走進XX小學,讓人感覺耳目一新。該校將學生的優秀作品裝裱上墻。這些作品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真讓人難以置信這是出自小學生之手。這些作品,讓該校充滿了濃烈的有一定特色的文化氛圍。
(2)為了檢驗素質教育的成效,該校還每月舉行一次小型素質教育成果展,將每月各興趣特長小組的成果收集起來,在校內展示,并邀請家長和社會各界前來參觀和指教,發現問題及時改進。每期臨近期末,該校還將舉行一次大型素質教育匯報演出,不僅展示平時學生作品,還請學生現場表演。讓全社會了解他們的素質教育成果。
三、從XX小學素質教育的開展情況來看,我縣素質教育的開展還存在弊端。
1、周六的興趣班所開的素質小組沒有貼近生活。所謂素質教育,應以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高為目的,包括生產生活技能,教會學生學會生活,早日適應社會。如,可根據實際情況開設烹飪小組、營銷小組、瓜果蔬菜種植小組、小動物飼養小組、簡單機械小組等生活生產技能技巧小組。
2、在素質教育的開展過程中,由于師資力量有限,不能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因材施教,總是面向全體,因而在技能技巧方面特別突出的學生不多。
3、由于資金有限,在開設的素質小組中,很多小組設備設施和材料都無法配齊,只能按現有器材施教,因而效果不是很顯著。
總之,XX小學作為一個鄉鎮學校,在素質教育方面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業績,確實是難能可貴,也值得我們深思: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們究竟應該怎樣教學,應以何為指導思想,應采取怎樣的教學方式,才能讓學生成為適應社會,適應發展,適應生存的新一代的主人?
附:
1、XX小學師生獲獎比例統計表:
教師人數
34
教師獲獎人數
10
獲獎人數比例
30%
學生人數
584
學生獲獎人數
105
獲獎人數比例
2016課題調研報告范文一: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我校學生主要來源于縣城學校及其周邊農村的學校,城區學生與鄉下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興趣、學習環境多方面都有明顯區別。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使每一位學生樂學、善學、會學,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體驗學習的成功與歡樂。防止出現優生吃不飽,學困生難消化,厭學甚至輟學的現象。我們想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在課堂教學中,兼顧學生個體差異,讓不同層面的學生分別到達其思維最近發展區,從而使每一位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探索提升教師教學技能的途徑和方法,幫助教師掌握專業發展策略。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與目標
1、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1)對初中住校生和走讀生基礎知識、學習興趣、學習環境差異,對數學學習能力影響進行現狀調查、成因分析和優化分層教學策略研究。(2)探求初中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數學與個體差異的有效結合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他們之間的差異互補來促進合作學習數學的有效開展。
2、本課題研究的主要目標:研究本課題旨在引導教師注重學生差異、合理利用差異,探尋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的教學方法和途徑,創造出更為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數學課堂分層教學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將此實踐經驗推廣到學校
其它學科的教學活動中和學校的管理工作中。
三、課題研究的思路與步驟
本課題的研究分為三個階段。
1、研究的準備階段。
時間安排:20**、420**、8
(1)設計課題方案、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研究計劃。查閱大量文獻,掌握國內外關于學生個體差異對學習數學影響的研究概況,確定研究課題,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設計了課題研究方案,修訂、論證研究方案,集中討論并制定切實可行的研究計劃,使課題研究具有明確的目標。(2)進行課題組建設,使課題研究處于科學、規范的組織管理之中。把課題組成員分為三個小組。明確課題組成員的職責和分工。制定課題組階段性計劃。完善課題研究制度和組織紀律,包括理論學習制度、培訓制度、研究制度和檔案資料管理制度。(3)進行預備調查,根據調查結果修改、完善調查問卷,進一步明確研究的思路和目標。
2、研究的實施階段。
時間安排:20**、920**、6
(1)設計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與能力的調查問卷。三個小組分頭在實驗班學生中進行問卷調查,掌握大量真實的第一手資料。(2)組織課題組成員對問卷調查資料進行認真統計,著眼差異,進行現狀分析和成因研究,形成全面而詳細的分析報告。依據分析報告,確定實驗班學生的分組情況。學生分為好、中、差三個群體,每組6人,每類學生兩名。分組都是相對的,并非一成不變。(3)采用行動研究法,一方面課題組成員要根據自己研究的具體問題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撰寫專題論文、積累典型的研究案例。另一方面通過公開課、研討課、教學經驗交流、開展同課異構教學設計競賽與觀摩等活動,發現問題,調整實驗計劃。
3、成果形成階段。
時間安排:20**、720**
(1)整理實驗數據和資料,對實驗效果進行評價。(2)整理優秀教學設計、課例、案例系列,做好實驗的教科研論文成果匯編。(3)完成實驗研究報告。(4)召開課題展示會,展示匯報實驗成果。(5)完成課題研究報告,為課題鑒定做好充分的準備。
四、課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本研究采用整體取樣的方法,選取七年級11、12、13、14、15、16班,八年級9、10、13班、14班,九年級5、6班,作為研究對象,同年級其它班為對照班。
2、研究方法:(1)研究準備階段:主要采用觀察、調查、查閱文獻資料等研究方法。針對學生目前的學習現狀,通過觀察、問卷調查進一步確定研究對象。結合查閱文獻資料,確定研究的內容,為課題研究提供事實依據。(2)研究實施階段: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即把我組數學教師的每一節課堂教學,都作為我們課題研究的一個環節,在實際行動中摸索經驗。對每個階段,各個個案數據進行收集,將差異情況和解決策略按不同的標準分類、比較,形成檔案式資料。使教學的過程同時成為
研究的過程。并通過多個代表性個案的不斷探討、總結,形成一定的理論。(3)研究總結階段:主要采用經驗總結法。課題組成員積極對自己的研究活動過程加以回顧、反省、總結。
五、課題預期研究成果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課題組經過認真調研、統計和分析,撰寫《初中住校生和走讀生基礎知識、學習興趣、學習環境差異對數學學習能力影響的現狀與分析》、《探求初中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與個體差異的有效結合形式》、《分層教學與學生個體差異的有效結合》等調查報告和論文,幫助數學教師和教育管理部門了解初中住校生和走讀生基礎知識、學習興趣、學習環境差異對數學學習能力影響的現狀,以作為教師教學和教育管理的參考。2、通過本課題研究,課題組通過個案跟蹤和個別指導等方式拉近師生關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不同類型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小組合作學習,達到共同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幫助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差異、合理利用差異,探尋讓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的教學方法和途徑。加速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2016課題調研報告范文二:
本學期,有四個課題要結題,分別是朱春燕《小學數學開放性問題設計的研究》,肖烈《小學高段學生日記競賽的實踐研究》,齊麗琴《小學生語文閱讀習慣培養的研究》,陸立軍《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良好習慣的培養》。現將課題報告發到博客,望幾位教師抓緊撰寫,及時上交,爭取獲獎。
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良好習慣的培養
一、問題的提出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各學段的課外閱讀都作了明確的要求。如對3~4年級的要求有: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5~6年級的要求有: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
呂叔湘先生也曾說: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于老師課堂上講的占多少,得之于課外閱讀的占多少。我想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課外閱讀。
無論是《課程標準》這樣的法規性文件,還是語文泰斗的忠告,都告訴我們,課外閱讀不是可有可無的滋補品,而是與課內閱讀同樣重要的正餐。在多年的教學中,我們也能看到,語文能力強的小學生,幾乎都從長期的課外閱讀中受過益。所以現在我們的語文老師總是十分重視并鼓勵學生多讀文學作品及其他有益、健康的讀物。
但同時我們又發現現在的農村小學生多數不愛課外閱讀,而且在有限的閱讀過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諸多不良的習慣。這些現狀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終身閱讀習慣的培養產生較嚴重的負面影響。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我們有必要探尋農村小學生不愛閱讀及課外閱讀過程中的不良習慣的客觀因素和心理基礎,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矯正方法,以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外閱讀中去,最終使農村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二、研究目標
探尋農村小學生不愛看課外書及課外閱讀過程中的不良習慣的客觀原因、心理基礎,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矯正方法,最終培養農村小學生具有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三、研究對象:
農村小學三~六年級的學生。
四、研究內容
1、對現狀的調查與分析:在課題實施前對全校區三~六年級學生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包括:對閱讀意識的調查、對閱讀的材料的調查、對閱讀的目的的調查、對閱讀方法的調查。
2、實施的策略:通過調查和分析,確定合理的實施策略,如激發閱讀動機、指導閱讀方法、養成閱讀習慣。
五、研究方法
調查法,行動研究法,經驗總結法
六、研究步驟及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9至20**、1)
制定課題方案,對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學習相關理論,并確定合理的實施策略。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3至20**、6)
1、根據課題方案,在理論指導下實踐。
2、每個學期召開研討會,匯報信息,總結交流經驗,加強調控,不斷改進實施策略。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9至20**、1)
整理、分析研究結果,撰寫研究報告,展示研究成果。
七、課題組人員情況及分工
姓名成員情況分工陸立軍小學高級教師。多年擔任小學語文教學。幾次在富陽市論文比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組長。負責課題的全面實施,課題方案及研究報告的執筆,并指導和參與課題的實踐。姚清波小學高級教師。多年擔任小學語文教學。曾分別在富陽市、浙江省、全國論文比賽中獲獎。成員。負責現狀的調查與分析,并參與課題的實踐。包利芬小學高級教師。擔任小學語文教學二十年。曾幾次在富陽市論文比賽中獲獎。成員。參與課題的實踐。華玉蘭小學高級教師。擔任小學語文教學二十余年。曾在富陽市論文比賽中獲獎。成員。參與課題的實踐。
八、成果形式
階段成果:在實施的同時,進行小結和調整,寫出階段性報告和有關論文。
最終成果:結題報告,課題論文。
九、機制保障
1、學校重視。邀請課題研究專家和教學專家做課題顧問,成立課題研究領導小組,建立健全的課題研究組織。
近兩年來,他指導的學生中獲全國一等獎4人、省一等獎4、二等獎4人。特別是他打破臺州市汽修先例,首次帶領2名學生參加全國中職汽修技能大賽,就獲得團體賽一等獎第二名的好成績。2013年,他個人也獲得了一個全國一等獎第一名。在班級管理中,他注重喚起學生的自信心,重新培養學生對學習的熱愛,所帶班級被評為“溫嶺市先進團支部”。
2012年9月,他獲得浙江省第二十四屆“春蠶獎”稱號。近五年來,他作為汽修教研組長、汽修專業負責人,為學校汽修專業的發展上做出了巨大貢獻。主持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獲國家級實訓基地、浙江省示范基地與示范專業、臺州市精品專業等榮譽。帶領的汽修技能大賽團隊獲全國冠軍1項、一等獎3項、三等獎1項,省一等獎6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8項。
他被稱為“金牌教練”,連續六年擔任省級汽車類集訓隊團體賽項目指導教師、主教練,連續七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指導教師,他指導的學生先后在全國大賽上奪得兩個冠軍、兩個亞軍。論文《汽車維修高技能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實施模式研究》獲中國交通教研研究二等獎。他在教學中獨創“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導向教學”模式,深受學生和老師的喜愛。
多次被評為校優秀班主任,獲“溫嶺市教學能手”稱號,所帶班級獲“溫嶺市優秀團支部”稱號。她多次在省級、市級教學設計比賽、教學比武中獲獎,將代表臺州中職學校參加浙江省首屆心理健康教師技能大賽。有近十篇論文在各級論文評比中獲獎,其中《明天我不來了》心理健康個案輔導獲得浙江省三等獎,《一個獨生子女的個案輔導》獲臺州市二等獎,多篇論文獲得溫嶺市三等獎。指導學生參與浙江省精神文明風采大賽職業規劃類評比,獲浙江省三等獎。
曾獲“臺州市第六屆中職教師技能競賽電子產品一等獎”“臺州市師德先進個人” “浙江省中職教師技能大賽可編程序控制系統設計師項目三等獎”“全國職業院校教師大賽可編程序控制系統設計及應用項目(中職)三等獎”“臺州市中職學校教師教學大比武專業課一等獎”“臺州市教壇新秀”“溫嶺市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作為教研組的掌舵人,教研組工作開展規范、有序,曾獲“溫嶺市優秀師德模范教研組”稱號。擔任就業培訓處主任期間,他使學校的社會培訓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轉變。
曾先后獲得溫嶺市優秀黨員、骨干教師、教壇新秀、教學研究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多次在省級、市級說課大賽中獲獎,有二十多篇論文公開發表或在各級論文評比中獲獎。主持或參與過12項臺州市級課題,其中由他所主持的課題《中職數學夠用三維度與學生專業成長的探索》獲臺州市第四屆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他積極探索教學改革,先后編寫數學校本教材2本,參與省編數學同步訓練2套。
連續多次獲評校先進教育工作者和優秀班主任,獲溫嶺市優秀指導教師稱號。他多次在教師技能大賽中獲獎,如獲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技能操作(雕刻)競賽一等獎、臺州市中小學美術教師技能大賽(色彩組)一等獎等,指導學生美術作品也多次榮獲省地市獎項,其中學生葉蓉蓉獲浙江省中小學生藝術節美術作品二等獎。他的油畫作品《船說》被浙江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收藏,油畫作品《傳流》獲康達美術之星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