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文化海報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傳統文化藝術是擁有蘊涵富足的寶藏,它所蘊含的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審美角度、立異精神和藝術作品都對現代海報設計有著深刻的啟示與借鑒作用。中國富含深厚的文化特性決定了現代海報設計獨特的東方文化韻味,也形成了大量具備東方神韻的海報設計元素,這些元素充斥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已滲透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這些元素運用在旅游海報設計中就可以被更多的人所認可,由于在中國這個特定的區域里,這些具有深刻涵義的傳統文化也只是自己本民族的人們才能理解讀懂。在現代旅游海報設計作品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濃濃的傳統中國味。如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的人們對中國紅的喜愛、對祥云、龍圖騰的認可等等。優秀的傳統藝術豐富我們視覺藝術語言,是我們探索和發現新的視覺語言、創新視覺文化的源頭。首先,確定“天人合一”的審美標準。“天人合一”思想在自然觀上強調的“渾然天成”“物我為一”。這樣人與自然渾然一體的世界觀造就了人們對事物認識的統一性、辯證性、因果循環的整體思維方式,強調事物各方面辯證統一和相輔相成,體現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觀念。將這種特殊的思維方式,運用到藝術創作當中,則形成了中國當下特有的審美習慣和美學標準。同樣,“天人合一”的抽象觀念并沒有完全停留在哲學的理念中,也滲透到我國古代旅游文化觀念中,強調在旅游過程當中不光注重山水的自然特征,更多在意的是人與自然相互交融的境界。晉代陶潛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所反映出來的歸依自然、物我兩忘的境界,正是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因此,旅游海報設計要根植于傳統藝術精華的土壤中,把設計思維糅合到中華民族傳統的自然觀、哲學、思維方式中,取得意想不到的審美效果。其次,追求“發于天然”的藝術造詣。唐代張璪則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意在把繪畫藝術融入自然中,以自然為師,結合創作者心理情感,并將情感與寫實融合在一起,兩者交融呈現出最好的作品。這種追求“發于天然”的藝術精神反映在旅游海報設計中,則更多的是強調人們通過海報視覺符號而達到身臨其境、置身其中的感受和體驗,縮短游客和旅游地之間的空間和心理距離。再次,符合“美善統一”的價值規范。“美”與“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密不可分的統一整體,因此產生的傳統審美形態就必定帶著極高的道德意識。也就是說,藝術作品不但是視覺刺激的產物,也是社會價值規范的產物,包涵了人對自然生命欲求和現實社會的道德規范。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松竹梅象征友請與堅貞,大象寶瓶象征太平吉祥,石榴桂圓象征多子多福,仙鶴青松象征延年益壽等等,它都表達了人們求美求善的和諧愿望。因此,旅游海報設計不僅要表現旅游景區美好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而且不能脫離人們的審美標準和道德規范??鬃拥?ldquo;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君子比德”之說就是寓道德修養于旅游審美活動的突出表現,對旅游者的道德感養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宗教文化元素
“宗教情感與藝術的審美情感存在一定的差別,宗教中的如癡如狂的崇拜、義無返顧的獻身、驚心動魄的自殘行為,往往是與個人的生活目的、人生的價值等道德觀念直接相聯,而藝術審美情感與道德觀念的聯系則是間接的。審美活動本身只訴諸人的感情,通過對美的事物的感受和認識,獲得精神上的愉悅。”由此可以看出,宗教與藝術兩種思惟方式在運用想象和幻想把握世界的過程中異曲同工,相互共存,異同結合,使它們在對世界的認知和反映中,形成了相互浸透、相互交融的現象,使宗教中融入了藝術元素,藝術中滲透著宗教因素。同時,宗教與藝術對客觀世界的認知本領與方法又是同根共源,相輔相成,都運用了豐富的思維方式。黑格爾在《美學》中說:“如果談到本領,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而民間傳說,圖騰符號,原始歌舞、藝術與儀式等宗教活動同樣使用了豐富的想象,并且最大程度的利用與發展了這種想象。豐富的聯想和幻想,既是藝術思維的首要特征,也是宗教活動的主要方法。在現代社會當中,當宗教與旅游密切地聯系在一起時,旅游成了宗教傳播、交流的主要途徑和手段,宗教則成了旅游活動的重要動力和目的,宗教蘊涵富足的旅游資源,旅游則增進這一資源價值的完成,將其轉變為現實的旅游產品。在漫漫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宗教造就了絢爛的精神文化和光鮮的物質文明,開辟了豐富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許多宗教文化的景區已成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優秀宗教文化資源與文明旅游行為充分結合,更好地宏揚傳統宗教文化的精髓,盡顯宗教規范人道德、凈化人心靈、升華人境界的積極作用,更好地致力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因此,宗教文化元素在現代旅游設計中的運用,首先要建立在對宗教理解的基礎之上,而絕非的輕易挪用對某個圖形符號。只有宗教思想與旅游海報設計語言完美結合,精確傳達設計理念,才是宗教文化與旅游廣告互動關系的體現。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對宗教思想的逐步認識,使得中圖騰符號的利用價值得到不斷延展,雖然圖騰的原始意義發生了本質的改變,但體現宗教意義的圖騰符號或宗教傳說也已成為某個宗教旅游的象征或標識,給現代旅游海報設計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元素。如中國聯通標志,選用的是源于佛教八寶題材的“盤長”造型,取其“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之意,通過其文化的氣息與親和力來傳遞企業的精神理念。
三、民俗民風元素
1.形。
《史記》有云:形者,生之具也,即物體在人們眼中所呈現出來的外形與結構。傳統文化中關于“形”的元素不可謂不多,最起碼的古體漢字都頗具形態美。在現代海報應用中,設計師可以根據海報所要表達的內容與適合的人群,適當選擇“形”元素進行升華與應用。如作品《關愛》是我將原有的“形”進行拆解、分化、切割、變異所創作的公益海報,然后結合海報的預定宣傳目的與時代文化特征,進行再次重新組合與適當應用,這樣設計出來的海報不僅富有古典意境美,同時還帶有強烈的時代節奏感,既可以達到預期宣傳目的,同時還能彰顯文化內涵。
2.情。
不論對于哪一種文字方式來說,沒有情的存在就沒有靈魂,海報作為現代的一種重要宣傳手段,透過文字與圖形所滲透出來的情更是必不可少。而在我們已經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之中,情已然內化成為文化的一部分,比如說中國的書法。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標志,截止到目前為止各種風格的書法讓人應接不暇,設計師在設計時可利用這種多方式的文化,結合現代西方宣傳理念與宣傳手段進行合理的運用,在古與今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與切入點,設計出一種既富有民族感又包含異域特征的海報。
3.意。
指的是海報中所蘊含的思想,一張足夠優秀的海報應該可以使人們“顧名思義”或者見“形”思意。傳統文化元素在海報中的應用,并不是單純的為了給海報增加一些新花樣,更多的是在追求傳統文化元素背后所包含的意境。
二、海報設計中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1.中國書法元素
中國傳統書法歷經千年而不腐,其中蘊涵的文化底蘊與意境美。由此可見,現代海報設計應該對此加以合理利用。中國書法作為文化瑰寶,在有限的海報空間內實現無限的活動主題宣揚,科學適度將傳統書法在海報中加以利用,借助書法背后所隱藏的獨特韻味與古典美,為海報增加內涵、擴充形式,彰顯現代海報的獨特美。
2.中國剪紙元素
剪紙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藝術之一,大概可以追溯至公元六世紀,作為一門鏤空藝術,剪紙給予世人一種完全不同的視覺沖擊感,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且寓意也是相當廣泛。發展至現在,剪紙并不僅是高高被束縛于歷史舞臺上的一門藝術,其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更加的豐富與多彩,比如中國2008年奧運會福娃剪紙等的出現。現代海報設計師應該積極進行效仿與利用,在充分掌握、領會剪紙內涵的基礎之上,結合活動主旨,賦予海報以新生。
3.中國傳統年畫元素
相較于書法與剪紙,中國傳統的年畫其外形美、意境美更趨于明顯,不需要過多沉思便可領會其中含義,中國年畫追求的是一種民族認同感與共同精神積淀性,毫不夸張地說中國年畫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畫面標志。在對傳統年畫元素進行創作時,不能僅僅只流于表面,要注意挖掘年畫背后的意境,在追求形式的同時也要把握住年畫人物表情的動態特征,只有真正的領會、發掘年畫的文化底蘊,才能恰如其分地利用年畫元素展現自己的設計追求,讓觀眾領會到設計師的設計理念。
三、結語
提及文明的區別,以水平方向為準,同在相同時空的人們,不只是在生理方面突出了差別,在言語文明、思考模式、起居體系甚至為人處世等多個層面都有很多的差異;以垂直方向為準,古人和現代人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程度的區別,外在制造方法、社會體系、生命意義觀點、思考與表現形式的差異以及這種體系改變引發的文明改變,以至于言語文明的沿襲也產生了變化。文明的定義并不是固定的,文明的姿態復雜多樣,各個族系所擁有的文明也都極具個性,而且伴隨著各種要素的影響不停發生改變,雖然人類依然能夠以繁復多樣的文明現狀、文明姿態為出發點,掌握各個族系、各個時間段文明之間的共同點和連接性。文明極具共通的特色,是一個特殊組織人員共通的夢想、意義以及表現規則。但是文明可以通過學習來獲得,我們和文明共同發展,各個組織之間的文明也能產生交錯。人們經常提出當今社會正處在世界一致化的狀態,各個國家之間的文明隨著這個改變也在互相作用、互相滲入,此類文明的溝通最后實施與實際的各個層面。雖然歐洲的民族信念極具特殊性,我國大部分人民都不清楚基督總結的意義,但是未阻止我國人民共度圣誕節;雖然歐洲人基本都不了解陰歷和陽歷的差異,但是也不阻止我們共同歡度新年。
2海報設計中所體現的文化差異性與統一性
(1)海報中的文明特色統一性。
文明的沿襲是以標志為前提的,如言語符號就是標志中的關鍵一員,通過言語符號,文明能夠一代代沿襲至今,也可以發散到更加寬廣的區域中。標志依照感覺的差異能夠區分為三種——觸覺標志、視覺標志以及聽覺標志,言語是聽覺標志的一種,而符號是視覺標志的一種,圖標圖式在視覺標志中占據關鍵地位。海報以版面較大、傳播知識較廣、文化行為方式多樣以及視覺沖擊力較強等為特征,是優良的文明宣傳工具,也是平面規劃創作中的關鍵構成成分。它包含多樣的知識、專題突出準確、宣傳手段較多、展現方便、針對場景工具并沒有太多約束,因此大肆流行。人們熟悉的諸多世界級平面規劃者都在此區域擁有極具特色的創作。諸多世界性的平面規劃競賽也是評價這種展現方式來開展的。
(2)海報中包含的文化差異使其各具特色。
眺望海報規劃的歷史長河,世界著名平面規劃者們的海報創作都包含和自己國家文明有關的、特有而且極具特殊性的視覺標志,并且逐步將其改進變化為激烈的個體特色,讓觀察的人們在欣賞海報的同時就可以猜到規劃師的名字。日本之前有一個出名的規劃者——田中一光,他給日本流傳久遠的能劇所涉及的諸多海報都廣為傳承。能劇極具日本國家的特色,它產生于寺院神社的活躍氣氛項目中的“猿樂能”,在日本所有戲劇中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能劇的表演者不多,以劇本的表現為核心,是一種極具象征手法的戲劇。出演能劇的人們都必須以面具掩面,這也是能劇和諸多戲劇的突出差異,能劇起始于選定面具。田中一光利用面具的特色來設定能劇海報,在表達方式方面,他采用較多的幾何狀顏色使本來多樣抽象的面具和食品展開總結,概述其突出特色,并利用填補顏色的方式,加強海報的視覺感官碰撞的力度。不僅采用幾何狀顏色構造能劇面具來創造海報,還利用文字符號乃至于筆畫特色來涉及能劇海報。
(3)中西方文化碰撞所產生的“化學效應”。
各個族系、各個國家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文明差別;伴隨著世界一致化的進度,各種文明之間的溝通與滲入都變得極其普遍。各種文明都能夠變成視覺感官,在海報這個承載物上融合、撞擊,通常會得到令人驚喜的結果,進而達成目的。陳幼堅(有名的香港規劃者)創造的海報規劃創作,大多數都飽含了祖國文明的底蘊,而此類中國特色,又憑借簡單具體的當下規劃手段展現出來。他對自己創作的解釋是“:其實我的創作都是外在的。不過我能創造出優秀作品的原因是我了解祖國的文明采用哪種方式來表現,可以讓國民和外國人都感受得到中國特色。但是不能說明我深入掌握了祖國文明,你再問我一個問題,我不一定能夠給你一個好的回答。”運用此類各種文化融合的規劃概念來創作就是期望憑借世界性活動來表現我國文明與品質,憑借此類表現方式,使我國人民的自尊在世界平臺上爭取回來。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