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大學生工作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從消費觀念與消費內容視角來看,當代大學生消費意識日漸開放和多元化。這方面從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可見一斑。當代大學生消費對象和內容體系多種多樣,主要有日常的網絡消費、購物消費、娛樂消費、社交消費、學習消費等等。消費形式和內容多種多樣,彰顯了當代大學生消費能力、消費層次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也反映大學生消費行為背后的家庭經濟收入的提高。其中,人際消費占據很大一部分,這體現了當代大學生非常喜歡社會交往的個性特點。
2.從消費模式和方式視角來看,當代大學生消費傳統與現代消費模式并存,其中網絡消費已經成為主流。這主要體現在當代大學生一方面繼續在使用傳統的消費方式,比如親自到超市購物、到歌廳唱歌跳舞等等;同時,更加喜歡網絡平臺的消費方式,利用網絡平臺進行遠程學習、網絡購物等等,而且,網絡消費模式已經成為主流,更加現代化和時尚化,這些彰顯了網絡時代大學生們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變化。
3.從消費層次視角來看,當代大學生消費文化的差距日漸拉大。這方面主要體現在當代大學生由于各自的經濟來源有所不同,甚至有些差距很大,這就導致了消費水平的巨大反差,這其實是貧富分化和階層分化在高校的延伸,這種狀態嚴重影響了高校學生之間關系的和諧相處。
4.當代大學生消費世界呈現出享受性、非理性和異化消費等不良傾向廣泛存在。這方方面主要表在過度上網消費、過度奢侈消費等等,在消費領域展現了拼爹的發展態勢。同時,很多學生消費只憑自己的喜好,不管家庭的經濟狀況如何。這些都是需要高校德育工作引起重視的地方。
二、當代消費文化對高校德育工作的影響與挑戰
當代消費文化是大眾文化體系的一種,對高校德育工作帶來了諸多的機遇,同時,帶來了更多的是挑戰和影響,諸多問題在當前消費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創新中不得不思考和著手解決。
1.高校德育各個環節缺乏創新。這主要表現在高校德育工作在價值取向與理念、內容體系、模式與方式等方面的選擇上,沒有很好地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習實際、消費實際去規劃,使得高校德育工作嚴重缺乏親和力和吸引力。
2.高校德育環境更加復雜化與多樣化,彰顯了高校德育教育的公共危機的出現。這方面主要體現在消費文化背景下物欲橫流的社會環境和功利主義的校園風氣,嚴重影響了高校德育的美麗純潔環境和氛圍。
3.高校德育教師和專業學科教師的人文素質和道德素質有待提高。當代大學生消費文化急需健康引導,這就需要高校德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可是環視目前我國高校德育教師專業知識功底還不錯,但是人文方面的素養素質確實還還非常不足,從人文知識到人文行為等方面發展得非常不理想。
4.高校校園消費文化及公民文化建設急需加強。社會消費文化涌入高校,給高校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消費行為和消費價值觀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給高校消費文化帶來太多社會上的負面成分,使得校園消費文化場域出現了很多不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這表明了高校加強校園文化和公民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5.當代消費文化對大學生本人產生了諸多影響。一方面,當代消費文化讓大學生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生活;另一方面,也帶來諸多的消極影響。比如消費文化促使大學生道德觀陷入迷失的狀態、陷入平庸,消費文化的自利性消解著大學生的責任感與道德感,消費文化的多元異質性導致了大學生的道德與價值共識難以成型。這些都需要高校德育工作務必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地方,也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視域要多多關懷大學生的生活世界。
三、提升消費文化背景下大學生德育工作實效的路徑
消費文化對高校大學生及其德育工作產生了諸多的影響,也提出了諸多的挑戰和要求。鑒于此,高校應該主動應對,積極思考消費文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徑,不斷創新教育理念和觀念,樹立消費文化在內的多元文化德育工作視野;將課堂道德知識教育與實踐教育活動、校園文化育人等模式融合一起,形成高校德育的合力;將消費教育、公民教育和價值觀教育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不斷提升大學生的現代國民素質和品質;大力培養面向全球化和大眾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力求建設多師型的高校教師隊伍;注重德育文化環境建設,加強高校消費文化建設,以此建構起消費文化大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運行機制。
1.構建面向消費文化的高校德育工作理念與價值取向,推動高校德育工作健康發展。這就要求高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務必要樹立一種面向學生的大眾文化、手機文化和網絡文化等等文化世界的教育理念,將德育內容、目標和模式方式、評價體系等環節緊緊結合消費文化進行構思和建設。
2.構建面向消費文化的德育模式與方式,讓大學生在參與體驗中形成崇尚道德的勇氣和踐行道德的能力。這就要求高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凈化校園文化和校園消費文化,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導向功能、發展功能和調適功能;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引導和服務管理,引領大學生健康消費,強化學生身份認同和道德情感意識;積極探索實踐育人模式,結合大學生消費活動,引領大學生開展體驗式教育,科學激發當代大學生道德主體的自覺性自主性自愛自重性,全力消解消費文化的諸多異化功能,盡可能排除消費文化的負面影響。
3.構建適合當代大學生消費特點和引領消費的教育內容與教育目標,推動高校德育話語系統青年化。這就要求高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將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消費行為等納入德育內容和目標體系之中;同時,努力挖掘消費文化體系中蘊含的積極有益資源,將之融于德育教育之中,不斷擴大高校德育內容的現實關懷覆蓋面;將現代公民教育納入其中,全面開展當代大學生的價值教育、責任教育和生命教育;加強大學生道德勇氣、道德選擇批判和道德踐行的能力訓練,提升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另外,高校德育工作還必須要將“三觀”和中國夢教育納入其中,用主流價值觀去科學整合多元化的價值觀世界,以主流文化整合多元的文化世界,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的引領作用;根據消費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的不利影響,高校德育工作務必要注重大學生的人文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大學生人生價值追求的境界和層次。
4.建設面向消費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為高校德育工作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的師資隊伍。這就要求高校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根據消費文化對教師的要求,根據消費文化下大學生的行為和語言特點的引導要求,通過各種平臺,采用各種形式,從文化、專業、現代教育技能等方面全力提升德育教師的人文素質和綜合素質,從多元文化背景下提升德育教師的教育能力。
一、十幾年來高校擴招及高校教育改革的推進
對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造成很大沖擊,也使得學生群體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校出現了學生群體越來越小型化、分散化和個體化——如“同班不同學,同學不同班”。這就要求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突出大學生合作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的教育要進宿舍、進QQ群、進微信,以適應學生生活環境的新變化。
二、現在的大學生家庭主要有四種類型
獨生子女家庭、經濟困難家庭、單親家庭、流動家庭。學生之間存在著多種差異——城鄉差異、貧富差異、興趣差異及思想觀念差異,從而產生了不同類型的學生群體。獨生子女的廣泛存在,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現實。這些九零后大學生當中,由于學業或生活的壓力,將來畢業或就業的焦慮,不少人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素質脆弱和人格嚴重缺陷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因材施教、以“學生為本”,采用柔性化教育手段來及時解決這些問題。
三、與時俱進的柔性化教育模式
柔性化教育是相對于傳統的剛性教育手段來說的,其實質是一種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教育模式?!叭嵝曰逃J健笔窃谘芯咳藗冃睦砗托袨橐幝傻幕A上,采用非強制方式,通過對被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響,以潛在的說服了讓其自動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從而影響其思想意志并轉化為自覺行為。它隱含著一種更加深沉的大愛,具體運用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就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全新教育理念。新時期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呼喚中華傳統文化的回歸,呼喚對學生無形無疆的“大愛”,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融入更多的人文關懷,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對立感和抵觸情緒,從而使受教育者更加尊重理解教育工作者,并激發熱情,主動積極地接受道德的洗禮。
四、柔性化德育教育的具體實現途徑
(一)增強班級凝聚力,開展主題班會活動。
主題班會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輔導員向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有效手段。第一,可以利用一些重要的節日,可以抓住以節日名字為主題開展內容豐富的主題班會;第二,主題班會的形式要需互動性與多樣性。輔導員可以通過做游戲等方式,增強班級的凝聚力;第三,可以在班會上增加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活動環節。主題班會設置師生搭配游戲,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二)培養學生民主意識,定期舉行民主生活討論會。
培養大學生民主意識,是提高學生自身良好發展的重要環節。為加強學生民主意識的形成,班級可以定期舉行民主生活會。一方面可以讓班級的生活委員定期組織民主針對校園環境、活動等方面進行交流會;另一方面可以針對每一時期的國家政治形勢,聚合黨員和預備黨員來召開主題民主生活會,進行相互交流,探討國家時事和校園情況。
二、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環境的重要途徑
(一)增強學習風氣,建立各類學習小組。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輔導員可以通過對學生的需求了解,對學生進行分類為考研群體、考公務員群體、就業群體??佳腥后w可以在校外邀請一些考研專家為學生進行考研指導。公務員群體可以讓公務員學習小組之間相互交流。就業技能群體可以讓輔導員為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方面的技能培訓,以真正地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質量。
(二)提高社區文化氛圍,進行社區文化建設。
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學生社區文化的建設,為營造良好的社區文化氛圍,進行社區文化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其他高校的寢室,喚醒他們愛護寢室的良好意識,激發營造良好寢室環境的動力;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開展寢室文化藝術節等活動,促進學生形成視寢如家的文化氣息。
(三)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定期開展黨員“一對一”幫扶活動。
黨員,對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發揮著領導性作用。為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我們可以定期開展黨員“一對一”幫扶活動。第一,讓每位正式黨員和預備黨員選擇幫助的下屆黨員群體,形成良好的黨員互助作風;第二,積極鼓勵每位正式黨員和預備黨員帶領下屆黨員群體參加義工活動,為學生群體起好帶頭作用;第三,讓每位黨員和預備黨員幫助班級中的一名普通學生。通過輔導學習、談心等方式,發揮自己的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三、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方式的創新途徑
(一)轉變傳統教育理念,實行服務式管理方式。
面對新時期的大學生,需要轉變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方式。一方面需要從傳統的教育管理理念轉變為現代化的教育服務理念。輔導員需要有服務理念,設身處地為學生考慮,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需要從傳統的管教型方式轉變為服務型教育方式。輔導員應該融入到學生群體中,用真心為學生提供服務,變“管理”為“服務”,變“命令”為“引導”。
(二)拓寬師生溝通渠道,發展微信溝通平臺。
作為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輔導員,需要跟進時代的發展,挖掘微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使用潛力,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的實效。第一,可以建立微信語音群組,高效率地開展大學生思政工作;第二,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便于心理輔導;第三,可以利用微信新開發的微信公共服務平臺功能,為大學生建立學習、生活、就業等方面的公共微信平臺系統。
(三)豐富學生社會實踐內容,發展兩課相結合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