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茶文化的重要價值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茶文化;高校教育;思想教育;應用模式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如何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已經成為高校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特別是提出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人才以及“四個服務”要求的新形勢下,如何更好的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教育,積極探索“多元化”教育模式,應當成為高校學生思想教育必須認真研究的重大問題。茶文化作為我國具有悠久歷史以及能夠與現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體系,茶文化中的“理敬清融”理念,能夠與高校學生思想教育進行有效的結合,進而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以及價值觀塑造。盡管當前一些高校已經開始重視思想教育與茶文化的結合,但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仍然沒有對其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而且運用的也不夠到位,還存在一些誤區,因而必須對此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這將有利于促進高校思想教育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1茶文化在高校學生思想教育中的運用價值
茶文化起源于中國,其意為在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學、茶藝等。茶文化屬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范疇,并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說它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濃縮,中國茶文化發展形成過程中不難發現其蘊藏了大量豐富的教育素材,深入發掘其教育功能效果顯著。從古至今諸多文人雅士將品茶作為體悟人生和勵志的手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黨的十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茶文化,由于其具有很多思想性,因而能夠在高校學生思想教育中發揮作用,特別是在當前高校學生思想觀念發生深刻變化的形勢下,將茶文化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更具有重要意義。一是能夠提升學生思想境界。茶文化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在全世界都具有很高的聲譽,特別是在傳承與發展過程中,茶文化已經形成了灑脫、寬容、仁愛等一系列文化體系和文化內涵,因而其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和引導價值。從這一點來看,茶文化可以與大學生思想教學緊密結合起來,能夠使茶文化中蘊含的豐富思想內涵用來開展思想教育,比如“茶藝、茶德”可以用來教育學生提升自身的修養以及培養自身的能力,特別是“理敬清融”文化,能夠對大學生具有很強的教育價值,對于提升大學生思想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因而一定要重視茶文化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價值,通過有效的結合,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二是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當前很多大學生身心健康問題已經是一個普遍性問題,特別是一些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對比較薄弱,這與“德才兼備”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很多大學生心靈十分脆弱,因而一定要加強對他們這方面的教育工作。將茶文化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能夠對大學生身心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特別是茶文化“和敬融禮”的精神,使大學生能夠對此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這樣能夠解決大學生的一系列困擾和困惑。茶文化還能夠陶冶大學生的情操,使大學生通過茶文化讓自己對世界、對社會、對人生、對自己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進而能夠使大學生的人生觀得到升華、世界觀得到改進,這必然有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三是能夠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當代大學生,是對高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這就需要加大這方面的工作力度,特別是在思想教育方面,要在這方面下更大功夫。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的茶文化不僅歷史悠久,而且還屬于“集大成”的文化,可以說屬于中華民族的財富,對于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使大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價值,比如“茶道、茶禮、茶德”蘊含是豐富的文化內涵,不僅可以培養大學生的文化素質,而且也能夠提升大學生的修養,更能夠使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提升,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為人處事上,都會使學生變得成熟,同時也會提升自身的承受能力,而不再是“玻璃娃娃”。
2茶文化在高校學生思想教育中運用存在的問題
盡管當前一些高校在開展思想教育方面,已經對茶文化進行了一些研究,而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說明茶文化在促進思想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但從總體上來看,仍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需要引起重視。一是重視不足。高校在開展思想教育的過程中,盡管一些學校已經開始運用茶文化,而且也有目的的開展了一些課程,但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不足,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重視程度仍然不夠,還沒有將運用茶文化作為重中之重,只是開展了一些滲透的工作,因而效果并不理想。還有個別高校在開展思想教育方面,雖然認為茶文化具有很強的作用,但在教育教學方面,卻存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甚至不要的問題,這樣的思路根本不可以將茶文化更有效的應用于思想教育當中,而只能是一種形式主義,效果也不可能理想。二是缺乏融合。從當前一些高校的運用情況看,盡管已經將茶文化納入到思想教育當中,但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融合度相對較低,同樣會制約運用的效果。比如從茶文化來看,不僅包括簡單的茶事活動,而且還有很多的延伸以及文化活動,比如茶戲劇、茶故事、茶詩等等,這些都能夠運用到思想教育當中,但當前很多高校還沒有對這些內容進行有效的開發和利用,同時也沒有與思想教育進行深度融合,特別是很多教師本身對茶文化的理解就不夠深入、也不夠到位,在具體的教育教學時也根本不可能起到很好的融合效果,這一點一定要引起重視,教師一定首先要深入了解、體會和理解茶文化,進而進行融合教學。三是實踐較少。當前一些高校在運用茶文化的過程中,實踐內容相對較少,更多的是一些“理論說教”,但與茶文化相關的一些實踐活動少之又少,這就無法讓學生更深刻的理解茶文化的內涵,而只能是了解一些相關的理論,“知行合一”的目標根本無法體現。眾所周知,對于茶文化來說,既來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應當多開發一些與茶文化有關的實踐項目,并且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教育、引導以及服務的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茶文化在高校學生思想教育中有效運用的對策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特別是按照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人才的要求來看,在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教育方面,應當將茶文化作為重要的內容和模式,堅持問題導向,著眼解決當前高校學生思想教育運用茶文化方面存在的不足,重點在以下三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提高重視程度。對于高校來說,要想使其文化的作用得到發揮,首先必須高度重視茶文化的運用,要鼓勵、支持、引導,這樣才能起到作用。這就需要高校在開展學生思想教育方面,一定要將茶文化納入到思想教育體系當中,特別是要充分發揮茶文化“集大成”的重要優勢,積極探索運用茶文化開展思想教育的有效模式。高校應當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力度,比如可以建立“茶文化學堂”,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加直接、更加具體、更加深入的接觸茶文化。而是要真真切切的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入手,積極引導教師學習茶文化、運用茶文化。二是強化相互融合。在高校學生思想教育方面,要想使茶文化更好的運用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融合”這篇文章,否則根本不可能起到效果。要想使茶文化更好的融合于思想教育當中,一定要對茶文化進行深入的挖掘,找出茶文化當中能夠與思想教育相融合的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使茶文化的作用得到發揮。比如教師在運用茶文化的過程中,一定要對茶文化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運用“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方式,找出茶文化當中的“現代氣息”,并與之有效結合,進而融入到思想教育當中,這需要廣大教師進行深入的研究,首先自己就要成為“茶道、茶藝、茶德”的“高手”,在此基礎上,才能開展思想教育,才能讓學生信服。三是加大實踐教育。“知行合一”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重要的教學方法,在運用茶文化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實踐教育。在這方面,高校一定要為教師開展茶文化實踐教學開辟渠道,應當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力度,比如可以多與茶藝館進行合作,一方面可以對茶藝館進行宣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茶藝館開展一些實踐教育,讓學生切身體會到茶文化的生活氣息,而不只是簡單的說教。要高度重視學生實踐內容的拓展,高校以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成立“茶文化社團”,既有利于宣傳茶文化,同時也有利于讓學生在“茶文化社團”中進行實踐鍛煉,同時還可以開展一些茶文化論壇、茶文化相關方面的比賽活動,更應當開展一些慶典,這樣能夠使學生參與其中,達到“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標。通過對高校思想教育如何更好的運用茶文化進行分析和研究,由于茶文化屬于傳統文化,而且還具有“集大成”的特點和優勢,因而能夠更好的應用于思想教育,特別是對于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等都具有重要價值。必須下力氣解決,特別是要在提高重視程度、強化相互融合、加大實踐教育等方面下功夫,使茶文化的作用得到更有效的發揮,使其成為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模式,推動高校學生思想教育取得新的更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邢雯芝.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價值與實現[J].福建茶葉,2015(5):58-60.
[2]李瑞.中國禮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J].教育導刊,2013(1):33-35.
關鍵詞:茶文化視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伴隨著社會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和進步,對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斷加大,對人才質量所提出的要求更加嚴格,加之,在我國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工作中,其主力軍就是高校所培養的學生。由此可見,進一步強化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具備積淀千年的茶文化,在我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中,茶文化居于至關重要的地位,其所包含的文化底蘊與德育內涵及其豐富。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茶文化緊密聯系起來,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茶文化,還能夠實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的提升,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條件。
1茶文化的內涵
在我國茶葉的生產、經營等活動中,促進了茶文化的深入,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茶文化將多方面因素融入進來,促使具備一定研究價值的茶文化內涵的生成。在解讀茶文化內涵時,應當注重以下幾點:第一,通過茶藝方面,能夠將茶文化內涵,體現出來。通常來說,在茶文化中,茶葉屬于其中內容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與創造等茶藝內容,利用茶藝,能夠將茶葉文化的深廣與高雅等方面起到良好的襯托作用。第二,通過茶道方面,能夠將茶文化內涵,體現出來。人們在進行茶藝活動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精神境界就是茶道。對于茶葉而言,茶道屬于其中靈魂,發揮著重要的核心作用。茶道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靜與雅。第三,通過“茶德”,能夠將茶文化內涵,體現出來。在茶道中,“茶德”居于基礎地位,隨著茶文化的不斷發展,人們已經普遍認可“茶德”,在“茶德”中,要求茶自身的優良品質,應當匹配具備較高道德的人,充分運用該方面,有助于將茶文化的重要影響力表現出來。
2茶文化視域下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在茶文化視域下,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出來:第一,針對內容視角而言,我國茶文化包含極其豐富的內容,然而,針對價值角度而言,我國茶文化的價值性非常突出。通過解讀茶文化的內涵,我們可以得出,利用茶文化,能夠對人們完善、高尚品格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進一步強化茶文化的高效利用,能夠促使大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對大學生的知識體系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還能夠促進大學生道德品質的提高,幫助大學生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第二,在當前的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些缺陷與不足之處,這些問題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面對茶文化視域,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相關問題得到妥善處理,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第三,我國傳統茶文化具備系統理論體系,在茶文化的有關內容中,不僅包含儒釋道思想等傳統文化,還包括多個學科門類,例如:哲學、文學、倫理學、古代美學等。在傳統茶文化中,將儒、道、佛、詩詞、繪畫、醫學、宗教、書法等方面融入進來。在茶文化視域下,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大學生傳統文化學習活動的開展,在了解茶文化知識內容的同時,還能夠深入感知歷史文化的魅力,促使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還能夠實現學生審美能力與文化素養的提高。
3現階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
3.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與思維理解和行為實踐緊密聯系起來
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將技能實踐與精神文化緊密聯系起來,對于科學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而言,應當高度重視行為實踐與思想理念。然而,針對現階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情況,通過開展系統的分析工作,可以發現:其對思想政治知識教學活動重視程度比較高,很難有效地將文化理念與精神思維融入進來。在進行有關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時,教師雖然開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各項內容的講解工作,但是不能夠將多種元素系統加入進來,比如,有關思想政治理念、精神文化、行為規范等,這樣學生很難真正參與至思想政治學習活動中,不能夠真正理解思想政治教學活動的本質。在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由于不能夠充分融入思維理解與行為實踐,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活動的科學性與高效性造成了不利影響。
3.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夠與教學的針對性和廣泛性緊密聯系起來
針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需要關注多樣的內容。由于個體具備一定的差異性,學生自身的思維理念認知也就有所差別,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進情況。關于思想政治知識內容方面,因為學生具備不同的認知程度,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所表現出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自然而然存在一定差異,以思想政治教學為中心,所確定的教學方案也應當有所不同。然而,針對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活動的實際落實情況而言,因為教師的認知不夠充足,加之,教師不能夠充分意識到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特殊性,致使思想政治教學活動具備比較低的針對性,很難實現較高教學價值。從客觀方面來說,由于學生自身情況有所差別,其對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理解自然而然不盡相同。實質上,對于整個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而言,關于整個教學活動的實施價值方面,學生個體的訴求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開展實際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時,所實施的教學方案,應當具備一定的針對性與科學性。然而,針對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實際情況來說,其對學生個性化訴求關注程度比較低,亟需開展相關改進與優化工作。
4茶文化視域下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措施
4.1明確茶文化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價值
面對茶文化視域,在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其關鍵之處,就是應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統茶文化的重要價值,作出進一步確定。關于具體措施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幾點:第一,在高校的公共必修課中,可以將茶文化建設劃入進來,利用多樣化的措施,最大限度實現大學生學習范圍的擴大。第二,應當對大學生作為傳統茶文化傳承主體,這一地位作出進一步確定,不斷提升文化融合能力,有效促進創新工作的開展,在此基礎上,將傳統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第三,應當注重增強廣大教師的茶文化素養。作為教師應當掌握相關傳統茶文化的內容,與此同時,還應當掌握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在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將茶文化真正滲透進來。第四,在進一步強化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針對茶文化價值的可持續性與非功利性,還應當給予高度重視,將傳統茶文化的人文價值,凸顯出來。
4.2在專業教育中滲透中國傳統茶文化
在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為了能夠將茶文化的人文價值,高效體現出來,針對茶文化的專業教育,應當注重開展相關的整合工作。在進行茶文化專業教育整合活動時,應當對傳統茶文化與專業教育的契合度給予重視,并與大學生所學專業緊密聯系起來,激勵大學生通過自身專業知識內容,進一步探索并研究傳統茶文化,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茶文化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比如:作為文學專業的學生,針對與茶文化相關的詩詞和歌曲,可以開展相關的探究與討論活動,這樣有助于對茶文化的精髓內涵作出深入理解,以此來實現自身文化素養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作為畜牧獸醫專業的學生,可以對茶自身任勞任怨的精神做出探究,并對畜牧行業所需的職業精神與茶本身精神間所存在的關聯作出研究。與此同時,關于茶文化與專業實踐相融合的方式方法方面,還應當對其給予高度重視。實踐教學屬于隱性教育活動的范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提出了“三貼近”原則,實踐教學活動與該原則具備較高的契合度,能夠將“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這一先進教學理念表現出來。在開展具體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大學生到茶園進行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參觀茶樹種植、包裝、采摘等,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茶文化內涵。
4.3將中國傳統茶文化融入至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
在新時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園文化的熏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對傳統茶文化滲透至校園文化建設,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將茶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與價值的有效性充分體現出來。在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要想實現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與高效性的提升,就應當依托高質量的文化,不斷擴大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影響范圍,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提升。關于具體措施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應當將校園媒體充分運用起來,強化開展茶文化的宣傳與教育工作。高校可以通過校廣播、宣傳櫥窗、校報、互聯網、新媒體等傳統媒體與媒介,針對茶道文化,開展相關的報導工作,不斷增強茶文化信息的推送量。還可以利用校內外實訓基地,有效開展茶文化文化長廊建設活動,將茶文化的隱性教育作用,高效體現出來。第二,為了能夠將茶文化融入至校園文化活動中,可以利用多樣化的形式,如,激勵學生組織茶藝社團等,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幫助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利用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充分感知茶文化的陶冶。在校園各類晚會與慶祝活動中,可以將茶藝表演等茶文化元素滲透進來,幫助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充分感知茶文化的魅力。
4.4規范學生思想行為,幫助學生掌握優秀文化
在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為了增強教育活動的科學性與有效性,針對學生的思想行為,應當強化開展相關的規范與引導活動,通過對比形式,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優秀文化。面對茶文化視域,在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過程中,關于高校學生的思想與行為方面,教師應當注重將茶文化融入進來,這樣能夠使學生的思想文化變得更加多樣,還能夠對學生的行為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當前社會中存在著多樣文化,大學生對新思想的接受速度比較快,具備比較充足的時間對不同的文化接觸。所以,在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時,教師可以通過對比法的形式,選擇并運用茶文化精華,這樣能夠將學生茶文化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幫助學生自發地開展茶文化的學習活動,顯著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茶文化在學生思想領域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體現出來。
關鍵詞:普洱茶文化;和諧;云南;博物館;價值
彩云之南――云南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它也是中國乃至世界茶文化的主要l源地。在這里,數十個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孕育了歷史悠久、豐富多彩的中國茶文化。在這里,普洱茶文化獨樹一幟,是云南茶文化的重要標志,因為它已經上升到了生命哲學義理的高度,將普世和諧之美散播到世界各處。
1 普洱茶文化背景下的和諧世界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4700年前的神農時代,所以它的文化底蘊深厚,能夠代表中國人的文化價值觀與人生觀。從狹義角度講,茶文化代表了人類的精神財富,中國人講究茶的人文文化與茶藝精神,為其賦予了一定的社會功能,因此茶文化也見證了中國不同時代的不同社會文明發展形式。普洱茶文化就代表了云南各民族人民在發現、種植、利用、生產、加工、運輸、銷售、飲用茶這一系列生產生活過程,這足以證明茶文化已經存在于云南地方文化、思想觀念、生活習俗、以及文化藝術的血液流淌中,成為瀾滄江流域千年以來的文化及精神文明載體,象征著民族文化孕育于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傳承景象。所以可以將普洱茶文化視為是云南人民的精神寄托,它已經深入骨髓,成為地方建設和諧的基本象征。
在2002年的第七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上,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就談到“如果這世界上有什么東西能促進人與人間的關系,那就是茶。因為茶香甘醇,帶給人悠遠意境,它象征著中庸與和平。”中庸與和平也正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的為人處世之道,因此中國人借助茶文化與世界互動交流,這是再好不過的媒介了。當然也要看到,在當下物欲橫流、人類通過科技力量征服掌控自然的巨大支配欲望釋放背景下,現代文明所創造得更多物質內容也正在蠶食人們的原始思想,它所生成的各種異己力量也正在不斷摧殘著人們的心靈,導致了人的異化。在這種危機背景下,人類急需找回人類文明與生態文明的交互共融思路,解決內外危機交集所帶來的矛盾發展現狀,為人類未來文明社會可持續發展構建新基礎。在中國,瀾滄江流域下的云南民族文化就希望以普洱茶文化為核心,尋求茶文化與人文文化的相互融合,在該片土壤中生根發芽并結出碩果,為和諧世界創造打下良好基礎,可以將其視為是一種民族意識、氣質與品格的水融,這里不但包含了云南各個民族的傳統思想觀念、倫理道德,也展現了中國人民的價值觀與世界觀,反映了當代人的人生信仰與思想境界,這與國家的科學發展觀理念相互統一一致。
客觀來講,普洱茶文化對于社會和諧發展是具有重要價值意義的,而且這一價值也在日益凸顯。這主要是因為現代人在現代化科學技術、信息文化及喧囂城市氛圍中生活,它違背了人類與自然本應一體的和諧生態本質,所以現如今更多人開始不自覺的尋求再次親近自然本源與文化生態的機會,尋求那種與自然相融的和諧性空間,所以普洱茶正起到了此作用,它在文化價值上對應契合了現代人的現實發展需求,蘊含了更多和諧自然、質樸簡約的人文精神,從側面促進了人們社會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態文明的有效發展。當然,中國也依靠普洱茶文化實現了與他國之間的相互交流,促進了地區與地區之間的文化經貿往來,這對于人類發展,創建和諧世界是具有積極的現實價值與意義的[1]。
2 普洱茶文化的和諧價值
普洱茶的文化和諧價值體現在人與社會、與自然之間。普洱茶擁有千百年文化底蘊,惠澤天下眾生,無論是皇權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曾經得到其潤澤。現如今,普洱茶更是人們之間互通友誼,表達真情的“和諧飲品”,所以普洱茶這種從人類個體發展人性、人文交際的和諧功能價值是其它文化產物所不能取代的,它為人們所帶來的是風清正氣、民心和諧的社會風氣,也非常利于營造出那種振作向上、洗心滌厭的和諧氛圍,這對人與社會之間的長久交流是非常利好的。
普洱茶是寶貴的世界茶文化自然遺產,它被人們稱之為活著的世界茶樹基因庫,這就說明人類已經將其視為是人與自然相互交融的最好溝通紐帶,強調它的原始自然價值,包括它為人類所帶來的有益特性。我國作為普洱茶的重要起源中心與原產地,希望借助普洱茶的推廣來帶動國家環保生態產品的全面普及,也倡導現代化農業生產要走綠色路線,為人類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在如此背景下,普洱茶就象征了健康與財富,人們對它深懷感恩之心,將其視作大自然的慷慨恩賜,將普洱茶樹供奉為神靈并虔誠守護。現如今,在云南西雙版納等地的少數民族人民依然還保留著祭祀茶祖、茶神與茶魂樹的古老習俗,他們將其視為是對古老祖先的精心守護與崇拜[2]。
3 普洱茶文化的社會和諧價值體現
2016年7月~9月期間,北京周口店遺址博物館開展了《普洱歲月、茶馬春秋――普洱茶馬文化風情展》,這一主題活動展示了從我國清代到民國時期近300件茶馬文化實物與珍貴圖片,特別是以普洱茶“茗香隨風”為主題的中國普洱茶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展示更吸引了各方注目,它將普洱茶從古至今的千年文化都展示在人們眼前,強調云南普洱作為世界茶源、茶馬古道的重要標記,是中華民族一筆極為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在這里,普洱茶文化也與公眾生活緊密相連,進入平民百姓視野,鼓勵人們以茶示禮、以茶會友,展示了它之于國際、之于社會、之于人民的和諧之美[3]。
總結:品茗普洱茶文化,溫潤心靈,共建和諧人文社會,這也是普洱茶文化之于人類發展建設的重要功能。現如今,中國也在通過建設云南“綠色經濟強省”與“民族文化大省”來豐富茶馬古道內容,向世界普及普洱茶文化,希望通過普洱茶文化所承載的悠久歷史與和諧文化精髓來構建強大的文化聯誼體系,使普洱茶文化成為天下人的共同精神文明財富,將它的和諧價值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陸云.論普洱茶文化的“和諧”之美[J].大理學院學報,2013(8):59-62.
[2]王平盛,劉本英,成浩等.論云南普洱茶文化的歷史地位[J].西南農業學報,2008,21(2):5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