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文化創意行業研究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在世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有關資料表明,全世界文化創意產業每天創造220億美元的價值,并且還在以5%的速度遞增。杭州在 《杭州十大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05- 2010 年) 》 中提出 “創意產業” 要成為 “杭州文化的支柱產業”,并建立了創意產業園區,綜合實力已排名全國第五位。
一、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現狀
(一)發展勢頭良好
據初步測算,2008年杭州市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579.8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下同),增長17.6%,高于杭州市GDP增速6.6個百分點,高于杭州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速3.8個百分點,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杭州市GDP的比重達12.1%,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13.2%。
(二)以產業園區為依托
以產業園區為依托,促進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杭州確定將西湖創意谷,之江文化創意園 ,西湖數字娛樂產業園 ,運河天地文化創意園,杭州創新創業新天地, 創意良渚基地 ,西溪創意產業園 ,湘湖文化創意產業園 ,下沙大學科技園, 白馬湖生態創意城等十大園區作為主平臺,推動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實現集群發展。如果說“LOFT49”的出現,讓我們感受到了杭州城市一隅的神秘氣息,明白了什么是文化創意產業,那么如今西湖創意谷、之江文化創意園等十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加快建設,將有力推動杭州成為全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
(三)產業分層發展
以文化藝術、信息服務、設計服務和咨詢策劃為主要摘要內容的相關層,2008年實現增加值354.94億元,同比增長14.8%,占全部文化創意產業的61.2%。碩士論文,問題。碩士論文,問題。
(四)文化創意活動日益豐富
2008年,杭州堅持以“五個一工程”建設為龍頭,精心策劃和舉辦西湖博覽會、中國國際動漫節等重大文化創意活動,大力推進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旅游文化、廣場文化建設,不斷營造鼓勵創新的氛圍,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切實滿足老百姓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融資難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部分產業和公司效益下降,普遍出現不同程度的資金緊缺和經營困難,大量減少了在現代傳媒業上的廣告投入,同時,由于紙張、采購節目、工資等成本上升,以廣告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現代傳媒業2008年增加值增幅比上年下降19.5個百分點。杭州日報報業集團、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兩大主要媒體營業利潤增幅均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數和國內游客人數的增幅分別比上年下降8.5和1個百分點;旅游創匯增幅和國內旅游收入增幅分別比上年下降7.3和3.9個百分點,導致杭州市文化休閑旅游業增加值增幅比上年下降7.4個百分點。解決文化創意企業融資難問題迫在眉睫。
(二)部分創意產業政府保護嚴重,競爭能力不強
與廣播電視業不同,出版業作為一種壟斷性資源,不是依靠廣告盈利的,而主要依賴財政補貼,因此,長期以來地方主義、部門保護主義相當嚴重。目前杭州市的出版單位的性質、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各不一樣,上級主管部門也不同,各主管部門之間還存在復雜的級別隸屬關系,要進行全面整合,以達到資源充分利用的目的相當困難。各單位產業市場化發展意識不強,把出版業當作安排冗余人員、的“后院”,讀者意識、市場意識淡薄,經營效益低下。又如,杭州數字電視近幾年遭到市民壟斷非議,人們在安裝電視時,別無選擇。
(三)缺乏創新創意人才
文化創意產業需要有創意天賦的高素質勞動力資源的投入。有創意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前提條件,這就意味著文化創意產業必然在高素質人才集中的地方蓬勃發展。從目前從業人員構成情況來看,杭州文化娛樂業從業人員3.47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9682人,只占27.9%,而專業技術人員中,中高端人才只有10%。文化創意類畢業生中,真正能發揮創意作用的很少,中高端創意人才缺乏已經成為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瓶頸。
(四)法律保護存在漏洞
文化創意產業是資本知識密集型的產業,其產品創作成本很高,一部電影的拍攝往往耗資幾百萬元以上,一張唱片的錄制與發行耗資百萬元以上相當常見。但文化創意產品復制的邊際成本卻很低,而且易于復制、傳播、修改。因此,文化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難度加大。做好知識產權保護是文化創意產業良性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如何填補這一法律漏洞,加大保護知識產權的力度,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碩士論文,問題。
(五)休閑娛樂場缺乏層次感,特征不鮮明
杭州大大小小的娛樂休閑場所較多,但各場所缺乏層次感,特征不鮮明。如杭州的宋城、杭州樂園等都是綜合性的游樂場所,差別不大。各文化休閑項目處于分散的、淺層次的、粗放式的階段。我們應該根據人們生活水平,分設層次不同的休閑游樂場所,同時,根據杭州游樂人士追求個性的特點,設立多個個性鮮明的游樂場所,改造現有傳統文化資源,開發現代意義上的創新性休閑娛樂項目。
(六)產品科技含量低,知名品牌少
與工業制成品等相比,文化產品更需要科技創新,也需要創立自己的品牌。文化產品科技含量提高,不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還賦予了產品獨有的特征,在一定時間段內,形成壟斷優勢,賺取豐厚利潤。文化產品一旦有了自己的品牌,其知名度要比有形產品大,而且品牌的盜用情況會比較少見。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同時,由于文化創意企業本身缺乏創新意識和經營意識,文化產品科技含量比較低,知名文化品牌很少。許多文化產品加工手段粗略和制作水平不高,個性化文化產品很少,市場占有率和影響力低,文化產品供給跟不上人們對文化產品的個性化需求。
三、促進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建議
(一)加強文化傳創意產業的集群發展與規模效應
產業集群化發展是當今產業發展的趨勢之一。作為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其較強的產業融合性決定了其發展過程中需要整合各種資源,集群化發展趨勢非常明顯。碩士論文,問題。如美國聞名于世的曼哈頓“蘇荷(SOHO)藝術聚集地”、好萊塢影視娛樂業及群等,都是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的成功范例。
(二)注重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和新產品開發,打造優勢品牌
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過程中,杭州要著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品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和新產品開發。碩士論文,問題。要深入研究如何把高科技引入文化藝術領域,開發新產品,從而加大文化產品的高科技含量,使高科技和人文、藝術進行完美的結合,開辟出文化創意產業的新天地。
(三)加大對文化創意產業專業人才的培養
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過程中,杭州要著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品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生命力在于創新和新產品開發。要深入研究如何把高科技引入文化藝術領域,開發新產品,從而加大文化產品的高科技含量,使高科技和人文、藝術進行完美的結合,開辟出文化創意產業的新天地。
(四)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文化產業政策法規
首先要做好知識產權保護,營造一個有利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社會環境。碩士論文,問題。二是要制定嚴格的準入制度,以避免某些文化創意產業僅僅是沖著政策的諸多“優惠”而不是產業本身的問題。三是要加大文化執法力度,堅決清除腐朽的、有害的“文化”、“文化垃圾”。同時,對現有的文化產業要加大扶持力度,吸引民間資本進入,做好產業園區周邊環境的改造等服務,妥善處理好房屋產權人、開發商和創意產業人群的利益,為企業成為創意產業集聚區市場運作的主體打開了通道
參考文獻:
[1]翁旭青.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理論及影響因素研究[J].北方經貿,2010(4).
[2]翁旭青.杭州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實證研究[J].北方經濟,2010(3)
[3]高紅巖.創意產業面臨的統計問題與對策分析[J].統計與決策,2007(5) .
[4]朱英明.產業集聚研究述評[J].經濟評論,2003(3) .
[5]馬軍顯,韓仙琴.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化發展理論探討[J].理論視野,2007(10).
【摘要】文化創意產業具有溢出效應和聯動效應,對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具有一定作用。文章以杭州為例,實證分析了文化創意產業與地區產業結構、供給結構、需求結構、國際貿易結構和國際投資結構優化的關系。分析結果表明,文化創意產業對地區產業結構、供給結構、需求結構、國際貿易結構和國際投資結構優化有明顯的正向作用,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文化創意產業;產業結構;實證分析
【基金項目】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基于產業集聚理論的杭州文化創意產業業間融合與區域平衡發展研究”(M15YD016)。
【作者簡介】翁旭青,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國際經濟、產業經濟。
一、問題的提出
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近年來杭州文化創意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2003年至2008年,文化創意產業以17.94%的平均速度增長。2009年由于金融危機影響,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放緩,增長率為6.23%。2010~2014 年,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再度以較快速度增長,年增長額在1000億元左右,平均增長率為23%。
根據新經濟增長理論和文化資本理論,文化創意產業具有溢出效應,這種溢出效應是經濟實現持續穩定增長的必要條件,它通過與其他產業發生聯動效應優化產業結構,從而推動經濟增長。本文以杭州為例,實證分析文化創意產業與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關聯度,從而論證文化創意產業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作用。
二、變量設定與數據選取
文章將從地區整體產業結構、供給結構、需求結構、國際貿易結構和國際投資結構五個方面分析杭州產業結構優化情況,通過文化創意產業與這五個方面的關聯,研究文化創意產業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作用。文章分析過程中所選取的變量,一是文化創意產業變量,選取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CCIV 變量。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可以反映出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速度。二是產業結構整體變量,選取第三產業生產總值TGDP變量。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的增加能反映整體產業結構的優化。三是供給結構變量,選取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I、第三產業就業人數L、研發經費支出R&D,分別從投資、勞動、技術三方面衡量供給結構情況。四是需求結構變量,選取服務性消費性支出C來衡量。根據需求層次理論,高層次精神文化需求反應出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五是國際貿易結構變量,選取工業制成品和私營企業出口額兩個變量。工業制成品出口額用來衡量產品結構的變化,私營企業出口額用來衡量貿易主體結構的變化。六是國際投資結構變量,選取第三產業外商直接投資額來衡量。
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第三產業從業人數、研發經費支出、服務性消費支出采用2003~2013年杭州市樣本數據,數據來自歷年《杭州統計年鑒》。杭州市工業制成品出口額、私營企業出口額、第三產業外商直接投資額統計數據無法取得,故采用浙江省數據,而相應的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也采用浙江省數據,這樣可使分析結果比較可信。文章使用計量分析軟件Eviews5.0進行分析。
三、實證檢驗結果與分析
為了降低異方差帶來的不良后果,對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第三產業從業人數、研發經費支出、服務性消費支出、工業制成品出口額、私營企業出口額、第三產業外商直接投資額取自然對數, 分別為LnCCIV、LnTGDP、LnI、LnL、LnR&B、LnC、LnX、LnPEX、LnFI。分析過程中采用最小二乘線性回歸分析和偏相關系數檢驗方法。
(一) 文化創意產業對三次產業整體結構的調整作用
對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對第三產業國民生產總值的影響做回歸分析,得出以下回歸結果:
LnTGDP=12.08116+0.770871LnCCIV
(71.51047)(28.47645)
R2=0.989023
Adjusted R-squared=0.987804
F=810.9084 DW=1.317679
可見,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對國民經濟三次產業整體結構調整有非常明顯的作用,文化創意產業增加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國民生產總值就增加0.770871個百分點。
(二) 文化創意產業對資本供給結構的調整作用
對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對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的影響做回歸分析,回歸結果如下:
LnI= 11.13959+0.85082LnCCIV
(31.57275) (15.04926)
R2=0.961780
Adjusted R-squared=0.957534
F=226.4803 DW=0.661646
可見,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對資本供給結構調整有非常明顯的作用,文化創意產業增加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固定投資額就增加0.85082 個百分點。
(三) 文化創意產業對勞動力供給結構調整的作用
對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對第三產業從業人數的影響做回歸分析,得出以下回歸結果:
LnL=3.362175+0.326270LnCCIV
(19.87116) (12.03439)
R2=0.941493
Adjusted R-squared=0.934992
F=144.8265 DW=1.317738
可見,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對勞動力供給結構調整有非常明顯的作用,文化創意產業增加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數就增加0.326270個百分點。
(四) 文化創意產業對技術供給結構的調整作用
對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對研發經費支出的影響做回歸分析,得出回歸結果如下:
LnR&B=-1.122691+1.103851LnCCIV
(3.825692) (23.47490)
R2=0.983931
Adjusted R-squared=0.982145
F=551.0709 DW=1.433913
可見,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對技術要素供給結構調整有非常明顯的作用,文化創意產業增加1個百分點, 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就增加1.103851個百分點。
(五) 文化創意產業對需求結構調整的作用
對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對服務性消費支出的影響做回歸分析,得出回歸結果如下:
LnC=6.019292+0.390227LnCCIV
(31.55675) (12.76756)
R2=0.947678
Adjusted R-squared=0.941864
F=163.0106 DW=1.950713
可見,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對需求結構調整有非常明顯的作用,文化創意產業增加1 個百分點,服務性消費支出就增加0.390227個百分點。
(六) 文化創意產業對國際貿易商品結構調整的作用
對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對工業制成品出口額的影響做回歸分析,得出回歸結果如下:
LnX=10.05360+0.943491LnCCIV
(15.76693) (9.815596)
R2=0.914567
Adjusted R-squared=0.905075
F=96.34592 DW=0.553566
可見,浙江文化創意產業對國際貿易商品結構調整有非常明顯的作用,文化創意產業增加1個百分點,工業制成品出口額就增加0.943491個百分點。
(七) 文化創意產業對貿易主體結構調整的作用
對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對私營企業出口額的影響做回歸分析,得出回歸結果如下:
LnPEX=5.280158+1.534062LnCCIV
(5.388117) (10.38451)
R2=0.922970
Adjusted R-squared=0.914411
F=107.8381 DW=0.436790
可見,浙江文化創意產業對國際貿易主體結構調整有非常明顯的作用,文化創意產業增加1個百分點,私營企業出口額就增加1.534062個百分點。
(八) 文化創意產業對國際投資結構調整的作用
對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對第三產業實際利用外資額的影響做回歸分析,得出回歸結果如下:
LnFI=5.688270+1.048577LnCCIV
(19.44451) (23.77772)
R2=0.984331
Adjusted R-squared=0.982590
F=565.3800 DW=1.833966
可見,浙江文化創意產業對國際投資結構調整有非常明顯的作用,文化創意產業增加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實際利用外資額增加1.048577個百分點。
回歸結果表明,文化創意產業對地區產業結構調整有較大作用,對地區三次產業結構、供給結構、需求結構、國際貿易結構和國際投資結構有明顯的調節作用。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與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第三產業從業人數、研發經費支出、服務性消費支出、工業制成品出口額、私營企業出口額、第三產業外商直接投資額之間都存在正相關關系,即文化創意產業對地區產業結構、供給結構、需求結構、國際貿易結構和國際投資結構有促進作用。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增加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生產總值增加0.770871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固定投資增加0.85082 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增加0.326270個百分點,研發經費支出增加1.103851 個百分點, 服務性消費支出增加0.390227 個百分點, 工業制成品出口額增加0.943491 個百分點, 私營企業出口額增加1.53406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國外直接投資增加1.048577個百分點。
四、結論與建議
(一) 結論
1.文化創意產業對地區產業結構調整作用明顯。創意產業的知識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對于提升地區產業發展水平,優化產業結構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推動著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使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的地位和重要性更加明顯,對杭州經濟的全面協調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文化創意產業對地區供給結構優化具有重要作用。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推動投資流向的優化,促進勞動力結構的優化,同時也促使各級部門技術創新和轉化。
3.文化創意產業對地區需求結構優化具有重要作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推動著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同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為消費層次的提升提供了途徑。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給人們創造了高層次消費環境,縮短了人們與創意商品之間的距離。
4.文化創意產業對地區對外貿易結構調整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使得地區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明顯上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也促使貿易主體進一步優化,私營經濟在貿易中的主體地位更加顯著。
5.文化創意產業對地區國際投資結構調整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引導著國外直接投資在本地區的流向。伴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第三產業引資和實際利用外資額不斷增加,超過了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
(二) 建議
1.為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規范和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發揮好專項資金的作用,出臺配套的金融扶持政策。進一步規范文化產品交易,打擊假冒等侵權行為。挖掘杭州文化底蘊,創立知名品牌、百年老店、典型產品,同時加強推廣宣傳,使杭州文化創意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2.進一步規范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對市級產業園區進行定位和分類,各園區要有自己鮮明的發展特色,對入駐企業要有選擇,經營業務范圍要明確。園區內和園區之間要設立信息平臺,鼓勵園內企業資源共享,同時,促進資源公平有效交易。
3.促進多產業融合發展。積極發揮文化創意產業的溢出效應,帶動地區傳統產業、夕陽產業轉型升級。文化創意產業能為其他產業提供創新元素,促進其他產業產品創新、生產模式創新、營銷模式創新,其他產業也能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提供素材。如電影業為傳統制造業產品創新提供機遇、旅游業促進制造業產業鏈延伸、制造業為影視業提供創意元素等等。
4.利用輻射效應協調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浙江省內各城市所處地理環境不同,有其獨特的發展歷史。杭州要立足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優勢,與其他地區協調發展,互惠共贏。
參考文獻
[1]高秀艷,邵晨曦. 區域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評價與對策分析———以遼寧省為例[J].企業經濟,2013,(1).
[2]張京城.中國創意產業發展報告[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2.
[3]翁旭青.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競爭力因子分析[J].商業經濟,2013,(5).
[4]馮根堯.長三角文化創意產業一體化發展:浙江的選擇與實現[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5).
[5]蔣三庚.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研究[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0.
[6]陳建軍,葛寶琴.文化創意產業的集聚效應及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經濟管理,2008,(30).
關鍵詞:航空港;臨空經濟;文化創意產業;城市群品牌傳播
中圖分類號:F29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3)05-0030-02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新經濟和后工業社會的到來,城市發展實現了從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的轉變。在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創意(創新)成為社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各城市經濟、文化正在迎來新的發展空間和態勢,城市經濟、文化也正在走向融合的道路,融合也形成著新時代城市的新面貌。
1 航空港、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品牌傳播的關系
首先,以機場為核心形成的臨空經濟將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力軍。以航空運輸為主的臨空經濟具有一種內在自我增強機制的聚集效應。這種產業集聚效應體現在臨空經濟的發展將帶動相關產業的調整,最終形成以臨空經濟產業為主導、產業多元化、集聚化發展的獨特經濟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漸漸就形成了一個規模宏大的臨空經濟產業體系,創造出一個以航空、數字化、全球化和時間價值為基礎的全新的經濟競爭體系。這一體系的實現,必將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成為引領經濟增長的新模式。其次,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城市是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隨著城市文化創意產業重要性的日益增強,文化創意產業逐漸成為許多城市的核心競爭力。一方面,文化創意產業擁有的巨大的文化附加值不僅對城市的品牌形象塑造有重要的參考作用,更能夠使城市品牌資產增值,進而創造出巨大的經濟利益,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加入到城市建設中。另一方面,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和加快城市運轉機制更加靈活,增強城市的產業集聚和擴散功能。
在當前臨空經濟、文化創意產業和城市品牌發展的優勢互動態勢下(圖1),依托臨空經濟產業的集聚效應,將文化創意思維植入到城市的品牌建設中,把文化創意產業引入城市品牌傳播中,文化創意產業對城市經濟結構的調整功能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文化軟實力和城市品牌形象。因此,依托鄭州航空港,構建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模式、運用創新的城市品牌傳播理念、構建和實施科學創興的城市品牌傳播系統,是當前業界研究的重要課題。
2 鄭州航空港經濟與中原城市群品牌傳播的關系
在國家大力支持中原經濟區建設的背景下,河南作為中原經濟區建設的中堅力量,呼喚新的經濟增長模式。2013年3月7日,鄭州航空港綜合經濟實驗區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復,開啟了我省以鄭州機場為核心打造的“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的新篇章。而“鄭州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作為中原經濟區發展的引擎和國家內陸開放高地,未來將是一個宜居、生態、綠色、環保等為一體的“新都市”。在這個過程中,將河南厚重的文化資源與特色經濟模式——臨空經濟相結合,把鄭州建成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基地和中原經濟區文化創意產業的中心城市,其三者的關系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鄭州臨空經濟的形成高端的、具有示范效應的經濟模式。臨空經濟的高端性勢必加快河南經濟產業結構的高端化升級,成為鄭州乃至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重要支撐之一,必將帶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及城市品牌的傳播。其次,以河南省文化資源的比較優勢出發,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將對河南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區域競爭力的增強,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都有重要意義。在此背景下,探索適用于鄭州經濟發展現狀與未來潛力的文化創意產業模式,對鄭州的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有重要意義,對提升鄭州城市的軟實力有更加重要的意義。最后,只有依托鄭州航空港文化創意產業,構建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品牌傳播系統,才能提升鄭州作為河南區域中心城市的輻射影響力,引領中原經濟區的經濟發展,將中原城市群的經濟發展融入全球城市體系和價值鏈中,實現中原經濟區與我國各大城市群經濟區的對接,以更有效地參與經濟競爭。
3 鄭州航空港、文化創意產業與中原城市品牌傳播
的互動模式
本文研究從根本上突破傳統狹隘的城市品牌思路與構建模式,全方面探尋城市品牌形象與塑造的模式,從臨空經濟、文化創意產業、品牌論多方視角出發,系統理順依托鄭州航空港經濟區城市品牌傳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互動關系,構建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品牌傳播系統。
①積極探索臨空經濟、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品牌傳播三者的互動關系和發展路徑。21世紀以來,中國臨空經濟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從國內外實踐看,臨空經濟區以空港為核心,集中在空港6~20 km的范圍內,或在空港交通走廊沿線15 min的車程范圍內,與空港形成相互關聯、相關依存、相互促進的互動關系。換句話說,臨空經濟的驅動力來自機場、區域經濟兩個方面。因此,依托鄭州航空港的航空運輸業的快速發展和中原區域經濟的發展將共同推動河南臨空經濟的發展。
隨著城市經濟文化的發展,城市品牌的內涵也日益豐富。當我們把城市當作品牌來經營的時候,必須找到其依托點。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個城市都在積極打造個性卻有著獨特魅力的城市品牌,而文化創意產業則成為城市品牌打造重要的依托點。文化創意產業對城市品牌塑造有著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文化創意產業在整體結構上的支持,二是文化創意產業內部元素的促進。越來越多的城市傾向于借助自身文化特色的符號和元素進行品牌塑造,這些符號或元素恰恰可以依托文化創意產業被推廣。因此,文化創意產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創意產業甚至成為依托創意產業而生的城市的靈魂。城市品牌的塑造與傳播模式已被學者廣泛研究,但從文化創意產業的角度進行的研究較少。因而,一個依托文化創意產業的城市品牌塑造模式呼之欲出。
②探究當前臨空經濟的產業發展模式及依托鄭州航空港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空間。作為一種高端的產業形態,臨空經濟必須依托厚實的產業基礎。以鄭州為主導的中原城市群的發展勢頭強勁。從全國的城市布局出發,在京津以南、武漢以北、西安以東和濟南以西這一大范圍內,迫切需要一個可以帶動該區域經濟發展的城市群,這就為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見圖2)。一方面,中原城市群的經濟、文化資源豐富,城市間相互呼應,形成的資源互動優勢,為臨空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與臨空經濟的聚集效應相似的是,文化創意產業也具有強大的產業聚集效應。臨空經濟與創意產業的雙重集聚效應因地理上的接近性使生產率和創新利益得到放大,這將降低交易費用、有利于信息創造和傳播,產生巨大的規模效應。
③依托鄭州航空港文化創意產業,構建中原城市群品牌傳播系統?,F代城市的發展表明,文化創意產業切實有助于城市品牌競爭力的增強。文化創意產業憑借其強大的創造性激發城市活力。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新力對城市品牌競爭力的凸顯具有重要意義。由此可見,文化創意產業是城市品牌競爭力的精髓,未來城市的發展取決于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在未來,鄭州城市品牌的傳播方式必將由單純的資源投入轉向創意投入,兩者的互動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城市品牌的塑造、傳播與形象提升必須從文化創意產業中吸取靈感。以文化再生、文化經營為主要功能的文化創意產業是城市品牌個性塑造的靈感源泉。文化創意產業以創新性的手段把現存的文化資源轉化為經營資源,把文化創意融入技術、產品、市場相關的各行各業中,從創新創意到產業形成全過程推動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文化創意產業是城市品牌塑造、傳播的主要手段。以文化藝術、創意設計、傳媒產業、軟件及計算機服務、創意產業學院為代表的五大類創意產業都能促進城市品牌的傳播,例如以城市形象宣傳片來提升城市品牌,效果顯著。
4 結 語
本文研究構建依托鄭州航空港文化創意產業的城市品牌傳播系統,從河南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出發,結合中原文化資源的先天優勢,依托鄭州航空港綜合經濟實驗區的建設,將文化創意產業納入到城市品牌傳播中,構建和發展中原城市群品牌傳播系統,提升以鄭州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品牌力,推動中原經濟區建設。
參考文獻:
[1] 曹允春,董磊.鄭州航空港區臨空高科技產業體系的構建研究[J].交通與運輸,2011,(7).
[2] 韓虎山.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品牌傳播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2.
[3] 侯君.文化創意產業時代的城市品牌傳播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