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產業發展現狀分析范文

產業發展現狀分析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產業發展現狀分析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第1篇

關鍵詞:林業產業;發展特點;發碾趨勢

1.林業產業發展的特點

1.1新興產業發展迅速

近些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第三產業的興起,林業產業方面與之相適應的種苗花卉、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森林藥材等新興產業發展較快。一般圍繞著某一類產品,就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例如銀杏、紅豆杉等均已發展成一個獨立的產業,經濟林產品這幾年發展勢頭仍然十分迅猛。

1.2區域特色日漸明顯

相較于前些年的產業發展,這些年各地根據自己獨特的自然資源條件和社會狀況,開始日漸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林業產業,凸出本地有顯著優勢的林業產業帶和產業集群,例如在我國的東北地區業已發展成為森林食品和森林藥材的主產區,東南沿海一帶則發展成為種苗花卉的主要產區,森林資源豐富的西南地區則成為森林旅游的主要地區,西北地區則在努力成為經濟林產品的主要產區。

1.3非公有制經濟成為產業主力

根據數據顯示,近5年民營資本投入占整個林業產業投入的90%以上,而民營企業總數則占全國林業產業企業的78.2%,產值則高達總產值的70.4%,從森林面積看,非公有制森林的面積已經占森林總面積的20.3%,這些數據足以表明,在當前的林業產業中,非公有制經濟已經成為林業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1.4林業產業的社會效益凸顯

林業產業的不斷發展基于社會經濟的進步,其發展又會不斷促進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在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充足林產品的同時,也在持續增加就業機會,為農村帶來大量的就業崗位,促進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緩解就業壓力,促進農民收入的增加,為城鄉差距的縮小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

2.當前林業產業發展的不足和趨勢

盡管我國的林業產業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總體來看其長遠和可持續發展還面臨著資源基礎支撐能力弱、森林資源總量有限等困境,并且林業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較低,在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等方面與發達國家仍存在了很大差距,導致很多企業只能作為發達國家原料和初級產品的提供者,無法進行高精尖林業產業的運營。此外,我國傳統的林區已經日漸顯露森林資源匱乏的現象,矛盾日益尖銳的供求關系,也始終制約著林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如何在林業產業上取得進一步發展,擁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需要堅持以下幾個方向:

2.1由林業產業大國向強國轉變

不可否認,我國林業產業現今正得益于社會經濟全面發展成為建設的良好時機。國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有實力也有意向去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因此也更樂意去消費天然、綠色和健康的林業產品;從世界來看,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有10余年,在林業產業這一領域內,我國占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因此更具競爭優勢,也應該更能取得高效益,因此,有著廣闊的世界市場有待我國林業產業企業去開發。

2.2加強政府宏觀調控

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林業產業發展必須要遵循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其供需和發展都取決于市場的波動,但仍然需要國家宏觀調控的指導,這就要求我國相關林業工作部門經常實地考察市場,以便制定合理的宏觀調控政策,指導林業產業市場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2.3人工林取代天然林

隨著傳統林區森林資源日漸減少,應該逐漸減少采伐天然林,通過不斷增強林業材林基地的建設,增加木材原料的供給量,不斷加大“次小薪”的技術研發和培育,使人工林能夠彌補天然類供給不足的問題。

第2篇

1.1糧油生產平衡增產

加強土地保護,開展高產高效創建攻單產,糧油產量持續增加。2015年,全縣種植糧油作物13.55萬hm2,比2010年增加0.70萬hm2,糧油總產60.75萬t,比2010年增加4.69萬t。

1.2特色產業蓬勃發展

按照“名、特、優、新、稀、缺、淡”的特色產業發展思路,以“千億示范工程”為抓手,著力抓好黃花、柑桔、蔬菜三大產業,全力促進農民增收。截至2015年,全縣柑桔、黃花、蔬菜、茶葉、蠶桑、藥材等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4.33萬hm2,比2010年增加了1.33萬hm2,增幅達44.29%。

1.3現代農業發展提速

依托四川省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項目,強力整合涉農項目資金,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農業,聘請中國農科院柑桔研究所、四川省農科院專家實地進行規劃設計,高起點、高標準打造了中灘、渠南2個“萬畝柑桔示范園”,示范帶動全縣建成6個“現代農業萬畝示范區”,并由省農業廳認證命名。同時,在渠南鄉全力打造渠縣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立植物組培工廠,集成應用了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環境控制技術、智能監控技術和水肥藥一體化技術。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打造休閑農業,提升現代農業檔次,延展服務功能。

1.4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高標準農田建設整體推進。借助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財政現代農業生產(水稻)發展、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基本口糧田、省級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項目建設,大力推進全縣農田水利建設工作,先后建成高標準農田0.84萬hm2。農機化綜合水平大幅提高。爭取農機購置補貼資金2000余萬元,補貼農戶超過1.8萬戶,帶動農民投入超過9000萬元,共購置各類機具超過1.8萬臺(套)。全縣發展各類農機服務組織95個,農機大戶87戶,鄉村農機從業人員達31212人。機耕、機電灌溉、機械植保、機械脫粒、機收、機插水平大幅提高,全縣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36.1%。

1.5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

市場主體帶動能力增強。一是龍頭企業不斷壯大。渠縣已培育壯大宕府王、華橙酒業、天一蒙山、秀嶺春天等省、市龍頭企業12家,企業自主創建“渠縣呷酒”“渠縣黃花”“秀嶺龍芽”“華橙原釀”等知名品牌10余個。二是專合組織規范建立。2015年底,全縣已建立黃花、柑桔、紅糧、油菜、蔬菜、畜禽等農民專業合作社256個,其中省級示范社9個、國家級示范社4個,三板柑桔農民專業合作社榮獲全國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稱號。三是種植大戶大量涌現。全縣工商注冊成立家庭農場100余個,種糧大戶300余戶。

1.6農業品牌建設成效顯著

全縣6.52萬hm2耕地已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基地,“渠縣黃花”商標、“渠縣黃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成功注冊和認證,有9個產品獲得國家級綠色食品認證,10個產品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創建了渠縣黃花、三匯特醋、渠縣錦橙等一大批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優質農產品品牌。

2面臨困難

2.1農業基礎設施薄弱

一是農機化程度不高。渠縣的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只有36.1%,與四川省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55%相比差距較大。二是農田水利設施不完善。全縣工程蓄水及庫容嚴重不足,病塘庫堰數量大,提灌設施量少、渠系垮塌損毀重,全縣80%的提灌站建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使用時間長,超齡服役,設備嚴重老化,現有200處提灌站帶病作業,220處提灌站己經損毀和癱瘓,全縣近二分之一的耕地“靠天吃飯”,被動局面很難在短期內得到根本改觀。三是中低產田土面積大。渠縣有中低產田土4.65萬hm2,占總耕地的75.15%,近年雖新建高標準農田0.84萬hm2,但仍有3.81萬hm2中低產田土待改造,較大程度制約著全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2.2農業自然災害頻發

渠縣屬川東丘陵伏旱區,大巴山暴雨中心地帶,氣候特點是“十年九旱、不干就淹”,農業自然災害多發、重發和頻發,嚴重威脅著農業生產,直接影響著農業產業發展。S|四川農業與農機/2017年5期|

2.3規模經營比例較低

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少、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發展不平衡,規模化種植程度不高,農民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占主導地位。農村青壯年紛紛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嚴重缺乏,土地季節性撂荒現象較為嚴重。

2.4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

農業龍頭企業數量小、實力弱,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不強;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程度不高,真正吸收農民為會員、與農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的專業合作社少,專合組織帶動效果不明顯;農產品品牌少知名度低,市場競爭力不強。

3加快農業產業發展的對策

3.1發展思路

1)堅持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定糧油生產,推進蔬菜、黃花、水果、茶葉、蠶桑等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確保大宗農產品有效供給。2)堅持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不斷壯大農民增收支柱產業,主攻農民增收重點領域,拓展農民增收發展空間,優化農民增收政策環境,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3)堅持產村互動相融協調發展。統籌協調精準扶貧、新村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統一規劃、同步實施,既合理布局、發展壯大支柱產業,又綜合配套完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實現產村相融協調發展。4)堅持“三位一體”合力推進。形成“政府扶持、農民主體、社會參與”的農業工作良好氛圍。強化政府支持作用,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投入農業,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5)堅持科教興農和人才強農。全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快農業科技自主創新和農業農村人才培養,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提高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推動農業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6)堅持產、加、銷一體化發展。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積極建設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基地,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創新流通方式,延伸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增強農業綜合效益。

3.2發展舉措

第3篇

關鍵詞:油氣資源;經濟貢獻水平;集聚度;儲采比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未來經濟的發展將是產業的發展,產業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在很多國家或地區已經表現出來。資源富集區的資源型產業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尤為明顯,陜西的油氣資源產業為當地經濟增長做出了巨大貢獻,研究陜西油氣資源產業現狀有助于了解當前陜西油氣產業的發展情況,為優化陜西油氣資源產業發展和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

一、陜西油氣資源概述

陜西省地處我國西部,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油氣資源儲量巨大,據陜西省統計年鑒記載:2011年石油儲量2.98億噸,居全國第五,西部第二;天然氣儲量5478億立方米,位居全國第四,西部第四 。隨著石油勘探成果的不斷增加,油氣儲量也隨之增加。2011年陜西省全年開采石油3225.42萬噸,天然氣272.21億立方米,在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中,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有5個,創造價值1541.59億元人民幣,占比陜西省國民生產總值的10%以上。

二、陜西油氣資源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1.集聚度分析

為了比較陜西省油氣產業的集聚程度,本文基于區位熵方法,選擇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和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作為油氣產業的細分行業,根據陜西與全國各省2012年統計年鑒整理計算各省油氣產業產值及全國油氣產業產值,然后再計算各省區位熵數值,為了便于觀察比較,本文僅展示富有油氣資源的16省份計算數據,其他省份由于資源極少,可以忽略不計。計算結果如下表1:

表1 全國主要省份油氣資源產業產值區位熵

注:數據摘自2012年全國各省統計年鑒整理計算所得

從上表可以看出,陜西省油氣資源產業產值區位熵大于1,說明陜西油氣資源產業集聚程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已經形成油氣資源產業集群,具有較高的專業化。與其他省份比較,陜西油氣資源產業產值區位熵僅低于新疆、甘肅、山東、天津、黑龍江、遼寧共六個省市,但高于全國其他省市。

2.產量分析

2011年我國石油生產量為20255.37萬噸,天然氣開采量1028.08億立方米 ,其中陜西省全年開采石油3225.42萬噸,開采天然氣272.21億立方米,分別占全國油氣開采量的15.92%、26.48%,在全國各省份排名中石油產量全國排名第二,天然氣產量全國排名第一,為我國油氣資源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歷年的生產中,陜西油氣資源產量一直高速增長,石油產量已經接近黑龍江省份,成為我國第二個大慶石油生產基地。陜西省原油加工量1962.57萬噸,占全國原油加工量的4.39%,全國省份排名第8,原油本地加工率為60.84%,明顯陜西油氣資源產業集群發展下,油氣資源本地加工率較低,高附加值的煉化生產鏈環節流向省外。

3.儲采比分析

陜西油氣資源儲量巨大,2011年石油可開采儲量29844.34萬噸,天然氣可開采儲量5478億立方米。作為我國油氣資源重要省份,陜西油氣產量逐年增加,2011年全年開采石油3225.42萬噸,天然氣272.21億立方米,儲采比分別為9.25、20.12即在油氣可開采儲量不變,且按照2011年的開采速度下去,陜西石油僅夠開采不到10年,天然氣也就只夠開采21年。而全國石油儲量323967.94萬噸,天然氣40206.41億立方米,2011年油氣開采量分別為石油20255.37萬噸、天然氣1028.08億立方米,石油天然氣的儲采比分別為15.99、39.11,明顯陜西油氣資源開采枯竭早于全國平均水平,而且儲采比過小,也就是說陜西油氣資源產業面臨嚴峻的油氣資源耗盡的威脅。

4.經濟貢獻水平分析

陜西油氣資源產業不但為國家提供了油氣資源,而且為陜西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2011年陜西油氣資源產業的開采業總產值1541.50億元,占全省GDP的12.32%;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總產值1658.38億元,占全省GDP的13.25;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總產值473.74,占全省GDP的3.79%;總共合計3673.61億元,占全省GDP的29.36%。全國油氣資源產業2011年產值472115億元,占全國GDP的23.43%,其中油氣開采業產值占全國GDP的2.73%,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產值占全國GDP的7.81%,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產值占全國GDP的12.88%。陜西的油氣資源產業經濟貢獻水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上游開采業明顯高于全國開采業經濟貢獻水平,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是全國對應行業經濟貢獻水平的快兩倍,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明顯低于全國水平,而且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較大。

三、結論

本文通過對陜西油氣資源產業現狀的分析,發現陜西油氣資源產業集聚度高,擁有高于全國水平的油氣資源專業化水平;在產量上,陜西油氣資源產業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巨大,排在全國第一、二位置,但原油本地加工率較低,高附加值的石油加工業快一半依賴于省外,沒能完全發揮油氣產業的資源優勢為本地經濟發展做出貢獻;陜西油氣資源雖然豐富,但每年高額的開采量,加速了陜西油氣資源的枯竭,明顯陜西油氣資源開采業的后續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制約;在經濟貢獻水平方面,陜西油氣產業對經濟的貢獻水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主要在于上游產業對經濟的拉動,下游煉化產業與全國水平具有較大的差距。

參考文獻:

[1]陜西省統計局.陜西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 亚洲欧洲日韩在线电影|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不卡视频| 2021国产麻豆剧传媒剧情最新|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久久不射电影院|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国产麻传媒精品国产AV| zooslook欧美另类dogs| 扒开腿狂躁女人爽出白浆|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欧美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视频国产视频|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在线视频|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香港经典a毛片免费观看看| 性猛交xxxxx按摩欧美|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杨晨晨白丝mm131| 亚洲春色另类小说| 波霸女的湮欲生活mp4| 国产成人午夜精华液| 2021国产精品久久|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 writeas朱志鑫| 快拨出来老师要怀孕了|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日本vs黑人hd|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 免费一级国产大片|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国产 欧洲韩国野花视频| 色老头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 99re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