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茶文化基本知識范文

茶文化基本知識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茶文化基本知識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第1篇

關鍵詞:茶文化;教學改革;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9-0173-02

.

茶文化是人們通過對茶的自然屬性的認識和利用所產生的全部社會、文化現象的總和,包括茶從自然狀態進入社會和人文序列的全部過程及其結果[1]。茶文化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助于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拓寬知識結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中起到了積極作用[2-5]。近年來,很多高校開設了《茶文化》、《中國茶文化》、《茶藝與茶道》、《中國茶藝》等相關課程,深受學生喜歡。自2003年秋季以來,筆者面向我校全體本科生開設了公共選修課《茶文化》,旨在通過茶文化學習,使學生了解茶的基本知識和茶文化的豐富內涵,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以茶悅己悅人,豐富生活;弘揚我國傳統的茶文化及其精神?!恫栉幕氛n程自開設以來,已有6000多名學生選修,學生對本課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通過學習,學生對茶文化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但是,在課程開設過程中,也呈現出一些問題,如教學方法較單一、理論與實踐脫節、以茶育人力度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筆者結合課程實際,探索和實踐了如下教學改革,從而明顯提高了本課程教學質量,同時真正實現了課程目標。

一、調整教學內容,兼具科學性、文化性和藝術性

在《茶文化》開課之初,課時為30學時,課程內容較多,包括科學性(茶葉分類及其特點,茶的特征特性,茶葉沖泡與品飲,茶葉加工與審評等)和文化性(茶葉歷史與現狀,國內外飲茶習俗,飲茶藝術等)的知識。根據課后了解,多數學生認為在參加該課程學習后,自己對茶的特征特性有了一些了解,開始嘗試科學泡茶飲茶和品味一些茶文化,但是,課程內容設置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偏重于茶文化的科學內容,而未充分體現茶的藝術和文化特色,并且茶文化可以修身怡情,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素質教育功能沒有很好實現。后來,隨著學校公共選修課改革,該課程課時調整為20學時,加之選修該課程的學生來源廣泛,包括文、理、農、工、經、法等不同的專業,學生學科差異大,基礎知識有別,因此,非植物學科的同學往往對茶學專業知識理解較困難,而通常情況下,公共選修課選課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興趣感與課程內容是否具有實用性、趣味性和時代性密切相關。鑒于此,筆者結合課程要求和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時對授課內容作了調整,既能包含本課程的基本內容,又能在有限的課時內突出茶文化的核心,尤其是融入了茶文化的修身養性、提升素質的相關內容,以使學生能夠“以茶修德、以茶立美”。目前,已經形成茶史(茶的起源與傳播,國內外茶葉產銷和應用現狀)、茶類(茶葉種類及其特點,名茶,茶葉的選擇)、茶葉泡飲(泡茶用水與茶具的種類、特點及其選擇,茶葉沖泡與品飲方法)、茶與文化(國內外飲茶習俗,茶藝,茶文化作品賞析,茶之名人、掌故與傳說)等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四大主題內容。經過實踐表明,該教學內容兼具科學性和文化性,又不乏藝術性和實用性,因而很受學生喜歡,教學效果也得到顯著提升。

二、改革教學方法,課堂氛圍活躍,吸引力更強

教學方法與教學目的、教學任務相聯系,是實現教學目的和完成教學任務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是師生在教學活動中采用的方法[6],在引導和激發學生有效學習方面,具有獨特的意義和作用。作為具有文化性、歷史性和藝術性的茶文化,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對于學生充分理解其博大精深的精神內涵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筆者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而采用講授式、提問式、討論式、自講式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又能鍛煉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通過多媒體教學傳授茶文化基本知識;另一方面,注重師生間、學生間的互動、交流與溝通。例如,在講到茶葉分類的時候,先說出幾個茶葉名稱,讓學生回答這些茶分別屬于哪一類茶葉,并簡單說明依據,之后帶著這個問題,講授茶葉的分類情況及其特點,并對這幾個茶葉類別逐一確認。這樣,學生就會在疑問中認真學習茶葉的分類知識,從而加強了對茶葉類別及其特征特性等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并且可以做到學以致用。每次上課時,首先針對上次課內容提一兩個問題,抽點學生回答,既加強了課程內容的上下連貫,又幫助學生實現了對知識的鞏固和加深;上課過程中,也偶爾提出一些小問題,可以督促學生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調動了學生學習興趣。此外,設立一些相對獨立的小主題,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查閱收集相關資料、圖片或視頻,制作成一個講課式小課件,利用課堂幾分鐘時間讓學生自己講課,同學之間相互點評,一方面培養了學生主動尋求知識的習慣,又鍛煉了學生的資料歸類整理、語言表達和課件制作等能力。

三、優化教學手段,增強教學效果

與傳統的依賴于黑板、板擦、粉筆等這些簡單教學工具的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可以節約時間和空間,大大增加講授效率,而且“圖、文、聲”并茂,形象生動,能使學生提高學習熱情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因此,多媒體教學被各高校教師廣泛應用,改變了單一的“粉筆加黑板”的傳統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教師單位時間傳遞的信息量[7]。筆者在《茶文化》課程實踐中,也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并運用于課堂教學,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同時,采用VCD播放、網絡視頻資料播放、影視剪輯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展示茶文化的相關信息,從而讓學生對茶文化產生清晰的感性認識,并實現一定程度上的精神升華;此外,關于茶葉分類、名茶、茶葉沖泡等內容,授課時以實物進行展示或演示,形象又直觀,生動又富有藝術性和美感,使學生記憶更加深刻,也培養了審美情趣。因此,電化多媒體教學、實物演示、視頻播放等多種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也體現了本課程的藝術特色。

四、開展品茶論道活動,將知識溶于實踐,將理論得以升華

通過茶文化教學不但可以傳播茶文化知識,還可以修身養性,引導人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審美情趣和創新思維,提升個人素養。因此,開設品茶會,在以茶營造的和諧安寧的意境中,將所學基本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充分認識不同茶類,鑒別不同茶葉的色、香、味、形等特征,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茶知識的理解;品茶活動中,同學們參與備具、分茶、沖泡、品飲、討論等各種環節,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同學們既通過活動親自實踐了茶葉的沖泡與品飲,又有效地實施了自我參與、樂于奉獻、積極思考、相互配合、樂于交流等素質教育,同時還以茶聯誼,豐富人生。當代大學生受社會觀念的影響,有的思想迷茫,學習態度不端正,加上當前大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家長寵愛,勞動觀、節約觀念極為缺乏,人生觀、價值觀也十分模糊。然而,茶中寄寓了清淡平和、寧靜自然的人生態度,飽含無私奉獻、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勤奮節儉和相敬互讓等中華傳統美德[3],突出了茶文化鮮明的育人作用,因而筆者結合講課內容,充分利用茶文化豐富的內涵倡導質樸、平和、奉獻的精神,尊敬他人,認真處世,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在“茶如人生”的專題討論活動中,讓學生以茶引言,以茶助興,暢談人生,通過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發展情感與態度,將茶道精神得以理解和升華,使學生學會正確看待學習、生活、工作和人生,促進學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正確觀念的確立。

總之,茶文化作為我國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的傳統文化之一,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校茶文化課程應該充分發掘有益資源,積極踐行其育人功能。茶文化課程教學改革之后,教學內容更符合時代需要和學生需求,兼具科學性和文化性,也注重實用性和藝術性,對學生更具有吸引力;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多樣化,使得課堂形式更豐富,活躍了學習氣氛,又顯著增強了教學效果;茶德思想的有機融入和傳播,促進了大學生提升自身素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實現人生目標。課程結束后,對該課程學習前后的對比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對茶文化有了更多了解和更深理解,尤其茶的保健功能和茶文化的素質教育功能,而且在思想上有了積極樂觀的變化,對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思考,開始加強以茶“修身立德、悅己悅人”的熏陶。當然,充分發揮茶文化教學的素質教育功能依舊任重道遠,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身心的健康發展、人生觀念的正確樹立也是多方面協同作用的結果,茶文化教育只是其一,雖能寓教于樂、以茶育人,在各種茶事活動和茶文化“沐浴”之中潛移默化地陶冶、教育學生,但仍需要結合其他思想教育。

參考文獻:

[1]周樹紅,王建軍,翁蔚.弘揚校園茶文化對高校人才培養的作用[J].高等農業教育,2000,(4):24-26.

[2]黃曉琴,張麗霞,向勤锃.試論《茶文化學》課程對大學生人文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茶葉加工,2010,(1):40-42.

[3]朱海燕,肖力爭,劉仲華,徐仲溪.高校茶文化教學現狀及茶文化素質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學論壇,2012,(23):154-156.

[4]張凌云,梁慧玲,陳文品.茶文化教學內容對大學生人文素質與思想道德的影響初探[J].廣東茶業,2009,(6):29-32.

[5]沈佐民,陳念,李年蛟.茶文化在構建大學生綜合素質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茶葉加工,2008,(3):49-52.

[6]姚利民.高校教學方法研究述評[J].大學教育科學,2010,(1):21-30.

[7]楊慧芳.從中西對比看我國高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改革[J].教育探索,2003,(8):71-73.

第2篇

小孫在新加坡留學期間,課余時間在茶館里打工,深感茶道之高深。于是暑假期間回到北京,專程到東方國藝國際茶文化交流中心“充電”,經過幾個月的培訓,又返回新加坡。她開始對周圍的人“吹”自己會中國茶,并在大學里表演、講課,教身邊的人學習茶道。小孫的茶道表演不僅讓同學和老師對她刮目相看,而且“捎帶著”掙夠了她的留學費用。

在東方國藝總部,一位準備近期回到日本的女士對筆者說:“你們在茶的故鄉,這么好的條件,沒有學習茶道太可惜了?!?/p>

茶文化跨越國界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茶道,一定是源于中國,原汁原味的。東方國藝的熊志惠女士介紹時這樣說。

唐代陸羽的《茶經》是世界第一部茶書,也就成了茶源自于中國最早的記錄與憑證。據說,唐朝時,日本寺院的和尚來到中國,開始學習茶道,而后帶回茶的種子和中國的茶文化并加以繁衍。而英國人喜愛喝茶的習慣,則傳說是當年中國的紅茶在廈門港易,帶到荷蘭,又轉給歐洲某個國家的公主,公主很喜歡喝中國的紅茶。后來公主嫁給了英國的王子,將茶帶到了英國的皇室,于是英國皇室開始從中國進口茶葉。英國皇室的“楷?!弊饔猛苿恿擞撕炔璧牧曀?,并講究起喝茶的“繁文縟節”來:英國人早上起床,習慣空著肚子喝茶,并命名為“床茶”;上午8時還要喝一次“晨茶”;午飯后,還有一次“午后茶”;而到了下午4點半左右,就是飲“下午茶”的時間;到了晚飯后他們還要喝一次“晚飯茶”。

喝茶,就要懂茶。熊女士介紹說,做茶道和茶藝師最初級的也要知道中國有多少茶類、各類茶有什么特點?學會基本的、規范化的泡茶:一種是表演型的,一種是實用型的。根據茶的綠、紅、黃、白、黑五種分類,又根據不同產地形成各自特點,掌握不同的茶葉、不同的水溫、不同的時間、茶與水的不同比例等等,才能把茶泡得好。比如烏龍茶是部分發酵茶,其中產自福建武夷山的水仙,屬于烏龍茶的一個種類。這樣的茶與水的比例是1:20,即1克茶20毫升水,就它而言,第一泡的時間是40秒。而烏龍茶中的鐵觀音,第一泡就要50秒。

解渴是茶的基本功能,但是,饑渴的時候往往難以喝出好茶的味道。茶是需要品的,好茶好水好環境好音樂好朋友,是品茶人刻意營造出來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品的茶絕對是不一樣的。茶,既可以大杯解渴式地喝,還可以小杯一個人獨飲,靜靜地感受茶的魅力;既可以兩人或三五知己斗茶,朋友聚會溝通;又可以用于會議招待、商務洽談的場所。

喝茶本是很個人、即得即失的東西,每個人都有他自己對茶的獨特喜愛和喝茶習慣,如泰國人喜歡飲冰茶,在熱氣騰騰的一杯熱茶中放入一些冰塊;埃及人則喜歡飲甜茶,茶中放入許多白糖,同時備一杯供稀釋茶水用的生冷水。品茶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它可以修生養德,有利于人的心態平衡;可以放松身心,緩解壓力;亦可品味文化,提高生活品質。

但是,茶又是一種媒介和載體,可以把方方面面的人聯系在一起,客人到家、朋友來訪都先敬一杯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以茶會友是茶文化最廣泛的社會功能之一。和酒相比,茶的功能更廣、也更雅一些。酒桌上的合同不一定是理性的,但茶桌上的合同一定是理性化的結果。

難怪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將中國茶葉作為中國四大發明(火藥、造紙、指南針和印刷術)之后,對人類的第五個重大貢獻。

熊女士說,現在有一種全民學茶的趨勢,它不分職業、不分職位、不分年齡,反映了在市場經濟下人們希望能夠多掌握一項技能,而這種技能又和當代人所追求的生活質量密切相關,茶道、茶藝就恰恰符合了市場和人們的這種需求。

茶藝師有國家標準

在學習茶藝的人中,有不少專程從日本、韓國來的人,他們組合成專門的“茶文化學習團”,來到北京進行至少一周的學習,也有的是全家幾口人一起來的。一些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在國外總是遇到別人問他們有關茶的各種問題,答不上來的就覺得很尷尬,有心者則出國前就把掌握茶道列入到國外必備的“生存技能”之一,先學為快。

學習茶藝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按照我國制定的茶藝師職業標準,將茶藝師定義為“在茶藝館、茶室、賓館等場所專職從事茶飲藝術服務的人員”,并分初級(國家職業資格五級)、中級(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高級(國家職業資格三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五個等級。初中畢業文化程度為基本起點,并根據這一崗位的特性,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形體知覺能力,較敏銳的嗅覺、色覺和味覺,有一定的美學鑒賞能力”。

當然,僅有這些還只是個基本條件,還要經過初級不少于160標準學時,中級不少于140標準學時,高級不少于120標準學時,技師、高級技師不少于100標準學時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A知識方面包括:茶文化基本知識,如:中國用茶的源流、飲茶方法的演變、茶文化的精神、中外飲茶風俗等;茶葉知識,包括茶樹基本知識、茶葉種類、名茶及其它產地、茶葉品質鑒別知識、茶葉保管方法等;茶具知識,如茶具的種類及產地、瓷器茶具、紫砂茶具、其它茶具等;品茗用水,如品茶與用水的關系、品茗用水的分類、品茗用水的選擇方法;還有茶藝基本知識,包括品飲要義、沖泡技巧、茶點選配;以及科學飲茶、食品與茶葉營養衛生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常識等。而技能方面,則涵蓋了禮儀、接待、茶藝準備、茶藝演示、茶事服務和銷售等。

第3篇

茶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物科學、茶文化學、食品科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茶樹栽培與育種、茶葉加工與品質檢驗、茶葉經營管理與貿易、茶道及茶藝表演、食品工程、工藝的基本訓練;培養茶樹栽培育種、茶葉與茶用植物加工生產極其綜合利用、營銷、茶藝表演、食品及飲料加工的基本能力。茶學專業的學科體系,由以傳統種植業為主體的栽培、制茶兩個學科組成,隨著科學的發展和進步現已超出了原有的范疇,不僅包括原有的兩個傳統學科,還增加了許多結合現代科學發展的學科。專業主要課程包括茶葉生物化學、茶樹栽培學、茶樹育種學、茶樹病蟲防治學、制茶學、茶葉審評與檢驗、茶葉機械、茶葉經營管理、茶文化學。文章所涉及的主要茶學課程包括:茶文化、茶葉機械加工、茶葉科學、茶葉審評、茶業經濟學(茶葉貿易學、茶葉商品學、茶葉市場學)、茶葉育種創新、茶葉病蟲害以及茶藝、茶道等,文章對茶學專業課程的開設及合理化建議的提出均以這些課程分析為基礎。

二、茶學專業相關邊緣學科

茶學相關的邊緣學科課程較多,將課程劃分相應的模塊討論,分為茶葉生產模塊、茶葉加工模塊、茶文化與銷售模塊。其中茶葉生產模塊包括土壤肥料學、茶園管理、農業氣象學等課程;茶葉加工模塊包括手工制茶技藝、茶葉機械使用與維護、茶葉包裝與儲運等課程;茶文化與營銷模塊包括茶文化、茶藝、茶館經營與管理茶產品電子商務等課程。

對于茶學這門學科,一些基礎學科的開設還是很完善的,比如土壤肥料學、植物學、遺傳學等基礎課程在各校都是作為基礎課開設,有利于為茶學專業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茶葉生產模塊,像茶園管理等學科開設較少,某些高校作為專業任選課開設,理論知識較多,實踐關于到一個茶園的建設管理,實踐機會不多,作為專業任選課學習理論知識對以后茶園方向有意向的同學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課程。

茶葉加工模塊,對于制茶這門學科,是茶學的必修學科,系統介紹了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等茶類的加工技術,是每個茶學專業學生應該且必須掌握的技能,作為必修課程在此不多做介紹。對于茶葉機械方面的課程,按照機械的使用方法不同又分為采摘機械,加工機械等,由于學生對此興趣不一,作為選修課程按照學生個人意愿選擇較好。關于茶葉包裝與儲運,這是一門與生產聯系緊密的課程,對于以后在茶廠工作的同學來說是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密切關系到一個茶廠的經濟效益,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茶文化與營銷模塊,這一模塊包含的課程主要針對茶葉的營銷,涉及到茶葉的消費。茶文化、茶藝兩門學科主要是研究茶的歷史,是茶學理論知識的一個很重要的分支,應用于茶藝表演等方面,對從事茶藝這一方面的同學是一門必修的課程,可根據學生個人意愿選擇。茶館的經營與管理,這門學科也是理論知識偏多,很難應用于實踐,我國的茶館數目不是很多,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茶館的逐漸開設,茶館的經營將會是一個重要的方向。茶產品電子商務,在互聯網的時代,茶葉與電子商務的結合是一種很好的營銷方式,是茶葉的一個重要的銷售渠道,在電子商務普及的今天,十分有利于茶葉的普及。

三、對茶學專業課程設置的建議

茶學專業的課程豐富、開設的相關學科很多,本科生四年內不能夠全部的學習,所以要有輕重的開設課程。

關于必修學科,茶葉生物化學、茶葉加工、茶藝、茶葉審評與檢驗、茶樹栽培等應該作為必修學科來開設。茶葉生物化學是茶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茶學科中發展很快的一個領域,茶葉加工系統介紹了綠茶、紅茶、烏龍茶、花茶等茶類的加工技術,以及茶葉中多功能成分的提取。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內容。茶葉審評與檢驗對茶葉產品的外形、湯色、香氣、滋味及葉底等品質因子進行審評,從而達到鑒定茶葉品質的目的。茶樹栽培學概括為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茶樹的繁殖與栽培兩大項,繁殖的話可以細分為培育良種,育苗以及幼年管理等等,管理主要為茶園的管理,成年茶樹的采收以及茶樹的后期管理等。相比于其他學科,這些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實際生產中也必不可少,因此建議作為必修課程開設。

再者為選修學科的開設。茶文化、茶葉經濟貿易等課程可以作為選修課程。茶文化是一門茶學與文化相互交叉滲透的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以科學的態度和歷史眼光翔實地介紹茶的起源及其分布,飲茶方式的發展與變遷,中國茶葉對外傳布及世界茶區分布,中國各民族茶俗及地方茶文化,茶與文學藝術、哲學、宗教、社會經濟與政治的關系等內容。茶業經濟學是研究茶葉經濟管理的應用科學,有理論,又有實踐。既是茶學體系的創新,又豐富和完善了茶學體系。這些學科理論知識過多,可以作為選修課程學習,對必修課程起到輔佐的作用,有助于必修課程的理解記憶。

結合各校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培養計劃,有利于各校茶學專業本科生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有利于拓寬學校辦學資源,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亚洲中文色| 女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 亚洲剧情在线观看| 男人进的越深越爽动态图|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天天视频天天爽| 国内黄色一级片| xxxxx亚洲| 成人国产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400部o| 欧美人与动zozo欧美人z0| 亚洲精品短视频| 第一福利官方导航|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 高清韩国a级特黄毛片| 国产第一福利136视频导航| 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女人扒开裤子让男人桶| 中国高清xvideossex| 日本动漫黑暗圣经|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亚洲激情综合网| 爱情论坛免费在线看| 免费人成激情视频在线观看冫| 美女扒开内裤无遮挡网站| 国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eeuss影院在线观看| 好大好深别停视频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伊人中文字幕麻豆|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