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科技管理與研究范文

科技管理與研究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科技管理與研究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科技管理與研究

第1篇

閱讀本作,感到有以下特點:

1 研究視角新

科學計量學研究專著,在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趙紅州的《科學能力學》第二篇,到90年代初,谷興榮先生《科學技術發展的計量研究》出版發行,至今已有相當一批科學計量學學術成果。但絕大多數專著都是運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進行研究。谷先生對它的整體結構功能規律進行探討,采用的是計量經濟學與數理經濟學的研究方法。谷興榮認為:用文獻計量學研究科學計量學主要是研究科學技術的文獻資料的分布結構和結構變化規律,這只是科學計量學研究內容中的一部分。另外還有科技機構、科技人員、科研經費的分布結構和演變規律問題,社會環境、科技經費、科技人才與科技成果的數量、質量之間的因果關系,科技發展對經濟社會的影響關系,這些內容的研究是文獻計量學方法不能解決的,只有計量經濟學方法能解決。反過來,計量經濟學、數理經濟學的方法可以研究科技文獻與科技成果的分布問題。而且,年輕一代的管理學者,運用經濟數學與管理數學方法寫了不少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的計量研究論文。可見這是一個大的發展方向,谷先生在本作中概括出一個龐大而系統的論著是有重要意義的。

2 觀點新,創新程度大

此專著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對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的結構、功能、發展規律等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論觀點,并用數學方法給予表述。在第34頁把全書的基本論點的來源列了一張表。從表中可見,全書共有61個論點,其中,由本書作者在過去首次提出,并且先后以論文形式發表過的有42個論點,占68.8%;吸收其他學者的論文論點有19個,占31.2%。由此說明本書作者對科學學與科技管理計量研究的理論創新程度是相當大的。而且,多數論點都是有理論與實際意義的基本理論問題。比如:科學技術區際結構三大發展規律(兩極分化、梯度轉移、中心轉移規律)的統一性原理等等,提法新穎,論證清晰, 很有意義。

3 內容廣泛,涉及到科學學與科技管理領域多方面的基本理論問題

任何學科都是討論研究對象的結構,外在表現形式和自身活動的方式,活動功能、演變和發展規律三個問題,此專著對科學技術體系各方面的結構和結構演變規律都作了詳盡的定量探討,如科技研發的要素結構及其演變機制,科學技術的門類結構、學科結構、知識結構、區際結構及這些結構的演變規律,以及這些結構的內在各部分的彈性替代關系等。這部分內容將近30萬字,是目前科技結構研究中最廣泛最詳細的研究成果之一。

關于科學技術的運作方式、運作機制和經濟社會功能與研究效益問題,從五個方面寫了近15萬字。包括科學技術發展的三大動力機制,科學技術與經濟的鏈鎖關系與替代關系,科學技術的社會經濟功能及作用規律的定量研究,科學技術的社會經濟功能及作用規律的定量研究,科學技術研發效益的歷史變化規律等,都進行了系統的量化分析。

在科學技術的傳播、滲透、轉化發展及其評價方面, 分為五個方面寫有20多萬字。包括科技傳播與滲透效應的幾個問題研究, 科技發展與科技轉化的質量指標和質量診斷問題, 科學技術發展歷史規律與新陳代謝機制的定量研究; 科學技術活動的三大基本法則與行為邊界的定量研究; 科學技術評價的四大指標與四大環節, 四大指標即數量指標, 質量指標, 效益指標和綜合指標。四大環節即指標的選取與選取標準環節, 指標分類環節, 指標的組合建模環節, 指標的測算與檢驗環節等, 都作了全面的量化研究。

由此可見, 本作是科學學與科技管理領域中涉及面較廣的大部頭基礎研究成果之一。

4 內容的系統性與邏輯性強,全書結構有科學性和合理性

由于研究時間較長,內容較多,相互之間已經構成了完善的理論體系。從編的層次看,第一編是討論科學技術結構及其演變規律,是科學技術的橫向結構,以及橫向結構在科學技術發展中的變化。第二編討論科學技術運行發展的機制和社會功能,前者是橫向的,后者是縱向的。但都是指科學技術體系內在各部分之間的空間結構和各部分之間的時間依存關系和變化關系。第三編討論科學技術傳播發展與評價理論,這是科學技術體系的整體性發展規律,科技發展狀態和科技活動結果的測評,與第一、二編相對應。每一編的各章之間,每一章的各節之間等都具有互為聯系的系統性,相互間有較強的邏輯性。

5 計量分析的普及面較廣,定量分析的程度較高

第2篇

[關鍵詞]政府科技管理;特點;定位;北京市

[中圖分類號]F204;D0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0)48-0015-03

1 新時期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面臨的新形勢

1.1 國際形勢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已成為全世界的共識。當前的國際競爭歸根結底是科技競爭,西方國家經濟增長80%以上是通過技術進步獲得,爭取技術上的優勢成為各國經濟競爭的主流。經濟全球化浪潮,使得國際競爭正演變為以創新為基礎的區域競爭。隨著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競爭的加劇,區域創新能力已成為地區經濟獲取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

北京市作為首都,作為我國技術創新的中心,在北京圈的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和國際科技競爭中,應發揮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競爭態勢特別是科技領域的國際經濟競爭加劇,要求政府廣泛參與推動決定國家競爭力的科技發展。國際上許多國家科技發展的經驗表明,科技管理就是生產力,科技管理能力和水平體現了一國的核心競爭力。

1.2 北京市自身的機遇與挑戰

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其標志有三:一是北京市已經基本完成了從生產型城市向服務型城市的轉變;二是北京市已經基本完成了工業化進程并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三是北京市正在從傳統經濟的區域經濟中心向全國的新經濟中心轉變。這一切導致科技要素的作用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上,也對科技環境、科技能力尤其是政府科技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和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新形勢下,北京市科技發展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作為積極推進國際化建設的北京,如何面對技術創新國際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根據新的競爭態勢重新審視首都作為國家科技核心的歷史責任,進而推動北京市的發展,對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

2 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特點

北京市是全國文化、政治的中心,擁有眾多的研究機構、高校和大型企業,科技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一些關系著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技術領域和重要環節,關系到整個國家的戰略性科技資源,都大量聚集在北京,使得北京的科技資源和科技發展呈現出獨有的特點和規律。

2.1 中央科技資源在北京占較大比例

由于北京的很多資源為中央所有,所以很多中央的科技資源和北京市自有的科技資源出現重疊。這部分的科技資源很難明確的區分是隸屬于北京市還是歸中央所有。有些地處北京的科技資源其服務對象不僅僅局限在北京范圍內,可能會擴展到全國。中央的科技資源占北京科技資源的較大比例,中央經費大多用在北京的央屬大院和科研所中。同時,中央院所代表國家技術的最高水平、代表科技最高水平的也多是央屬企業。

2.2 北京區域科技的輻射性

北京的科技發展的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區域科技資源的全國輻射性。作為全國科技的中心,北京地區聚集了大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這些機構服務的物理位置雖然在北京,但是其服務范圍卻面向全國各地。同時,北京的一些大中型企業也在京建立了自己的研發基地,其社會效用輻射到全國。所以,北京科技資源的戰略意義從社會角度看是非常明顯的。

2.3 科技與現代服務業緊密結合

現代經濟中,服務業已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和現代化的重要標志。現代服務業具有投資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點,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新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對于北京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切實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實現首都經濟發展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北京科技資源與現代服務業的聯系非常的緊密,很多新型現代服務業態的出現都是建立在高新技術產業基礎之上的。

3 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目標和原則

在國際競爭和北京市發展需要的背景下,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同樣具有雙重性。一方面,北京作為首都,也是全國的科技中心,其科技發展必須要有“大首都”的責任意識;另一方面,北京城市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又需要科技發展作為重要支撐。因此,北京政府科技管理的定位必須服從全國的科技中心發展和北京城市科技發展及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使政府干預科技活動、進行科技管理更具有效率。

3.1 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目標

根據公共物品理論,科技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市場機制下不能有效提供,需要政府的干預。政府干預科技活動的目標是政府科技管理定位的前提因素之一。政府干預科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彌補市場機制在配置科技資源方面的缺陷,并與市場機制有機結合。具體而言,政府科技管理就是要提供科技活動中所需要的公共物品或者組織公共物品的提供。同時培育創新環境,形成以大學、科研單位和企業為主體的創新力量,為私人科技物品的提供創造條件。在公共科技產品、準公共科技產品、私人科技產品三個層次上分別確定政府科技管理的目標、領域和手段。同時,結合北京科技發展和科技管理的獨特特點構建完善的北京政府科技管理體系。

3.2 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原則

在探討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定位之前有必要確定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原則。北京市政府進行科技管理必須明確下述原則:政府干預科技活動并不是代替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而是為了彌補市場的缺陷。在市場可以充分發揮作用的科技領域,政府應該減少甚至取消干預,在市場難以發揮作用或者市場效率低下的科技領域,政府應該加強干預。政府干預科技活動應該強調有限干預、理性干預,減少隨意干預,避免政府失靈,提高政府干預科技活動的效率。

具體而言,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原則概括為:“重市場”、“重服務”、“重社會”、“重效率”、“重創新”。包括:

第一,“重市場”――為科技管理中的市場失靈提供“有限的科技管理”。在政府科技管理過程中既要彌補市場的不足,也要避免政府失靈的產生。培育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和科技創新主體。

第二,“重服務”――使科技管理真正服務于大眾的科技需求,促使科技發展惠及民生。同時,還必須處理好北京與國家科技資源之間的關系,為國家在京科技部門和科技活動提供服務。

第三,“重社會”――從以往單純關注科技對GDP的貢獻,逐步轉變為利用科技進步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第四,“重效率”――不僅要加強和優化財政科技投入,還要關注科技投入的效率,即是否真正促進了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

第五,“重創新”――管理創新是創新精神的體現,也是“創新型城市”及“科技北京”建設的內在要求。政府科技管理應該將創新精神貫穿始終,從過去的管理“慣性”中走出來。

4 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職能定位

一般而言,那些純公共物品和準公共物品性質的科技領域是政府科技活動的基本范圍。但是,由于科技發展階段不同,純公共科技和準公共科技領域所包含的內容也會有所不同,政府介入科技活動的方式和程度也應有所不同。由于目前我國整體科技能力較差,各種類型科技領域中的科技活動和科技產品都表現出明顯的外部性,供給機制沒有健全,供給主體缺失,使得即便是私人領域的科技產品僅僅靠市場的力量也難以有效供給。因此,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在純公共科技領域、準公共科技領域和私人科技領域都應有所介入,只是介入的程度有所不同。 4.1 全面支持純公共科技領域

純公共科技領域的科技產品,其本質是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包括:基礎科學研究、科學普及,部分共性技術、競爭前技術研究,國防、減災、科技基礎設施等。在上述純公共科技領域,政府是科技需求、供給的樞紐。有時直接充當了需求決定者、消費者的角色;也有的情況,作為社會的代表,扮演著需求決定者、消費者乃至供給者的角色。因此,在純公共科技領域對外部性的克服,其關鍵在于政府的作為。政府是各方利益關系的紐帶,更是社會與公眾的代表。因此,在純公共科技領域需要政府的全面支持和有效管理。

對于北京市現階段來講,有兩個方面的科技活動需要政府全面支持:第一,知識創新領域。知識創新應該作為北京科技發展的首要目標,而以基礎研究為主的知識創新屬于純公共科技的范疇,在北京具有明顯的公共物品屬性,是自主創新的重要支撐。第二,科技普及。“科技北京”理念要求政府進行科技普及,全面提高人的科學素養,科技普及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和外部性特征。

4.2 深度扶持準公共科技領域

準公共科技領域的科技活動和科技產品具有部分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在其產品提供過程中具有外部性,會出現“搭便車”,致使市場中的個人或企業沒有動力去投資。政府有必要深度扶持準公共科技領域的科技活動,但是也不能完全由政府來組織和投資,準公共科技領域還存在一定的私人贏利空間,應該引入多重投資方式與政府投資并存。

現階段北京的準公共科技性質突出的領域有以下幾類:第一,產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領域。這些領域存在企業層面無力承擔,而科研院所改制后存在供給缺位。第二,關系民生的公益性技術,如公共環境、公共衛生等。第三,具有生產的弱競爭性和消費的弱選擇性的公共服務:如技術擴散、專業技術服務等。上述許多科技領域由于具有較大外部性,又使得準公共科技的范圍相對擴大。因此,政府在準公共科技領域需要發揮主導作用,應該深度支持準公共科技領域的科技活動。

4.3 適度干預私人科技領域

一般而言,私人科技領域的科技產品具有排他性和競爭性,屬于私人物品,私人科技領域的活動首先應該由市場機制進行調節,企業作為私人科技產品的提供主體應發揮主導作用。但是,不容忽視的是,科技發展的階段性以及市場機制的健全程度同樣會影響某些私人科技領域的科技活動和科技產品的提供。如目前北京大企業的發展主要依靠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任務較重。由于科技創新的風險性和外部性存在,使得中小企業提供私人科技產品的能力有限。因此,在某些私人科技領域也需要政府的適度干預,如設立大企業科研基金、扶持中小科技型企業政策等。 5 結 論

綜上所述,面對全球化的科技競爭和我國科技發展以及北京市科技發展的要求,北京市要依靠自身的特點,明確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的目標、原則和定位,結合北京科技發展和科技管理的特點構建北京市政府科技管理體系。由于目前我國和北京市的整體科技能力較差,各種類型科技領域中的科技活動和科技產品都表現出明顯的外部性,供給機制沒有健全,供給主體缺失,使得即便是私人領域的科技產品僅僅靠市場的力量也難以有效供給,因此,北京市政府的科技管理在純公共科技領域、準公共科技領域和私人科技領域都應有所介入,只是介入的程度有所不同。

參考文獻:

[1]張耘,傅正華.“科技北京”的理念與內涵[J].城市管理與科技,2010(1):28-31.

[2]顏振軍.中國地方政府科技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軟科學,2008(12):67-76.

[3]常林朝,郭潔瑩.我國政府科技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1(1):82-84.

[4]趙俊杰.國外科技管理與決策機構的發展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04(3):124-125.

[5]陳建先.公共物品理論與政府經濟行為定位[J].行政與法,2004(3):47-49.

第3篇

關鍵詞:科研項目;信用管理;評審制度;監管制度;

中圖分類號:[F28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科研項目后期管理是指科研項目結題后的管理,是科技管理中的重要內容和組成部分,也是現有科研項目管理的延續。

一、企業科研項目后期管理的內容

(一)項目后評估

項目后評估是指項目結束后的評估,分為結題時的評估和結題一段時間后的評估。1.結題時的評估。科研項目結題時,應進行項目立項的必要性,技術路線的科學性,研究開展內容的完整性,經費預算的合理性,以及項目對企業發展的發揮的作用等進行評估。通過結題時的評估,總結科研項目管理中的成功經驗,發現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2.結題一段時間后的評估。項目結題半年、一年后,再組織對項目進行一次評估,重點是項目取得的成果是否固化,獲得的知識產權是否流失,成果是否得到推廣應用,是否對外轉讓技術,是否申報科技成果等。目的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成果固化

成果固化是指將科研項目取得的成果通過技術文件等方式固定下來,杜絕科研與生產的脫節。1.制訂和修訂企業標準。科研項目完成后,研發的新產品,應制訂產品標準;產品質量改善或功能增加的,應修訂產品標準;研發或改進了操作方法的,應及時制訂和修訂方法標準;研發出新的生產工藝技術或技術有改進的,應制訂和修訂技術規范標準等,把科技成果固化下來,以推動企業技術進步。2.制訂和修訂操作規程。根據科研成果,對相關的技術操作規程、安全操作規程、設備檢修規程等進行制訂和修訂,以改進和完善生產作業操作。3.納入技術經濟考核指標。科研項目取得的成果應用生產后,改善了的指標應納入企業技術經濟指標考核中加以固化。

(三)知識產權保護

企業在科研活動中取得的發明創造,應通過申請專利、進行計算機軟件登記、納入企業技術秘密等方式,進行知識產權的保護。1.申請專利。科研項目中的發明創造,應及時申請專利,使本企業的發明創造得到國家的保護。在申請專利之前要做好保密工作。2.計算機軟件登記。企業開發設計的計算機軟件,要及時進行登記,保護企業計算機軟件著作權。3.企業技術秘密。對于尚未完成專利申請的發明創造,以及申請專利后不易保護的技術、配方、訣竅等,要納入企業技術秘密加以保護。

(四)成果推廣應用

科技成果只有在生產實踐中推廣應用,才能推動企業的技術進步。要積極向企業領導、管理部門、生產單位建議推薦科技成果,積極推動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五)技術貿易

應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有選擇地將不涉及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科技成果以技術貿易的方式對外轉讓,讓科技成果產生經濟效益,使科技優勢變為經濟優勢。

(六)申請科學技術獎勵

積極將企業取得的科技成果申報各級政府和社會力量設立的科學技術獎,通過獲得各種獎項來提高企業的社會形象,增強企業的軟實力。

二、開展企業科研項目后期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高科研投入效率

在項目結題時開展項目的后評估,是通過項目完成后再次對項目立項的必要性、經費預算的合理性、研究開發內容和考核指標設置的科學性等方面進行評估,從中發現項目立項和過程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在結題一段時間后再組織評估,是通過考查科研項目成果在實際生產的應用情況,評估當初立項的必要性,是否脫離生產實際,是否符合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向,從而防止企業在科研項目上的投入失敗,增強預防科研項目風險的能力。通過項目的后評估,總結科研項目管理中的成功經驗,同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完善企業的科研項目管理制度,進而提高企業對科研項目管理的水平,提高企業科研投入的回報率。

(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科研項目的成果,只有在實際生產中得到應用,才能促進企業科技進步。將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是企業開展科研項目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1.將成果固化于產品標準、方法標準、工藝規范、操作規程、考核指標中,以提高企業的產品檔次、操作水平、技術經濟指標;2.將成果應用于產品的設計、生產中,增加產品的規格品種和功能,以實現產品升級換代,改進和完善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3.將成果應用于企業的技術改造中,提高企業的工藝技術裝備水平,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資源消耗,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4.將成果進行技術貿易,企業的科技成果,只要不是企業的核心關鍵技術,都應通過技術貿易的方式進行推廣應用,獲得經濟上的回報和收益。

(三)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保護企業科研項目的發明創造,使企業擁有自主的知識產權,是科研項目后期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科研項目完成后,要督促、檢查科研項目中的發明創造是否及時申請了專利,研發設計的計算機軟件是否申請了計算機軟件登記以及作為企業的著作權進行了保護,項目的發明創造中不適合申請專利的是否列入了企業技術秘密的保護范圍以及作為企業技術秘密進行了保護。

(四)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

在保護企業發明創造的同時,使社會公眾知曉企業所擁有的科研成果,從而樹立企業重視科技、技術領先的良好社會形象。在創造發明得到有效保護的前提下,在科技期刊、技術交流會上發表科技論文,增加人類知識寶庫積累,為科技進步做出貢獻。將企業科研項目中取得的成果,申報國家、省、市的科學技術獎,社會力量設立的各類獎項,增強企業的社會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三、加強企業科研項目后期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樹立和增強科研項目后期管理意識

1.企業領導要將其納入企業科技管理的重要內容,進行安排、布置、檢查和考核。2.企業科技管理部門要自覺地將其納入部門職能職責,對科研項目的管理時限從項目開始、驗收延伸到驗收后的一個時期。3.企業各部門、單位以及專業技術人員要將承擔項目的期限從項目開始、驗收延伸到驗收后的一個時期,自覺配合科技管理部門做好科研項目的后期管理

工作。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明確科研項目后期管理是企業科技管理部門的重要工作,要制定科研項目后期管理制度,包括管理內容、任務、部門、程序、結果的考核等,并與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工藝技術、成果管理等工作配合。

(三)納入對部門、項目單位和項目組的考核

科研項目在立項之初,項目承擔單位和項目組就必須承諾配合科技管理部門做好項目的后期管理工作,并納入對項目承擔單位和項目組的考核。只要項目承擔單位的各級領導、科技管理部門、專業技術人員高度重視科研項目的后期管理,單位的科研成果必將得到推廣應用,更好的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四、健全科研項目經費監管制度

1.對于取得的各類科研經費,不論其資金來源渠道,必須全部納入財務部門統一管理、集中核算,并確保專款專用。根據財政部制定的有關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建立健全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的監督約束機制,規范科研合同的訂立行為,對科研項目負責人使用科研經費實施有效監督,確保科研項目資金安全并合理使用。2.要加強對科研經費使用的內部審計與財務驗收工作。管理部門應針對當前橫向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建立和完善校內橫向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切實加強對項目管理費、人員經費、業務費等支出的管理。項目管理辦法或項目合同沒有明確規定的,由管理部門制定管理辦法予以規范。人員經費、業務費等其他各項支出,應根據科研項目管理辦法或項目合同的要求據實列支,不得預提。3.應加強與主管部門的溝通與協調,分工負責;自覺接受并積極配合財政部、審計署等有關部門和科研經費提供方或其委托的社會中介機構,依據國家相關法規和科研合同對科研經費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的檢查監督。

參考文獻:

[1]國家科學術部.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承擔人員管理的暫行辦法[J]20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成人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久久www成人看片| 欧美又黄又嫩大片a级| 免费a级片在线观看|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一区|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网站| 91av视频网站| 天天干天天拍天天操| 中文字幕99页| 日本丰满www色| 久久青草精品38国产免费|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精品国产三级v|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韩国伦理电影年轻的妈妈| 国产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1华人在线视频| 天堂亚洲国产日韩在线看| 三级理论在线播放大全|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无广告| 久久精品国产清白在天天线| 欧美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男人桶爽女人30分钟视频动态图| 噜噜嘿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欧美另类xxxxx极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电影|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老师白妇少洁王局长| 日产精品卡2卡三卡乱码网址 | 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 美女胸又www又黄网站|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国产又爽又黄无码无遮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a一级二级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