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會計的學習方法范文

會計的學習方法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會計的學習方法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會計的學習方法

第1篇

關鍵詞 初級財務會計 學習框架 學習筆記 虛擬公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學習方法得當與否,直接影響著學習的效率和效果。近幾年來,我校會計學專業學生在初級財務會計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日益凸顯出方法不當的問題,通過歷年的觀察、分析,筆者將問題歸納為四個方面:(1)學習缺乏系統性、忽視對知識整體性、框架性的把握,偏重細節的學習;(2)尚未擺脫中學階段單一接受式的學習方法,自主學習意識缺乏,學習能力低下;(3)對相對枯燥的理論教學接受度低,學習樂趣不足;(4)學習視野狹窄,忽視專業以外的其他課程。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從五個方面加以引導,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法。

1 強調學習框架的重要性,指導學生建立兩層次學習框架

第一層次是指課程整體框架,反映本科期間專業課程及其他相關課程的內容及相互關系,教師根據大學期間各門課程教學大綱的內容及其體現出的課程之間的關系繪制出這一框架圖,在指導課上展示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比較直觀的了解大學四年所學課程之間的關聯,從而更加明了每門課程的價值所在,而不再是孤立的去學習某門課程。

第二層次是指單一課程的內容框架。每門課程都有教學大綱,用以明確本門課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等,體現課程的知識框架,但其提綱挈領的功能性往往為學生所忽視。因此,我們從兩方面入手指導學生建立課程框架。

第一,教師根據初級財務會計的教學內容,繪制出各章節之間內在聯系框圖,指導課上,在強調框架重要性的同時展示給學生,通過這種形式使學生在學習之初,即在頭腦中建立直觀的知識框架,并指導學生在后續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充實、豐富、強化這一框架,這樣,當課程結束時,學生所學知識不再是支離破碎的,而是彼此相連,從而使學生真正學懂本門課程,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第二,指導學生充分發揮課程手冊的作用。課程手冊是由教師結合初級財務會計講義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自行編制的,是對上述課程框圖的細化、補充和拓展,每章通常由六部分構成,并根據各章內容和教學需求斟酌增減,基本內容包括:(1)學習目的;(2)主要內容;(3)課堂討論或練習;(4)復習思考題;(5)補充習題;(6)課后要求。各部分內容不是簡單的按順序列示,如學習目的在綜合描述之后,還會穿插在主要內容部分與其對應,使學生直觀的了解學習該內容所應實現的目的;課堂討論或練習部分也同樣穿去與主要內容對應。課后要求部分主要包括對每章講義的閱讀要求、根據課程進度對企業報表的閱讀要求、對于自設虛擬企業經濟業務補充和處理的要求、完成課后學習筆記的要求。

2 指導學生做好學習筆記

學習筆記既包括課堂筆記,也包括課后筆記。記學習筆記是一個思考過程,既使學生在課堂上緊隨教師的思路,又有助于課后對知識的梳理、總結。因此,教師在上課之初即對學生明確學習筆記的重要性,并對做筆記的方法做出進一步指導。

隨著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打印的課程課件,而不再做手工筆記,即使做,也往往是對板書或課件的簡單抄寫,因此,教師要明確課堂筆記記錄的內容,它不是單純的文字抄寫,而是伴隨著思考對關鍵知識點、拓展內容、未能理解部分等的紀錄。

課后筆記主要包括學生課下自習時所作的總結性筆記、讀書報告等,是對所學內容的進一步深入思考。課后筆記首先要做的是對已學內容的整理總結,明確所學內容在課程框架中的位置、加深對細節的理解、解決課堂中形成的疑問、補充課堂筆記不完整的部分。可見,記學習筆記這種方法雖然看起來比較陳舊、落伍,但事實上,能有效增強學生的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能力。

3 指導學生設立虛擬公司,將課程所學理論知識盡快與實際相聯系

初級財務會計主要講授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對于未接觸過會計知識的學生來說,如何使其進入專業角色,接受相對枯燥的理論知識,形成會計思維方式是專業學習的首要一步。因此,要求每名學生自學習始,建立一個虛擬公司,自任公司的財務負責人,虛擬公司可能發生的經濟業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思考,就自身當時掌握的知識而言,能夠設計出哪些經濟業務,而作為財務人員,自身的職責又有哪些,能夠為公司完成哪些會計工作,解決哪些問題,并要求學生付諸實施形成報告。隨著所學知識的增加,學生還要不斷為公司增添新的業務并進行處理。這樣,一方面使相對枯燥的會計理論“活了”起來,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盡早聯系在一起,為解決學生理論與實踐脫鉤的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4 強調質疑的重要性

質疑也是一個思考的過程。從歷年初級財務會計課程的教學實踐看,愛提問題、善于提問題的學生比例逐年降低。我們通過問卷調查以及與學生單獨面談等方式發現主要是三方面原因引起的:其一,習慣使然,即已經養成機械的學習方法,教師怎么講就怎么記,懶于動腦,是自主學習能力低下的直接表現;其二,在發現問題時未能及時發問,也未做記錄,之后忘記或懶于發問;其三是最常見的,即認為問題過于簡單,羞于發問。對于第一種情況,除了在指導課上強調質疑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在整個教學過程采取各種方法引導學生不斷增強自主學習能力,這在前面幾點中已有闡述,這里不再贅述。針對第二種情況,指導學生養成隨時記錄、隨時發問的習慣,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要隨時提問,一來可以解答自身的疑惑,同時可以引發其他同學的思考,增加課堂活躍度;在自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隨時記錄,即形成前述學習筆記的一部分,待以后尋求答案。對于羞于發問的學生,上課之初即強調一種思想:一個問題,無論在別人看來多么簡單,弄懂了對自己而言就是有價值的。

5 指導學生拓展知識廣度,擴大閱讀范圍

第2篇

自學能力是一般能力在獨立學習活動中的綜合運用,它是由許多獨立學習能力組成的一種綜合能力。作為會計專業的專業基礎課之一,成本會計由于課程自身性質的原因,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可能事事依賴老師,必須在認真聽取老師講課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自學方法。

成本會計是經濟學科中的一門應用經濟學科,它以介紹企業成本核算、成本控制、預測、決策、成本分析為主要內容。因此,它是一門技術性較強的課程,內容多、公式多,要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核算、控制、分析,必須借助一系列經濟指標,運用一系列方法,全面認識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向學生強調注意理解成本計算、控制、分析的方法,在各種情況下,對出現的會計業務選擇適用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一、從總體上把握成本會計學的內容

要進行成本管理,就要取得成本資料。對于如何取得成本資料,如何對資料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利用,都應該有一個清晰的輪廓,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例如,成本會計的職能可以按時間先后順序進行歸類:事前有成本預測、決策和編制成本計劃,事中有成本控制,事后有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是以利用產品為中心,成本考核是以責任單位為中心。這樣逐步深入下去,將成本會計的各方面聯系起來。但這還不夠,還需要找出主要內容與工作重點。成本核算是教學重點,沒有成本核算,其他職能也就沒有意義了。在考試中,成本核算具體表現為綜合應用題即計算題。

二、認真系統閱讀教材,制定學習計劃

閱讀是“學習之舟”、“智慧之源”,所以我覺得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自學能力的核心內容。教材是根據考試大綱要求編寫的,比考試大綱更具體。學生應認真加強自學,掌握教材的特點,樹立信心。學生在閱讀教科書時應確實做到:讀目錄,把握全書的總綱;讀引言,了解課題的概要;讀正文,具體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和實務;讀練習題,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從考試的一般要求看,考試的覆蓋面廣,大題目較少,小題目較多,單掌握重點難點是不行的。在學習過程中,要講究效果,根據老師的輔導將整個教材內容按章節劃分幾個單元,不能像看小說那樣,只注重速度,不注重效果。同時要循序漸進,逐步深入。學生通過閱讀,就能在客觀上掌握課本的知識體系和各章節的知識結構,以及它們的內在聯系;在微觀上全面地掌握成本會計的基本概念和理論知識,并運用科學理論解決實踐中的問題,從而避免學生閱讀教科書時只讀正文、只記條條的現象,達到培養學生閱讀教科書能力的目的。

三、充分利用老師輔導的機會,認真聽課

教學過程應該是老師精心地、有計劃有目的地讓學生生疑、質疑、解疑的過程。這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途徑。葉圣陶先生說:“老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同時根據心理學,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疑問時,原有知識經驗與新接受的信息發生了矛盾,在心理上出現一種力求統一矛盾,使心理狀態趨于平衡的要求,促進思維的展開。一旦這種矛盾統一了,就得到了一種心理上的滿足。“生疑”對學生來說既是刺激積極思維的誘因,又是促其奮發學習的動力。有了疑問,學生就會產生求知欲,變被動接受為主動追求,從而主動尋求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對這門課的課堂學習,學生不僅要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上課前認真預習,把有關內容先熟悉一下,對于疑難問題作上記號,這樣在上課的時候就可以認真聽老師講課,看老師對這個問題是如何理解的,而且必須將這些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細致。另外,需要強調的是,學生必須記錄好課堂筆記,因為這門課的重點部分是分配方法即計算題,老師在講課過程中為了加深同學的記憶,會對書上的某些公式提出例子,或者是對書上并未明確的計算步驟加以概括整理。這些內容,應該說一聽就懂,但若不做筆記把它記錄下來,可能在課后實際運用時,就忘得一干二凈了。另外,摘錄下一定的計算例題,對于理解記憶計算公式與步驟也有極其重要的幫助作用。

四、反復作練習,鞏固記憶。

初學成本會計的學生,在學習完一種分配方法后,往往感到困惑,心中無數,也不知道是否真正掌握了。我也意識到這樣的問題,因此在講解完一種分配方法的計算步驟后,就要求學生做一道練習題。在大家做完一遍后,再進行講解。學生普遍反映,這樣的教學方法比老師直接講解例題要好,計算步驟講一遍,在課堂上自己做一遍,老師再講一遍,再加上做作業,那么對于這一難點的掌握就輕松了。

如果練習不多的話,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對教材的內容已經懂了,但做練習題就感到無從下手,感到許多問題沒有搞清楚。要想把練習題做出來,就得重新鉆研課本。學生通過反復學習,把習題做出來,對教材內容的理解進一步加強了,多做練習的目的就是自測,檢驗學習效果,有利于知識的鞏固和加深理解。

傳統的教學,注重老師系統講解,以傳授知識為主,所以要求學生把主要精力用在聽講上,學生缺乏主動性,根本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的機會,因而不可能形成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俄國文學評論家杜勃羅留波夫曾尖銳指出:“老師如果把科學的材料嚼得這樣細,使學生無須咀嚼,只要把老師所講的吞下去就行了。這樣,從學生中可能培養出懂知識的猿猴,而絕不是能獨立思考的人。”只有老師把工作重點放在啟發誘導和指導上,才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老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獨立學習的興趣,要創設各種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的思維,通過各種學習實踐,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求,掌握方法,發展能力,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第3篇

【關鍵詞】交易性金融資產;會計基礎課程;學習方法

《會計基礎》課程是一門各大中專院校會計專業必需開設的專業基礎課,也是財經職業院校的經濟管理、金融、貿易、旅游和酒店管理等非會計專業必須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學科。通過學習這門課程,不僅可以掌握會計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論也可以使學生在對財經專業的認識方面有初步認知。筆者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發現,初學者感覺學習吃力的往往不是《財務會計》、《財務管理》這些專業課程,反而學習入門時最先接觸的《會計基礎》課程感到困難重重。本文試圖以在當今經濟發展中占重要位置的、金融市場中最常見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學習為例,說明筆者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拋磚引玉,期望能與更多的會計學習者分享學習的快樂。

一、“望文生義”法,打消畏難情緒。

“望文生義”一詞,出自清?張之洞的名篇《軒語?語學》。這個詞原來的解釋是指不了解某一詞句的確切涵義,光從字面上去牽強附會,做出不確切的解釋。但筆者結合文科學習的特點,賦予了該詞新的含義。在教學中經常鼓勵學生望“文”生”義”。對于從未接觸過的的知識,不能完全理解和記憶一些名詞時,不妨先利用漢字象形會意的特點進行望文生義,雖然這樣做并不一定能準確地了解這個新知識的含義,但粗淺的了解或猜測,能一下子讓初學者消除到面對新知識的恐懼感,起到了消除畏難情緒的作用。

以交易性金融資產為例,說明該方法的運用。交易性金融資產是隨著新的社會經濟形勢發展而產生的新的會計科目,《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的確認和計量》專門對該部分知識進行了規定,可見學懂、學好這部分知識的重要性。初學者可在接觸這個知識點之前,通過文字本身的含義,有如下分析:這是一種資產類科目,性質或持有的目的是為了交易、這個概念與金融緊密相關……在此基礎上,通過閱讀教材,可以了解到其概念:交易性金融資產(Held for trading financial assets)是指企業為了近期內出售而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和基金投資。如以賺取差價為目的從二級市場購買的股票、債券、基金等。通過對比望文生義與嚴密的概念表述的差距,初學者會比較深刻地理解了概念。

二、粗細結合法,重復與舉例結合,掌握知識。

任何課程的學習,閱讀教材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文科類專業課的學習上,對內容的重復閱讀及練習非常有利于知識的吸收和掌握。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總結出在學習會計基礎知識時的“粗細結合法”。比如,學習交易性金融資產時的過程中,通過“望文生義”法在頭腦中建立了知識的基本構架。然后從粗讀教材入手,通過快速閱讀,掌握本節的內容梗概,找到理解和學習上的難點;所謂“細”指的是對教材的精讀。精讀教材的過程中,很多初學者座不住,看不進去整篇大段的內容,為了提高閱讀效率,借鑒螞蟻啃骨頭的做法,從粗讀教材時確定的理解相對較難的一小段,逐字逐句,通過反復重復與結合自身已知內容進行舉例的方法掌握知識精髓。這樣的做法不僅不會占用學習者太多的時間,也遵循了科學規律。記憶規律表明,對陌生知識的學習,進行一次性強化記憶60分鐘的效果,遠遠不如每次記憶6分鐘,重復10次更有效。

三、地基式學習法,通過逐層搭建知識架構,學以致用。

所謂“地基式學習法”指學習的過程必須如同建筑工程一樣,要想得到高質量的結果,必須重視基礎的作用。所以,學習的過程應與《企業會計準則》的內容相結合。《企業會計準則》是為了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統一會計核算標準,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制定的。它的內容體現了會計核算的基本規律,是會計人員進行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和指南。也是學習會計基礎課程的過程中最需要的第一層‘地基’。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學習為例,初學者掌握了基本概念的含義、粗細結合閱讀了教材之后,還要對照《企業會計準則》規范,準確識記相應的會計科目名稱,為后面的賬務處理打下牢固的根基。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進一步學習相關賬務處理需要使用到的賬戶:分別是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通過反復閱讀教材,舉例和學習,使初學者準確掌握每個賬戶的性質,打下學習賬務處理的第二層‘地基’。后續學習的過程中,對會計業務的講解、分錄的處理及聯系實際舉例講解如何進行知識運用,一層層打牢地基。

四、學會用“會計語言”說話,化復雜學習為快樂發聲。

初學者對會計學的學習可以與學習一門語言進行類比。因為二者同屬于文科性質,有一些共通的特點。初學者都知道,學習一門語言,最主要的是掌握不同語言的表達方式,并要不斷重復,學以致用才能掌握。其實,對會計這門專業課程的學習,也可以分析會計業務的表述方式,像學習語言一樣,了解如何使用會計專業術語如會計科目、賬戶等對會計業務進行表述,達到快樂學習的目的。把枯燥的專業課學習變成一門“會計語言”的學習,通過重復和練習,達到快樂發聲的目的。以交易性金融資產這個對初學者陌生的知識為例,一味讀書、看理論,會讓人摸不到頭腦,但通過舉例,聯想一個場景:初學者如何運用閑散資金通過購買股票、債券等交易性金融資產進行投資、產生收益并結合所學習的會計科目及賬戶去嘗試用會計語言表述這樣的過程,就輕松帶入了交易性金融資產賬務處理的三個步驟:即購入、持有、出售。同時,初學者要清楚學習的目的并不是將來在工作中面對一道道別人設定的題目,而是必須結合具體的業務,如何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結合,“會計語言”的學習也是一種重要的方法。通過分析每一筆業務所需要的原始憑證、分析上面內容的含義、結合自己所學的會計專業知識嘗試著解讀一張張紙質的憑證,成了有生命的、會說“會計語言”的活題,在這樣的快樂學習過程中,突破了初學者看見業務題找不到思路的學習難點。

以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務處理中,初學者普遍感覺困難的出售環節為例,詳細闡述如何使用“會計語言”以說話方式快樂學習會計難點知識。購入環節:按購入時的公允價值,結合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戶性質,記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賬戶的借方;舉例說明買菜要到菜市場,買衣服要到服裝店,使初學者理解股票、債券等投資產品的購入需要到專門的證券交易場所,交易時還要發生相關的交易費用,需要使用所學的投資收益賬戶,借記“投資收益”科目;如果購買的股票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發放的現金股利或利息,還要借記“應收股利或應收利息”,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從交易性金融資產購入―持有―出售的過程,用會計語言進行分析舉例:

2007年1月1日,甲企業從二級市場支付價款1020000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利息20000元)購入某公司發行的債券,另發生交易費用20000元。該債券面值1000000元,剩余期限為2年,票面年利率為4%,每半年付息一次,甲企業將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1)購入:企業購入交易性金融資產時,結合例題及實務,分析所涉及的原始憑證、相應憑證表述的含義中可能會涉及到的會計科目及每個賬戶的性質、編制分錄、填制記賬憑證、模擬登記入賬。相應的賬務處理如下:

2007年1月1日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000000

應收利息20000

投資收益20000

貸:銀行存款1040000

根據分錄填制記賬憑證、登記入賬環節限于篇幅,此處不具體展開。

(2)持有期間(及資產負債表日):

持有期間:

2007年6月30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150000元(不含利息);

分析:初學者應結合投資者的普遍心理,購入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均會持有一段時間,等待其市場價格(公允價值)達到投資者的心理預期后,才會進行出售。但只要企業并未出售其所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就不會產生真正的投資收益。但企業為追求投資收益的最大化,對所購入的投資產品會進行“連續觀察、全面記錄”,所以,持有期間,也需要根據公允價值(市場價值)變動及時進行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調整。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50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15萬-100萬)150000

2007年6月30日,確認債券公允價值變動和投資收益(上半年利息收入)

借:應收利息20000

貸:投資收益(100萬×4%÷2)20000

資產負債表日:

2007年12月31日,確認債券公允價值變動。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10萬-115萬)5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50000

確認投資收益(下半年利息收入)

借:應收利息20000

貸:投資收益20000

(3)出售:

2008年3月31日,將該債券予以出售

分析:觀察一個投資產品公允價值變動情況,遵循的是“連續觀察”的原則。因市場價值會不斷變化,企業都進行了及時而連續的核算,所以,出售環節必須完整地梳理整個交易性金融資產其公允價值的變動及調整情況,這也是很多初學者難以突破的瓶頸,但學習了使用“會計語言”的表述及本文所述的一些原則,再學習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務處理時,就會變得簡單而快樂。

本例中,初學者須明確,業務的發生是連續的,通過及時的核算和記錄,翻看之前的賬簿登記了解投資者所持有的交易性金融在出售前,進行過多少次公允價值的調整。對2007.6.30進行公允價值調整的時候,參照的對象是2007.1.1;

而對2007.12.31賬簿上“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調整的時候,參照的對象已經不再是2007.1.1,已經是2007.6.30,2008.3.31出售時,公允價值調整的

參照的對象是2007.12.31的公允價值。了解了以上知識的原則后,出售時的賬務處理的思路則非常清晰。在出售時(分步確認投資收益)

(1)按售價與賬面余額之差確認投資收益

借:銀行存款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投資收益

(2)按初始成本與賬面余額之差確認投資收益/損失

借:(或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或借)投資收益

所以,實例中的相應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118萬-1萬)11700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00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1000000

――公允價值變動100000

投資收益170000

2008年3月31日,甲企業將該債券出售,確認1季度利息10000元。

借:應收利息10000

貸:投資收益(100萬×4%÷4)10000

收到利息時:

借:銀行存款10000

貸:應收利息10000

綜上,以會計基礎課程中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學習為例,介紹了一些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期望能對學習會計基礎知識的朋友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08 [M].人民出版社,2008.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久| 超级无敌科技帝国| 美国式的禁忌80版|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mba| 国产专区中文字幕| qvod小说区图片区亚洲| 欧美videosdesexo肥婆| 喜欢老头吃我奶躁我的动图|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被按摩师玩弄到潮喷| 欧式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快点使劲舒服爽视频|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羞羞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吹潮香蕉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 二十四小时日本高清在线www|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AV无码久久| 精品三级久久久久电影网1|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yellow字幕网在线91pom国产 | 国产精品视频1区|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观看| 最后一夜无删减版在线观看| 免费大片av手机看片| 免费看黄色网页|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欧美片免费观看网址| 国产一卡2卡3卡4卡网站免费|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 成人一级黄色片|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嗯~啊太紧了妖精h| 蜜桃成熟时2005|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