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安全家庭教育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要記得 寶寶的安全永遠是第一的!
室內安全篇
家是每個人的港灣,而寶寶所處的環境必須是安全而又舒適的。如何給寶寶營造一個安全而又舒適的家庭,《Cookieworld》給您支招來啦!
浴室的安全
浴室是寶寶從洗第一個泡泡澡就開始接觸的地方,您是否已清楚了解到浴室對寶寶存在的安全隱患呢?
2歲的鬧鬧剛從澡盆里伸出腳,就被剛才洗澡時溢出的洗澡水滑倒了,頭部“嘭”的一聲撞在衛生間的門上。幸運的是,他額頭上只起了一個大疙瘩,沒有其他很大的安全問題??墒沁@一切卻讓爸爸媽媽嚇破了膽。
檢查浴室所用的腳墊和地毯 浴室里,最好要鋪上防滑墊,還要確定腳墊和地毯的背面的橡膠狀況良好而且不會滑動,檢查邊緣是否磨損或撕裂以防意外。如果和寶寶一起泡澡時,還可以在地板上放一塊厚厚的棉質浴巾。在洗好后出來之前,先把寶寶安置于浴巾上,千萬不要抱著寶寶爬出浴缸,以防摔倒。值得注意的是向浴缸里注水的龍頭最好用毛巾裹上,這樣可以防止寶寶無意中把熱水打開。另外浴室一定要保持地面干燥,不要積水,以免好動的寶寶單獨進浴室時滑倒。
洗滌用品是否已安置好 浴室有著大量的物品:洗發水、沐浴液、洗衣粉、清潔劑等等。必須保證所有的洗滌用品都放在安全的地方。同時日常生活中用這些洗滌用品時,一定不能忘記把它放回原處。
浴室門鎖可兩面打開 千萬不要小看浴室的門,萬一遇到調皮的寶寶把自己反鎖在浴室里,而自己只能在浴室外干著急了。因此必須要確定浴室的門也可在外面打開。如果不能在外面打開的話,可把門的伸縮彈簧用膠帶貼上,或把它整個取下(如果你想保有隱私而想留住門鎖的話,將鑰匙掛在門外的掛鉤上,萬一寶寶反鎖在內之時,以備使用)。在寶寶學爬行的時候,在浴室門上安裝一個安全扣,就可以防止寶寶爬到浴室里。
浴室里經常會出現的事故有以下這些,應避免
燙傷注意不能水溫過高,或者寶寶自己擰開了熱水器;當然在給寶寶洗澡的過程中,突然加熱水或加冷水對寶寶都是一種傷害。因此給孩子洗腳或洗澡時,應先用手試一試,確定不燙后再洗。
空氣不流暢浴室里必須要保持空氣流通,防止大人以及寶寶窒息。
誤食洗滌用品 好奇是寶寶的天性,不管拿到什么東西,他總喜歡第一時間把它塞進嘴巴里。因此浴室里的洗滌用品都要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寶寶誤食。
廚房的安全
廚房是媽媽經常忙碌的地方,自然也引起了寶寶的極大興趣,他不僅是因為喜歡纏著媽媽,更重要的他對廚房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噴著熱氣的電飯煲、燃燒中的煤氣爐、閃閃發亮的刀具等等。
阻止寶寶進入廚房并不是一個最明智的做法,適當引導寶寶認識廚房的危險以及如何避免危險的安全教育才是您最需要做的事。
不要玩弄打火機或火柴 教育寶寶不要玩弄火柴或打火機,因為很容易燒傷寶寶或者引發火災,而且它們都含有有毒物質,一定要讓寶寶懂得玩火的危害性。當然,為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當著寶寶使用打火機或火柴,這樣會激起寶寶的好奇心和模仿欲。
不要觸摸烹調中的所有東西 不管是做飯還是炒菜,務必不能讓寶寶因為好奇而去觸摸器具或者食物以免燙傷、燒傷。
不要去開關電器 家庭的電源開關、插銷要安在寶寶摸不到的地方。教育寶寶不能自己開關電器,更加不能自己去用手指去摳插座。平時在用任何電器時,也必須時常提醒寶寶注意用電的安全。另外運轉中的風扇,要防止寶寶把手指伸入到旋轉的扇葉中。
不要玩弄刀具 教育寶寶不能拿剪刀、菜刀或者其他尖銳的用具作為玩具。
警惕熱水燙傷 熱水瓶、飲水機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要單獨讓寶寶自己倒水喝,也要注意寶寶是否爬上了椅子拉翻了熱水瓶。
勿食變質、過期的食物,過期的食物一定要及時丟棄。
夏天食物容易變質,寶寶的腸胃又特別嬌嫩,購買食物時一定要看清楚。
陽臺的安全
不要小看陽臺存在的完全隱患,小寶寶很容易爬上陽臺玩耍。盡管現在家庭的陽臺都有護欄,但也要謹防護欄是否夠穩固,而且寶寶的頭也容易被卡在護欄的空隙中損傷頭部或造成窒息。
此外,父母還要確保家庭內所有的家具是沒安全隱患的。
戶外安全篇
暑假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卻是大人們最操心的時期,如何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而又安全的暑假,爸爸媽媽可要費一番功夫的喲!
游樂場的安全
“寶貝,想到哪里去玩呀?”爸爸問著三歲的貝貝。
“我要去游樂場!我要去游樂場!”貝貝興奮地叫著。
暑假里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去公園或游樂場游玩,他們無疑把這些地方當成了“樂園”,旋轉木馬、碰碰車、龍舟……都是孩子們的最愛。然而這些游樂設施是否安全?游樂場的安全管理到位嗎?而爸爸媽媽對孩子平時的安全教育是否到位呢?記得我們要玩得開心更要玩得安全。
閱讀“游客須知”爸爸帶著4歲的纖纖玩碰碰車,激烈的一撞過后,身邊的小女兒已經從座位上“出溜”下去了!另一位孩子則在爸爸的英勇碰撞中把嘴給磕了。所以,不是家長帶著玩就都安全了,除了給孩子系緊安全帶之外,不要做太劇烈的碰撞,尤其是正面碰撞。別光顧自己過癮,還要考慮到孩子的承受能力。
那么閱讀“游客須知”這點是首先要做到的,不要盲目跟從人流玩耍,也不能因為孩子想玩耍就屈服于孩子的哀求中。在玩耍前一定要閱讀有關的注意事項,尤其是一些帶有一定危險勝的項目,要做到一切心中有數;更要了解哪些項目是不符合孩子玩耍的。要嚴格按照各種游樂項目的年齡、身高等要求去選擇。不要讓孩子去玩那些不適合他身高、體質的游樂項目,千萬別認為孩子年齡夠了、膽子大就可以玩。因為游藝設施都是按照身高而非年齡進行限制,是根據安全帶、安全桿的尺寸而嚴格規定的。
檢查項目設施查看游樂設施顯著位置是否有有效期內的《安全檢驗合格》標志,否則應拒絕乘坐。帶有危險性的項目入座艙后檢查座位中的安全帶或安全壓杠、扶(把)手是否齊全、牢固。若不會使用請服務人員幫助。
玩耍過程大人和孩子乘坐時,必須系(戴)好安全裝置,運轉中絕對不允許自行解開,在座椅上坐好后不要走動,不要把身體伸出座艙或站立。有扶手的應兩手抓住扶手桿。運轉中不允許向外散落、投擲物品。對回轉、翻滾、高速的游樂設施,應先把易跌落的物品如硬幣、手提包、手機、眼鏡等放置好;上下車時應注意頭上和腳下的物體。
在游樂設施未完全停穩或工作人員沒有通告以前,不許自行走出座艙;有門的游樂設施在運行中嚴禁乘客自行開門,不許故意搖動座艙。
時刻守護在孩子身邊杞杞剛2歲時,有一次爸爸媽媽帶
她去公園里的游樂場玩旋轉滑梯,她一次次地爬上滑下,玩得特開心。本來媽媽負責看著她爬上去,爸爸在滑梯口那兒等她,可在她順利地滑了幾次后,父母都放心地離開了原來的“崗位”。
正在這時出事了:杞杞滑下去的時候,兩腿分得太開,鞋蹭在了滑梯邊上,一條腿下滑的勢頭被擋住了,而身體卻還在往下走,于是身體翻了個個兒,大頭朝下滾下去了!媽媽看在眼里,卻因為距離太遠跑不過去。等爸爸媽媽沖到女兒身邊,杞杞已經滿嘴是血地大哭起來了!幸好只是咬破了嘴皮,牙齒沒傷著,但那幾天吃飯喝水都受影響。
讓孩子更安全,首先要從爸爸媽媽的身上著手:家長缺乏看護常識,因此孩子發生危險,他們要負一半的責任。即便是家長從旁保護,可以減少一部分危險的發生,但依然無法完全消除孩子受到意外傷害的安全隱患。所以,對于年齡小的孩子,父母要站在能第一時間趕到他身邊的地方。
此外父母在帶孩子去游樂場玩耍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并教會他一定的安全知識。
超市里的安全
5歲的力力蹦蹦跳跳地走上手扶電梯,突然看到鞋帶松了,于是就想去鞋帶,就在這一瞬間,力力從開動的電梯中滾了下來,身邊的媽媽根本來不及反應。
不少孩子來到超市里都顯得特別興奮,不僅能看到花花綠綠的貨物,而且還能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和玩具。父母一定要關注孩子,不能讓他到處亂跑。
危險之一:在超市里奔跑
越是倉儲型的大型超市,越可能對奔跑中的孩子造成危險,偏偏這種超市里四通八達的通道,尤其會給3~6歲的孩子產生極大的奔跑追鬧的誘惑。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注意并給孩子講明奔跑的危機:
小心撞翻島形貨堆! 超市習慣將優惠貨品在通道中央堆高成尖塔形成圓柱形,為的是讓更多的顧客能留意到它,并順手拿貨。但這種島形貨堆稍有碰撞,就可能破壞其平衡,物品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來,令孩子受驚或受傷。
小心貨架鐵角! 相當一部分倉儲超市還未意識到要為兒童采取人性化的保護措施,其在一米高度配置的貨架鐵角尤其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高速奔跑中的孩童,經常會因為躲避不及,撞傷眉骨或額頭。
危險之二:孩子走失
超市里人流量很大,就算沒碰到壞人,也會遇上孩子一下不知道跑哪去的現象。因此來超市前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一定要叮囑孩子要緊跟大人,不要亂跑;
如果萬一走丟,教育孩子千萬不要哭泣,以免引起壞人的注意,可以尋求超市里員工的幫助,廣播尋找爸爸媽媽。
可以在原地等爸爸媽媽來接。
同時,不能讓孩子單獨留在購物車里,以免讓壞人得逞,而且孩子也可能會在購物車上摔下來。
危險之三:不要亂吃東西
現在大多倉儲超市的食品柜都有“先嘗后買”服務,很多大人不僅自己嘗,也給孩子嘗,甚至有貪小便的父母任何散裝食品都來一點“先嘗后買”。那么孩子開始有這種印象,超市里的散裝零食是可以隨便吃的,某一天,他“拿”了一個果凍,麻煩就這樣到來了,即便超市工作人員不把這個當作偷竊,但稍有點常識的父母都該知道,孩子吃果凍要小心,最好用小勺舀著吃,避免因整個吸食堵住氣管造成窒息。但偷偷品嘗的孩子哪里還理會這么多呢!所以,最根本的做法是幫助孩子樹立這樣的觀念:超市是買東西的地方,所有的東西只有到門口付過款才可以吃。
情景教育篇
假定情形:警惕陌生人
應急關鍵詞:靈活應變的能力和尋求幫助的能力
對于3~5歲的孩子,父母要向孩子強調造成不能隨便信任陌生人。尤其是一個人在家的時候。
當有陌生人敲門時,教孩子大聲說:“爸爸,門外有人找你”,或打開家里的電視、音響,讓壞人誤以為家里有大人,不敢做壞事。如果陌生人說自己是煤、水、電氣等的修理工或來收各種費用,或者聲稱是爸爸媽媽的同事并能叫出孩子的名字,教孩子無論如何也不要開門。如果情況比較危急,教孩子立即打電話報警,或給鄰居、朋友打電話尋求幫助。
在幼兒園放學時,如果遇到不認識的人來接孩子,教育孩子千萬不能跟隨陌生人離開幼兒園,一定要等到父母或熟人來接。還要向老師強調,讓老師更一進步警惕陌生人。
假定情形:交通事故
應急關鍵詞:遵守規則最重要
對于3歲以內的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外出時不要讓孩子離開你的身邊。
3歲以上的孩子:父母平時要教給孩子一些交通規則和常識,比如走路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如果有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就一定要走過街天橋或地下通道。中國是右側通行的國家,過馬路時一般應該先看左側再看右側,但也要提防一部分逆向行駛的車輛。
還要注意不在馬路邊踢球和追逐打鬧,不跑著過馬路,不在過馬路時突然改變步速;翻越馬路是最最危險的舉動,絕對不可以那么做。乘坐公共汽車時不把頭、手、伸出窗外,乘坐轎車時使用兒童安全座椅或系好安全帶。不在停放的汽車前后及下面玩,不在鐵道邊玩耍、行走。在社區的小路上走路、玩耍時要留神并主動避讓前后左右來的自行車、摩托車或汽車。
提示:在遵守交通規則方面,榜樣的力量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看見過你不顧紅綠燈就搶過馬路,那你怎么可能說服他遵守規則呢。另外,告訴孩子處理交通事故的一些常識沒有壞處。萬一出現交通事故,要立即向110和122報警,同時打120請求醫療急救。
假定情形:危險游戲
應急關鍵詞:禁止
6歲的文文和5歲的佩佩各自拿著兩根小棍子正學著電視上的俠客揮舞著“寶劍”,突然文文一不小心,小棍子直刺向佩佩的脖子,頓時佩佩的脖子就流血了。這就是一個危險游戲。
當面對孩子在玩這些比較危險的游戲時,堅決阻止。不少游戲都存在著安全隱患,例如孩子很喜歡玩“捉迷藏”的游戲,但如果呆在一些可能會引發安全事故的地方,如躲在衣柜里,被反鎖在里面,那么這個“捉迷藏”的游戲就變成了危險游戲。又例如蕩秋千也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游戲,但是如果孩子把秋千蕩的過高,有可能在空中脫手,直接摔下來,這樣的后果是十分嚴重的。
3歲以下的孩子要謹防誤吞小物件而造成窒息。當進行小珠子等游戲時,父母一定要守護在旁邊,防止他吞食。
4歲以上的孩子,活動量越來越大,那么也代表著玩耍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同時存在的風險也越來越大了。例如當他在椅子跳上跳下的時候,一定要阻止。
不管哪種游戲,都應該明確告訴孩子,這些游戲存在的危險勝,再通過講道理來說服孩子。
假定情形:發生火災
應急關鍵詞:安全出口,樓梯
火災發生的時候最能考驗人逃生的能力?,F在有一些幼兒園里也安排了火災演習。而父母除了在合適的電動機給孩子講一些逃生的常識外,更重要的是將一些你可能會忽略的信息告訴孩子。
對于3~5歲的孩子:如果你家住較高的樓層,每天都是乘
坐電梯上下樓,那么你可以帶孩子走幾次樓梯,讓他熟悉那里。告訴孩子火災發生的時候要迅速從樓梯撤離,千萬不要乘坐電梯。
帶孩子乘坐地鐵或去商場等公共場所時,可以教會孩子尋找安全出口的標志。告訴孩子在公共場所都會有安全出口的標志,當危險發生時,順著標志上箭頭的方向跑。
應該對孩子強調,當火災發生時,你需要帶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你自己!
對于5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比較詳細地告訴他或者示范給他看逃生的方式:用的手帕、毛巾或T恤圍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如果能把毛巾等東西用水濕潤會更好,然后放低身體或者是手腳并用在地上爬行,沿著安全出口標志的箭頭方向逃生。
假定情形:地震來了!
應急關鍵詞:自救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區發生了8級大地震,造成了極大的傷害。那么如何在地震時自救呢?父母除了自己掌握這些自救知識以外,還得告訴孩子如何自救,并且進行相關的演習等,讓孩子在地震那一瞬間中作出最關鍵的自救選擇。
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室內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
1、炕沿下、堅固家具附近。
2、內墻墻根、墻角。
3、廁所、儲藏室、廚房等開間小的地方。
為什么地震瞬間不宜奪路而逃呢?
這是因為:
現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層樓房,根本來不及跑到樓外,反倒會因樓道中的擁擠踐踏造成傷亡。
地震時人們進入或離開建筑物時,被砸死砸傷的可能性最大。
地震時房屋劇烈搖晃,造成門窗變形,很可能打不開門窗而失去求生的時間。
大地震時,人們在房中被搖晃甚至拋甩,站立和跑動都十分困難。
震后被掩埋如何來自救?
自救是指被壓埋人員盡可能地利用自己所處環境,創造條件及時排除險情,保存生命,等待救援。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壓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體沒有重大創傷,都應該堅定獲救的信心,妥善保護好自己,積極實施自救。
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地震后,往往還有多次余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克服恐懼心理,堅定生存信念,穩定下來,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設法脫險。如一時不能脫險,不要勉強行動,我們應該做到如下:
保持呼吸暢通:
設法將雙手從壓塌物中抽出來,清除頭部、胸前的雜物和口鼻附近的灰土,移開身邊的較大雜物,以免再次被砸傷和倒塌建筑物的灰塵嗆悶發生窒息;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和頭部。
保持存身空間:
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保持足夠的空氣。用磚塊、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生后,環境進一步惡化;擴大活動空間,設法脫離險境。記著朝向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但是千萬不要使用明火(以防有易燃氣體引爆),盡量避免不安全因素。
保持體力
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
一、通過各種途徑,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及安全知識,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
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處處充滿著威脅孩子安全的因素,如:家庭的電源插座、熱水瓶、刀、室內的擺設、家中存放的有害藥物等,家長除了極力消除這些容易導致孩子意外傷害的隱患外,應盡量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認識周圍的生活環境,了解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懂得不該這樣做的理由,并認識其危險性。如:讓孩子觀察剛煮熟飯的高壓鍋、熱水瓶內的水、剛用過后電熨斗,告訴孩子這些東西很燙,會燙傷人,家長可“示范”著摸一下,隨即把手拿開,嘴里喊著“燙”,臉上作出痛苦的表情,然后握住孩子的手,也在其上面迅速摸一下,使他感到有燙。有過這種體驗,以后遇到這種情況,孩子再不改貿然去做這些危險的事。家長還可利用周圍發生的事故,及時對孩子進行教育。如:領居家孩子手被小刀刮傷,可帶孩子前去探望。一方面,教育孩子關心他人,另一方面通過看小伙伴受傷傷勢和痛苦的表情,使孩子懂得玩小刀易發生危險。像這樣生活中他人的教訓,都可以成為豐富孩子生活經驗,預防意外事故發生的好教材。
家長還應讓孩子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粗淺的安全知識。孩子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他們喜歡游戲活動,喜歡聽故事,因此,我們可能采用這種形式向孩子進行簡單的安全知識教育,這樣做,孩子易理解并樂于接受。如:通過故事《魯魯的鼻子》,使孩子懂得不將異物放入口鼻,不然會有危險性。游戲“看誰找得對又快”,讓孩子分辨哪些物品是危險的物品--這樣安全知識在聽故事及玩中不知不覺地牢記在心中。另外家長還應教會孩子識別一些常見的符號與標志。如:交通安全標志、有毒物品的符號,安全通道的標志等,告訴孩子每個標志所包含的意思,從中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提高孩子獨立行為的能力
孩子隨著生理與心理水平的發展提高,出現強烈獨立行動的愿望,但由于孩子知識經驗比較缺乏,獨立行為能力差,這一現象也是導致孩子出現意外傷害與不幸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特別注意對孩子獨立行為能力的培養,教會孩子一些基本動作和自我保護的技能。如:學會正確使用椅、凳等攀高的能力;吃魚學會剔魚刺;學會正確使用剪刀、小刀等一些工具,懂得使用這些一定要注意力集中,要有正確的握法,不要拿著這些工具到處走動,更不能奔跑;懂得跑步拐彎要放慢速度;摔倒時用手臂支撐,同時把頭抬高。家長還要注意提高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家長不要急于干預,而應讓他們自己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如:孩子要喝水,不知道熱或涼怎么辦。家長不要急于告訴他到底水是熱或是涼,而是讓他想辦法解決“你想個法子,看怎么能知道是涼是熱?”并提醒幼兒注意不要燙到手。在成人的啟發下,孩子會想很多辦法:我用小勺舀一點試試;墊上毛巾摸一下;手放上面感覺有沒有熱氣―――這樣,久而久之,孩子的獨立性得到進一步提高,以后碰到類似的困難,即使大人不在身邊,他也會設法安全地解決。
三、教會孩子自救的辦法,加強自我保護的教育
撰寫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家庭安全教育工作總結范文
每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全部,孩子的喜怒哀樂,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都關系著一個家庭的悲歡。而一年級的孩子仿佛初生牛犢,安全意識非常淡漠,所以安全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現對本學期安全教育工作進行總結
一、指導思想
通過開展安全教育,讓一年級孩子了解危險的存在;知道躲避危險和求生、求助的簡單方法、技能;強調個人安全,逐步形成安全意識,掌握必要的安全行為的知識和技能,養成在日常生活和突發安全事件中正確應對的習慣,最大限度地預防安全事故發生和減少安全事件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保障孩子健康成長。
二、工作重點
一學期以來,我對本班的安全高度重視,平時擠出時間給學生講述有關安全方面的知識,不厭其煩地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學生太小,我在對他們進行安全知識教育的同時,還在課余時間注意去觀察他們的活動,只要發現了某個學生有不安全的行為,就及時進行教育。
1、了解并遵守各種公共場所活動的安全常識。
2、認識與陌生人交往中應當注意安全問題,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護意識。
3、了解基本公共衛生和飲食衛生常識,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和健康行為及飲食習慣。
4、初步識別各種危險標志;學習家用電器、煤氣(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
5、初步學會在事故災害事件中自我保護和求助、求生的簡單技能。學會正確使用和撥打110、119、120電話。
三、具體措施
利用“日日講”,強化安全意識,進行安全教育
1、防火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不要將火柴、打火機和刀具等物品裝在身上;不要將鞭炮、___等___當作玩具帶進校園;不得玩弄、搬動消防器材。初步識別各種危險標志;學習家用電器、煤氣(柴火)、刀具等日常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曉之以危險、危害所在,教育學生遠離危險品。
2、健康安全教育
教育學生注意飲食衛生,不在學校巷道及校門口等攤點上購買本.文,來.源,于.貴,州.學,習.網,任何不符合衛生規范的小食品,防止食物中毒;不喝生水,不吃垃圾食品;不帶各種藥品進入校園,遠離___;天氣炎熱要勤洗頭洗澡換衣服,飯前便后要洗手等。以及基本公共衛生和飲食衛生常識,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個人衛生習慣。
3、防溺水安全教育
教育學生不去池塘、水庫邊玩耍,以防溺水。天氣炎熱,不獨自去池塘、小溪里洗澡。
4、活動安全教育
教育孩子在?;顒訒r,不能你推我拉,不能攀爬單雙杠、學校毛竹、樹木。在做衛生值日工作時,不準玩耍勞動工具,杜絕拿著工具追逐打鬧,以防造成意外的傷害;參加社會公益勞動時,聽從老師的安排,確保安全。
5、放學路隊安全教育
每天放學時,需排隊到指定位置接送,不能推擠亂跑,乘車同學需在校內等車,不能無故跑出校外。以防車輛超速,造成交通安全事故。
四、工作實績
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___個孩子,無一例重大事故發生,平安快樂地度過了小學一年級的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