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數字貨幣研究分析范文

數字貨幣研究分析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數字貨幣研究分析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數字貨幣研究分析

第1篇

【關鍵詞】數字貨幣;傳統貨幣;實名制

近幾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在經濟管理中的應用,數字貨幣技術已在經濟領域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在現有的經濟體系中,圍繞以電子商務為核心,在儲存、支付、清算、匯兌等一系列的交易中,數字貨幣成為了越來越重要的支付方式。與此同時,數字貨幣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以數字貨幣為研究對象,旨在研究數字貨幣在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以及對其存在問題的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法。

本文從數字貨幣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出發,以數字貨幣與傳統的紙幣相對比,研究其在信息時代的所具有的各種優勢。采用理論分析的方法,通過閱讀大量的相關的文獻和專著,對數字貨幣的特征進行了深刻的把握,并研究其存在的問題。本文的資料來源于國內外的專業文獻和專著,以及專業的研究論文。

一、數字貨幣及其特征

(一)數字貨幣的定義

數字貨幣是指對貨幣進行數字化。是貨幣的一種電子形式,它的承載物為既不是紙幣也不是金屬物。是一種支付手段,也是一種程序。數字貨幣本身的特征將其與其他貨幣區別開來。

(二)數字貨幣的特征

1.網絡性

網絡性:數字貨幣是在電子信息技術(IT)和網絡技術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因此,數字貨幣的特征與信息技術和網絡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可以說數字貨幣是從貨幣中分離出來的、同時也是從信息中分離出來的一種特殊的貨幣和特殊的信息。隨著電子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普及,數字貨幣將會得到廣泛應用和發展,當人類進入一個高度發達的網絡經濟時代之后,數字貨幣將會完全取代傳統貨幣(紙幣)。網絡是數字貨幣實現其貨幣職能的基礎,是數字貨幣體系的基礎,中央銀行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實現全方位貨幣管理,傳統貨幣管理中的現金發行方式、傳統金庫制度、假幣問題和傳統銀行將不復存在。

2.數字性

數字性:數字貨幣實際上是存儲于各網絡銀行賬戶上的一組數字。這組數字象征著擁有其所有權者擁有這組數字(數字貨幣)所代表的一定量的財富或價值,運用這組數字(數字貨幣)的全部或部分進行網上投資、網上交易。

3.高效性

高效性:數字貨幣的產生使得貨幣履行其職能的效率幾乎達到了一個十分完美的境界:從現金的發行與管理方面看,貨幣管理當局從發行現金到回籠現金都不必要采用傳統的設計、印刷和運輸工具進行,而是直接在網絡上實現現金的發行和回籠。這樣可以完全避免在紙幣本位制度下存在的諸如高成本問題、假幣問題、安全問題和現金供應量難以確定的問題。

數字貨幣支付的便利性,使得其發展前景比傳統的貨幣要優越。

(三)數字貨幣與傳統貨幣的比較

與數字貨幣相比,紙幣和硬幣則愈發顯示出奢侈性。在美國,每年搬運有形貨幣的費用高達60億美元;在英國,需要2億英鎊。世界銀行體系之間的貨幣結算和搬運費用占到其全部管理費的5%。

對于防止偽造,紙幣在當前日益發達的仿真和復印技術面前顯得無能為力。在不久以前,造假者還需千方百計地尋找一位技術高超的刻畫師來制作一系列的模子以印刷紙幣;而今天只要有一位熱衷于繪畫的美術學生,再配以完備的技術設施就能做到這一點。數字貨幣系統具有多層加密措施,偽造一組隨機產生的密碼要比偽造現金、偽造簽名難得多,而且使用數字貨幣有據可查、有蹤可尋。

傳統貨幣有較大的存儲風險,昂貴的運輸費用,在安全保衛及防偽造等方面投資較大。數字化貨幣與信用卡和電子支票也不同,它是層次更高、技術含量更多的電子貨幣,不需要連接銀行網絡就可以使用,很方便顧客,并具有不可跟蹤性。

數字貨幣有如此多的優點是在貨幣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中所產生的,沒有貨幣的生活是寸步難行的,貨幣的產生與不斷發展致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由此我們更要了解貨幣的發展史,從而不斷展望貨幣的未來。

二、貨幣發展歷程與數字貨幣的產生

(一)貨幣的演化史及數字貨幣的出現

第2篇

【關鍵詞】數字貨幣 商業銀行 區塊鏈

2016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我國將爭取早日推出數字貨幣。會議就數字貨幣發行的總體框架、貨幣演進中的數字貨幣、國家發行的加密貨幣等專題進行了研討和交流,此后,數字貨幣以及與數字貨幣關系密切的區塊鏈技術引起國內外社會的廣泛關注。

一、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準備推出數字貨幣

(一)我國數字貨幣的定義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王永紅給出定義如下,數字貨幣是指由貨幣當局發行、存儲于電子設備、具有現金特性、并能夠逐步替代現金和銀行賬戶相關聯的記賬式貨幣的價值載體,即“法定電子現金”。我國央行研發的數字貨幣將具備可流通性、可存儲性、可離線交易性、可控匿名性、不可偽造性、不可重復交易性、不可抵賴性七大特征。

(二)中國人民銀行推出數字貨幣的目的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的觀點,中國人民銀行推出數字貨幣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在國內構建全新的金融基礎設施,完善我國支付體系,提升支付結算效率。二是央行數字貨幣系統可以構建一個大數據系統,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減少洗錢、逃稅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

(三)我國數字貨幣發行框架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副司長兼數字貨幣研究所籌備組組長姚前提出,作為法定數字貨幣由國家保障,由央行主導,在保持實物現金發行的同時發行以加密算法為基礎的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是M0的一部分。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和回籠基于“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二元體系完成,中央銀行負責數字貨幣的發行與驗證監測,商業銀行從中央銀行申請到數字貨幣后,負責面向社會提供數字貨幣流通服務與應用生態體系構建服務。

二、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數字貨幣的發行將基于新技術,以央行數字貨幣為主的金融創新可能引發商業銀行內外部營運模式和行業規則的全面重大變革,目前央行提倡商業銀行早日加入我國數字貨幣的探索研究和發展推動工作。

(一)商業銀行現金存儲方式變化

現金存儲方式變化是數字貨幣發行后必然發生和最直觀的改變。雖然以信用卡為代表的電子貨幣成為目前社會的主流貨幣形式,截至2016年11月央行發行的6.49萬億?q?流通中貨幣(M0)是以傳統紙幣形式發行的,物理存儲空間巨大。數字貨幣發行以后,人民銀行在其數字貨幣私有云存放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基金的數據庫,商業銀行存放數字貨幣可以存放在央行的數字貨幣私有云上或者存放在商業銀行本地。

(二)現行基礎信息系統需要重新構建并不斷完善

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將會建設一套全新的金融基礎設施,雖然央行尚未給出發行數字貨幣的具體時間表,但是央行表態會加快推出數字貨幣,數字貨幣發行初期將出現實物貨幣與數字貨幣并行流通階段,屆時商業銀行的信息系統為滿足實物貨幣和數字貨幣的流通要求,需要在央行數字貨幣系統的基礎上重新構建。商業銀行為滿足數字貨幣存儲需要在央行私有云的基礎上建設銀行私有云和數字貨幣數據庫,實現實物貨幣與數字貨幣系統的并網運行。

(三)對商業銀行系統安全和操作規范提出更高要求

商業銀行現行信息系統是以滿足以紙幣貨幣為基礎貨幣的交易和流通為目的,現金交易過程沒有數據痕跡可追蹤,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以后,貨幣初始形態變為數字模式,從發行到交易流通全程使用數字化模式,在數字貨幣流通過程中引發的數據傳輸過程中,如何確保數據和交易安全性,對商業銀行的系統安全性和操作規范提出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四)商業銀行業務運營模式巨變

數字貨幣的認證中心和登記中心由央行統一管理,央行對央行數字貨幣機構以及用戶身份信息進行集中管理,央行發行數字貨幣以后,商業銀行通過申請獲得數字貨幣,向用戶提供服務,資產負債表變化、貨幣流入流出等客戶服務方式會發生巨大變化,大量柜臺業務工作人員可能會被電子自助終端取代。

(五)法律法規、金融監管政策的變化與調整

數字貨幣與紙質貨幣在形態、存儲、流通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變化,央行在紙幣基礎上制定的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需要做出修改和調整,商業銀行需要在新的監管政策下進行正常業務營運。

三、商業銀行需要做的舉措

人民銀行提出要發行數字貨幣以后,各商業銀行應該關注央行政策導向,盡快開展數字貨幣影響研究,提前規劃布局數字貨幣運營體系,全力做好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研究工作。

一是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將對商業銀行內外部經營環境產生深遠影響,商業銀行應該加快啟動數字貨幣發行的影響評估工作。由于發行數字貨幣的具體操作尚未公布,數字貨幣發行將對我國的貨幣體系、金融體系和經濟體系造成全面影響,商業銀行應該積極關注央行公開的信息,加快數字貨幣基礎理論和實踐研究。

二是商業銀行加快數字貨幣使用相關技術的研究,與發行數字貨幣相關、發展相對成熟并且應用前景廣泛的區塊鏈技術、加密算法技術、云技術、大數據等相關技術應該被商業銀行盡快納入系統建設的基礎性技術研究和實踐范疇。商業銀行在研究初期應該加強與同業和科技公司的合作,積極組建或參與國內外相關技術聯盟,爭取制定行業應用標準的主動權,降低研發成本并實現研究成果共享。

三是產品和服務模式的重新構畫。數字貨幣發行初期,將出現數字貨幣和紙質貨幣并行流通階段,隨著數字貨幣接受度的提升,傳統紙幣使用頻度可能會越來越低,商業銀行要密切關注客戶交易習慣的變化,根據客戶行為習慣的變化構建靈活的服務模式,這對商業銀行分析、應變和服務能力提出新挑戰。

四是商業銀行重構大數據技術應用。由于數字貨幣發行采取“前臺自愿、后臺實名”的原則,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將構建央行大數據體系,商業銀行有機會借助央行大數據體系打破信息孤島,利用大數據和云技術提高服務效率,增強數據實時分析和應用能力,構建全新的應用場景,實現金融創新。

注釋

?q?數據來自于中國人民銀行網站http:///diaochatongjisi/resource/cms/2016/12/2016121615160267237.pdf 。

參考文獻

[1]王永紅.《數字貨幣技術實現框架構想》[J].中國金融,2016(8):14-16.

[2]盛松成,蔣一樂.《央行數字貨幣才是真正貨幣》[J].中國金融,2016(14):12-14.

[3]姚前.《中國法定數字貨幣原型構想》[J].中國金融,2016(17:)13-15.

[4]王永紅.《數字貨幣技術實現框架》[J].中國金融,2016(17):15-17.

第3篇

【關鍵詞】區塊鏈 比特幣 數字貨幣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正在對全球金融體系產生重要影響,一些經濟學家預測,數字貨幣有可能成為二十一世紀主要的金融支付工具。2016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數字貨幣研討會,周小川行長指出需要密切關注區塊鏈等技術發展對金融Ю吹撓跋臁S紗耍支撐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研發的關鍵技術――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引發多方關注,各方對區塊鏈的關注程度甚至不亞于對數字貨幣本身。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已經從數字貨幣領域逐漸進到金融、公共服務等領域,在國內外正掀起一股研究和探索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熱潮。

一、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內涵

作為支撐比特幣的重要技術,區塊鏈的概念最早由比特幣創始人中本聰提出。以比特幣應用為例,區塊鏈是指一串使用密碼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結構,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過去十分鐘內所有比特幣交易的信息,以密碼學方式保證信息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并生成下一個區塊。

有學者(秦誼,2016)認為,區塊鏈可以被理解為一個基于計算機程序的公開的總賬數據庫。它的特點是數據庫可以記錄區塊鏈上發生的所有交易信息,區塊鏈中的每個節點都可以將其記錄的交易信息更新至網絡并保存,每個參與維護的節點都能復制獲得一份按照時間順序記錄的完整數據庫儲存,這就構成了一個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分布式數據庫,這種數據庫能夠在無須第三方介入的情況下,實現信息的直接交互,即人與人之間點對點式的交易和互動。

也有研究(穆啟國,2016)認為,區塊鏈是指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共同維護一個可靠數據庫的技術方案。這種數據庫方案以涉及系統中的任意多個節點,把一段時期內系統包含的全部信息交流的相關數據,通過特殊的算法和密碼方法計算并記錄到一個數據區塊(block)中,同時產生該數據區塊的防偽識別碼用于鏈接(chain)下個數據塊及校驗,系統的所有相關節點來共同驗證交易信息記錄是否為真,生成的數據區塊不可篡改。實際上,區塊鏈技術是一種類似于TCP/IP協議的互聯網底層技術的分布式數據庫技術,它的出現有望實現互聯網從信息傳遞向價值傳遞的突破。區塊鏈技術最大的顛覆性在于信用的自我建立,數據存儲、傳輸和證明的去中心化,采用分布式儲存的數據區塊替代目前的中心服務器,使全部數據信息都被記錄并儲存在云系統之上,無須第三方驗證即可實現數據的自我證明,使得信用的建立成本大幅降低。比特幣就是基于區塊鏈技術創造的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因此無須基于信用來實現貨幣的發行和交易。

對于數字貨幣的認識,有學者認為(王永紅,2016),數字貨幣是“法定電子現金”,即由貨幣當局發行、存儲于電子設備、具有現金特性的價值載體。數字貨幣區別于與銀行賬戶相關聯的電子貨幣,與價值完全由市場決定虛擬貨幣不同。同時,從數字貨幣體系建設的需求的角度來看,數字貨幣要成為一種廣泛使用的支付手段,必須具備區別于電子貨幣、虛擬貨幣的顯著特點,包括安全性、可控匿名性、周期性、不可重復性、系統無關性,并且要在開放互聯環境中達到很高的交易性能。謝平和石午光(2015)認為數字貨幣是基于密碼學和網絡點對點(Peer to Peer)技術,由計算機程序產生并在互聯網上發行和流通的一種貨幣。

二、區塊鏈應用于數字貨幣的優勢

新貨幣經濟學認為,貨幣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的職能可以分離,比特幣的應用可以被視為此觀點的一次嘗試。該理論提出,所有的經濟活動在沒有中央銀行和法定貨幣的情形下一樣存在,基礎貨幣的記賬和交換職能可以同時使用兩種不同的媒介,前者僅為衡量價值的標準化的記賬單位,可以同所有的經濟交易之間建立起映射關系,而后者則是內生的,可以通過債權轉讓的方式實現交換。從更為長遠的角度來看,比特幣或許只是貨幣職能分離的一次大膽的實踐,離誕生真正意義上能廣泛流通的數字貨幣還有十分遙遠。但是無論如何,基于數字貨幣的比較優勢,創建一種成熟、穩定、可靠的數字貨幣體系是未來世界貨幣體系的發展方向。無疑,區塊鏈技術為創立穩定可靠數字貨幣提供了技術基礎,受到了各國央行的關注。

利用區塊鏈技術發展數字貨幣具有明顯的優勢。有學者(蔡釗,2016)認為,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數字貨幣去中心化信用和方便快捷地交易,使得其具有較高交易流通價值,并能夠通過開發對沖性金融衍生品作為準超貨幣,從而保持相對穩定的價格。數字貨幣建立了貨幣背書下的數字貨幣交易信用,交易量越大,交易越頻繁,數字貨幣交易信用就基礎越發牢固。一旦在全球范圍實現了區塊鏈信用體系,數字貨幣自然會成為類黃金的全球通用支付信用,并可借此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使得貨幣變得十分安全。目前的中心化的金融系統容易遭受電腦黑客的攻擊,安全成本高且難以防御。但是基于區塊鏈技術創立數字貨幣,它去中心化的特點能夠實現全網絡記賬,有效預防故障與攻擊。另外,區塊鏈信息的時序記錄、不可追溯和難以篡改的特點,使得貨幣防偽變得十分簡單。這一防偽特性在與數字貨幣相關的票據、憑證應用上有更為廣闊的前景,這使得金融詐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鄧迪,2016)。

有學者從人民幣國際化的角度分析了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貨幣的優勢(肖風,2016),認為中國人民銀行可以通過聯盟鏈發行數字貨幣,這種聯盟鏈是由幾個中心化機構共同發起建立,兼具部分去中心化功能的同時讓分布式網絡節點得到控制的區塊鏈。在這種區塊鏈中,讓所有參與金融機構的數據中心共同構建聯盟鏈的分布式網絡,單中心變成多中心,從而實現安全穩定運行。另外,零知識證明技術和共識機制能夠保證所有參與者的信息保密,鏈條各節點網絡通過賬本網絡共享機制確保達到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結合。這種設想一旦實現將十分有利于人民幣有序、可控地實現國際化。同時,人民銀行可以通過外接端口將認可的全球金融機構接盟鏈,可實時監控人民幣流動,并且可以節省人民幣印刷和儲存成本。最重要的是根據區塊鏈技術實現信息流與資金流的統一,實時結算、逐筆交割與無間斷運行,初步構建一個科學高效的全球化人民幣登記結算與支付清算網絡,這將極大提高人民幣結算、支付清算的效率,有效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在反洗錢領域,區塊鏈技術的作用突出。秦誼(2016)認為,借用區塊鏈技術,通過各金融機構的交易都必須有客戶提供電子身份信息(私鑰)同銀行掌握的公鑰共同驗證,并且與用戶地址進行匹配,確保每筆交易都有完整的記錄。在這種模式下,交易信息在各金融機構間實現透明共享,交易的所有環節都無法脫離監管機構的視線,黑錢將無法洗白。

但是,也有學者對區塊鏈應用于貨幣創新有不同的看法。姜奇平(2016)從貨幣價值的角度分析,認為區塊鏈在貨幣方面的應用只能是被設計為一般等價物的分布式系統,但如果未來貨幣的發展不再是一般等價物,那么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與貨幣發展從貝殼到黃金再到紙幣一樣,只是貨幣在形式上的創新。而未來貨幣的流動性將必須在利用、使用、服務應用中體現價值,表現在更為具體的價值體現。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在比特幣上,相當于設計了信息量機制,卻沒有設計信息流速機制。吳曉靈(2014)認為算法貨幣目前只是解決了貨幣信用問題,但尚無法適應社會經濟需求的調節需要。在當前的情形下,其最重要的價值體現在能夠通過互聯網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價值傳遞。

三、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貨幣創新的實踐:比特幣

區塊鏈技術最廣泛也最為成功的應用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從中本聰開發出第一個創世區塊開始,到比特幣區塊的誕生,再到比特幣作為投資工具價格飛漲,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廣受追捧,凸顯了區塊鏈技術及應用的廣闊前景。英格蘭銀行的研究認為中央銀行未來可以考慮發行流通基于區塊鏈的數字貨幣,操作得當可以增強金融的穩定性。

對于比特幣是否為數字貨幣的判斷,Yermack(2013)的研究結論比較具有代表性。作者認為,比特幣在履行貨幣的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職能方面仍然面臨重大挑戰。在流通手段方面,比特幣的流通范圍小;從價值尺度看,比特幣價格波動十分劇烈,因而尚不能視為具有穩定的價值尺度;從支付手段來看,比特幣仍未被廣泛接受。Forian et al.(2014)分析了比特幣的貨幣和資產屬性,認為持有者更多視比特幣為一種投資和資產。因此,比特幣從根本上來說仍不是貨幣。

不少學者肯定了比特幣對于創新貨幣形式的重要作用,張春霞(2016)認為去中心化、非國家化是未來貨幣的發展方向之一。貨幣去中心化是指一種貨幣不通過中央銀行等中心機構發行流通,交易過程不依賴銀行或中央清算機構等第三方機構的協助。類比特幣的非國家化能有效避免中心機構造成的貨幣多發,以及信用風險和人為因素導致的貨幣危機,從而根本上保證了幣值的穩定與流通的自由。比特幣去中心化、數量有限、完全匿名和交易便捷的特征,是目前區塊鏈技術最為成功的應用。姜立文等(2013)認為比特幣有效解決了在經濟全球化下如何降低信息成本與交易費用的問題。交易可以實現全球同步,極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

有學者(閔敏和柳永明,2014)從貨幣價值與職能的角度分析認為,比特幣本身不能度量商品的價值,在當前的比特幣的交易中,衡量商品價值的因素依然是法定貨幣。現實中絕大多數可以使用比特幣交易的實體店都同時使用法幣和比特幣標價,實際上是法幣提供價值尺度,而比特幣充當流通手段。從這個方面講,比特幣實現了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的分離。而貨幣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分離,則價值尺度退化為記賬單位,商品的價格就能充分反映商品的相對價格,從而避免受到貨幣價值波動的影響。

許多外國學者從比特幣的交易特征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結論。Ron et al.(2013)通過跟蹤分析比特幣持有者的數量、賬戶變動、交易和儲蓄特征,發現大多數的比特幣從產生到現在,并沒有參與流通,大多數的比特幣被少數人集中。Smith(2014)對比特幣的價格波動進行了分析,發現比特幣同直接貨幣市場之間存在套利行為,同時比特幣與其他貨幣的直接匯率波動更加明顯。這些現象表明受比特幣數量的稀缺性、升值預期和流通限制影響,比特幣的持有者愿意選擇持有而不是交易,價格波動也更為劇烈。

四、區塊鏈技術創新發展貨幣面臨的挑戰

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數字貨幣創新具有安全性、匿名性、方便交易的天然優勢。盡管如此,應用區塊鏈技術創立一種廣泛流通的數字貨幣仍然面臨諸多挑戰。

安全性仍是區塊鏈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到目前為止,比特幣遭黑客攻擊失竊和被盜的事件時有發生,因此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數字貨幣在技術面上尚未成熟。袁勇和王飛躍(2016)認為,雖然實際系統中為掌握全網51%算力所需的成本投入遠超成功實施攻擊后的收益,但受攻擊的安全性威脅始終存在。另外,區塊鏈的非對稱加密機制也將隨著數學、密碼學和計算技術的發展而變的越來越脆弱,隱私保護也不是絕對的安全。

從法律上看,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數字貨幣受現有的國家制度的制約。益言(2016)認為,一方面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自治性淡化了國家和監管的概念,對現有的貨幣制度造成很大沖擊。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對國家的貨幣發行權威構成嚴峻挑戰,而且影響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和效果。監管部門對區塊鏈技術缺乏充分的認識和預期,與區塊鏈技術及其應用缺乏相關法規的保護,增加了市場主體的風險。

從監管上講,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讓中心化的政府對數字貨幣的監管變得非常困難。孫建鋼(2016)認為,虛擬貨幣數字化的價值代表屬性決定了其很難確定監管主體,去中心化的屬性使原中心化的傳統監管模式不再適合,跨國界市場參與及交易的屬性更是增加了監管的復雜性,從而給各國的金融監管機構提出了新的挑戰。

另外,陳一稀(2016)的觀點比較獨特。文章認為,區塊鏈技術存在與傳統貨幣銀行學中相類似的“三元悖論”,即無法同時達到高效低能、去中心化和安全的三個要求,最多只能同時滿足兩個目標,而放棄另外一個目標。同時,文章提出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技術從本質上來說不是去中心,而是換中心或是多中心。

隨著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的強勢崛起,新興的區塊鏈技術逐漸成為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熱點研究課題。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信用、不可篡改和可編程等特點,使其在數字貨幣的應用上具有廣闊的前景。目前,對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數字貨幣的研究仍停留在初級階段,尚未形成系統的理論。多數研究集中分析了區塊鏈技術對于數字貨幣創新的重要意義,與傳統貨幣的比較優勢,以及未來面臨的安全、法律認可、政府監管的挑戰,但都沒有提出系統的解決方案。同時,對于未來數字貨幣如何實現一般貨幣職能,構建數字貨幣與現有貨幣體系相融合的框架,以及如何實現數字貨幣廣泛流通的分析和討論不夠充分。本文對有關區塊鏈技術用于數字貨幣的創新做了粗淺的歸納,以期為未來研究提供有益的啟發與借鑒。

參考文獻

[1]穆啟國.區塊鏈技術調研報告之一:具有顛覆所有行業的可能性――區塊鏈技術解析和應用場景暢想[J].川財研究,2016,1.

[2]謝平,石午光.數字加密貨幣研究:一個文獻綜述[J].金融研究,2015,01:1-15.

[3]鄧迪.數字貨幣的前奏[J].金融博[,2016,03:9-10.

[4]姜奇平.區塊鏈與貨幣哲學的發展[J].互聯網周刊,2016,04:70-71.

[5]陳一稀.區塊鏈技術的“不可能三角”及需要注意的問題研究[J].浙江金融,2016,02:17-20+66.

[6]肖風.從公有鏈到私有鏈:區塊鏈回歸現實[J].當代金融家,2016,Z1:35-37.

[7]秦誼.區塊鏈沖擊全球金融業[J].當代金融家,2016,Z1:43-46.

[8]王永紅.數字貨幣技術實現框架構想[J].中國金融,2016,08:14-16.

[9]姜立文,胡h.比特幣對傳統貨幣理念的挑戰[J].南方金融,2013,10:31-35+92.

[10] 吳曉靈.從信息網絡到價值網絡――信息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J].三亞?財經國際論壇,2014.

[11]Forian G.,Z.Kai,H.Martin and W.M.(2014).Christian.Bitcoin-asset or currency? Revealing users’ hidden intentions.The Twenty Second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

[12]Ron D.and A.Shamir.(2013).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Full Bitcoin transaction Graph.Financial Cryptography and Data Security: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6-24.

[13]Smith J.(2014).An Analysis of Bitcoin Exchange Rates.SSRN Working Paper,No.249379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猛交xxxx乱大交| 国产日韩欧美亚欧在线| 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天堂资源最新版中文种子| 精品极品三级久久久久 | 免费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wwwxxxx黄色| 最近免费韩国电影hd免费观看|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动祝视频 |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日韩在线播放全免费| JAPANESEHD熟女熟妇伦| 日韩专区亚洲精品欧美专区| 人妻巨大乳hd免费看| 青青青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坤廷play水管| 久久久国产精品| 污污动漫在线看| 国产gay小鲜肉| 黄色福利视频网站| 大香煮伊在2020一二三久应用| 久久男人资源站|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 99资源在线观看|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看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在线激情视频| 99在线热视频| 波多野结衣新婚被邻居|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播放|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成视频年人黄网站免费视频|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www| A级国产乱理伦片| 宵宫被爆3d动画羞羞漫画 | 男女爱爱免费视频|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97色偷偷色噜噜狠狠爱网站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