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第一條為了切實加強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保證資金在投放、使用和財務核算等環節中的合法性及有效性,根據國家、自治區和市政府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專項資金,是指各級政府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灌溉水和自然降水,通過采用水利、農業、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水從水源地通過輸水、配水、灌水直至作物耗水過程中的損失,最大限度地降低單位耗水量,提高作物產量和產值而投入的資金。
第三條市和縣區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使用和管理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專項資金,須遵循本辦法。
第二章專項資金的來源
第四條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專項資金來源于國家財政、自治區財政、市本級財政安排的資金和縣區配套資金以及其他方面投入的各類資金。
第五條國家、自治區財政安排的資金(以下統稱自治區專項資金)主要包括可用于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各類專項資金:現代農牧業生產發展資金、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補助專項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專項資金、土地整理資金、大中型水庫移民資金、扶貧資金、糧食增產工程資金等。
第六條市和縣區財政根據每年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任務將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專項資金列入年度預算。
第三章專項資金的管理
第七條縣區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配套資金先上解市財政,市財政根據各地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任務,同市本級和上級安排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資金(不含自治區專項資金)一并下達縣區財政行政主管部門。各縣區財政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級高效節水辦公室(水利管理部門)的申請,及時將用于購買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各類材料款匯入市高效節水辦公室設立的專戶(可走直接支付程序),市高效節水辦公室根據采購計劃適時進行采購,并對縣區及時準確調撥相關材料物資。
對自治區專項資金按原渠道不變、保持項目的完整性、符合項目驗收要求的原則,把其中用于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各類材料資金通過項目實施單位匯入市高效節水辦公室設立的專戶。自治區專項資金需要縣區配套的資金將從縣區上解資金中解決。
第九條市和縣區高效節水辦公室(水利管理部門)設立高效節水灌溉專項資金專戶,對專項資金實行“專人管理、專戶儲存、專賬核算、封閉運行”管理。市財政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各類高效節水灌溉專項資金的調度,并對專戶資金的核算加強日常監督檢查,確保資金的安全高效運行。
第十條自治區專項資金和市級、縣區配套資金下達縣區財政后,各地須按市里要求及時將資金匯入市級專戶,未按時匯款地區,市財政將從該地區財政往來資金中抵扣。
第十一條市高效節水辦公室負責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所需材料的采購、登記、發放,并根據縣區的要求負責提供材料的清單和發票等相關票據。市高效節水辦公室將對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所需材料的采購、登記、發放等制定具體辦法。
第十二條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嚴格執行工程招投標制度、政府采購制度,資金撥付遵循國庫集中支付制度。
第四章監督與檢查
第十三條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專項資金的使用及管理,實行縣區人民政府負總責的制度。縣區人民政府應嚴肅工作紀律,嚴格資金使用管理。各級財政部門要對專項資金的使用和管理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違反專項資金使用規定,截留、挪用或造成資金損失的單位和個人,由有關部門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以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理。
第十四條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各司其職,加強對專項資金和建設項目的管理、監督、檢查和考核。
第十五條各級監察、審計部門應加強對專項資金的監督檢查。
第五章附則
1.1優化水資源配置與農業發展
根據我國目前水資源匱乏的現狀,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設計人員要綜合分析,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實施分質供水。在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設計中,要考慮到生態環境保護,將促進農田水利的可持續發展作為設計的基本思路,統籌發展生活、生產、生態用水,做好水利工程建設中的環境監測與評估。水資源分配要堅持總量控制、配額管理的原則,確保每一灌區用水總量和具體指標。并嚴格要求各用水單位和灌區要節約用水,將水資源用到必須利用的地方,在高效用水的前提下,優化水資源配置與農業發展,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
1.2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
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促進了地區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在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的建設中,建設人員要結合高效節水灌溉的特點,制定各項指標,以增加農業收入、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結合為根本出發點,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在選址中要注意以下幾點內容:第一,選擇嚴重缺水且地面高低不平,不能進行直流灌溉的地區;第二,選擇經濟發達,經濟類作物種植較多的地區;第三,群眾思想先進,可以接受并支持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的地區;第四,社會治安良好,沒有惡性案件發生的地區。在以上地區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設速度較快,使用效果也相對較好,可以發揮帶頭示范作用,促進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發展。此外,高效節水灌溉是農田水利工程的重要基礎,管理是保證高效節水灌溉順利實施的關鍵,為確保投入使用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長期運行,必須要加強對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
1.3引進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實現高效節水灌溉的重要前提就是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引進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對于節水灌溉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傳統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包括節約用水管理技術、節約用水灌溉工程技術、灌溉用水資源優化調配技術和農藝與生物節約用水技術等。在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中,在引進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基礎上,要大力引進新技術和新產品。水利工程建設人員要引進先進的節水灌溉技術,新型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主要有下面幾種:第一,在生物技術基礎上建立的調控灌溉技術,調控灌溉技術是通過研究農作物的生理特征,在農作物生理期內實施虧水生長,使農作物得到虧水鍛煉,這樣農作物的品質便得到了改變,有效控制地上部分過分生長,進而達到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及高效節水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第二,在3S技術基礎上建立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此種灌溉技術運用了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現代技術,可以獲取更為準確的農作物生長信息,將獲取的各類信息通過計算機進行分析,之后根據作物的生長需求進行灌溉;第三,在智能技術基礎上建立的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此種灌溉技術是將生物學中的自動化、信息技術、智能化和微電子技術相結合,全程控制農作物的生長,對農作物土壤和軀體中的水分實施實時監測,最后再將信息傳遞到計算機中心,計算機中心根據接收到的消息發出指令進行高效節水灌溉。
2結語
【關鍵詞】農業;高效節水灌溉;生態環境
焉耆縣以高效節水與農業產業化相結合、以高效節水與抗旱相結合、以高效節水與地下水開發相結合、以高效節水與保護生態環境相結合等為一體,把握機遇,開拓創新,真抓實干,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帶動了全縣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1.基本情況
我們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農林牧并舉的農業縣。近年,唯一的地表水灌溉水源開都河進入枯水期,來水量明顯減少,用水指標逐年下調,加之無壩引水,用水保證率低,形成了“春旱、夏洪、秋缺水”的局面,水量指標嚴重不足與農業用水需求不斷增加的矛盾日趨明顯,嚴重制約了我縣農村經濟的快速增長,開展高效節水工程迫在眉睫。僅2008年就推廣高效節水灌溉面積5萬畝,使全縣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了8萬畝,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2.主要做法
2.1加強領導,明確目標,加大高效節水灌溉工程推廣力度
為加快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步伐,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證率,通過考察和學習,制定下發了《焉耆縣高效節水工程建設實施方案》,確定了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的目標任務。同時,加大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投資力度,2009年投入高效節水資金1200萬元,用3-4年的時間在全縣完成3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通過廣泛發展和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進一步加快我縣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將我縣的灌溉水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從根本上解決全縣用水指標短缺問題。
2.2加強宣傳教育,轉變思想觀念,為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營造良好氛圍
推廣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首先是農民的觀念問題。通過采取宣傳、示范、引導等措施,反復宣傳和引導村民走合作種植和節水灌溉之路。以種植工業番茄為主的“裕民”專業合作社為典型,為合作社新打配套機井2眼,并以個人名義籌措資金10萬元,作為滴灌工程的前期投入資金和增收保證金,并承諾采用滴灌工程畝產不增加的,籌措資金不予退還。此舉使農民看到了政府及水利部門的決心和信心,消除了以往的顧慮,農民的干勁也調動了起來。當年,該合作社2000畝工業番茄就取得了大豐收,從以往的6噸/畝提高到8噸/畝,每畝收入達3680元,農民不但將10萬元前期投入資金和增收保證金予以返還,并擴大了專業合作社的規模,由原來的53戶擴大到了204戶。通過專業合作社的典型帶動,開啟了高效節水灌溉新征程。
2.3制定優惠政策,調動農民開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積極性
為加快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推廣步伐,堅持 “以政策為保障,以技術為推動”的原則,采取政府積極扶持、引導和補助的發展模式,制定出臺優惠政策。凡農民開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800畝以上的,耕地以條田為單位,且連片統一種植的滴灌工程,除自治區、自治州高效節水補助資金以外,我縣在以下三個方面予以補助,一是沒有建設機電井的,爭取項目資金在其滴灌項目區內配套1眼機井,提供首部系統1套,再給予50元/畝的補助資金;二是利用現有水源地機井進行高效節水灌溉建設的,縣財政補助改造機井費用,提供首部系統1套;三是基本農戶自籌資金打井進行高效節水灌溉建設的,免費對井房進行改造,并補助固定式首部系統1套,再給予100元/畝補助資金。優惠政策的制定實施,調動了農民開展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的積極性,推動了我縣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的快速發展。
2.4多措并舉,全力以赴,加快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步伐
一是利用機井建設項目,開展機井改造,完善配套設施。二是充分發揮農民用水者協會的作用,引導農民積極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自籌資金新打機井。三是大力推廣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擴大高效節水灌溉工程覆蓋面。
3.取得的成效
一是可以解決農業規模化經營的問題。按照“一個允許”和“三個不得”的原則,發展高效節水農業,推動了土地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了農作物的集中連片種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是可以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問題。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互為依托,共同發展。
三是可以解決農業發展資金貸款難的問題。以往金融機構向小而散的農戶發放農業生產貸款,不但運行成本高,風險也很大,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實行土地合作經營以后,合作社作為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金融機構可放心發放貸款,有效解決了農業發展資金貸款難的問題。
四是可以解決鹽堿地治理的問題。發展高效節水農業,有效降低了地下水位,土壤鹽漬化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減輕。
五是可以促進生態環境合理有效保護。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節約出來的水資源將通過開都河直接進入博斯騰湖,同時也減少了向博斯騰湖的堿水排放量,以焉耆盆地農田排水含鹽量每升2克計算每年可減少20萬噸鹽排入博斯騰湖,有效保護了博斯騰湖的水質,達到了降低地下水水位,改良土地鹽漬化程度的目的,實現了農牧民增收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