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高效養殖技術范文

高效養殖技術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高效養殖技術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高效養殖技術

第1篇

【關鍵詞】泥鰍;高產;高效養殖技術

泥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 又名灰泥鰍、真泥鰍等,屬鯉形目、鰍科、花鰍亞科、泥鰍屬,是我國主要的經濟淡水魚之一,廣泛分布于我國北至遼河以南,南到瀾滄江以北的廣大水域,幾乎從南到北的河流、池塘、稻田等都有分布,尤以長江和珠江流域中下游分布最廣、產量最大。泥鰍屬于溫水底棲小型淡水魚類,其肉質細嫩松軟,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無機鹽,是一種滋補食品,具有補中益氣、滋陰壯陽、清熱利尿的等功效,有較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被譽為“水中人參”,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遠銷往香港、澳門、日本、韓國、越南等地,是我國外貿出口的重要水產品之一。近年來,由于受到水體嚴重污染、人為過度捕撈等因素的影響,加之農藥、化肥大量使用,造成泥鰍的產卵繁殖環境及天然餌料遭到嚴重破壞,泥鰍野生資源日趨枯竭,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導致泥鰍價格不斷攀升。由于泥鰍具有適應性強、對環境條件要求不高、繁殖能力強、成活率高、抗逆性強、食性雜、易于養殖、運輸方便等特性,適合于人工養殖,投資少,產量高,收益大,受到廣大養殖戶的青睞,發展泥鰍養殖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是廣大農民群眾發家致富的好項目。筆者現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將泥鰍高產高效養殖技術介紹如下,以期為養殖戶提供有益的參考借鑒。

1.養殖場地選擇

泥鰍養殖既可采用池塘養殖方式,也可采用稻田養殖方式。池塘養殖泥鰍的養殖場地應盡可能選擇陽光充足,交通便利,靠近水源、水質清新無污染、進排水方便,土質為中性或微酸性的黏質土壤的池塘。池塘面積一般在1334m2左右,池深80~90cm,池塘四周高出水面20cm,池深池塘挖成后應把池壁夯實,用50×50cm水泥板做護坡,池底鋪設腐殖泥土20cm左右,水深保持在30~50cm。池可投放浮萍,覆蓋面積約占總面積的1/4。進水口高出水面20cm,出水口設置在池塘底部,平時封住,進出水口均用鐵絲網防逃。用于養殖泥鰍的稻田應選擇陽光充足,靠近水源,保水性強,進排水方便,水質條件良好,土壤腐殖質豐富的田塊,以利于泥鰍的天然餌料繁殖。沿田埂四周挖好養泥鰍溝,溝寬、深各1m左右,設置獨立的進排水口,并高出水面25cm,進排水管用密眼網布包裹,防止泥鰍逃逸。無論是池塘養殖方式還是稻田養殖方式,其養殖環境都應符合《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產品產地環境要求》(GB/T1840.74-2001)、水質符合《NY5051-2001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標準。

2.鰍種選用和放養

每667m2底施腐熟廄肥3000kg、生物有機肥料100kg,或豆粕100kg、熟石灰30kg。泥鰍的苗種來源一般為本地及周邊地區收購的野生泥鰍苗種,將收購的泥鰍先放在網箱中培育5~7d,待其對環境適應后,再用魚篩篩選入池,要求規格大體一致的鰍種,選擇標準為:無病無傷,體質健壯,雌鰍腹部明顯膨大且圓、卵巢輪廓明顯,雄鰍個體稍小、腹部較扁平、胸鰭較長、末端尖而上翹。對于病、殘、弱的泥鰍種苗應剔除,防止病菌的侵入而造成大量損失,影響養殖效益一般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當水溫升高到15℃以上即開始放養,每667m2放養規格為300尾/kg左右的泥鰍苗種10~15kg,條件好的情況下可適當增加放養量,反之要適當減少放養量。放養前鰍種用3%食鹽水浸泡3~5min后放養,以利于提高泥鰍成活率。

3.日常管理

泥鰍的適宜水溫為10~30℃,最適水溫為24~27℃,當水溫低于10℃ 或高于30℃ 時,其活動明顯減弱,當水溫在6℃ 以下或是34℃ 以上時,即潛入泥中停止活動。因此,為了使得泥鰍養殖獲得高產、高效,日常管理中應密切水溫的變化,及時進行調控。水質的好壞對泥鰍的攝食、生長、健康均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至少每天早晚巡塘2次,觀察水質情況,若發現水色變為茶褐色或黑褐色,水質過于渾濁時,應及時加注新水,使水體常處于“肥、活、爽、嫩”狀態。及時撈出病死泥鰍,清除殘餌和雜物,發現情況及時妥善處理。餌料選擇嚴格執行《NY 5072—2002無公害食品漁用餌料安全限量》和《餌料和添加劑管理條例》的規定,選擇無公害環保型顆粒餌料,按照“定質、定量、定時、定位”的原則投喂,分別于早晨、午后、傍晚3次投喂,魚種階段日投飼量為魚體重的5%~8%,成魚階段為5%左右。泥鰍為雜食性魚類,因此要注意做到植物性餌料與動物性餌料的搭配,確保飼料營養良好,植物性飼料主要是豆餅、米糠、麩皮、蔬菜、豆腐渣、瓜果等,動物性飼料主要是小雜魚、螺蚌肉、蚯蚓、昆蟲及其蠶蛹、幼體、血粉、魚粉等。

4.病害防治

泥鰍在養殖過程中常見的病害有氣泡病、白尾病、赤皮病、水霉病、赤鰭病、打印病、車輪蟲病等,防治上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盡量做到無公害防治,以確保泥鰍的食用安全和品質。為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養殖用的水體在放養泥鰍種苗以前,要嚴格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參考文獻】

[1]徐彩利,邢春英.泥鰍黃鱔健康養殖技術[M].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01.

[2]郭國軍.強農惠農叢書·特種動物養殖系列:黃鱔、泥鰍養殖關鍵技術[M].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12,11.

[3]黃浦東.池塘泥鰍高效養殖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8,(11):272-275.

第2篇

關鍵詞:藏羊;高效養殖;飼養管理;養殖技術

我國藏羊的主要產區為青海省高寒地區,長期以來該地區不僅自然草地生態資源豐富,而且具有高寒缺氧等獨特的氣候環境,為藏羊的養殖提供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且該地區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孕育藏羊資源數量最多、品質最好的產區。然而近些年,隨著自然環境的惡化,以及耗牛、藏羊等畜牧養殖規模的擴大,造成該地區自然草地生態進一步惡劣,且多數牧區需經過長達9個月的枯草期,更加劇了藏羊等畜牧養殖的威脅和挑戰。一旦草地資源供應不足,則會導致藏羊飼養物質缺乏,造成藏羊群體營養不良,進而引發幼畜生長緩慢、母畜繁殖衰退等問題,從而制約藏羊養殖業的正常、可持續發展。而藏羊養殖業作為青海高寒地區牧民重要經濟來源,對于牧民而言至關重要。在面臨自然草地生態逐步惡化的情況下,加強對藏羊高效養殖技術的探討則顯得尤為必要,且實踐證明,藏羊養殖技術高低以及牧民掌握養殖技術是否到位,對藏羊養殖質量以及藏羊養殖死淘率高低等具有直接影響。因此,從養殖技術方面探究藏羊高效養殖的路徑和方法十分必要,在保護藏羊產區自然草地生態的同時,也能促進藏羊養殖效益的提高。

1肉羊經濟雜交技術

從藏羊養殖業發展現狀及趨勢來看,加強對藏羊與肉羊經濟雜交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性和經濟性意義。通過引進外地優良的肉羊父系品種,使其與本地優質母系藏羊進行雜交繁殖,一方面可以擴大地區雜種的優勢,另一方面也能提升藏羊養殖的經濟效益。例如,以陶賽特為例,其不僅能夠良好地適應高寒地區氣候環境,而且還具備較強的自行采食能力,且發育正常,增重快速,日均增重能達109.5g,同時抗病性也相對較強,因此在實際養殖中,具有較高的養殖效益。

2羔羊育肥技術

在藏羊養殖中,引入羔羊育肥技術具有明顯的養殖優勢,其中借鑒價值較高的育肥模式主要有2種,放牧加補飼或單一的放牧。一般情況下,在羔羊出生約30d時,其處于生長發育的快速期和關鍵期,在此階段,需保障羔羊具有充足的營養供給。然而,該階段母羊的泌乳量顯然不能滿足這一要求,為此需把握好時機,對羔羊進行開食工作。具體操作為:在羔羊出生2~3周時,選擇胡蘿卜等易于消化且營養價值全面的優質飼料進行飼喂;在羔羊約3周齡時,根據實際飼喂情況,及時增加混合飼料用量,通過及時、有效、到位的開食訓練,刺激羔羊消化器官盡快、盡早地發育完全,為后續育肥階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羔羊育肥技術所調配的飼料配方可具體參照以下配方:46%玉米、16%麩皮、14%小麥、10%菜粕、5%大豆、5%棉粕、4%預混料。

3暖棚保溫技術

藏羊主要產區處于青海高寒缺氧地區,該區域每年約有5個月的寒冷時節,冬季漫長且極為嚴寒,最低氣溫能夠達到零下-20℃,全年氣溫平均值也僅在-6℃左右,惡劣的環境使得該地區的枯草期一般需經過6~7個月之久。在此情況下,不僅草地資源供應不足導致藏羊營養物質攝入不夠,而且嚴寒還會影響藏羊膘情,若保暖措施未做到位,還會造成藏羊養殖存活率低的后果。因此,在藏羊養殖中,需推廣暖棚保溫技術。在每年冬季來臨之前的9-10月份左右著手搭建養殖棚舍,棚舍建設需充分考慮藏羊喜歡涼爽、干燥的生活習性,同時確保棚舍具有良好的通風換氣條件,使藏羊在棚舍養殖溫度較高時,能夠充分地進行通風換氣,以保障藏羊處于最佳養殖狀態,以降低羊體對環境、溫度等不良應激反應,減低藏羊患病風險。

4優質飼料種植技術

第3篇

關鍵詞高寒地區;藏羊;養殖技術

藏羊養殖不僅是提高牧民經濟收益的重要途徑,對于保證牧民生活的正常進行也有一定作用。青海高寒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如果養殖技術不科學,很容易造成藏羊大量死亡,給牧民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開展高寒地區藏羊高效養殖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肉羊經濟雜交技術

青海高寒地區藏羊養殖的規模化程度較小,仍然以牧民分散養殖為主,加上當地氣候條件的影響,藏羊養殖不僅生產周期較長,而且出欄率和出肉率都相對較低,不利于牧民養殖經濟效益的提升[1]。肉羊經濟雜交技術就是選取本地優質母羊作為母本,以外地良種公羊作為父本,充分發揮雜交優勢,在雜交后代中選擇環境適應性強、繁殖能力強、生長速度快的后代,進行選擇性養殖,從而顯著提高藏羊養殖的經濟收益。例如,陶賽特及其雜交品種對高寒地區環境的適應性較強,可以在草場內自行游走、采食,正常飼養環境下,陶賽特羔羊平均每天增重可以達到110g,并且具有較強的抗寒和抗病能力,間接降低了青海高寒地區牧民的養殖成本。

2羔羊育肥技術

先進的養殖方法,不僅能夠提高藏羊養殖效率,而且能夠顯著降低養殖成本。因此,對于本身經濟條件不好的牧民來說,如何在保證藏羊養殖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節省養殖成本,成為關系到養殖效益的關鍵。羔羊育肥技術具有效果顯著、操作簡便、實用性強等優勢,可以作為藏羊高效養殖技術進行普及和推廣。首先,在羔羊1.5月齡時斷奶,并在斷奶前2周開始進行隔欄養殖,白天將羔羊與母羊隔欄分開,讓羔羊在單獨的羊舍內活動;夜晚讓羔羊與母羊同處。其次,隔欄養殖期間應當選好育肥飼料,通常情況下以玉米為宜,在條件允許下可以適當在飼料中添加豆餅、食鹽、骨粉。最后,育肥期間要保證羊舍內環境整潔,定期清洗飲水、飲食槽,保持羊舍內干燥等[2]。通過養殖試驗發現,羔羊在1.5月齡時平均體重10kg,育肥50d后,育肥羊平均體重在28kg左右,每天的增重量約為360g。

3暖棚保溫技術

青藏高寒地區的年平均溫度在0℃以下,且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氣溫較低,藏羊雖然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是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保溫措施,不僅會影響藏羊的正常生長,而且還會嚴重影響老、弱、病羊的存活率,給牧民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因此,應當在冬季到來之前,提前做好暖棚的搭建,為藏羊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如上文所說,青海高寒地區每年的10月至翌年3月為低溫天氣,為了盡可能降低低溫影響,應當在9月著手進行暖棚建設,確保入冬后藏羊及時入棚。考慮到青藏地區太陽輻射較強,中午氣溫較高,因此可以在晴朗天氣適當開棚通風。此外,還應考慮棚舍內外的溫差,冬季準備放牧前30min,應提前打開排氣孔,待棚內溫度逐漸降下來,羊群很好過渡適應之后,可安排放牧。這樣處理,就避免了因棚內外溫濕度差異大而導致羊體遭受不良應激,可以降低感染病患的機率。

4優質飼料種植技術

優質的牧草和營養充分的飼料,是保證藏羊健康、快速生長的關鍵。青藏高寒地區以高山草甸草地、高山灌木草地以及高寒草原草地為主,如果在天然草地上進行放牧,很有可能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3]。因此,必須要推廣優質飼料的種植技術,將人工草地與草地集約化經營相結合,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和加工,提高飼草的質量和產量,以滿足藏羊養殖需求。有了充足的草料作保障,能從根本上保證養殖業的優質、高產、高效,而且,藏羊養殖現代化、規模化的發展趨向將更加明朗,藏羊養殖產業化、規模化的目標才能最終得以實現。例如箭答豌豆與高產燕麥混播技術,這種飼料種植技術可滿足養殖戶對飼料高質量高產量的要求,該技術的應用可使養殖戶更加高效地養殖藏羊。

5結語

高寒地區的養殖業是當地養殖戶的主要經濟來源,所以政府部門要加強對高寒地區養殖業的重視程度,并大力推廣肉羊經濟雜交技術,培訓養殖戶并使其熟悉羔羊育肥技術,指導高產飼料的種植技術并切實做好冬季棚舍的保暖工作,一方面能夠提升藏羊的存活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養殖戶的經濟收入。

參考文獻

[1]肖海峰,王晶.我國絨毛用羊養殖規模影響因素分析———基于西部5省調研數據的實證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7(1):69-75.

[2]郭天龍,薛樹媛,李長青,等.牧區肉羊傳統養殖模式與現代化高效養殖技術示范模式成本收益對比分析[J].中國食草動物科學,2014(S1):363-36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老司机永久免费看片|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欧美猛交xxxx免费看|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 3d姐弟关系风车动漫(p)_在线观看| 好吊妞最新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日韩av高清在线看片|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欧美疯狂性受xxxxx另类|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羞羞视频免费网站入口| 国产午夜福利短视频| 九九影视理伦片|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 学长在下面撞我写着作业l|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日韩一品在线播放视频一品免费|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色综合|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又湿又紧又大又爽a视频国产| 试看91福利区体验区120秒|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95老司机免费福利| 在线观看特色大片免费网站| 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成人动漫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影院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99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性无码专区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日本三级s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