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護理教育研究范文

護理教育研究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護理教育研究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護理教育研究

第1篇

1883年,沃德(L.F.Ward)在《動態社會學》中第一次闡述了“教育社會學”的概念和內涵。1893年,W.T.哈利斯(W.T.Harris)指出教育研究的基礎是建構在社會學上的。A.W.斯莫爾(A.W.Small)也提出要將社會學引入教育學之中。這些論述逐漸明確了社會學的母體科學屬性,我們知道,教育學的產生可以說比社會學要歷史悠久得多,早在公元前約403—221年期間的《學記》就是世界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此后教育學的發展日新月異,并逐漸形成為一種相對系統和有體系的科學。社會學作為一種研究人類與社會之間互動關系,規律及內在邏輯的科學真正意義上的興起是在18世紀,以奧古斯特孔德(IsidoreMarieAugusteFranoisXavierComte)為代表。20世紀初,法國社會科學家米爾涂爾干(EmileDurkheim)在1903年的《教育與社會學》中指出將社會學的觀點和方法運用于教育研究的意義重大,這也是教育社會發展歷程中的一次突破性進展。1917年,美國學者W.R.史密斯(W.R.Smith)撰寫了《教育社會學導論》。20世紀70年代之后,教育學與社會學的融合里涌現了一大批學者,如布迪厄(PierreBourdieu)、威克斯勒(Wexler)等人,他們講教育研究與社會學研究高度融合,彼此打通,深刻把握了教育的本質乃是人的實踐,教育社會學的視角為我們針對口腔護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指南針”,護理本質上是針對“人”,講究以人為本,而教育社會學將與人與社會的互動關系作為研究基礎,可謂是異曲同工,不謀而合。教育社會學的這些研究講究從人的角度以及社會關系的角度出發推動教育研究,對于我們研究口腔護理的教育具有方法論上的指導意義和價值。

2當前口腔護理教育的主要困境分析

一是口腔護理教育遠遠滿足不了社會需求。人們常說病從口入,口腔護理不僅僅對住院病人高度重要,對于人們的日常健康也十分重要。但是當前口腔護理教育的人才教育及培訓遠遠跟不上社會需求,如根據《今日口腔》雜志對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副院長姚永萍的采訪來看,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是四川省唯一的口腔護理專科護士培訓基地,一年僅培養60名口腔專科護士,而四川省每年對口腔護士的需求量為8000~10000名。60比10000,這供需之間驚人的差距靠什么來填補呢?主要依靠護理專業學生畢業后“老帶新”、繼續教育學習、培訓會等,但僅憑這些,很難實現保質保量的口腔臨床專科護士培養。這樣類似的情況在全國普遍存在,口腔護理教育的人才培養數量及質量都與社會需求存在較大差距。二是口腔護理教育的模式重理論輕實踐。眾所周知,口腔護理從根本上說是一門實踐性科學,需要不斷在實踐中總結/探索及提升,但是囿于當前的教學環境和實際情況,口腔護理的教育還是很多停留在對護理以及口腔護理的理論闡述,實踐實習的環節較少,口腔各專科疾病的護理和專科常用材料、器械、藥物的使用,以及各專科的常規護理等方面還缺乏實訓。三是口腔護理教育的方法亟待改進。當前對于口腔護理教育的方法,更多還是單向度/線性的發展模式,側重于給學生(護士)單向度的講解,缺乏多元互動和反饋,口腔護理的目的在于保持口腔清潔,濕潤,預防口腔感染等并發癥,預防和減輕口腔異味,除牙垢,增進食欲,確保患者舒適;觀察口腔內的變化,提供病情變化的信息。這些目的之達成在本質上都需要多元化/網絡式以及互動的教育方法。

第2篇

作者簡介:張靜:女,碩士,講師,E-mail:jane_zhang@smmu.edu.cn

進入21世紀,世界范圍內出現了一系列重大災難事件。根據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2006年世界災難報告》[1],過去10年內災難造成的年平均死亡人數為12萬人。各種災難所致大規模傷亡事件(masscasualtyincident,MCI)的威脅已成為健康保健系統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作為健康保健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人員應在災難救援中發揮應有的作用。目前國內外學者和學術團體均已認識到,開展災難護理教育對于提高和普及護理人員的災難護理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對災難護理相關教育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1國外災難護理教育研究現狀

1.1災難護理教育內容的構建研究

1.1.1基于勝任力構建教育內容

一些研究者認為,應基于健康保健人員參與災難救援時的勝任力構建突發事件應急準備的教育目標,并以此基礎來確定災難護理教育內容[2]。國外此方面的研究較多是在專業學術團體的支持下完成的,如國際大規模傷亡事件護理教育聯合會(INCMCE)與全國護理聯盟(NLN)合作[3-4]、美國急診醫師學會(ACEP)與美國護士協會(ANA)及急診護士協會(ENA)合作[5]、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與哥倫比亞大學護理學院合作[6-7]、美國健康研究與質量機構(AHBQ)委托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循證實踐中心[8]進行的研究中均提出了健康保健人員參與災難救援工作時的勝任力,其中也包含部分護士群體的核心勝任力。這些研究提出的勝任力成為相關災難救援教育內容的構建基礎。但有護理教育者[2]認為,以上研究提出的勝任力對護理專業人員聚焦不夠,研究視角也集中于核、化學、生物武器所致的MCI,較少涉及更廣義上的災難,如爆炸、放射性事件或自然災難等,以此為基礎構建的教育內容不能涵蓋災難護理教育的廣泛領域。

1.1.2基于災難護理模型構建教育內容

除基于勝任力構建災難護理教育內容外,尚有學者提出根據目前已有的災難護理模型的研究成果構建教學內容。Jennings-Saunders構建的“災難管理模型”[9]原用于指導社區護士制訂災難護理計劃。該模型將災難管理分為4個階段,分別關注災難不同階段的護理內容,即災難計劃的目標和資源配置、災難中的護士角色、健康需求評估和災難后患者及人群的健康反應。Veenema構建了關于護士在災難發生前、發生中和發生后3個不同階段的特殊作用的模型[10]。Wynd[11]在整合前兩位研究者的理論模型后形成了軍隊災難護理的模型。以上模型均已被研究者用作開發災難護理課程的工具。

1.1.3目前國外災難護理教育內容

國外學者對于災難護理教育內容的構建雖然還存在爭議,但一般認為任何導致MCI的事件均應歸入災難范疇,所有執業護士均應參加有關災難護理的教育,以獲得處置災難所致MCI的基本知識和技能[2]。然而災難是不可預測的,將災難應急準備的全部內容納入災難護理課程是不現實的。ANA和美國護理學院學會(AACN)建議,面向護士的基礎教育和繼續教育均應設置災難護理相關內容,但未規定具體的教育內容。目前國外災難護理相關課程的名稱、內容、學時及是否頒發證書等均呈現多樣化態勢,常見的課程名稱包括突發事件或災難管理及計劃、突發事件或災難應急反應、恐怖襲擊和國家安全管理、災難應急準備和災難救援保健、災難護理中的領導力等等。有教育者提出災難護理教育應包含5方面基本內容[12-14]:(1)檢測和報告異常表現;(2)傷病員護理;(3)護理實施的控制;(4)資源和應急準備計劃;(5)公眾管理。而另一項在威斯康辛州開展的重要研究[15]則認為8個基本內容應納入災難護理教育,即傷員分類和現場急救、生物所致疾病爆發的癥狀檢測、重要資源的評估、事件干預指揮系統、檢疫和洗消、現場心理援助、流行病學知識、臨床決策和溝通交流。

1.2災難護理教育項目的類型

國外開展的災難護理教育項目可分為正式的院校課程和繼續教育課程。一些醫學和護理專業學術團體協作設計并開發了災難救援相關教育項目,其中部分項目的對象包括護理人員。這些課程一般屬于繼續教育性質,可提供學分或認證,如美國醫學會[16]、美國紅十字和紅新月會、CDC[17]、突發事件護理教育協會(NEPEC)與全國護士突發事件準備協會(NNEPI)[18]等。一些護理院校也開發和提供了相關的繼續教育項目[19-23]。在正式的院校課程方面,美國Rochester大學護理學院率先提供了為期兩年的災難應急準備護理碩士課程[24],此后美國、英國、芬蘭等國家的護理院校陸續開設了突發事件護理和災難救援相關的研究生項目和研究生后證書項目,其中有些授予碩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25]提供了亞專業課程,作為護理研究生的專業選修課。Vanderbilt大學[26]還提供了突發事件應急反應的公共政策和管理的護理博士項目。

1.3災難護理教育項目的實施情況

Weiner[3]的調查發現,2001-2003年,在美國護理院校中災難應急準備相關教育的平均學時數約為4h,教學內容主要來源于網絡和期刊文章,其次是教科書或專家講座,錄像通常作為補充資源。大多數護理院校會利用以上資源中的2-3種輔助教學。教學方法較為單調,教師最常應用的教學方法是講授,較少使用研討法、遠程或在線學習、野外實習、自主學習或其他方法。到2003年,幾乎所有護理教育層次均開設了災難護理相關內容的教學,在本科課程中整合了學時不等的教育內容,在研究生層次則有相關選修課、認證課程或學位課程,以及職后繼續教育項目,根據課程性質不同,學時有所不同,但學時數遠較2003年前增多。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遠程或在線學習成為教學實施方法的主流,較多的認證課程和部分學位課程均全部或部分使用在線學習的方法,并且提供了在線的虛擬教室、電子郵件、電話等輔助教學方法。在校內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也較多地關注學生作為成人學習者的特點,使用了以學生為中心、自我導向和同伴分享的教學策略,如自主學習、研討會、野外實習、模擬演練等方法。

1.4災難護理教育存在的問題

災難護理教育在國外護理教育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專家一致認為,在災難多發國應開展災難護理教育,災難護理教育應面向所有護士,災難護理教育的全部內容均應實施教學。與這個目標相比,目前的災難護理教育無論是在理論研究還是教學實踐中仍存在較多問題。

1.4.1尚無具有普適性的災難護理勝任力模型指導教育內容的構建

雖然相關專業團體均推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每個報告適用的災難類型不相同,適用的對象也不全是針對所有的護理人員,推出時間均在2003年以前,因此無法滿足目前所有護理人員均需具備災難護理核心勝任力的教育要求。

1.4.2缺乏具有普適性的災難護理教育體系

由于各國均無強制規定在正式的護理課程中加入災難護理教育內容,而且目前的護理院校教育課程已近飽和,很難再增加新的課程,護理教育者現在采取的折衷辦法就是整合一部分教學內容到現有的課程體系中,或者是開發任職后的繼續教育課程。也有教育者認為,災難護理課程應選擇最基本、最需要的內容作為教學內容,但目前無論是從基于勝任力還是基于災難護理模型的角度構建的教學內容,尚不具有普適性。

1.4.3災難護理教育的有效性缺乏研究支持

現行以勝任力為基礎開發的災難護理課程,其課程內容是否真正反映出勝任力的要求,尚缺乏研究報告支持,因此教育內容的有效性仍值得商榷。

1.4.4災難護理教育項目的開發較為困難

災難護理教育項目的開發研究工作復雜,關于災難護理的報道較少是以研究為基礎的成果,而公開發表的相關教育培訓文獻也較為匱乏,因此研究者可資利用的文獻一定程度上需依賴于原始的甚至是零次文獻,如會議報告等。在教育項目開發過程中,較難找到具有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的災難護理專家,這也是影響相關研究水平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持,目前對于災難護理教材、教學策略和評價手段的研究尚不系統,已經開發的課程、教材及在線資源存在不能及時更新的問題[3]。

2國內災難護理教育研究現狀

國內關于災難護理教育的報道多為理論探討和經驗總結。對災難護理教育的呼吁首先來自于醫學領域。有作者[27]在“九五”期間就提出我國應大力發展災難醫學,2003年提出建設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體系,必須要發展適應中國國情的災難醫學[28],2005年有急救醫學專家提出應盡快創立災難醫學護理學,開展相關研究和教育工作[29]。此后部分作者對災難醫學與災害救援護理的研究進展進行了文獻綜述[30],對護理人員在災難衛生救援中的作用進行了理論分析,指出開展“災難醫學護理教育”或“災難性護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探討開展災難醫學護理教育的主要措施等等[31-32]。還有研究者對醫學生和醫護人員的災難醫學知識進行了問卷調查[33-34],結果顯示,調查對象對災難相關知識掌握明顯不足,提示我國目前的醫學教育在此方面的內容不夠完善。該系列調查結果從一個側面提示了我國災難醫學及護理課程的需求現狀。該組研究者還對災難醫學護理教育的教學內容提出了初步建議[35-36],即借鑒軍事醫學課程構建災難醫學護理教育內容,用這種方法提出的災難相關護理教育內容尚缺乏循證基礎。此后部分護理學者也開始了相關的理論探討,2005年有作者[37]在國內首次應用“災難護理學”的概念,2006年護理學者[38-39]建議在醫學院校開設災難醫學、災難護理學選修課,以及在在職人員繼續教育中增加相應教育內容。

第3篇

【關鍵詞】 敘事教育;護理;教育

近年來,我國護理教育事業發展迅速,但也存在著許多不足,尤其是教育方法上仍采用傳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而對于國外先進的教育方法還比較陌生。二十世紀末期,美國護理教育家首次對不同層次學習護理專業的學生實行了敘事教育方式,開拓了在護理教育研究方面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杜威曾經說過:“教育就是經驗的重構。”我們可以將這句話作為敘事教育的詮釋,敘事教育就是通過對以往的教育經驗、經歷,學生與教育者之間發生的教育事例等進行重新的解釋、敘述和重構,以達到對學生的教育目的一種新的教育手段。將敘事教育應用到我國的護理教育當中,在教育實踐中可以不斷的發展和創新出符合我國特色的獨特教育方式,促進我國護理教育發展。

1 敘事教育的基本特點

敘事教育是通過描述經驗,合理的解釋現象的教學、研究方法。敘事材料有的可以是故事,比如說一次閱讀或者與其他人談話當中了解到、聽到的生活故事。也可以是利用其它途徑而獲得的材料,如護理教育工作者工作日記。敘事所搜集的材料可以直接作為研究對象,也可以作為研究分析其他護理教育問題的輔助媒介。通過故事來啟發別人,提高自己,將敘事教育的教育研究過程看成是經驗積累和經驗反思的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努力地發展和創新。

敘事教育的實施要遵循一定的基礎原則,如解釋學,女權主義,現象學等。敘事教育是想通過敘事的手段,挖掘出故事背后隱藏的技術與理性的東西,讓學生接受故事的同時掌握和理解故事的真正意義。

敘事教育能夠通過對資料的研究分析、解釋重構等手段來達到教學教育的目的。同時還能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師生之間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從而實現教學目的,提高教學質量。敘事教育源于生活,利用生活作為銜接點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創造一個和諧的教育環境,這樣不僅能提高教師教學實踐意義,還能夠豐富教學理論,提高教學質量。

2 敘事教育應用于護理教育中的主要形式

2.1 利用電影,文藝作品等形式 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通過理解人類體驗并且做出相應的判斷與決策。國外教育工作者在2004年曾經運用電影和文學等敘事教育方式給學生講解老年護理課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讓學生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原諒,什么是關愛,什么是生與死的深刻內涵。還有的國外學者在對精神科護理學的教育過程當中,為學生播放有關精神疾病患者平常生活的影片,學生通過影片對精神病患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切實地了解了他們生活的痛苦和艱難,成為學生對于認同和理解價值觀的一個平臺。

2.2 利用為同學講解故事的形式 講故事是傳遞信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故事是護士了解人類體驗一種有效途徑。國外學者通過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對老年護理課程產生了很多獨特的想法和思考,通過敘述故事,讓學生樹立起理解老人,關愛老人的良好思想,這對學生今后的工作非常有啟發。學生通過對故事的理解和反思,可以得到很多前輩的護理經驗,從故事中懂得什么是關懷,什么是關愛,對于學生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培養良好的醫護道德,理解多元照護理論有著深遠的影響。

2.3 利用反思日記的形式 反思是一個很好的自我思考、自我學習的過程,古人有“一日三省吾身”的說法,在工作和學習當中也應該這樣,日記是記錄一天所做所得的過程,作為護理工作者每天在記錄日記的過程中反思自己一天的言行,從中得到好的經驗,改正不好的做法,在反思過程中所得到的經驗與精華傳遞給學生們,從而有效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3 敘事教育的應用價值

3.1 能夠加深護理教育教學體驗 敘事教育改變了傳統護理教育中只重視教學結果而不重視教育過程這一現象,課程重點變為教學體驗。對于護理教育工作者將目光從教育結果向教學體驗的轉移起到了重大的啟發和引導作用。將敘事教育方式應用到護理教育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們對現實醫護工作的了解,通過敘事的方法,學生們間接地得到工作者的醫護經驗,體會醫護者的醫護道德,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標和方向,理解作為護理工作者所要肩負的責任,并體會到能夠幫助患者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3.2 培養學生醫護觀念及思想品德 敘事教育將抽象的道德與規范融合到所要敘述的故事或者經歷當中,揭示護士要養成終身學習觀念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培養良好的醫護品德,樹立良好的醫護工作者的形象。通過對這些故事或經歷的講解與重構,使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對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品德加以理解和吸收,逐漸地影響他們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觀念,使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道德觀。

3.3 敘事教育能夠更好地對抽象概念進行描述和理解 能夠對患者產生同情心是作為一個護士的工作基礎,想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切實理解患者的體驗,明白其內心情感,與之心與心的溝通,然而這些是書本上很難體會到的。通過敘事教育的方式將各種各樣的內涵傳達給學生,讓他們能深刻體會到這種抽象情感的內涵,了解患者的心理,使他們在護理工作中更貼近和理解患者的痛苦,開導和引導患者走出心理的暗區。

總之,敘事教育方式具有護理專業特色,通過各種文學、講解等手段傳播護理工作的理念,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讓學生對抽象的情感有更深刻的認識,懂得要成為一個合格醫護工作者不僅要具備良好的專業護理水平,更要具備了解病人,關心病人,理解病人的醫護道德修養。護理教育應合理的運用敘事教育手段,時刻注意與國際護理教育相結合,促進我國護理教育發展,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醫護人才。

參考文獻

[1] 郭瑜潔,姜安麗.敘事教育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国产怡红院在线观看|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 亚洲五月激情网|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日本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特级毛片在线大全免费播放| 四虎影视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麻豆麻豆必出精品入口|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性欧美成人免费观看视|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 男人的好电影在线观看| 台湾佬中文娱乐11| 赵云腹肌下的紫黑巨龙h|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久久久| 18禁无遮拦无码国产在线播放 | eeuss影院在线观看| 成人人免费夜夜视频观看|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精品www| 亲密爱人免费完整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777米琪桃花|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跪在校花脚下叼着女主人的鞋|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婷婷九月| 香蕉国产人午夜视频在线|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欧美成人午夜片一一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男人插女人30分钟| 免费看一级性生活片|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噜噜噜私人影院| 色噜噜狠狠成人中文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