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文化工作思路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1、實現三個轉變,夯實文化發展基礎。
實現思想觀念的轉變;調整傳統模式,實現從文化事業“一元”向文化產業“多元”的轉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現從管理向經營的過渡轉變。
2、從實際出發,做大做強文化產業。
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為文化產業孵化市場,培育建立必要的載體。隨著文化中心,兩館大樓等文化設施的落成,我縣的文化建筑設施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以城市標志建筑為代表的文化產業基礎設施不斷涌現,為更好地發展文化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就要加快建設鄉鎮文化站和農村文化活動室,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爭取今年完成廟前、裴介、禹王、水頭、南大里鄉等6個鄉鎮文化站和100個村圖書室的建設,努力實現全覆蓋。
立足品牌不斷創新
群眾文化工作蓬勃開展
昆區文體局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目標,緊緊抓住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時代脈搏,與時俱進,創新工作思路。2011年,為營造建黨90周年紅色主題的良好氛圍,昆區文體局積極籌備開展“紅歌頌黨恩”、“紅色圖書漂流”、“紅、攝影作品進社區”等各類“紅色”主題文化活動。7月中旬,包頭市第二十六屆鹿城文化藝術節暨昆都侖區第三屆“魅力昆都侖”文化藝術節隆重開幕。在本屆藝術節上,昆區文體局繼續倡導“大消夏觀”這一理念,把群眾品牌文化活動與舞臺綜藝演出、體育健身、婚紗攝影、時尚模特、旅游推介、啤酒文化等眾多元素相融合,突出一大主題,構建七大活動版塊,舉辦九類文化展演,組織34項文體活動,使文化惠民和文化產業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展示昆區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提升昆區整體形象的重要窗口。
加強組織 多措并舉
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日臻完善
為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和《全民健身計劃》,昆區文體局積極實施體育“三大戰略”。一是“全民戰略”。廣泛開展各類全民健身活動,積極組織駐區各企業、區屬各單位、街道社區和各團體舉辦各類體育比賽,以全民健身日活動為契機,協調有關部門向公眾免費開放各類公共體育場所。主動爭取上級業務部門的資金和設備,開展“送體育設備、體育器材進社區”活動。截止目前,累計為全區安裝健身路徑42套378件,辦事處(鎮)一級安裝率達到100%,社區(村)一級安裝率達到36%,促進了農村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二是“品牌戰略”。2010年至今,昆區文體局共舉辦“建設杯”職工排球賽、“宇航人杯”太極拳、太極劍比賽等品牌體育活動16項,累計6000余人參與其中,進一步激發了廣大干部、群眾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充分形成了“月月有賽事、人人齊參與”的良好局面。三是“金牌戰略”。圍繞建設文體大區的目標要求,以包頭市舉辦第十一屆中運會為契機,積極組隊參加包頭市、自治區乃至全國、世界級的大型體育賽事。2010年5月,昆區文體局組隊參加了2010國際青少年業余足球聯賽暨2010“小世界杯”足球比賽,經過奮勇拼搏,代表中國出戰的包鋼一中男足獲得第七名的好成績,并被大賽組委會授予唯一“勇于拼搏獎”。2011年5月初,昆區空竹協會代表昆區參加了在河北保定舉辦的5000人同時滾動空竹的體育活動,此項活動創造了吉尼斯世界紀錄。
更新理念 創新機制
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昆區文體局始終以“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服務百姓”為出發點,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一是通過開展“創先爭優”、文化“三下鄉”等活動,深入街道、社區、學校、企業開展圖書借閱工作、送圖書進社區(村)活動,逐步推進“村村通”工程和農牧區數字電影放映工程,堅持開展“草原書屋”和資源共享工程建設,使昆區“草原書屋”的建設率達到65%。二是全面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管理工作方針,認真開展文物普查工作及文物遺產保護管理工作。2010年,在全市率先公布了首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被評為“包頭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先進集體 ”。同時,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發掘并整理出哈布圖?哈薩爾祭祀、“寶葫蘆”紙塑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力推進了全區非遺工作的積極開展。三是充分挖掘昆區草原文化、工業文化、西口文化的歷史淵源,利用中心城區的區位優勢及文化產業聚集性、帶動性的特點,按照“以園區帶動產業,以產業帶動經濟”的發展理念,引導、扶持昆區文化產業良性運作,已初步形成了包頭樂園休閑文化創意產業園等六個文化產業聚集區。
注重教育 強化管理
文體隊伍建設全面加強
(一)積極穩妥地推進文化改革,加快文化產業發展
貫徹落實《××省關于支持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抓住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嚴格程序,有情操作,進一步推進我市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產業發展,不斷增強××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活力,實力和競爭力,努力建設文化名市.年內全面完成產業單位的改企轉制工作,盤活資產,因地制宜,優化配置,用新的機制促進文化產業的全面繁榮和發展.加強對產業單位的管理,圍繞電影發行院線制,把握市場需求,將影院建成符合市場發展的新型股份制企業.
(二)堅持以民為本,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
組織舉辦中國××首屆李可染藝術節,中國××首屆柳琴戲藝術節,××市第七屆農民歌手大賽,**市第四屆少兒藝術節,積極參加××省首屆文化藝術節.繼續推進"文化大篷車"活動和"動感古彭"廣場文化活動,采取分片包干的方法,組織文藝工作者下基層,深入到農村,社區,廠礦企業開展培訓,輔導和演出活動,力爭每月讓市民看上一次免費演出.繼續開展"電影輕騎"免費放映活動,完成在全市免費放映1100場的任務.貫徹落實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等12部委意見,制定科學方案,推進公益性文化設施向未成年人全部免費開放.召開××市創作研討會,繼續抓好柳琴戲《棗花》的加工修改,晉京演出競爭中國戲劇梅花獎.同時,抓好舞劇《文秘雜燴雪》和京劇《三讓××》等劇目的排演和打磨.
積極籌建中國淮海民俗博物館,馬可紀念館,××文化中心,繼續推進崔燾故居和馱籃山漢墓的維修保護工程.完成土山漢墓考古發掘.
(三)堅持依法行政,加強文化市場和新聞出版市場管理
重點加大對網吧的管理力度,嚴處違規接納未成年人和超時經營現象.嚴厲打擊違法演出活動,查處一個取締一個.打擊音像市場違法經營活動,成立音像行業協會,促進行業自律.加強娛樂場所的管理,嚴格審批程序,規范經營行為.繼續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水平.
進一步強化市場監管力度,促進我市出版物市場的繁榮發展,不斷將我市印刷,復制企業做大,做強.切實加強報刊和版權的管理,完成全市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繼續開展"掃黃打非"斗爭,以"查攤點","挖窩點","追源頭"為重點,加大查處大案,要案力度.舉辦××市"掃黃","打非"成果展.
進一步健全文化市場管理網絡,理順工作關系,確立各區文化市場管理機構.整合市直文化,文物和新聞出版管理資源,優化配置,形成合力.適應新形勢下市場管理的需要,加強對執法隊伍的培訓,管理和充實,推進年輕化,專業化和現代化建設.充分發揮各縣(市)新聞出版部門的管理職能,形成上下貫通,市縣聯動的新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