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產業經濟學論文范文

產業經濟學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產業經濟學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產業經濟學論文

第1篇

赤水河流域氣候類型

屬中亞熱帶-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具有溫暖濕潤、無霜期長、降水量大的特點。赤水河流域是目前世界上釀造名白酒最多的流域,赤水河也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自然景觀最美、革命歷史最悠久的河流之一,是長江流域唯一沒有筑壩并且污染較輕的干流,其生態環境保護具有全球意義,地位十分重要。

2白酒工業經濟發展現狀及影響

2.1白酒工業產值

據初步統計,貴州赤水河流域白酒企業有1400家,白酒產能達到40萬kL,其中醬香型白酒產能約30萬kL,現行白酒產量占貴州省的85%以上;現有貴州茅臺酒和仁懷、習水、金沙、七星關區、赤水等白酒產業園區,培育了一系列在國內外有影響的白酒品牌。2012年,白酒業經濟產值達319.89億元,占流域GDP的53.3%,在白酒產業集聚區仁懷市這一比重高達65.4%,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2.2對人均GDP的貢獻

人均GDP是體現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發展水平和生活水準的綜合指標。在國際上被廣泛用于評價和比較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根據2012年流域各縣市統計年鑒統計(102個鄉鎮),流域內人均GDP為1.60萬元,基本達到同期貴州省平均水平,但僅占全國平均水平(3.50萬元)的45.7%。上游七星關、大方、金沙人均GDP為1.13萬元;下游習水、赤水人均GDP僅1.09萬元;中游仁懷、遵義、桐梓人均GDP達2.53萬元,超過貴州省平均水平。作為白酒產業集聚區,中游是流域內經濟發展最好區域,流域內經濟發展的不均衡和差異,與白酒工業分布格局基本一致。

2.3對產業結構影響

流域國內生產總值為600.17億元,三類產業產值結構比為14.2∶53.3∶32.5。其中,流域白酒產業占第二產業比重90%以上,基本接近第二產業值。第一產業較貴州省(12.7∶40.9∶46.4)高1.5%,較全國(10.0∶46.6∶43.4)高4.2%;第二產業已超過貴州省及全國平均水平,第三產業發展緩慢。從不同區域來看,流域上游對農產品的依賴程度較高,較為貧困,產業結構比為30.1∶39.4∶30.5。中游因特殊的水質與氣候環境,白酒釀造業發達,帶動整體經濟發展效應顯著,產業結構比為6.1∶63.1∶30.8。下游區隨著赤水丹霞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旅游業迅速發展,成為主導產業,產業結構比為14.8∶44.6∶40.6,但與全國相比仍有10年的差距。

3白酒產業發展制約因素

3.1流域水量逐年減小

赤水河流域貴州境內設置有赤水河站(入境)、茅臺站(中游)、赤水站(出境)3個水文站。根據監測數據,2009~2011年各個斷面年平均流量呈減少趨勢,分別減少23.7%、34.6%和37.1%。急劇減少出現在2010~2011年。與2010年相比較,2011年入境赤水河站年平均流量減少13.7m3/s,減少34.9%;茅臺站年平均流量減少30.1m3/s,減少36.9%;出境赤水站年平均流量減少80.1m3/s,減少39.0%。由此可看出,受降雨減少等因素影響,上游來水量在減少;但從茅臺站開始水量減少幅度明顯增大,茅臺站到出境之間白酒工業取水對水量減少影響是非常顯著的。

3.2水質變差

根據赤水河干流設置的8個水質監測,采用2012年平均水質數據(由貴州省環保廳提供),用單項污染指數法評價各斷面水質。赤水河流域貴州段COD值、氨氮、總磷均達到規定表水功能區劃的水功能要求,但總磷存在嚴重超標現象,上游清水浦斷面濃度最高,而隨著河流流至茅臺河段,總氮超標量呈減少趨勢,這得益于河流自凈作用,另一方面,可能反映該河段總氮污染主要源于云南和四川。同時,貴州境內坡耕地比重大,墾殖率高,施用的化肥部分“順坡而下”進入了赤水河,可能致使水體大部分總氮超標。

3.3白酒產業自身發展帶來的環境壓力

根據全省白酒產業發展規劃,到2015年底,白酒產量要達到80萬kL,赤水河流域為白酒業發展的主要區域,屆時從赤水河年取水量將達3200萬t,新增廢水2560萬t;即使污水100%達標排放,到2015年也將新增排放COD2560t、氨氮384t;2020年將排放COD4320t、氨氮648t,所帶來的環境壓力非常驚人。到2020年,白酒產量規劃達到135萬kL,從赤水河年取水量為5400萬t,產生廢水4320萬t。赤水河白酒工業生產用水高峰時間集中在每年8~10月,也就意味著到2020年在平均流量不減少的情況下,在這3個月,赤水河流量的1/3要被取走。水量減少導致水環境容量急減,而污染物排放增加,流域水質必定超標,水環境必將遭受嚴重污染。

4可持續發展方式與布局

4.1優化水資源配置,合理分配排污空間

水質水量作為赤水河白酒工業發展的基礎,是白酒產量和品質的保障。應加強流域水資源支配和管理,限定不同河段取水口位置和數量,推行取水收費制度;在保障流域水環境質量狀況下,劃定流量安全閾值作為紅線,合理分配取水量及安排取水時段;加強白酒工業污染物排放管理,規范排污口位置、數量,實行區域管理責任制;推行污染物排放空間權限管理與控制監管,根據不同河段水環境質量目標、環境容量、污染狀況,推算出污染物最大允許排放量,將其分割成若干規定的排污權空間,并分配到流域內各縣(市、區),再分配到轄區各企業,形成“流域整體-區域-企業”一體化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管理模式。同時,建立排污權交易市場,取水收費和排污權交易收益可作為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補償。

4.2發展白酒關聯產業,延長產業鏈

赤水河流域以貴州茅臺為領導品牌的優質醬香型白酒,在國內外贏得美譽,對社會經濟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但總體上,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產業鏈短,產業集群效應不明顯,缺失白酒產區的文化,極易受突發性事件或政策性因素的影響。依托白酒工業園區、旅游園區、農業園區等工程建設,將白酒產業、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相融合,實現三產業聯動,以“白酒產業激活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帶動旅游產業、旅游產業促進白酒產業”的內生循環,大幅拉動當地的整體經濟水平。在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健康酒”的背景下,賦予不同白酒以鮮明的品質特色和文化個性,使白酒成為生態、文化、服務等產業價值的重要載體。

4.3合理整合生產要素,構建白酒產業集群

以“國酒茅臺”為龍頭,帶動習酒、金沙回沙酒、茅臺迎賓酒等系列優質白酒產業快速發展。通過參股控股、重組等多種方式,整合流域內白酒企業,培育一批重點品牌和核心企業,帶動醬香型白酒的全面發展,形成高中低檔產品并舉、大中小企業相結合的發展格局。在仁懷國家名優白酒產業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習水白酒工業園等園區基礎上,帶動與白酒產業關聯的農產品生產、包裝、運輸、物流、商貿、金融服務等上下游企業,形成強大配套能力,實現產業集群發展。

4.4流域整體產業發展布局

第2篇

(一)翻譯產業內涵

關于翻譯產業的概念,目前尚未統一。朱憲超(2009)認為,廣義的“翻譯產業”不僅包括翻譯服務、翻譯培訓及翻譯技術,還應包括文化產業與信息產業中以紙質、網絡或影音等形式為媒介的對外文化交流或對外信息內容傳播等。狹義的“翻譯產業”即“翻譯服務產業”,以“翻譯活動在社會經濟中的價值得到了體現”為標準,以“譯出的服務或產品”為載體,主要包括口譯、筆譯、手語翻譯、計算機輔助翻譯和機器翻譯等;不包括對勞動者(譯員)的教育與培訓,對勞動工具(電子詞典、翻譯軟件、計算機工具等)的研發與生產,以及對勞動對象(語言和文字)的分類、整理、加工及再利用等。中國翻譯協會早期使用的是“翻譯產業”這一術語,隨著語言服務產業內涵和外延的不斷拓展,該機構開始使用“語言服務行業”,在最近召開的2013年中國國際語言服務業大會上又改用“語言服務業”或“語言產業”。崔啟亮(2010)認為語言服務產業包括語言文字信息內容設計與開發、文字信息內容翻譯與本地化、語言技術軟件開發、語言技能教育與培訓、語言行業研究與咨詢、語言服務行業管理等內容。綜合上述觀點,我們認為“翻譯產業”概念應結合“產業”的概念及翻譯行業的特點來界定。在經濟學領域,產業的含義是“具有某種同類屬性的企業經濟活動的集合”(水,2010:4)。因此,“翻譯產業”的概念可界定為:提供語言或文字信息轉換產品和服務以及關聯服務的經濟活動的集合。換言之,本文所指的翻譯產業包括經營或業務的主要內容為提供語言間信息轉換服務,即筆譯口譯服務、軟件本地化、網站全球化、技術開發、語言培訓或信息咨詢服務的企業或機構等。

(二)我國翻譯產業發展現狀

根據中國翻譯協會和中國翻譯行業發展戰略研究院于2012年的《中國語言服務行業發展報告2012》(以下簡稱《報告》)提供的數據,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全國(不含港、澳、臺)共有語言服務企業(即本文意義上的翻譯企業,下同)37197家,從業人員約119萬人,2011年創造產值約1576億元。在當下經濟貿易、文化傳播全球化時代,隨著我國多方位、多領域、多層次對外開放政策以及中國企業、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翻譯服務已經滲透到經濟、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翻譯產業已經成為“文化走出去的戰略性行業,企業走出去的支柱性行業,現代服務外包發展的基礎性行業”(崔啟亮,2014)。換言之,翻譯服務已經成為我國全球化經濟的基礎性支撐產業。就翻譯產業的結構而言,我國翻譯產業包括翻譯內容產業、翻譯技術產業以及翻譯能力產業。翻譯內容產業是翻譯產業的核心層,指提供語言間信息轉換服務的產業,包括筆譯、口譯、本地化、網站國際化、翻譯創意、影視字幕譯制等領域。翻譯技術產業是翻譯產業的相關層,指研發和生產輔助翻譯工具、機器翻譯、語言信息處理技術的產業。翻譯能力產業是指提供翻譯培訓、翻譯咨詢、多語信息咨詢等內容為經營對象的產業,翻譯能力產業是整個翻譯產業的支持層。《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1年底,我國從事翻譯內容產業經營的企業已經達到29372家,從事翻譯技術產業經營的企業共54家,而從事翻譯能力產業經營的企業數量為278家。從業人員約119萬人,其中從事翻譯內容產業的人員占53.8%;兼職人員達330多萬人。過去30多年來,我國翻譯行業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發展態勢。隨著中國服務外包業的不斷發展以及中國經濟和文化走出去戰略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的翻譯產業發展前景良好,預計“十二五”期間該行業將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長(中國翻譯協會等,2012:9)。

二、我國翻譯產業發展的SCP分析

產業經濟學也稱作產業組織學,其研究對象為產業,具體包括產業組織、產業聯系、產業結構、產業布局、產業發展和產業政策研究等,其目的是為制定國家經濟發展戰略服務。SCP范式是一種傳統的產業組織理論分析框架,是指市場結構(Structure)、市場行為(Conduct)、市場績效(Performance)相結合的研究模式。美國哈佛學派代表人物Bain(1968)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在其著作《產業組織》一書中提出了SCP分析范式,具體涵義是指,特定的市場環境決定市場結構,市場結構決定企業的市場行為,企業的市場行為進而決定市場績效;同時,績效、行為、結構之間也有反作用。其中,市場結構是第一位的,是決定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的基礎,是市場關系或資源配置優劣的最終制約力量。市場績效在一定程度上又對市場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如此循環往復,形成一個動態的系統。SCP范式的結構如圖1所示。這是一種較為成熟的分析工具,它通過對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之間因果關系的分析,從而可以對某一具體產業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日本著名產業組織理論權威植草益(1988:17)認為,SCP是產業組織理論的核心框架和方法,并明確指出“產業組織理論可以對農林、水產、服務業等任何產業進行分析,產業組織理論主要把制造業、礦產業以及建筑業等第二產業作為研究對象,但是根據需要也涉及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因此,盡管標準的產業組織理論以生產性企業為研究主體,但其同樣也可運用于翻譯產業這一新興的服務產業的研究分析。

(一)我國翻譯產業的市場結構

市場結構是指特定產業中各企業間市場聯系的表現和形式,如圖1所示,包括企業數量、規模、市場份額、利潤分配等各個方面的關系特征,及由此決定的競爭形勢。市場結構的決定因素主要有市場集中度、產品差異化、進入和退出壁壘等。市場集中程度。市場集中程度指大企業在市場上的控制程度,用市場占有額表示。集中度越高,市場支配勢力越大,競爭程度越低,越容易形成規模壟斷。衡量市場集中度的主要指標是行業集中度(ConcentrationRate),是指行業內規模最大的前幾家企業占整體市場或行業的份額,用以計算的數據可以是資產總額、產量、產值、銷售量、銷售額和雇員數量等。現階段,我國翻譯產業處于快速發展時期,但是,由于這是一個新興服務業態,而且尚未列入我國國民經濟產業統計數據當中,精確的行業數據目前尚難以獲取,《報告》提供的數據尚無法充分衡量該行業的組織狀況。根據該《報告》提供的數據,我國翻譯企業的數量多,但投資規模小,行業集中度不夠,市場競爭力不強,基本上處于單兵游勇作戰狀態,資源比較分散。其中,注冊資金在50萬元以內的企業數量占到總數的75.9%,而注冊資金在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僅占6%。翻譯企業總體注冊資金少,以小型和微型企業為主。此外,我國的翻譯企業區域分布不均,主要以大城市為中心,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以及國際化程度高的地區。《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廣東、江蘇4省市的企業數量在全國排名前四位,占全國總量的69.8%,僅北京和上海兩大城市的翻譯企業就占到了全國總數的一半以上(55.6%),僅北京一地的翻譯企業數量就達到12000余家。因此,行業整體競爭力較弱,抵抗風險能力低,面對國際企業競爭時處于劣勢,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度不高,在國外設置分支機構和參與國外行業組織,獲得國外語言服務行業認證的企業數量很少。產品差異化。產品差異化是指同一產業內不同企業生產的同類產品或提供的同類服務,因存在差異而導致產品間的不完全性替代。產品差異化實現了同一產業中不同企業產品的可替代性的減少,從而獨立地影響價格,進而帶來市場競爭的不完全性以及寡占或市場壟斷。我國的翻譯企業業務,即產品構成為:筆譯和本地化服務占71%,口譯占22%,其他(包括培訓、翻譯工具與軟件開發等)占7%。由此可見,大部分翻譯企業從事的是傳統的口筆譯服務,產品同質化現象突出,導致低端市場競爭,翻譯價格低,產品質量也較低。與此相矛盾的是,高端市場領域,如中譯外等領域,又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二)我國翻譯產業的市場行為

市場行為是聯接市場結構和市場績效的中介,是指企業在市場上為了獲取更高的市場占有率和更大利潤而采取的戰略,包括定價、價格競爭等價格行為以及產品策略、企業組織調整等非價格行為,是產業組織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翻譯產業的市場行為即翻譯企業的企業行為。就價格行為而言,目前我國翻譯市場十分混亂,價格競爭激烈。翻譯產品與其他有形產品不同,沒有明顯的替代品,只在質量上有所差別。按照價格因素,可將翻譯產品按照品質由低到高分成多個層次。高質量翻譯產品與低質量翻譯產品即互為替代品。由于我國翻譯市場剛剛初步形成,消費者在對翻譯產品的消費方面存在著較大程度的信息不對稱,對翻譯服務的形態、方法等了解較少,對一般客戶,較低的翻譯質量即能滿足其需求,無需花費較高代價購買高質量翻譯產品,因此對高質量翻譯產品構成了替代威脅。另外,再加上國內翻譯行業進入壁壘較低,大量小公司以及不勝任的兼職翻譯人員涌入翻譯市場,采用掠奪性定價方法,以極低的價格搶占了能夠提供高質量翻譯服務的翻譯公司的原有市場。如有的翻譯公司聲稱“本公司對承接譯文,只分種類不分難易程度,施行統一收費”(田傳茂,2007:108)。這種做法對不少老牌翻譯公司構成了很大沖擊,使翻譯產品價格不斷下降,一些翻譯公司為此不得不減少工作步驟,以降低成本。這樣的價格競爭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檸檬市場”的出現,使我國翻譯市場存在魚龍混雜,翻譯質量低劣的情況。就非價格行為而言,我國翻譯企業可分為高、中、低端三個層次。高端和中端翻譯企業近年來開始注重自身產品品牌形象的塑造,加強翻譯隊伍建設,將翻譯服務作為翻譯項目分為譯前、譯中、譯后流程進行運作,實行項目經理制度,重視知識資產管理,利用互聯網等IT技術提供語言服務,實行多元經營等。在品牌推廣方面,傳神聯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中國地區翻譯企業發展狀況調查報告(2007年)》(以下簡稱《調查報告》)顯示,只有12%的翻譯企業會通過報紙雜志來進行品牌推廣,13%的企業通過展會活動來推廣,也就是說只有25%左右的企業有主動的品牌推廣意識。34%的翻譯企業是通過網站論壇來推廣,其實這一推廣是定位于接市場散單的。嚴格意義上講,并不屬于品牌推廣。另外,還有41%的企業不作要求。在企業重組方面,一些低端翻譯企業通常在很短的時間內即無法經受市場的考驗而消亡。高中端翻譯企業則開始注重多元化經營,2013年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國際語言服務行業大會上所作的報告表明,一些企業已將產、學、研、政相結合,打造了涵蓋翻譯服務、職業培訓、研究、信息數據交互、法律服務等為一體的新型服務基地,呈現出翻譯產業集群的雛形。

(三)我國翻譯產業的市場績效

市場績效是企業在特定的市場結構中,通過一定的市場行為取得的相應經濟成果,體現在產銷量、成本、利潤等方面,反映了市場運行的效率及資源配置的最終成果。市場績效受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的共同影響,同時又反作用于市場結構,調整市場行為。市場績效的評價通常由資源配置效率、產能利用率、技術進步等指標綜合度量。國內目前尚無關于翻譯企業營業額、成本、利潤、資源配置等方面的精細數據。《調查報告》提到,大多數翻譯企業年營業額為200-499萬,年營業額上千萬的企業很少,超過2000萬的企業更是屈指可數。而在技術進步方面,《報告》公布的結果顯示,近三年(2010-2012),我國的翻譯企業平均每年對翻譯技術、翻譯輔助軟件及工具研發和購置的投入占總營業額的平均比例為14.79%。翻譯輔助軟件及工具的普及程度在不斷提高,一些企業在使用自主開發的輔助工具和管理軟件。

三、政策建議

根據以上分析,我國翻譯產業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需求旺盛,產業前景良好。同時,通過對其產業組織情況的分析發現,我國翻譯產業行業集中度低、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以價格為主的低端競爭現象激烈、市場績效低。另外,我國翻譯產業的產業地位尚不明確,《國家經濟行業分類》標準規定的國民經濟20個門類、900余個小類中,都未將翻譯產業或語言服務產業列入其中。而在北美產業分類系統(NorthAmericanIndustryClassificationSystem,NAICS)中,從2002年以來就已列出了翻譯與口譯服務業(TranslationandInterpretationService),產業代碼541930,屬于職業科技服務(Professional,Scientific,andTechnicalServices)產業的范疇之下,其翻譯與口譯服務業具體包括以翻譯與口譯為主的企業以及提供手語服務的企業。基于此,我們認為,要促進中國翻譯產業健康發展,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

(一)給予政策扶持

確立產業地位,加快翻譯行業產業化進程。我國的翻譯市場已經部分實現了產業化。衡量其產業化的因素主要包括:(1)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2)創建并規范了翻譯任務的執行模式,使得翻譯市場中所產生的翻譯工具經改造后幾乎被所有的職業譯者使用。翻譯行業日趨產業化的主要標志包括翻譯業務量增多、待譯材料和文件的標準化、產業化的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和組織形式的出現、材料處理和翻譯的標準化、特殊翻譯工具的研發和應用、質量管理、翻譯服務業外包、翻譯企業集中或分散發展等(葛代克,2011:209-211)。如前文SCP結構圖所示,政策對市場結構、市場行為以及市場績效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政府應當重視翻譯產業的發展,加大扶持力度,“主要應著力于科技扶持政策、財政稅收扶持政策、金融扶持政策”(賀宏志、陳鵬,2013:92),加速翻譯行業產業化,盡快將翻譯產業納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體系當中。

(二)提高集聚水平

促進翻譯產業集群發展。產業集群是提升效率最為有效的一種產業組織形式。集群內的企業通過競爭與合作的方式,能夠降低成本,實現規模經濟,同時可以樹立行業品牌,并同時促進企業創新,不斷刺激新服務、新產品的出現,提高效率,這種內生的優勝劣汰機制有助于推動我國翻譯產業健康發展。為此,應積極建立翻譯或語言服務園區。

(三)開展翻譯產業狀況調研

加強翻譯產業經濟學領域的研究。《報告》提出,應建立行業研究機制,深入研究國家相關領域政策,尋找行業發展機遇;深入調研行業狀況,積累行業發展的數據和分析,對行業發展進行規劃和指導。

(四)注重人才培養

第3篇

1.建立學習小組,進行角色分工

采用自由組合、抽簽等方式建立學習小組,每組以4~8人為宜,結合組員的性別、能力、個性等情況進行角色分工,包括組長、記錄員、匯報員等,確保每個組員均承擔一定的任務。根據實際需要,一段時間后可以對小組進行調整。

2.教師確定討論題目,要求學生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

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進度,教師提前將學習內容及教學重點和難點以思考題、案例分析等形式分解為教學目標。將思考題、案例分析題以小組分發,每組學生可根據教學大綱結合教學目標,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預習,明確學習目標,了解需要什么樣的教學以及需要什么樣的幫助。教師可根據每組學生知識掌握的程度提出相應的問題,充分了解并記錄他們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能力水平;同時提業經濟學習網站的網址、產業經濟學期刊以及相關的參考書目錄。每個學習小組可選擇一類比較感興趣的內容,作為本組的學習目標;課后針對所選內容及問題進行討論,將查閱的相關資料進行整理,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比如,在產業結構理論的學習中,可結合產業結構演進的一般規律,討論我國的產業結構演進是否符合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產業結構演進的一般規律。在產業關聯理論的學習中,結合所學的投入產出法的基本原理及應用,可選取某一地區進行簡單的投入產出分析,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投入產出分析的基本方法。在產業布局理論的學習中,可結合產業布局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規律,分析產業集群的基本構成單位、特征、種類以及我國現階段產業集群的發展情況;在產業組織理論的學習中,可以根據SCP框架的具體內容,即市場結構中的市場集中度、產品差別化、進入與退出壁壘,市場行為中的價格行為、非價格行為、企業組織調整行為以及市場績效中的各項指標等,選取具體某一產業討論分析產業的發展歷程、發展現狀、發展不足,并提出相應的見解。

3.在師生相互討論溝通的基礎上形成教學方案初稿

通過師生討論、建議書或頭腦風暴等方法,學生和教師均可通過相互取長補短來修改完善個人的見解。教師需要同等看待每位學生提出的見解,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闡述想法的機會。通過深入學習討論,各小組形成解決問題的初步設想;根據設想由學習小組拿出教學方案初稿,教師對學生設計的教學方案初稿提出意見與建議,學生根據教師的意見進一步修改教學方案,并形成教學方案定稿。這一階段要求師生間的通力協作,所設計出來的教學方案應切合學生的個性特點、遵循學生的意見與建議。比如,在學習“產業結構演進模式之雁行發展模式”時,學習小組可以首先以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為例介紹“雁行模式”;再聯系中國實際,目前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類似于早期日本推行“雁行模式”時東亞各國經濟發展狀況“;雁行模式”在中國可以有一個創新性發展,介紹并引導學生思考“珠三角”、“泛珠三角”以及“長三角”的產業轉移中,河南正面臨的眾多機遇和挑戰。

4.要求學生登臺匯報講解,引導全體學生獨立自主思考

每組派一名代表將本組的教學方案進行匯報,并對疑難問題進行著重分析講解,啟發全體學生對該組內容的思考,全體學生亦可作補充或質疑提問。教師需對關鍵問題及時提示,引導全體學生自主思考。各組匯報后,對于學生有價值的見解和看法,指導教師應給予相應的肯定;對于有新意但尚欠成熟的認識,教師應給予一定的鼓勵與幫助;對于一些不恰當的想法,不要急于評判,更不能輕率否定,應予以尊重的基礎上分析引導,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并自我矯正。

5.進行考核評價與歸納總結

最后,由教師對每組的匯報內容進行點評,針對不足之處提出改進完善建議。當然,他組同學也可以向匯報的同學提出問題,自由討論等。最終由教師根據公平公正原則對該組匯報的內容打分,所打分數即是該組每位同學的分數。在此過程中,學生各方面能力,如團隊協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組織協調能力均得到有效鍛煉與提升,更重要的是對學習知識的把握與理解更為牢固。

二、參與式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對教師的要求

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應用,對授課教師的知識儲備水平、課堂調控與組織能力均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做好參與式教學的應用設計,需要教師進行積極進行角色轉換和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即教師要以平等的姿態,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參與者;同時還應以職業和專業的敏感,不斷拓寬自身知識面,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了解和研究本學科發展前沿和社會熱點,以保持教學內容的鮮活性。

1.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作為一種教學互動,教學相長的理念與模式,參與式教學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學生主動思考,自覺學習的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調節和優化師生關系,形成“教”“學”共振,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促進師生共同進步。教師在具體設計與實施參與式教學的過程中,應摒棄傳統教學方式,真正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參與問題的思考與學習的討論。

2.具備調控課堂節奏的能力,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參與式教學過程雖以學生為主體,但并不是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教師不是不需要備課,在某種程度上其實是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教師在課前要充分備課,確定具體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提供適合教學活動的材料案例;教師在課中要恰當引導,調控教學圍繞目標開展,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在參與式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進度安排,在課前設計好教學過程的時間,在課中調控好課堂匯報的節奏,保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

3.給予學生恰當的鼓勵,營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

在參與式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轉變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做好教學的“引導者”和“協助者”,給予學生適時恰當的鼓勵,同他們相互討論、分享觀點,認可他們的學習成果和學習結論,這將給予他們極大的自信。特別是當好學生討論在最激烈、最高漲的時候,要關注學困生、不善表達和發言的學生,在保護自尊心的前提下,鼓勵他們參與到小組討論活動中。通過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居高臨下”式的空洞說教,選擇恰當有效的活動形式,采用多種技術手段和方式,營造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進而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為有效引導參與式教學模式深入實施和應用,還必須在政策上給予教師進行參與式教學模式實施的空間,進行考試方式的配套改革,建立新型考評體系,即打破傳統機械記憶、閉卷考試的單一形式,變“終結性考核”為“形成型考核”。

三、總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卡一卡二卡三| 亚洲午夜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a级韩国乱理论片在线观看| 教官你的太大了芊芊h| 五月天婷婷综合网|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人妻影音先锋啪啪av资源| 美国式禁忌5太大了|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在线观看| 國产一二三内射在线看片| 一区二区三区www|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久久精品无码精品免费专区|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窈窕淑女在线观看免费韩剧| 四虎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青娱乐在线视频播放| 国产拳头交一区二区| 香蕉视频a级片| 国产黄大片在线观看|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永久| 强行扒开双腿猛烈进入|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 日本爽爽爽爽爽爽在线观看免 | 菠萝蜜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国产婷婷色综合av蜜臀av| 一区两区三不卡| 国产精成人品日日拍夜夜免费| a级黄色一级片| 女人被免费网站视频在线|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成人福利app| 中文字幕版免费电影网站|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明星ai换脸资源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