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農業綜合開發論文范文

農業綜合開發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農業綜合開發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農業綜合開發論文

第1篇

關鍵詞水土保持農業綜合開發生態農業金沙江

金沙江發源于青海省,全長2308km,在云南省境內河長1560km,流域面積10.91萬km攩2攪,人口1300萬人,占全省人口的34%,現有耕地88.3萬ha,占全省耕地31%,可開墾荒地8.03萬ha。金沙江河谷豐富的光、熱、土地資源,眾多的礦產和優勢的水能資源,被譽為“大西南的聚寶盆”。金沙江流域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和豐富的資源優勢,已成為國家和云南省經濟開發的重要區域,從1994年起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已經拉開序幕,尤其是自麗江縣塔城至永善縣黃華鄉,河長1305km,4465km攩2攪內的干熱河谷區(即海拔小于1500m地區)的16個縣市是開發的重點。現就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中有關水土保持問題,提出一些看法,進行討論。

一、自然概況

1、區位與地貌

金沙江流域位于云南省北部,其地理座標為99°00′-105°8′E,24°28′-29°15′N。行政區域有迪慶、麗江、大理、楚雄、昆明、東川、曲靖和昭通八地、州、市的47個縣、區。流域西北部為橫斷山脈,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峰海拔為麗江縣境內的玉龍雪山,海拔5596m,最低點為東南的金沙江河谷,海拔1016m,境內高峰林立,以山地為主;流域東北部為云貴高原的北緣,地勢南高北低,以中山山原為主,最高山峰是東川市境內的拱王山,海拔4247m,最低點是水富縣金沙江水面,海拔267m,地勢起伏大,“V”型谷多。流域內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積占總面積的38.9%,地處橫斷山脈的迪慶州、麗江地區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積高達62.1%和45.2%;東北部的東川市、昭通地區也分別達到62.5%和43.8%;處于流域中部的昆明市、楚雄州、大理州、曲靖地區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積占21.3─33.6%攩[1]攪,可見本區地形地貌之陡峻。

2、地質構造與巖性

本區地質構造復雜,巖性多變,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有滇藏“歹”字型構造,賓川-殜程海斷裂、元謀--綠汁江斷裂、普渡河斷裂、小江斷裂和巧家一蓮峰斷裂等,境內斷裂廣泛分布活動強烈,地震頻繁而且烈度大,對山體穩定有較大影響攩[2]攪。本區地層古老,古生代、中生代地層均有出露,巖性多為砂巖、頁巖、玄武巖、石灰巖和第四系松散堆積物。砂巖呈紫紅色泥質膠結,極易風化;頁巖具有明顯的薄層理,多為粘土質頁巖和砂質頁巖,透水性小,易風化呈碎片;玄武巖具有氣孔狀結構,裂隙發育,表層易風化;石灰巖具有可溶性;花崗巖具有原生裂隙,易風化;第四系堆積物易被流水侵蝕沖刷,構成泥石流豐富的固體物質來源。在地層和巖性組合上,往往又是軟硬相間,抗侵蝕能力弱,在陡峭的地形條件下和森林植被破壞后極易造成水土流失并惡化為滑坡和泥石流。

3、干濕季節分明,降水集中

本區雨季一般為5─10月,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時85%以上,降水量有隨海拔增高而增多的趨勢,山區降水量要比壩區、河谷區多。由于全區地勢高差懸殊,局部地區容易形成控制面積小,歷時短促,降水強度大的單點性暴雨,從而激發滑坡泥石流暴發。

二、水土保持是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的基礎

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主要是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和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問題。這些資源的開發將對這一區域的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然而,開發資源、發展經濟是人類長期執著的要求,通過資源開發,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對于流域區內貧困人民群眾盡快脫貧致富,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共同富裕是十分重要的大事。但是,任何資源的開發,必須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需要構成危害。這是人類經歷了長期成功與失敗的教訓,從漫長的痛苦中得出的劃時代抉擇攩[3]攪。鑒于金沙江流域特定的地理環境和特殊的地質地貌因素,在進行農業綜合開發時,一定要把搞好水土保持放在首要地位,這是農業綜合開發的基礎,原因有三條:

1、流域內土壤侵蝕嚴重

主要表現在侵蝕面積大和潛在危害大這兩方面。據1987年遙感資料表明,本區土壤侵蝕面積達46922.62Km攩2攪,占流域面積42.7%,見表1。尤其是海拔1500以下的河谷區及其支流,土壤侵蝕更為嚴重,據16個縣(市)資料表明,土壤侵蝕面積大于土地面積45%以上的有12個縣(市),占75%。元謀縣高達74.4%,見表2。屏山水文站的泥沙有68.1%來自攀枝花市以下河段,河段含沙量呈上升趨勢,見表3。

潛在危害大主要是金沙江流域尤其是目前重點開發的干熱河谷區有效土層的厚度淺薄,土壤母質多為第四紀殘坡積層,侵蝕模數大。加之山高谷深坡陡、降水量少,蒸發量強,年干燥度大于1.5,旱季干燥度4以上。焚風效應明顯。森林植被以稀樹灌木草叢和禾本科草叢為主,覆蓋率低,農村燃料缺乏。斜坡物質穩定性差,一旦某要素被破壞,旱洪災害頻繁。據考察,全流域五十年代,五年一旱,到八十年代變為三年一旱;洪災從8─9年1次,縮短到4─5年1次。地處東川市境內的小江,兩岸泥石流由五十年代的38條,發展到八十年代的107條,1971─1978年共發生泥石流173次,而1979─1985年共發生泥石313次,而且規模越來越大。每到雨季,山體滑坡、巖體崩塌和溝岸瀉溜等屢見不鮮,堵江斷流現象時有出現。昆明市松花壩水庫,六十年代進庫泥沙平均為5.2萬t/a,七十年代進庫泥沙平均為7.3萬t/a,八十年代進庫泥沙平均為13.2萬t/a,大大縮短了水庫使用壽命。昭通地區的巧家縣,1950年有山泉3020個,到1981年已干涸708個,縣城大龍潭流量六十年代為0.14m攩3攪/s,八十年代已下降為0.097m攩3攪/s。

表1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內)土壤侵蝕強度分級面積表

嚴重的土壤侵蝕,使土地耕作層變薄,肥力下降,地力衰退,農業生產水平低而不穩。農業生產長期處于“大災大減產,小災小減產,風調雨順增點產”的局面。生態環境的惡化,制約著這一區域經濟的發展,是這一區域貧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2、地質構造復雜,山地災害嚴重

本區有眾多的斷裂帶,特別是深大斷裂帶及其派生的次一級斷裂帶,常常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災害的活動區。據方光迪、張信寶調查,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內)分布有滑坡、泥石流災害點999處,其中滑坡、崩塌447處,屬大型滑坡、崩塌有114處,中型294處;發育泥石流溝552條,屬大型中高頻率泥石流溝66條,主要分布在主河道兩岸及支流臘普河、金棉河、黑穗河、龍川江和小江流域,活動頻繁,危害嚴重攩[4]攪。本區新構造運動強烈,地震頻繁,地震降低了巖石強度和山坡穩定性,地震后往往伴隨水土流失。又據云南省氣象局1950─1980年30年資料統計,金沙江流域,發生較大的洪旱澇風等災害1363次,其中水土流失嚴重的昭通地區和東川市,發生災害的次數是其它地區的2.4倍,農田受災面積日趨擴大攩[1]攪。

3、生態環境脆弱

本區是由青藏高原向云貴高原和云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是地質環境脆弱帶,也是生態環境脆弱帶。山地垂直自然帶幅窄,遞變急劇,微域差異顯著,使每一個垂直自然的環境容量小,經不住外界沖擊。加之地勢高亢,坡度陡峭,地質結構松散,在這種地質地貌條件下所形成的環境和農業生產對外界干擾的敏感性強,自我調節、自恢復能力差。本區礦產資源的大量開采,將對地表、沉積圈和一些自然地質作用的影響日益增強;礦產資源的采掘、挖空和爆破,使地表靜壓負荷、動壓負荷的產生和變化,導致或誘發構造應力狀態的變化和重新分配攩[5]攪,地質環境受到破壞。

三、水土保持是金沙江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

如前所述,由于金沙江流域土壤侵蝕嚴重,地質構造復雜,山地災害頻繁和生態環境脆弱,因此,在開發的同時必須十分注重環境保護和治理,融開發與保護治理為一體,4_

納入綜合開發的具體內容。地處金沙江中游的迪慶州和麗江地區生態惡化,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重,金沙江沿岸幾乎全是荒山,雨季頻繁出現的山體滑坡造成大面積泥石流,挾帶泥沙沖入金沙江;著名的瀘沽湖已受到旅游業帶來了污染和沿湖植被破壞導致的大面積水土流失的危害,程海沿湖養殖場污水不加處理直排入內,加速了水體富營養化攩[7]攪。土地資源開發、礦產資源開發和公路、鐵路建設等都一定要有水土保持方案并堅決付諸實施,同步進行。提倡開發與治理相結合,以開發促治理,以治理保開發,在治理中求發展。追求經濟效益必須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搞好水土保持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核心。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認真對待,協調好各方面的因素,將各項開發項目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形成系統的最佳整體。否則,就會顧此失彼或相互制約或被抵消,起不到綜合開發之目的,寓環境保護于資源開發之中,以良好的生態環境支撐經濟發展,又以經濟發展帶動環境建設,使兩者達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用持續發展的觀點看,促進社會進步和文明,是人類追求的長遠目標,發展經濟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而生態環境效益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保障,是基礎。不能只追求眼前的經濟效益,急功近利,而損害持續發展的長遠利益。只有搞好了水土保持,這一區域的經濟增長才能持久;不注意水土保持不僅危及本區域人民利益,而且對長江中下游帶來危害。只有搞好了水土保持,才能使金沙江流域的環境質量得到提高,最終實現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水土保持主要包括坡地改梯地、興修農田水利、植樹造林、改良土壤等。金沙江流域坡耕地多,土層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糧食產量低而不穩。以坡地改為梯地為重點,集中成片地進行坡地改梯地和坡面水系建設,使耕地土層增厚,蓄水能力增強,溝、凼、池配套,形成有效的防護體系,既減少地表徑流使土壤不受沖刷,又攔蓄了水源,減輕了水土流失。興修農田水利,可以促進環境的改善,保障農業穩產高產,又提供了較好的生產生活環境,改善了人們的生存條件和脆弱的生態環境。植樹造林是確保農業開發持續開發的綠色屏障,是金沙江環境建設的主體。改良土壤主要是實施有機肥耕作法,橫坡聚垅免耕法,充分發揮用地養地的作用,這是山區防止土壤侵蝕和污染的重要方法。在某種意義上講,水土保持就是金沙江流域環境保護和建設的主要內容,搞好了水土保持才能較好地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關系。才能做到生態環境好轉,山地災害減少,土地生產力提高,環境容量擴大,整體效益顯著。

四、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是金沙江農業綜合開發的道路

農業綜合開發的目的不僅要使流域內廣大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而且要使這一區域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持續發展和不斷好轉,以及不損害子孫后代的利益為宗旨。因此,必須探索資源開發利用更為合理,生態環境更穩定安全的持續發展的方法。最近興起的“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攩[6]攪,可供我們借鑒。

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的含義是:以強化降水就地入滲防治水土流失為中心,土地資源合理利用為前提,以建設基本農田、植被和發展經濟林果、養殖業為主導,達到農、林、牧、果綜合發展,生態經濟良性循環為目的。

第2篇

據了解,今后農業綜合開發將積極引進、選育和推廣優良品種,建設優質農產品基地,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種植業,促進項目區種植業作物結構、品種結構和品質結構的調整,提高農產品質量。將突出抓好優質糧食生產基地和優質飼料作物生產基地建設,計劃建設優質糧食基地4163萬畝,建設優質飼料作物基地1343萬畝。同時,積極扶持種子、種苗、種畜繁育體系建設,在加強地方項目良種基地建設的同時,繼續加大對“良種推廣”、“育草基金”、“菜籃子工程”等部門項目的扶持力度,確保項目區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積極培育各具特色的主導產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以牛(肉牛、奶牛)、羊、豬、禽等畜產品、名優特經濟林、特色水產品為重點,加快發展畜牧業、林業和水產業。加大對特色農業和優勢產業的扶持力度,形成專業化、基地化、規模化的生產格局。把畜牧業作為一個大的產業,予以重點扶持,促進糧食的轉化增值,“十五”期間計劃養殖畜禽1.2億只、出欄畜禽9300萬只(以羊單位計),發展水產養殖面積376萬畝。扶持經濟林、蔬菜、花卉、水果、藥材等高效經濟作物生產基地建設,計劃發展經濟林775萬畝、種植蔬菜171萬畝、花卉23萬畝、藥材122萬畝。

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郊區,著力扶持發展高效農業和創匯農業,建設農產品出口創匯基地;在糧食主產區,著力扶持優質、專用品種的糧食生產,建設大型優質糧食生產基地和優質飼料作物生產基地,積極發展畜牧業等多種經營,促進糧食等農產品的轉化增值;在西部地區,著力建設一批特色農業基地。在產業項目發展上,努力消除產業結構雷同與重復建設現象,促進主導產品的升級換代,促進農業區域布局的調整和優化。

第3篇

(一)了解所審計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所謂農業“綜合”開發,既指開發方式的綜合,也包含資金來源的綜合、各部門協調行動的綜合以及指標效益的綜合。因為,審計人員不僅應查閱項目檔案,了解項目基本情況,還應組織召開由縣農發部門、項目所在鄉鎮干部參加的座談會,聽取管理人員介紹項目建設的概況、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組織召開受益農戶、村委會干部、項目建設相關人員參加的座談會,聽取他們對項目建設的不同看法和反映。通過召開座談會,傾聽干部和群眾的呼聲,關注不同人員對同一問題的不同反映,獲取有價值意見,找到項目建設的薄弱環節,找準審計重點。

(二)應進行實地調查前文提到

現階段農業綜合開發的特點之一是關注最終的績效。因此,審計人員不應僅只通過層層上報的統計數據來做出評價,還應通過實地勘察項目現場與調查詢問相結合來進行。對照上級下達的項目計劃(或項目驗收報告)實地進行清點,看項目的具體建設情況以及已建成項目設施發揮作用的情況,看是否存在已建項目被毀損、廢棄或無法正常發揮效用的現象,如倉庫、道路是否實際已建成,寬度是否符合要求標準;產業化項目工廠是否正常運轉,是否達到了設計生產能力,產品銷路如何,是否帶動農民增收。把項目實施的效果與項目實施方案加以對照,求證項目的科學性、合理性和真實性。

(三)將項目專賬與原始大賬進行比對

仔細檢查原始憑證根據農業綜合開發財務管理辦法的要求,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資金應實行專人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同時實行財政無償資金縣級報賬制。在審計實踐中,項目實施單位往往無法做到專賬核算,通常僅根據原始憑證的復印件來做出一份項目的備查賬。因此,要求審計人員必須對項目實施單位的原始賬目進行比對審核,尤其是必須檢查原始憑證,包括發票是否真實。應查詢企業所在地的工商登記信息,如果發票開具人已注銷、吊銷還在開票,則需警惕經營活動的真實性。一旦發票被認定是假的,結合業務的真偽,需進一步跟蹤資金流向,看是否存在套取資金、貪污行賄等問題;發票的內容是否與購銷合同、驗收報告、實物一致;發票開具人是否與購銷合同的供貨方、資金匯入方、驗收報告中的供貨方一致;如果發票中的內容與購銷合同不一致,資金匯入方與發票開具人不一致,或者發票開具人取得支票后直接背書,經營活動的真實性值得懷疑。

(四)跟蹤項目資金流向

這主要從財政部門管理的專戶入手,根據縣級報賬的財務情況,沿著資金的流向軌跡,通過項目建設合同、資金撥付申請書,分別對項目所涉及的資金撥付部門、項目的組織實施單位、工程的建設單位的財務情況進行延伸審計或調查。重點審查項目的前期工作費和科技培訓費等是否被開發主管部門挪作事業費使用;審查資金撥付部門是否及時足額撥付項目資金,是否存在截留、挪用、虛報冒領騙取項目資金的問題,同時,也能發現下級財政虛假配套項目資金的問題;審查建設單位項目支出的真實性,是否存在利用虛假工程結報而套取國家財政資金用于其他政府形象工程的問題。

二、審計中的幾點體會

(一)項目建設、驗收、檢查等環節流于形式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自80年代末實施以來,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相對比較完善。無論是項目的立項、建設、驗收、檢查,還是財政資金的撥付、使用等均有一系列的體系和監管。然而在實際審計中發現,體系雖然完備,但執行過程中往往流于形式。盡管項目庫、項目建議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初步設計、項目實施方案等各類文件資料齊全,但存在項目實施方案、項目驗收報告、項目建設實際三者不一致情況;項目主管單位在項目驗收時存在走過場,未能嚴格按相關制度認真履行職責的現象。

(二)項目建設不規范,項目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男女同房猛烈无遮挡动态图|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 台湾三级香港三级经典三在线| 黄色成年人网站|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www.毛片在线观看| 我被黑人巨大开嫩苞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视频| 四虎地址8848最新章节| 视频区小说区图片区激情|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一进一出动态图| 国产麻豆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acg里番全彩| 好湿好大硬得深一点动态图| 中国大白屁股ass|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桃花岛|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曰本视频网络www色|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 男人女人边摸边吃奶边做| 全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国产**毛片一级视频| 蜜臀AV在线播放|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频| 黄+色+性+人免费|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宅男噜噜噜66|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国语|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 女人战争免费观看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