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音樂論文范文

音樂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音樂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音樂論文

第1篇

術是一門表演性極強的學科,學生學會知識,掌握技能后,就是要讓他們充分表現展示出來,這是檢驗學習效果、展示學生“二度創作”的有效手段。比如;學習歌曲《到小熊家里去》之后,我要求學生分組創作音樂劇《請客》,經過表演,學生對歌曲的寓意理解得更為深刻。在進行表演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鼓勵每個學生共同參與,發揮自己的作用,享受音樂表演的樂趣。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

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與教師的自身藝術修養、教育理論水平、知識結構能力直至言談舉止有一定的關系。首先教師要想主動的駕馭課堂,引起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維和討論,就必須認真備課。在教學中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猝然提出的問題,往往是教者始料不及的,這是如果教師知識面廣,備課充分,就能圓滿回答學生的問題,那么學生就會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課堂氣氛就會變的熱烈。其次重視學生個性,啟發學生智能,激發其學生學習興趣,也是課堂氛圍美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一旦對所學科目產生興趣,就會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強烈的興趣往往成為學生樂于刻苦鉆研,勇于攻克難關的動力。如:在講欣賞古曲《春江花月夜》時,先在黑板的右端寫上張若虛的詩《春江花月夜》,左端掛上一幅《江月圖》水墨畫,然后錄音機里放出民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另外再運用表情、眼神、姿態等非語言表達方式,將音樂信息一下子傳遞給學生,使他們迅速地在綜合的環境氛圍中進入他們自己的藝術想象中。讓學生在美的氛圍中吸取藝術的營養。這還怕不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嗎?

三、從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入手,引領學生步入音樂世界的大門

第2篇

關鍵詞:現代音樂美學;4分33秒;無聲之樂

在20世紀這個新的音樂思潮競相涌現的年代里,音樂美學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音樂的自律和他律依然是美學界議論的焦點。音樂自律論也被稱之為形式主義音樂理論,他是18世紀和19世紀西方音樂美學理論中的兩大流派之一。這一流派以奧地利音樂理論家愛德華•漢斯立克為代表,他在《論音樂的美》一書中認為:音樂的美是一種不依附、不需要外來內容的美,音樂只是樂音的運動形式,情感的表現不是音樂的內容,音樂也不是必須以情感為對象,音樂不描寫任何情感。實際上,漢斯立克主張音樂的美來自于音樂本身,與其表達的情感和內容無關。音樂的原始要素是和諧的聲音,他的本質是節奏。音樂他律論也可以稱作音樂的情感論,這一流派認為:音樂是人類情感的表現,他受某種外在規律——人的情感的制約。情感是音樂表現的主要內容。這兩種流派都出現了許多著名的音樂家,情感論的音樂家數不勝數,比如浪漫時期的諸多音樂家,而到了二十世紀,自律論的影響迅速膨脹,他們的代表是表現主義音樂時期的音樂家及在其后出現的序列音樂、偶然音樂,拼貼音樂等。本文就偶然音樂及其代表人物做一下淺顯的討論。

在二十世紀末,偶然性音樂占據了一個重要地位,他擺脫了序列式的控制走向了更大的自由,然而就在這自由中,他形成了一系列的偶然創作原則,這些原則生動地體現在了對偶然音樂有著濃厚興趣的作曲家作品中。約翰•凱奇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先鋒派作曲家。

1952年,約翰•凱奇上演了他的兩部驚世之作——在紐約上演的無聲音樂《4分33秒》和在黑山大學舉行的集體行為藝術,開始聲名大噪。“4分33秒”是一段虛無的演奏時間,但設計得有板有眼:演奏家走上臺,在鋼琴前坐下,打開琴蓋,靜坐,過了33秒,關上琴蓋又迅速打開,靜坐,再過2分40秒,再次關上琴蓋又迅速打開,仍靜坐,再過了1分20秒之后,演奏結束。雖然在當時已見怪不怪的紐約,人們的反應還是如預料中一樣異常激烈。觀眾在前33秒保持安靜,在之后的2分40秒開始禮貌得低聲嘀咕,最后的1分20秒是“絕對的熱鬧”,響起一波一波的憤怒喧嘩,然后鬧翻了天。大部分現場觀眾的反應是被耍弄,上當了,有一小部分則冷眼旁觀,還有更小部分似乎有些領悟。從來沒有玩世椰偷的行為波及到莊重的音樂廳里,即使在約翰•凱奇之后也沒有發生過。演出的轟動效應令《4分33秒》成為二十品世紀一首眾所周知的音樂作品。即便是在如今的回顧中,《4分33秒》也早已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的文化里程碑”了。

一、音樂的存在方式

首先,音樂是一門音響藝術,從古希臘到古羅馬,經過漫長的中世紀到文藝復興,然后再到音樂發展的高峰時代古典和浪漫時期,音樂形式也從他的一度創作到三度創作(從樂譜、演奏到欣賞),都是通過一定有組織的樂音訴諸人們的聽覺,使欣賞者獲得某種審美享受,從而完成他特定的表達意圖,這條規則千百年來一度如此,甚至到了20世紀上半葉,音樂發展的軌跡雖然有些改變,但是其基本的音響形式還是保持不變。凱奇創作了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的文化里程碑”的無聲音樂“4分33秒”,其創新性無可置疑,但是他違背了音樂感性材料的基本屬性。

1、非自然性—創造性

我們認為,每一部音樂作品所發出的音響都是經過作曲家靜心思考所創作出來的,而這些音響在自然界中是絕對不存在,換句話說,音樂的音響都是非自然性的,是一種創造性的音響。沒有創造性的因素,任何聲音都不可能變成音樂。《4分33秒》具有創新性,演奏家靜坐而不演奏,對此,觀眾在前33秒保持安靜,不知所措的耐心等待,在之后的2分40秒開始低聲嘀咕(主要是出于禮貌的原因),后來就有人咳嗽,最后的1分20秒是絕對的熱鬧,音樂廳里響起一波又一波的憤怒喧嘩,簡直鬧翻了天,整個觀眾席充滿了因迷惑不解而產生的各種音響。而“這部作品的音樂便是由觀眾制造出的各種噪音以及與此同時觀眾席以外的所有聲音構成”。由此可見,他違背了千百年來音樂必須具有樂音音響的材料,完全由各種噪音構成的音樂作品是立不住腳的。

2、非語意性和非視覺性

音樂和語言一樣,他們都是用聲音來表達的,但是他們所表達的意義卻完全不同。語言具有一種約定性的語義,是一種約定俗成;而音樂卻不同,他僅是限定在藝術的交往中,其樂音本身沒有明確的含義,所以他是非語義性的。同時,他又和舞蹈藝術不同,從他的物理形態來看,音樂僅僅是具有一定的頻率、一定的振幅和一定的波形的聲音在時間中先后或同時發響的組合體。這個組合體沒有可供視覺感受的形、色、狀,因此他是非視覺性的,凱奇的《4分33秒》中,演奏家僅僅坐在鋼琴旁,琴蓋打開又合上等動作,恰恰給了一種視覺的景象,這是不符合音樂邏輯的。:

二、偶然音樂帶來的影響

在現代的藝術領域中,其種類可謂繁多,但是還都是沿著歐洲藝術發展的邏輯而來的,但是受《4分33秒》的影響,整個藝術界都受到了啟發,比如音樂界把一首多聲部的經文歌的曲調、歌詞、內容,語言等毫不相干的東西拼貼在一起,繪畫界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也出現了那些脫離了規定的繪畫或雕塑的藝術,如環境藝術、身體藝術、偶發藝術等,這些流派脫離了畫布和一般做雕塑的材料,從而成為了一種行為、一個事件、一個姿勢、一段文字,或隨便拿任何東西如幾根樹枝、幾張紙、一塊石頭隨便拼湊如畫,這些作品可謂“美輪美奐”。又如在激進派的作品《蘋果》中,演出者一人拿一個蘋果上臺對著手里的麥克風大咬大嚼,擴音器里送來一片咀嚼聲。在《滴的音樂》中,用一口大鍋,把一杯水慢慢滴進去,大家坐著聽滴水聲等,中國著名青年作曲家譚盾則也創造出了許多稀奇古怪的音樂,可謂技法花樣翻新,層出不窮,但卻不能給人以美感;使氣氛荒誕詭秘,彌漫野氣,遠離現實人生,使聽眾不知所云。他在中央音樂學院舉辦的一次座談會上說:“現代音樂創作比的不是作曲技巧,而是比音樂觀念。”他們的這些觀念被認為是音樂向自然的回歸,但是假如藝術是這樣回歸的,那么對藝術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三、結論

盡管藝術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創新也很有必要,但是,脫離藝術的本體去談創新是不理智的,他最終只會阻礙藝術的發展,假如巴赫能夠想到這些創新,把音樂引向自然,那么我們就再也聽不到美妙的音樂了,也不會出現貝多芬和莫扎特這樣的音樂家了,我們只能看到演奏家靜靜地坐在樂器的前面而不出任何聲響,或者只能聽到滴水聲和鳥鳴了,看到的繪畫也只是幾只樹枝和幾塊石頭而已。

參考文獻:

1、TheNewGroveDictionaryofAmericanMusic,第1卷,倫敦MACMILLAN出版有限公司1986年出版,第336頁。

第3篇

音樂評論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藝術自尊發揮著其不可忽視的作用,對社會和人民大眾不可推卸和不可輕視的義務和職責來溝通正常而合理的音樂傳播,促進良性運轉的社會音樂進步和發展。

二、音樂評論是音樂生產活動中競爭的有力監督

“百花齊放,百家爭艷”是藝術創作活動中最總要的特征之一,在當今的音樂發展中,各種風格流派,題材內容,各色各異,五彩斑斕,體現了音樂海洋的博大精深和廣袤,而一個健康的傳播和發展渠道務必要求者高質量、高品質、高水平的競爭之路。合理健康的競爭則會使音樂藝術中最優秀的品質來裝扮我們的社會家園,優秀進步的音樂作品將會給整個社會創造出一個溫馨和諧的環境。如今音樂的傳播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和形式闖入人們的生活和視野,其中的藝術修養水平參差不齊,多數出于經濟目的和其他目的,因此,在當今的各種競爭過程中出現了不公平和競爭結果不盡人意,音樂審美標準喪失,審美只為作秀的的扭曲現象,那么此時的音樂評論就要始終保持純潔與自主,洞察一切競爭活動的某些非藝術動機的行為,為此竭力的發言、說話。

三、音樂評論是傳播和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輿論手段

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建設的成敗關鍵在于對本民族音樂文化傳統的發展和傳承,而在發展過程中,借鑒國外的某些技術成分,使之于本民族的因素相融合而成為本民族富裕時代特色的創造,才是一種科學的創造態度。音樂評論家在審視音樂家的創作和實踐中,別具慧眼的發現他們在傳承和發展創造中中西結合的閃光點。在音樂評論中無論是批評還是贊揚。避免僵化、保守、和虛無主義的西化外國化。音樂評論家在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發展的建設中,竭力的高呼吶喊,為了弘揚民族音樂文的正氣之音。

四、音樂評論是使一切音樂現象公平公正的天平

在音樂研究、音樂教育、音樂科技、音樂社團組織活動等的音樂創作表演和傳播活動的評價及其歷史現象中,音樂思潮和預測的分析研究,使得音樂評論可以從局部擴展到全面,微觀走向宏觀,各自趨近群體。它是音樂文化發展領域中無所不及的價值評判天平,洞察體驗一切音樂現象,引導相應的社會群體從中直接或者間接的受到利益。科學的音樂評論具有檢查各類音樂社會活動和社會音樂現象的功能,包括其中的現象行為和動機,行為的道德,行為的規范,行為的方式方法。

五、總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蜜桃| 俺去啦在线观看| 老司机午夜在线视频免费观| 国产床戏无遮挡免费观看网站| 2020国语对白露脸| 多人交换伦交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久青草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怡红院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91|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 精品72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特级片黄色特级片|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91不卡在线精品国产| 在线看的你懂的| a级毛片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小小在线观看视频www软件|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你懂的|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欧美在线暴力性xxxx|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色播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用手指搅乱吧~打烊后的...|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老扒的幸福时光| 国产一国产一区秋霞在线观看| 青春草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福利免费看|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